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大濤母子倆越說越氣,越說越大聲。
一旁的茹大江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終究,心裏那不願意還一分錢的心態,讓他選擇了先安撫一下大哥比較好。
茹大江:“大哥,你看你,這是幹什麽,再怎麽樣你也不該對著娘嚷嚷嘛,大家有話好好說嘛!”
茹大濤轉頭看著他,努力冷靜:
“好啊,大江,那我好好跟你商量。要麽,你還給我錢。要麽,你們鄉下先養著茹新。我還不是幫你養姑娘養了十幾年?你們把小玉丟給我的時候她六歲,現在茹新七歲,你們還多得了一年呢!”
正在這時,坐在自行車後座的茹新,忽然拉住離她挺近的茹大江衣服:“二叔,你養著我吧,我爸沒錢,我姐沒工作,家裏吃的也沒有,你養著我吧,我一天隻要半碗雞湯就行了!”
“你你你,你放手!”
茹大江轉頭看了看茹新那青白色的小臉,竟然嚇得使勁往旁邊一扯。
這可好,茹新被他一帶,從自行車後座兜頭就掉了下去,發出尖叫聲:“啊……!”
“新新!新新!新新你沒事吧?”
茹大濤真是嚇了一大跳,連忙去抱地下的茹新。
借著茹大濤身影的遮擋,茹新對他調皮地眨了眨眼,嘴裏卻大聲喊了起來:“啊,啊,疼死我了,爸,我現在徹底不能動了,啊啊,醫生說了,如果我跌倒,我以後都不能動了,我現在一點也不能動了,啊啊啊,爸爸,啊啊啊,我好疼,啊啊啊……!”3sk.
小孩子聲音尖,又是這樣殺豬般的嚎叫,開始有四鄰出來探看。
“這是怎麽了?”
“哦,大濤回來了,這……孩子怎麽了?”
“出什麽事了嗎?我怎麽聽著叫得這麽瘮人。”
“……”
茹新躺在地上,閉著眼睛,神情痛苦,隻管大喊大叫:“疼死啦,二叔你怎麽能打我呢,啊啊啊啊,你們欺負我爸爸,還打我,虧我爸爸天天說你們好,啊啊啊,我不能動了,不能動了啊……!”
“這……我沒打你,你這個死丫頭怎麽這樣!”茹大江一直在連連後退。
李餘糧聽著茹新的哭喊,再想想剛才那張印著紅字的紙,她一把將茹大江拉進去,立馬關上了門。
她的想法是:大兒子是欺負慣了,以前能欺負,現在照樣能欺負,不理他們就完了,過段時間,一切自然就好了,誰讓他是兒子呢?
再說了,現在茹新病成這樣,要是真讓茹大濤把孩子給留在了這兒,那他們鄉下的幾個還怎麽過日子啊?
不能要!
茹大濤看著關上的門,目光變冷。
再看看躺在地上賣力哭喊的茹新,茹大濤幹脆也哭了起來:“娘!開門!大江,開門!茹新本來還能動的,現在完全不能動了,你們不能不管,開門,開門!”
門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更加深了茹大濤的傷心和失望,不,絕望。
是一種對親人看透的絕望。
所以,當周圍看熱鬧的人問起來的時候,一向老實的人,傷心的不得了,開始聲淚俱下地哭訴起來:
“三嬸娘,你看看我娘他們,以前跟我拿錢的時候,口口聲聲我們是一家人,現在我孩子病了,想讓大江還我錢,他們把我關門外,大江還把我小女兒推倒了,啊啊啊,這是親人嗎?啊,這能是一家人該有的樣子嗎?”
茹新也大聲哭:“二叔推的我,就是二叔推的我,嗚嗚嗚,好疼啊……”
真淒慘啊!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這大男人哭成這樣,還有個病孩子躺著嗷嗷喊,眾鄉鄰都看不過眼了。
有人去幫著茹大濤捶門:“茹家嫂子,你倒是開開門啊,看孩子哭得,你哪怕給碗水喝啊!”
也有人嗤之以鼻:“哼!就知道李餘糧是這副德性!天天的跟人說兒子在城裏,城裏也是要吃飯拉屎撒尿的,顧了小兒子不顧大兒子,大兒子哭成這樣也不管,心腸夠硬的!”
但是門依然沒有開。
裏頭的人像死了似的。
眼看著那扇門關得緊緊的,周圍的人開始打抱不平起來:“茹李氏!你這是做什麽呢?真打算不管大兒子了?”
也有人給茹大濤出主意:“大濤,不然你先回去吧,這大冷的天,孩子也受不了啊!”
茹大濤傷心地解釋:“五堂叔,我回去也得拿到錢啊,我還得給孩子看病去呢,因為我前些時候病了,現在工作都沒有,也因為我娘常常跟我拿錢,我老婆都跟我離了婚,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我回去我怎麽辦啊?我現在就想大江把以前跟我借的錢還我一點,也好讓我渡過難關,他們卻把孩子往地下推,現在孩子更不好,我怎麽辦?大家夥看看,這是我孩子的診斷書啊,我要花錢去給她看病的呀,我怎麽辦?”
眼看人起高樓,大部分的人會滿心嫉妒。
以前村裏多少人對茹大濤這個城裏人羨慕嫉妒恨啊。
但現在眼看人樓塌了,過得他們這些鄉下人還不如,村裏人頓時覺得曾經嫉妒的心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眾人相互複述著茹大濤的話,再相互哀歎幾句,頓時覺得,現在有機會幫助一個城裏人,是件讓人驕傲的事:
“哦,還離了婚啊。”
“天哪,原來城裏人也是會沒有工作的。”
“就是!城裏樣樣要錢的,擦屁股紙都是要花錢的。沒錢真不行。”
“對對對,城裏人沒有工作了的話,肯定飯都吃不起了,我們鄉下還能種糧食種菜,他們吃什麽?”
“不管他們吃什麽,這借了錢確實要還的,親兄弟明算賬啊。”
“這茹大江真不是東西,我說大家都是鄉下的,他家就能早早蓋房子,還不都是拿了兄弟的錢。”
忽然有人提議:“去喊大隊書記來!讓大隊書記主持公道,不能這樣賴皮的。”
很快有人響應:“對的,喊大隊書記來。”
“我去喊,我看見書記在後頭查水溝呢!”
不管這些人是出於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還是真心幫忙,總之,鬧來鬧去的,真有人把大隊書記——歸莊,給喊來了。
一旁的茹大江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終究,心裏那不願意還一分錢的心態,讓他選擇了先安撫一下大哥比較好。
茹大江:“大哥,你看你,這是幹什麽,再怎麽樣你也不該對著娘嚷嚷嘛,大家有話好好說嘛!”
茹大濤轉頭看著他,努力冷靜:
“好啊,大江,那我好好跟你商量。要麽,你還給我錢。要麽,你們鄉下先養著茹新。我還不是幫你養姑娘養了十幾年?你們把小玉丟給我的時候她六歲,現在茹新七歲,你們還多得了一年呢!”
正在這時,坐在自行車後座的茹新,忽然拉住離她挺近的茹大江衣服:“二叔,你養著我吧,我爸沒錢,我姐沒工作,家裏吃的也沒有,你養著我吧,我一天隻要半碗雞湯就行了!”
“你你你,你放手!”
茹大江轉頭看了看茹新那青白色的小臉,竟然嚇得使勁往旁邊一扯。
這可好,茹新被他一帶,從自行車後座兜頭就掉了下去,發出尖叫聲:“啊……!”
“新新!新新!新新你沒事吧?”
茹大濤真是嚇了一大跳,連忙去抱地下的茹新。
借著茹大濤身影的遮擋,茹新對他調皮地眨了眨眼,嘴裏卻大聲喊了起來:“啊,啊,疼死我了,爸,我現在徹底不能動了,啊啊,醫生說了,如果我跌倒,我以後都不能動了,我現在一點也不能動了,啊啊啊,爸爸,啊啊啊,我好疼,啊啊啊……!”3sk.
小孩子聲音尖,又是這樣殺豬般的嚎叫,開始有四鄰出來探看。
“這是怎麽了?”
“哦,大濤回來了,這……孩子怎麽了?”
“出什麽事了嗎?我怎麽聽著叫得這麽瘮人。”
“……”
茹新躺在地上,閉著眼睛,神情痛苦,隻管大喊大叫:“疼死啦,二叔你怎麽能打我呢,啊啊啊啊,你們欺負我爸爸,還打我,虧我爸爸天天說你們好,啊啊啊,我不能動了,不能動了啊……!”
“這……我沒打你,你這個死丫頭怎麽這樣!”茹大江一直在連連後退。
李餘糧聽著茹新的哭喊,再想想剛才那張印著紅字的紙,她一把將茹大江拉進去,立馬關上了門。
她的想法是:大兒子是欺負慣了,以前能欺負,現在照樣能欺負,不理他們就完了,過段時間,一切自然就好了,誰讓他是兒子呢?
再說了,現在茹新病成這樣,要是真讓茹大濤把孩子給留在了這兒,那他們鄉下的幾個還怎麽過日子啊?
不能要!
茹大濤看著關上的門,目光變冷。
再看看躺在地上賣力哭喊的茹新,茹大濤幹脆也哭了起來:“娘!開門!大江,開門!茹新本來還能動的,現在完全不能動了,你們不能不管,開門,開門!”
門裏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更加深了茹大濤的傷心和失望,不,絕望。
是一種對親人看透的絕望。
所以,當周圍看熱鬧的人問起來的時候,一向老實的人,傷心的不得了,開始聲淚俱下地哭訴起來:
“三嬸娘,你看看我娘他們,以前跟我拿錢的時候,口口聲聲我們是一家人,現在我孩子病了,想讓大江還我錢,他們把我關門外,大江還把我小女兒推倒了,啊啊啊,這是親人嗎?啊,這能是一家人該有的樣子嗎?”
茹新也大聲哭:“二叔推的我,就是二叔推的我,嗚嗚嗚,好疼啊……”
真淒慘啊!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這大男人哭成這樣,還有個病孩子躺著嗷嗷喊,眾鄉鄰都看不過眼了。
有人去幫著茹大濤捶門:“茹家嫂子,你倒是開開門啊,看孩子哭得,你哪怕給碗水喝啊!”
也有人嗤之以鼻:“哼!就知道李餘糧是這副德性!天天的跟人說兒子在城裏,城裏也是要吃飯拉屎撒尿的,顧了小兒子不顧大兒子,大兒子哭成這樣也不管,心腸夠硬的!”
但是門依然沒有開。
裏頭的人像死了似的。
眼看著那扇門關得緊緊的,周圍的人開始打抱不平起來:“茹李氏!你這是做什麽呢?真打算不管大兒子了?”
也有人給茹大濤出主意:“大濤,不然你先回去吧,這大冷的天,孩子也受不了啊!”
茹大濤傷心地解釋:“五堂叔,我回去也得拿到錢啊,我還得給孩子看病去呢,因為我前些時候病了,現在工作都沒有,也因為我娘常常跟我拿錢,我老婆都跟我離了婚,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我回去我怎麽辦啊?我現在就想大江把以前跟我借的錢還我一點,也好讓我渡過難關,他們卻把孩子往地下推,現在孩子更不好,我怎麽辦?大家夥看看,這是我孩子的診斷書啊,我要花錢去給她看病的呀,我怎麽辦?”
眼看人起高樓,大部分的人會滿心嫉妒。
以前村裏多少人對茹大濤這個城裏人羨慕嫉妒恨啊。
但現在眼看人樓塌了,過得他們這些鄉下人還不如,村裏人頓時覺得曾經嫉妒的心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眾人相互複述著茹大濤的話,再相互哀歎幾句,頓時覺得,現在有機會幫助一個城裏人,是件讓人驕傲的事:
“哦,還離了婚啊。”
“天哪,原來城裏人也是會沒有工作的。”
“就是!城裏樣樣要錢的,擦屁股紙都是要花錢的。沒錢真不行。”
“對對對,城裏人沒有工作了的話,肯定飯都吃不起了,我們鄉下還能種糧食種菜,他們吃什麽?”
“不管他們吃什麽,這借了錢確實要還的,親兄弟明算賬啊。”
“這茹大江真不是東西,我說大家都是鄉下的,他家就能早早蓋房子,還不都是拿了兄弟的錢。”
忽然有人提議:“去喊大隊書記來!讓大隊書記主持公道,不能這樣賴皮的。”
很快有人響應:“對的,喊大隊書記來。”
“我去喊,我看見書記在後頭查水溝呢!”
不管這些人是出於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還是真心幫忙,總之,鬧來鬧去的,真有人把大隊書記——歸莊,給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