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對年紀已大、身患重病的父母這也看不慣,那也不顧眼,總覺得父母說話舉止都不合自己的心意,使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感情越來越遠。


    其實啊,父母年紀大了,意識、情緒都會產生一些變化。我們做兒女的都應該給予理解。生活中,我們因為不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性,常常對父母產生很多的誤解。


    在佳陽的童年記憶中,外公總是坐在客廳裏的一個角落裏看書。他的話不多,見到孩子總會微微一笑,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聽不清楚年輕人在說些什麽。


    外公已經80多歲了,經常從早上開始就坐在客廳裏,有的時候坐了一天幾乎都沒站起來過。不久,外公得了痔瘡,原來是因為外公膝關節退化,坐下去後沒力氣站起來,而他又怕麻煩孫子去攙扶他,所以幹脆一坐就是一整天,以致最後長了痔瘡。


    “外公是個讀書人,自尊心特別強,寧可忍受痛苦,也不願在我們麵前像個沒用的老家夥。”佳陽說。


    其實,像佳陽這樣,和年老祖父母溝通上出現誤解,是許多人都曾經有的經驗。


    有很多很多的原因,讓我們跟自己的長輩之間存在代溝,因此我們往往容易因為誤解而生他們的氣。但是,每次氣完,我們會發現,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們自己的錯!可是,這時的恍然大悟又顯得太晚了!


    幾年前,劉強到新疆出差。由於他走得匆忙,沒有準備多少水。因此,一路走來,他隻好靠火車上的引用水解渴。誰知,當路過甘肅和新疆交界的一個無名小鎮時,火車臨時停車大概有十幾分鍾的時間。那時是夏季,劉強在車上感到又熱又渴,偏偏這時火車上的水又停止供應了。沒辦法,他隻好自己掏錢買水喝了!幸好這時車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很多當地的老鄉,這些人都提著暖瓶,在火車下麵叫賣開水。


    “開水,開水,五毛錢一杯!”


    劉強順著聲音望去,隻見一位佝僂著背、滿頭白發的老人,正邁著顫巍巍的步子,努力地往劉強坐的車廂走來。看著他滿臉的汗水,劉強招了招手:“大伯,給我一杯水。”說完,劉強就把杯子和一張十元的鈔票遞給了他。


    老人接過錢,正要倒水,卻發現暖瓶裏的水已經沒有了。於是,他就對劉強說:“小夥子,你稍微等一等,我去給你倒水去!”他說完,就拿著暖瓶和錢跑了!


    可是,過了好一會,都沒有見到老人的蹤影。這時,火車突然開動了。劉強氣憤地想:“這下倒黴了!這老頭肯定不會回來了!”


    就在這時,他突然看見了老人,隻見他一手拿著暖瓶,一手高舉著錢,快步跑到已經在移動的車廂前,急忙給劉強的水杯倒了開水,連同杯子和那張鈔票一起遞給了劉強。接過杯子和鈔票的一瞬間,劉強見到老人筋疲力盡地倒在了路邊,好像泄氣的皮球。刹那間,劉強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很為老人擔心。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卻盡是滿足。


    很多年過去了,劉強仍然忘不了那個倔強的老人!


    想法不一樣,是我們跟父母生氣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跟父母交流心思,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隻有這樣,才能理解他們的用意,增加相互之間的諒解!


    因為父母喜歡嘮叨,許多年輕人不願與父母住在一起,他們仿佛一下子掙脫了喋喋不休、嘮嘮叨叨的羈絆,再也不願麵受父母對自己的挑長問短,有些做兒女的甚至產生逆反和抵觸情緒。


    我們要理解父母的嘮叨,由於年老後體力腦力下降而帶來的心理失衡,使他們遇事愛嘮叨,愛把一些在晚輩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掛在嘴邊,又常常對兒女的做法感到不合自己心意,於是也往往因此而抱怨不休。父母上了年紀,已不像年輕時候那樣聰敏能幹、糧力充沛了,所以自己自然也愛在嘴上嘮叨,是出於對現實的反抗,也是自己內心失落感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不願承認現實而又不得不麵對現實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渲泄方式。


    父母老了後,生活的圈子變小了,也容易受到社會和人們的淡漠和遺忘,同時,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煩惱與壓抑也不時向他們襲來,這時,他們想再重新獲得社會、家庭、子女的關注和理解,想在家庭這個避風港中舒展自己疲憊的身心,於是,就多說話。


    作為兒女不但不能因為父母嘮叨而置之不理,更不能與父母針鋒相對地去刺激他們。對父母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這樣才能更好地共處。


    落後也吧,嘮叨也罷,都不應該成為兩代人心靈溝通與交融的障礙,我們應該以愛去回報愛,以一顆理解的心去對待,不要動不動數落父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生氣的智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風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風編著並收藏少生氣的智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