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張辰離開,李致坐下後思索萬千。


    軍製改革提要中的三步,已經完成編製改革、訓練改革兩步,接下來的服裝改革,就是軍服的統一。


    軍服是一個國家軍人的通用服飾,能突出軍人的氣質,並且增強集體認同感和凝聚力,後世各國軍隊的軍服都不太一樣,但其實卻又大同小異。


    這個時代軍隊服裝都是厚重無比的甲胄,雖然也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也小幅度增強戰鬥力並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但是走起路來還是比較沉重,更別提奔跑了,所以在戰場上大大限製了將士的行動靈活力。


    且甲胄也不是每名士兵都能穿戴的,基本都是一些軍官將領和重要兵種才能穿戴。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甲胄的供應問題,因為盔甲都是工匠用手工打造而成,導致生產供應不上,成本也高,其次就是掌權者對基層士兵的安危並不著想,所以大部分士兵在戰場上都隻是穿著單薄的布衣在衝鋒陷陣。


    於是服裝改革上,原本李致為神武軍將士選擇了兩套服裝,一套訓練服,一套作戰服。


    訓練服不同盔甲,主要是棉質的單衣,主要用於平日的簡單訓練,以及列隊和沒有戰爭時的起居,但不可能讓士兵們穿著沒有任何防護的衣服上戰場,所以又有了一套不同的服裝。


    首先訓練服主要是模仿了後世二戰時期德國的軍裝,由鼎鼎大名的藝術家希特勒設計,這是多個國家都承認的最帥的一套軍裝。雖然希特勒是個不折不扣的曆史罪人,但不得不說他在設計軍服方麵的確有著天賦。


    而神武軍訓練服,李致沒有完全仿製,而做出了稍許改變。


    棉質的訓練服,立式領口加上高墊肩,意在強調軍人厚實挺拔的肩部,讓人顯得十分精幹的設計,使男性的身材顯得虎虎生威。窄口馬褲搭配齊膝黑軍靴,不僅適合各種地形的行軍,更讓整個人體現出一種精神感。


    訓練服的生產,李致從意識裏的文明結晶中找到相關的工藝稍做改良後,然後用紙先謄寫下來放到一旁。


    然後就是作戰服,李致思索些許後決定,全軍的作戰裝備還是決定采用了板甲。


    這種作為一出現就被火器淘汰的板甲,在曆史上存在時間極短。


    在大型火繩槍前,板甲抵抗力就不足了,做工良好的板甲確實可以有效抵滯正麵的穿透,但巨大的衝擊力常會導致護板向內凹陷而出現損傷,子彈與板甲撞擊時發生的振動同樣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傷害,這使沉重的板甲在實戰中愈發力不從心。


    而以後的燧發槍普及後,輕便而巨大的威力,板甲輕而易舉就被穿透,無力抗拒。


    但,眼前,大夏皇朝的火器水平還停留在小規模列裝鳥銃、火銃、小型火繩槍的水平對板甲威脅不大,並且基本上作戰都還是冷兵器交戰,所以板甲是現在最好的選擇,而且李致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鋼鐵。


    說幹就幹,兩種軍裝的生產李致開始規劃,原本打算訓練服外包商戶生產,但考慮訓練服的生產涉及諸多,李致考慮良久後打算自行生產,不需過他人之手,而作戰服所用的板甲李致則打算命鑄鑒局負責生產。


    “周滿!”李致喚道。


    “殿下,有何吩咐。”因為周滿不是軍人故不以軍中稱呼。


    “這樣,你馬上安排人在城中以及周圍其它城池購買一批紡織機,如果有肯出售作坊的那就一並統統收購,然後整體連同作坊工人一並遷移到南郊鑄鑒局暫時安放。”


    “至於你,立刻前往南郊,在鑄鑒局附近再購置一塊土地,然後其餘的你找到鑄鑒局局長趙九江讓其安排人員盡快負責建設工廠,並且暫時安放在鑄鑒局的紡織工人也由他暫行負責管理,這紙上所圖的是新式軍服的作戰服盔甲讓他務必督促工匠加緊打造”李致遞過一張圖紙道。


    “而工廠的名字則就定為被服廠!”說著李致又拿起一張圖紙交給周滿道:“而這紙上的是新式軍服訓練服的圖紙,所用布料以及要求,本王已經做好批注,你隻管交給趙九江便可,讓他加急安排紡織工人在鑄鑒局先行生產,一個月後本王要見到訓練服作戰服各自四千套。”


    “遵命!”周滿借過圖紙小心折起來放到袖中,然後匆忙退去。


    李致將訓練服的製作獨立出去成立被服廠,目的就是擴展紡織業的產業,而且被服廠的建立不但能為軍隊生產軍服,而且也能小量生產被褥,民用服飾以針對市場進行銷售,能擴大資金流,而且增加了大量就業崗位,又一次帶動了經濟發展。


    簡單吃完早飯,李致便回到書房沉思起來。


    “也不知道這陳青研究的新式火器進度如何了啊。”李致滿是憂心忡忡很是擔心。


    這個世界時代的火器已經是有規模在軍中使用,和後世明朝差不多,士兵們使用的均是火銃、鳥銃還有少部分火繩槍,部分軍中還列裝了大炮,但都是些實心炮彈,爆炸炮彈連影子都沒有。


    且眼前大夏皇朝的火器武裝隻有皇宮裏的禦林軍,以及東邊沿海富裕十足的二皇子才有裝備,那就更別提以前窮得燒蛇吃的李致親兵了。


    現在情況不同了,鑄鑒局的精鋼已經遠近聞名,就算是中等級別的打渣劑生產的鋼也是供不應求,要知道現在隨著工藝的提升,鑄鑒局鋼的日產量便能達到一萬五千多斤,等於七噸多的日產量。中等級別的鋼也占了總產量的大半,所以現在李致可謂是富得流油,便將目光轉移到了火器上來。


    生產火繩槍嗎?不,李致並不打算生產這種落後的垃圾武器,火繩槍弊端很大,引發火繩槍需要一段用細亞麻繩搓成再用醋或者硝酸鉀泡過的火繩,而想要引發槍就必須要在身上攜帶如此長達幾米的火繩。


    在戰爭期間,臨戰前還必須將火繩點燃,但可能因天氣潮濕原因或者保存環境導致火繩難以點燃,就形成了兩方士兵在戰場上半蹲著你看我我看你的尷尬局麵。而且火繩的點燃也很危險,稍不小心,火星就會點燃身上背著的彈帶,引起爆炸甚至燒傷自己,並且火繩槍在夜間作戰也很容易暴露自己。


    而且火繩槍操作極為複雜,開火一次需要進行二十五個步驟,敵我雙方一旦交火,手腳就必須要非常敏捷,就算是經過訓練的最好的射手每分鍾也隻能打兩發彈,就算是後世人發明了諸如站成幾排齊射的方法,但如果補槍不及時被敵軍騎兵衝到陣前就完蛋了,因為火繩槍精度差,且有效射程近,隻能射擊一百米內的目標。


    所以李致決定跨越火繩槍直接生產燧發槍,基礎也是有的,鑄鑒局副局長陳青之所以能身居高位,便是因為李致發現研究的新式火器竟有燧發槍之色,所以在未獲得文明結晶前,李致就想重用此人,就算不能完全研發燧發槍,但隻要能有所其長便好了,但現在憑自己意識中的知識,燧發槍的完整資料統統不是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帝國征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掩黃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掩黃昏並收藏重生之帝國征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