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玥反而不好意思了,連忙站起來安慰:
“哎喲,蔣阿姨,這些是你和林笑的緣分,挺好。李英說的都是真的,吃用開支都是預支給你們的工資。你們就隻管按照她說的標準正常飲食好了,我給你們開的工資,要是連吃都不夠了,那我都成地主老財周扒皮了!日子隻會越來越好的,別去想以前的糟心事了。”
蔣阿菜眼裏含著淚笑著應:“哎哎,我知道我知道。對了,李英說你要在這兒住幾天,你的房間我幫你都打掃好了,床褥是李英妹子辦的,你要不要看看,還需要添什麽?”
“好啊,我看看。”
大家都一起站了起來,去最大的房間。
這公寓雖然是有些年頭了,但是房間布局很好,有三間臥房一個大廳,其中兩個大房間都是朝南的,尤其是主臥,還連著個大陽台,非常的寬敞明亮。
蔣阿菜和林笑住了最小的朝北房間,把主臥收拾得幹淨漂亮留給茹玥,裏頭一張歐式大床簡直帶著西方古代宮廷的風格,豪華得很,也不知道是這房子的哪一任主人留下的。
茹玥在主臥轉了一圈:“很好,謝謝你們,我也就是來檢查專賣店和防盜門廠的工作才住幾天,平時不在的,另外兩間你們隻管一人一間住著。”
蔣阿菜和林笑相互看看。
林笑馬上說:“不不,我們的小房間也很好呢,我們都挺喜歡的,李英姐說了,你不是還有爸爸和妹妹嘛,這裏這麽好,老板也帶他們來住住嘛,到底是大城市,真的不一樣的呢!”
茹玥便嘴上應著,沒再強求。
人有邊界感是好事,這樣總是更容易相處些。
下午的時光,四個女人坐在一起,先討論了以後專賣店的工作開展,然後茹玥就去查看了店鋪。
店鋪位置稍偏。
但這年頭,服裝專賣店還是很少的,服裝業又是蓬勃發展的時候,所以位置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裝修什麽的,總體上都很滿意。
茹玥就帶著林笑和蔣阿菜忙了兩天,把專賣店布置了起來,說好了讓兩人把所有衣服都燙好,就能開業。
趁著這個空檔,茹玥開始帶著李英在滬上找適合豆豆的主流小學。
兩人在路上就讀書問題展開交流。
李英:“其實我也擔心,這孩子不肯說話,要是去了那種正常孩子的學校,不是人人都欺負他?”
茹玥:“確實。插班生,又是小縣城來的,還不說話,說沒人欺負他,我都不信。”
“唉,怎麽辦呢?而且,我問了他好幾遍,他的意思是,要跟茹新一起讀書,我發愁,要是沒有茹新在,他就算去了正常的小學,他也不樂意啊,那我們找學校……不是白瞎?”
“這個你倒是放心,我既然來和你一起找,就是想找一個合適的小學,讓茹新也來滬上讀書。”
“啊?”李英驚呆了:“你,你為了我家豆豆,讓茹新來滬上讀書,你這情分,我……”
茹玥連忙笑著解釋:
“哎哎哎,嫂子,你別自作多情啊!我可不是單獨為了豆豆。主要是滬上的學校,怎麽樣都比咱們縣城的要好,當然,最主要的是……唉,你也大概知道我家的情況,茹新的親生媽在勞改,茹新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有一次我看見有孩子欺負她,罵她是勞改犯的女兒,小丫頭為了這個,憋著一股氣想向好,以為讀書好了就沒人說她。
奈何,孩子總是孩子,沒法和大環境抗衡的,學校裏還是有人時不時地說她,尤其是現在茹新讀書好了,考了一百分啥的,老師表揚多了,關注她的人多了,各種閑話也多了。那些小孩子開始肆無忌憚地圍著她唱,勞改犯的女兒吃官司的種,唉!
茹新現在也懂事,她知道我忙,倒從來沒跟我抱怨過這些,但是最近幾天,她的情緒明顯不太好,就算做功課,也是心事重重的,我想著要是能給她換個環境,對她更好些,反正她才二年級,努努力,很快能跟上。”
“原來這樣啊!”李英很是感慨:“唉,小孩子群裏也會這樣,所以說不要小看孩子,作惡起來比大人更厲害。”
“確實。孩子有孩子的社會。茹新這事兒我都沒跟我爸說,要是說了,我爸這個人性子軟,既不會去學校處理,也不會安慰茹新,那就剩下一條,寵著茹新。這是不行的,隻會讓茹新變得更敏感,更自卑。所以我想著,要是滬上有合適的學校,就讓茹新和豆豆一起轉校,這樣他們兩個孩子也能相互照應,陌生感能少點,對他們倆都好。”
李英感激地拉住茹玥的手:23sk.
“不管怎樣也是謝謝你,都是有了你的點撥,我也開始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以前光顧著吃飽穿暖了,現在才懂得啥孩子的心理啊,成長這些,我在滬上畢竟認識的人不多,開口說話都得掂量掂量,人家會不會看不起我?所以一般也不跟人談孩子該怎麽教的話題。虧得有你。”
茹玥微笑:“都一樣的,我也是啊,我畢竟隻是姐姐,不是媽,有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麽教茹新,慢慢學唄,以前我不還總和茹新互罵呢嘛。”
兩人交流了一陣,想著以前的生活,都沉默下來,跟隨公交車左搖右晃。
茹玥心裏也有著新的打算。
她為了茹新考慮,想轉學來滬上的心思,都是實情。
其實茹玥也想不到,茹新才考了一次一百分,竟然會招致那麽多的惡意。
小丫頭尾巴沒翹滿三天,就被同學打擊得天天小臉發黑,平立懷那“隻要認真聽講、努力讀書,一定會當三好學生”的鼓勵,在同學群起而攻之的惡意下,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小丫頭還沒有回家說過,隻是自己生悶氣。
幸苦茹玥最近都下班早,聽見了那些孩子在弄堂裏罵茹新,反複地罵。
臨來滬上的前一個晚上,茹玥還問茹新:“新新,那些同學那麽說你,你怎麽沒回來告訴姐姐?”
“哎喲,蔣阿姨,這些是你和林笑的緣分,挺好。李英說的都是真的,吃用開支都是預支給你們的工資。你們就隻管按照她說的標準正常飲食好了,我給你們開的工資,要是連吃都不夠了,那我都成地主老財周扒皮了!日子隻會越來越好的,別去想以前的糟心事了。”
蔣阿菜眼裏含著淚笑著應:“哎哎,我知道我知道。對了,李英說你要在這兒住幾天,你的房間我幫你都打掃好了,床褥是李英妹子辦的,你要不要看看,還需要添什麽?”
“好啊,我看看。”
大家都一起站了起來,去最大的房間。
這公寓雖然是有些年頭了,但是房間布局很好,有三間臥房一個大廳,其中兩個大房間都是朝南的,尤其是主臥,還連著個大陽台,非常的寬敞明亮。
蔣阿菜和林笑住了最小的朝北房間,把主臥收拾得幹淨漂亮留給茹玥,裏頭一張歐式大床簡直帶著西方古代宮廷的風格,豪華得很,也不知道是這房子的哪一任主人留下的。
茹玥在主臥轉了一圈:“很好,謝謝你們,我也就是來檢查專賣店和防盜門廠的工作才住幾天,平時不在的,另外兩間你們隻管一人一間住著。”
蔣阿菜和林笑相互看看。
林笑馬上說:“不不,我們的小房間也很好呢,我們都挺喜歡的,李英姐說了,你不是還有爸爸和妹妹嘛,這裏這麽好,老板也帶他們來住住嘛,到底是大城市,真的不一樣的呢!”
茹玥便嘴上應著,沒再強求。
人有邊界感是好事,這樣總是更容易相處些。
下午的時光,四個女人坐在一起,先討論了以後專賣店的工作開展,然後茹玥就去查看了店鋪。
店鋪位置稍偏。
但這年頭,服裝專賣店還是很少的,服裝業又是蓬勃發展的時候,所以位置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裝修什麽的,總體上都很滿意。
茹玥就帶著林笑和蔣阿菜忙了兩天,把專賣店布置了起來,說好了讓兩人把所有衣服都燙好,就能開業。
趁著這個空檔,茹玥開始帶著李英在滬上找適合豆豆的主流小學。
兩人在路上就讀書問題展開交流。
李英:“其實我也擔心,這孩子不肯說話,要是去了那種正常孩子的學校,不是人人都欺負他?”
茹玥:“確實。插班生,又是小縣城來的,還不說話,說沒人欺負他,我都不信。”
“唉,怎麽辦呢?而且,我問了他好幾遍,他的意思是,要跟茹新一起讀書,我發愁,要是沒有茹新在,他就算去了正常的小學,他也不樂意啊,那我們找學校……不是白瞎?”
“這個你倒是放心,我既然來和你一起找,就是想找一個合適的小學,讓茹新也來滬上讀書。”
“啊?”李英驚呆了:“你,你為了我家豆豆,讓茹新來滬上讀書,你這情分,我……”
茹玥連忙笑著解釋:
“哎哎哎,嫂子,你別自作多情啊!我可不是單獨為了豆豆。主要是滬上的學校,怎麽樣都比咱們縣城的要好,當然,最主要的是……唉,你也大概知道我家的情況,茹新的親生媽在勞改,茹新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有一次我看見有孩子欺負她,罵她是勞改犯的女兒,小丫頭為了這個,憋著一股氣想向好,以為讀書好了就沒人說她。
奈何,孩子總是孩子,沒法和大環境抗衡的,學校裏還是有人時不時地說她,尤其是現在茹新讀書好了,考了一百分啥的,老師表揚多了,關注她的人多了,各種閑話也多了。那些小孩子開始肆無忌憚地圍著她唱,勞改犯的女兒吃官司的種,唉!
茹新現在也懂事,她知道我忙,倒從來沒跟我抱怨過這些,但是最近幾天,她的情緒明顯不太好,就算做功課,也是心事重重的,我想著要是能給她換個環境,對她更好些,反正她才二年級,努努力,很快能跟上。”
“原來這樣啊!”李英很是感慨:“唉,小孩子群裏也會這樣,所以說不要小看孩子,作惡起來比大人更厲害。”
“確實。孩子有孩子的社會。茹新這事兒我都沒跟我爸說,要是說了,我爸這個人性子軟,既不會去學校處理,也不會安慰茹新,那就剩下一條,寵著茹新。這是不行的,隻會讓茹新變得更敏感,更自卑。所以我想著,要是滬上有合適的學校,就讓茹新和豆豆一起轉校,這樣他們兩個孩子也能相互照應,陌生感能少點,對他們倆都好。”
李英感激地拉住茹玥的手:23sk.
“不管怎樣也是謝謝你,都是有了你的點撥,我也開始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以前光顧著吃飽穿暖了,現在才懂得啥孩子的心理啊,成長這些,我在滬上畢竟認識的人不多,開口說話都得掂量掂量,人家會不會看不起我?所以一般也不跟人談孩子該怎麽教的話題。虧得有你。”
茹玥微笑:“都一樣的,我也是啊,我畢竟隻是姐姐,不是媽,有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麽教茹新,慢慢學唄,以前我不還總和茹新互罵呢嘛。”
兩人交流了一陣,想著以前的生活,都沉默下來,跟隨公交車左搖右晃。
茹玥心裏也有著新的打算。
她為了茹新考慮,想轉學來滬上的心思,都是實情。
其實茹玥也想不到,茹新才考了一次一百分,竟然會招致那麽多的惡意。
小丫頭尾巴沒翹滿三天,就被同學打擊得天天小臉發黑,平立懷那“隻要認真聽講、努力讀書,一定會當三好學生”的鼓勵,在同學群起而攻之的惡意下,是那麽的蒼白無力。
小丫頭還沒有回家說過,隻是自己生悶氣。
幸苦茹玥最近都下班早,聽見了那些孩子在弄堂裏罵茹新,反複地罵。
臨來滬上的前一個晚上,茹玥還問茹新:“新新,那些同學那麽說你,你怎麽沒回來告訴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