第9章 月下鏡湖
退婚後,撿來的狀元郎成日裝柔弱 作者:榎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月光如銀如霜,渡了沈煙寒滿身。
她的話與月色一樣,又涼又冰,瞬間便澆熄了梁一飛那,因秦月淮說話是川陝口音而重燃起的,對他與沈煙寒還有可能的一線希望。
梁一飛急得往前一步,對著沈煙寒激動道:“阿煙,退親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們背著我做下的!你相信我!你還不了解我的為人麽?我怎會舍得你?”
沈煙寒一向能言快語,此刻卻抿嘴沉默住了。
饒是她不是如何敏感拘小節的人,也並不願意在外人跟前說私事。
她丟了句“隨我來”,抬腳就往院子角落的一個小巧涼亭走了過去。梁一飛急忙跟了上去。
辭行一回沒成功的蔡裕終於暗中鬆弛下身子,緩緩深吐了一口氣,秦月淮看見他動作,朝他溫聲說:“我這方想起來,今早我換新衣時,自行抹過一回蔡大夫給的傷藥了,此刻並未有任何不適,今日實在不必如此麻煩再換上一回,還是明日再勞煩蔡大夫。”
此言正中下懷,蔡裕客氣了一兩句,便帶著蔡希珠告了辭。
被父親拽著走,蔡希珠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看著沈煙寒方向。她本來是要躲去那角落的牆外偷聽的,無奈蔡裕對這個兒女的花花腸子了如指掌,沒給她這個機會。
一場席就這麽散了。
秦月淮對著滿桌狼藉杯盤,恍覺似曾相識,心念微動,眼前就閃過一些記憶裏的畫麵——
那年他七歲,秦府正舉辦祖父六十歲壽辰,府中賓朋滿座,府外車馬駢闐,好不熱鬧。
“祝相公日月昌明,鬆鶴長春!”
“多謝賞光。”
這時,一位長須濃眉之人上前高聲道:“浚,祝老師您笑口常開,永享天倫。”
看到是剛調任到汴京來的得意門生,祖父眉開眼笑,“德遠有心,快裏麵請。”
章浚再施一禮,見他站在祖父身邊,感歎道:“噯,幾年不見,七郎君竟然這般高了!”
既然提到了他,他便朝人見禮:“見過章主簿。”
章浚忙說:“通直郎可莫折煞下官。”
這話倒是也有幾分道理,章浚彼時任太常寺主簿,而他還有個六品通直郎的閑置在身,若是論官職,二人是同一級別,又因他還有爵位在身,真要正兒八經論個尊卑,章浚且得低上他一截。
這時祖父教他:“愉兒,叫‘德遠叔’便可。”
他即刻改了口,喚了章浚一聲德遠叔。
章浚拍著他的肩哈哈大笑了幾聲,而後才大步入了宴席。
宴席上觥籌交錯,絲竹管弦之聲融融,然而,席開不到一半的時間,驀地來了烏泱泱一隊大理寺的官兵,他們持刀列隊,夾道而站,在秦家一家人與賓客驚詫的目光中,大理寺寺卿一身官服赫然出現。
開朝以來,從未有過大理寺的人如此堂而皇之地持刀入宰相府的先例。
而今這般陣仗,與當眾拿人還有什麽區別?
秦月淮記得,那日大理寺寺卿好歹給祖父留了最後的顏麵,上前在祖父耳邊低語了一陣。他離祖父最近,聽祖父問大理寺寺卿“可否行個方便?我交代幾句話”,隨後,祖父就抬手喚過了父親。
短短幾息的時間,他還來不及與過來摟著他肩膀的母親說句什麽,祖父就動了身子,看他們母子二人一眼,抬腳與大理寺寺卿出了門。
這一出,便再未回來過。
也就是這一日起,秦家的處境驟變,不久,祖父秦今被定罪,被判處流刑,不久後離世。秦氏全族人也幾乎無一幸免,或被降罪、或被流放,隻有他與父母及幼弟勉強留在了汴京。
然也並沒苟活多久,金人南下,母親被人出賣……
見秦月淮一動不動地盯視著桌上的月餅,正收拾杯盤的木槿問他:“郎君可是還要再用些月餅?”
秦月淮的回憶被木槿猝不及防來的聲音打斷。
稍定了視線後,他擺手,“不必了,多謝木娘子。”
郎君對她一個女使如此彬彬有禮,木槿心讚了下,也禮尚往來禮貌說:“那你可要回屋中?我可以攙著你。”
秦月淮正要拒絕木槿的幫助時,耳朵裏傳來涼亭那處二人爭論的聲音,他一改主意,抱著或許能知曉他身份的目的,決定聽聽那男人的話。
秦月淮對木槿說:“暫且不,我再賞賞月。”
木槿就說了聲好,“那我把酒給你留這兒了。”
說完話,也沒等秦月淮回應,與她家姑娘一樣性急的木槿便手腳麻利地端著杯盤退下去了。
秦月淮緩緩落座,輕抬手腕,自斟一杯酒,昂首飲入喉。
月色照容,將他本就深邃的眉目映得更深邃,也將他的俊秀麵容照出了更迷人的弧度。
素衣在身,他像一汪月下鏡湖,表麵倒影著淡雲輕風,深處卻有著洶湧暗流。
讓人很難捉摸得透。
秦月淮看著明月,靜聽著牆角一隅的動靜。
涼亭中,梁一飛激動不已:“阿煙,我待你如何,你心裏明鏡似的,不是嗎?我說過了,我這輩子隻認定你!”
梁一飛這樣的郎君衝動且赤誠,沈煙寒心中本都準備好了他是她的未來夫婿,忽然這準備又沒用了,說沈煙寒心中毫無波瀾也是不可能的。23sk.
見她似有動容,梁一飛再道:“阿煙,退親這事不作數!”
說起來,若不是因她和梁一飛這場親事結了又退,她至今還被蒙在父母恩愛的鼓裏,對齊蘊去世前一年那般心酸的處境一無所覺,依舊沒心沒肺地對沈固辭崇拜有加,當他是無可挑剔的聖人。
沈煙寒都不知道,自己該慶幸梁家退了親,讓她有機會窺探到沈固辭的自私本性一角,還是該遺憾,因此事,她與沈固辭決裂,從此徹底沒了家。
但不論喜與悲,都已經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現實。
沈煙寒不是個怨天尤人的人,麵對生活的變故,她接受得快,想的更多的是未來的路如何走,而不是無限沉溺在過往中。
她反駁梁一飛:“如何就不作數了?你我的庚貼已經互相還給對方,你家的聘禮也全數退了回去,三書六禮,你我二人已沒一點相符合,我們的親事分明作罷了。”
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這就將你的玉玨取來還你,往後你也莫再來我這了。”
梁一飛一把抓住要去移步去取東西的沈煙寒,怒目切齒:“退親這事沒經過我,自然不作數!我不需要你還我東西!”
沈煙寒被他拉停步,反問他:“你說不作數,你父母可認?”
梁一飛怔了瞬,而後拍胸脯保證:“我定然會說服他們!”
沈煙寒心道梁一飛天真,他梁家退她的親,是認為她沈家家風不正,是認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她會學她母親,遲早給他們梁家抹黑。即使梁一飛說服父母來娶她,她嫁入對她有這種偏見的人家,不需要多動什麽腦筋,都能想象得到往後過的會是怎樣的委屈日子。
思及此,沈煙寒更沒了與梁一飛繼續的心思。
她看著赤紅著雙目的梁一飛,緘默少許,勸說道:“梁三郎,我們好聚好散,既往不咎。做不成夫妻,我們還可以像往前一樣是朋友,你別讓我們間的情誼因過分的執著而斷送了。”
誠然,做什麽朋友也隻是沈煙寒的托詞。以後二人一個在城內,一個在山中,八杆子都打不著,哪來的什麽朋友情誼?但梁一飛這人逆反,與他說話,要順著說效果最佳。
然而,沈煙寒這回判斷失誤,就連這一點托詞,梁一飛都接受不了。
他的胸脯大肆起伏,犀利的目光直盯沈煙寒,怒道:“誰要與你做朋友?我要娶你!”
沈煙寒認識梁一飛三年,從未有這一刻,覺得他的霸道個性如此給她壓力。
她放緩情緒,平靜道:“梁三郎,我不會嫁給你。”
她的話與月色一樣,又涼又冰,瞬間便澆熄了梁一飛那,因秦月淮說話是川陝口音而重燃起的,對他與沈煙寒還有可能的一線希望。
梁一飛急得往前一步,對著沈煙寒激動道:“阿煙,退親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們背著我做下的!你相信我!你還不了解我的為人麽?我怎會舍得你?”
沈煙寒一向能言快語,此刻卻抿嘴沉默住了。
饒是她不是如何敏感拘小節的人,也並不願意在外人跟前說私事。
她丟了句“隨我來”,抬腳就往院子角落的一個小巧涼亭走了過去。梁一飛急忙跟了上去。
辭行一回沒成功的蔡裕終於暗中鬆弛下身子,緩緩深吐了一口氣,秦月淮看見他動作,朝他溫聲說:“我這方想起來,今早我換新衣時,自行抹過一回蔡大夫給的傷藥了,此刻並未有任何不適,今日實在不必如此麻煩再換上一回,還是明日再勞煩蔡大夫。”
此言正中下懷,蔡裕客氣了一兩句,便帶著蔡希珠告了辭。
被父親拽著走,蔡希珠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看著沈煙寒方向。她本來是要躲去那角落的牆外偷聽的,無奈蔡裕對這個兒女的花花腸子了如指掌,沒給她這個機會。
一場席就這麽散了。
秦月淮對著滿桌狼藉杯盤,恍覺似曾相識,心念微動,眼前就閃過一些記憶裏的畫麵——
那年他七歲,秦府正舉辦祖父六十歲壽辰,府中賓朋滿座,府外車馬駢闐,好不熱鬧。
“祝相公日月昌明,鬆鶴長春!”
“多謝賞光。”
這時,一位長須濃眉之人上前高聲道:“浚,祝老師您笑口常開,永享天倫。”
看到是剛調任到汴京來的得意門生,祖父眉開眼笑,“德遠有心,快裏麵請。”
章浚再施一禮,見他站在祖父身邊,感歎道:“噯,幾年不見,七郎君竟然這般高了!”
既然提到了他,他便朝人見禮:“見過章主簿。”
章浚忙說:“通直郎可莫折煞下官。”
這話倒是也有幾分道理,章浚彼時任太常寺主簿,而他還有個六品通直郎的閑置在身,若是論官職,二人是同一級別,又因他還有爵位在身,真要正兒八經論個尊卑,章浚且得低上他一截。
這時祖父教他:“愉兒,叫‘德遠叔’便可。”
他即刻改了口,喚了章浚一聲德遠叔。
章浚拍著他的肩哈哈大笑了幾聲,而後才大步入了宴席。
宴席上觥籌交錯,絲竹管弦之聲融融,然而,席開不到一半的時間,驀地來了烏泱泱一隊大理寺的官兵,他們持刀列隊,夾道而站,在秦家一家人與賓客驚詫的目光中,大理寺寺卿一身官服赫然出現。
開朝以來,從未有過大理寺的人如此堂而皇之地持刀入宰相府的先例。
而今這般陣仗,與當眾拿人還有什麽區別?
秦月淮記得,那日大理寺寺卿好歹給祖父留了最後的顏麵,上前在祖父耳邊低語了一陣。他離祖父最近,聽祖父問大理寺寺卿“可否行個方便?我交代幾句話”,隨後,祖父就抬手喚過了父親。
短短幾息的時間,他還來不及與過來摟著他肩膀的母親說句什麽,祖父就動了身子,看他們母子二人一眼,抬腳與大理寺寺卿出了門。
這一出,便再未回來過。
也就是這一日起,秦家的處境驟變,不久,祖父秦今被定罪,被判處流刑,不久後離世。秦氏全族人也幾乎無一幸免,或被降罪、或被流放,隻有他與父母及幼弟勉強留在了汴京。
然也並沒苟活多久,金人南下,母親被人出賣……
見秦月淮一動不動地盯視著桌上的月餅,正收拾杯盤的木槿問他:“郎君可是還要再用些月餅?”
秦月淮的回憶被木槿猝不及防來的聲音打斷。
稍定了視線後,他擺手,“不必了,多謝木娘子。”
郎君對她一個女使如此彬彬有禮,木槿心讚了下,也禮尚往來禮貌說:“那你可要回屋中?我可以攙著你。”
秦月淮正要拒絕木槿的幫助時,耳朵裏傳來涼亭那處二人爭論的聲音,他一改主意,抱著或許能知曉他身份的目的,決定聽聽那男人的話。
秦月淮對木槿說:“暫且不,我再賞賞月。”
木槿就說了聲好,“那我把酒給你留這兒了。”
說完話,也沒等秦月淮回應,與她家姑娘一樣性急的木槿便手腳麻利地端著杯盤退下去了。
秦月淮緩緩落座,輕抬手腕,自斟一杯酒,昂首飲入喉。
月色照容,將他本就深邃的眉目映得更深邃,也將他的俊秀麵容照出了更迷人的弧度。
素衣在身,他像一汪月下鏡湖,表麵倒影著淡雲輕風,深處卻有著洶湧暗流。
讓人很難捉摸得透。
秦月淮看著明月,靜聽著牆角一隅的動靜。
涼亭中,梁一飛激動不已:“阿煙,我待你如何,你心裏明鏡似的,不是嗎?我說過了,我這輩子隻認定你!”
梁一飛這樣的郎君衝動且赤誠,沈煙寒心中本都準備好了他是她的未來夫婿,忽然這準備又沒用了,說沈煙寒心中毫無波瀾也是不可能的。23sk.
見她似有動容,梁一飛再道:“阿煙,退親這事不作數!”
說起來,若不是因她和梁一飛這場親事結了又退,她至今還被蒙在父母恩愛的鼓裏,對齊蘊去世前一年那般心酸的處境一無所覺,依舊沒心沒肺地對沈固辭崇拜有加,當他是無可挑剔的聖人。
沈煙寒都不知道,自己該慶幸梁家退了親,讓她有機會窺探到沈固辭的自私本性一角,還是該遺憾,因此事,她與沈固辭決裂,從此徹底沒了家。
但不論喜與悲,都已經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現實。
沈煙寒不是個怨天尤人的人,麵對生活的變故,她接受得快,想的更多的是未來的路如何走,而不是無限沉溺在過往中。
她反駁梁一飛:“如何就不作數了?你我的庚貼已經互相還給對方,你家的聘禮也全數退了回去,三書六禮,你我二人已沒一點相符合,我們的親事分明作罷了。”
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這就將你的玉玨取來還你,往後你也莫再來我這了。”
梁一飛一把抓住要去移步去取東西的沈煙寒,怒目切齒:“退親這事沒經過我,自然不作數!我不需要你還我東西!”
沈煙寒被他拉停步,反問他:“你說不作數,你父母可認?”
梁一飛怔了瞬,而後拍胸脯保證:“我定然會說服他們!”
沈煙寒心道梁一飛天真,他梁家退她的親,是認為她沈家家風不正,是認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她會學她母親,遲早給他們梁家抹黑。即使梁一飛說服父母來娶她,她嫁入對她有這種偏見的人家,不需要多動什麽腦筋,都能想象得到往後過的會是怎樣的委屈日子。
思及此,沈煙寒更沒了與梁一飛繼續的心思。
她看著赤紅著雙目的梁一飛,緘默少許,勸說道:“梁三郎,我們好聚好散,既往不咎。做不成夫妻,我們還可以像往前一樣是朋友,你別讓我們間的情誼因過分的執著而斷送了。”
誠然,做什麽朋友也隻是沈煙寒的托詞。以後二人一個在城內,一個在山中,八杆子都打不著,哪來的什麽朋友情誼?但梁一飛這人逆反,與他說話,要順著說效果最佳。
然而,沈煙寒這回判斷失誤,就連這一點托詞,梁一飛都接受不了。
他的胸脯大肆起伏,犀利的目光直盯沈煙寒,怒道:“誰要與你做朋友?我要娶你!”
沈煙寒認識梁一飛三年,從未有這一刻,覺得他的霸道個性如此給她壓力。
她放緩情緒,平靜道:“梁三郎,我不會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