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傻子,妙山大尊立馬就意識到了布逸蒼必定是沒有得到逆道之種的認主這麽一個該死的事實。
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已經認了主的,這個事情,妙山大尊可以確定。
並非他也有在墨殿門那邊留下分魂,而後借著分魂了解了那邊的逆道之種已然認主的事,而是妙山大尊本就擁有一顆認了他為主的逆道之種,他是憑著自己的那顆逆道之種感知得來的。
簡單的說,就是每一顆無主的逆道之種認了新主,已然認主的逆道之種都會有所感應,而後將此感應回饋給各自的主人的,各自的主人對此也就有了相應的感應。
因此布逸蒼沒有得到逆道之種的認主,而逆道之種的認主已經達成的,事實的真相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所認的主人並非布逸蒼。
這就非常非常的尷尬了。
不是布逸蒼的話,就隻能是別人,而這裏隻有布逸蒼是才從墨殿門那邊過來的,那麽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的主人現在必然是在別處了。
是!穆淵真人的身上是有一顆逆道之種,妙山大尊也的確想要得到穆淵真人的那顆逆道之種,可是現在穆淵真人一方的人明顯更多,這個事情,想要完成也不容易。
何況他和穆淵真人算計來算計去的,卻沒想到被人得了漁利,萬一……
好吧!妙山大尊也意識到有人想要坐收漁利的問題,就真的擔心他們這方與穆淵真人一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有人跑出來撿成果。
不隻是這邊,就是山上金陵那邊和壽穀宗那邊,妙山大尊也有此擔憂。
這一次,好不容易將穆淵真人等等山上金陵的一眾高手給騙了出來,令山上金陵山門那邊的高手驟減,給了壽穀宗一方帶著高手進攻山上金陵的山門的良機。
這當中的算計,如果也被人給瞧出來了,也想要坐收漁利了,說不定就是兩大宗門的覆滅。
之所以是兩大宗門,那是壽穀宗一方為了攻打山上金陵的山門,也必定是高手齊出,也必定是宗門內部的高手的驟減乃至空虛。
而且相較於山上金陵那邊必定有著的眾多高手的大戰,因而一旦發現有漁翁在旁,還能暫時止戰的先把漁翁給除掉了,壽穀宗那邊高手盡出的,還更容易被人給覆滅了。
妙山大尊一下子就感到了渾身的冰冷,因為他很想知道能有如此手段的漁翁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妙山大尊有了這般的猜測和擔憂,自然就提不起戰意的與穆淵真人死戰廝殺了,但是他沒有消除減弱身上的那股子的架勢,在保持這種架勢的同時,傳音給了跟著出馬的那位壽穀宗老祖,將此猜測擔憂告知了他。
同樣還有傳音告知的是穆淵真人這個敵人。
這是關乎生死的事情,在生死麵前,逆道之種這種以後還可以再做搶奪的東西,可以暫且的拋到一邊。
穆淵真人本來也有打算傳音給妙山大尊,以讓妙山大尊與他暫時合作的揪出勞什子的漁翁的,聽了妙山大尊的傳音,他自然要順勢的與之商討一個應對措施來。
“還有別的勢力隱藏在側?”
意圖在兩大宗門之間坐收漁利的存在,肯定不會是單獨的一個高手,必定也是一個強大的勢力。
這勢力可能是勞什子的聯盟同盟之類,也有可能是勞什子的宗派宗門。
不管是那種,有了這第三方勢力的參與,事情都不太妙。
因為有著這一方勢力的存在,沒人再能放開手腳的戰鬥了,提心吊膽的,很是亂心。
“那我們怎麽辦?總不能合作吧?”
都是巴不得對方死掉的人,怎麽可能真心誠意的合作?而沒有真心誠意在前,合作什麽的,就能有多大的效果?
因為這種合作,極為不穩固,很容易破裂的。
“不合作能如何?總不能各自回家吧?”
各自回家,也就是各自打道回各自的宗門。
就妙山大尊的認為,這對壽穀宗一方非常非常的不妥。
要知道,壽穀宗宗內的那些高手都是跑去山上金陵那邊與山上金陵留手的少數高手相戰去了,這山上金陵這邊的這般多的高手趕回去,一下子就會給在山上金陵那邊相戰廝殺的壽穀宗一方帶去麻煩。
妙山大尊不願意,那位壽穀宗的老祖卻覺得可行。
都知道存在一個準備坐收漁利的第三方勢力了,壽穀宗山門那邊就有著被人攻破的風險,這時候大家趕回去的,保住山門要緊。
至於山上金陵那邊,大不了傳音過去,叫那邊的壽穀宗高手在穆淵真人趕回去之前,先撤走就是。
“撤……撤走?”妙山大尊也不樂意。
“老祖,你可知道,為了這次事情,我們謀劃了好久,又耗費了多少的資源,就這麽叫他們撤走了,當中的耗費,我們去哪兒找來補齊?”
“還有,老祖,你以為山上金陵那邊是撤就能撤走的嗎?”
相戰正酣的時候,誰要是突然撤走,不就相當於凡世間所謂的“將後背露出來給敵人”嗎?
那可是大有告訴敵人,快點來砍我的意思,也著實能夠因之造成己方的重大人員傷亡。
“如果等他們趕回去了,他們不撤不就直接腹背受敵了嗎?”
穆淵真人他們真若趕回了山上金陵,對在山上金陵那邊相戰的壽穀宗一方來說,不見得是腹背受敵,畢竟修士可以飛的,不像凡世間的軍隊,前後都有敵人的,就成了腹背受敵這種險境。
“還有,你就真不擔心宗門那邊?”
壽穀宗山門那邊,現在隻怕僅有三兩個高手坐鎮,其他的弟子之類,對上真正的高手,可不夠看。
被那位老祖連著兩問,妙山大尊心頭也有兩難。
妙山大尊清楚,壽穀宗山門那邊,確實處於一旦有事就非常危險的狀態,但是……但是就此放走穆淵真人他們,的的確確是會給在山上金陵那邊的壽穀宗高手帶去危險,以致於攻打山上金陵的事情就此作罷。
(本章完)
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已經認了主的,這個事情,妙山大尊可以確定。
並非他也有在墨殿門那邊留下分魂,而後借著分魂了解了那邊的逆道之種已然認主的事,而是妙山大尊本就擁有一顆認了他為主的逆道之種,他是憑著自己的那顆逆道之種感知得來的。
簡單的說,就是每一顆無主的逆道之種認了新主,已然認主的逆道之種都會有所感應,而後將此感應回饋給各自的主人的,各自的主人對此也就有了相應的感應。
因此布逸蒼沒有得到逆道之種的認主,而逆道之種的認主已經達成的,事實的真相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所認的主人並非布逸蒼。
這就非常非常的尷尬了。
不是布逸蒼的話,就隻能是別人,而這裏隻有布逸蒼是才從墨殿門那邊過來的,那麽墨殿門的那顆逆道之種的主人現在必然是在別處了。
是!穆淵真人的身上是有一顆逆道之種,妙山大尊也的確想要得到穆淵真人的那顆逆道之種,可是現在穆淵真人一方的人明顯更多,這個事情,想要完成也不容易。
何況他和穆淵真人算計來算計去的,卻沒想到被人得了漁利,萬一……
好吧!妙山大尊也意識到有人想要坐收漁利的問題,就真的擔心他們這方與穆淵真人一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有人跑出來撿成果。
不隻是這邊,就是山上金陵那邊和壽穀宗那邊,妙山大尊也有此擔憂。
這一次,好不容易將穆淵真人等等山上金陵的一眾高手給騙了出來,令山上金陵山門那邊的高手驟減,給了壽穀宗一方帶著高手進攻山上金陵的山門的良機。
這當中的算計,如果也被人給瞧出來了,也想要坐收漁利了,說不定就是兩大宗門的覆滅。
之所以是兩大宗門,那是壽穀宗一方為了攻打山上金陵的山門,也必定是高手齊出,也必定是宗門內部的高手的驟減乃至空虛。
而且相較於山上金陵那邊必定有著的眾多高手的大戰,因而一旦發現有漁翁在旁,還能暫時止戰的先把漁翁給除掉了,壽穀宗那邊高手盡出的,還更容易被人給覆滅了。
妙山大尊一下子就感到了渾身的冰冷,因為他很想知道能有如此手段的漁翁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妙山大尊有了這般的猜測和擔憂,自然就提不起戰意的與穆淵真人死戰廝殺了,但是他沒有消除減弱身上的那股子的架勢,在保持這種架勢的同時,傳音給了跟著出馬的那位壽穀宗老祖,將此猜測擔憂告知了他。
同樣還有傳音告知的是穆淵真人這個敵人。
這是關乎生死的事情,在生死麵前,逆道之種這種以後還可以再做搶奪的東西,可以暫且的拋到一邊。
穆淵真人本來也有打算傳音給妙山大尊,以讓妙山大尊與他暫時合作的揪出勞什子的漁翁的,聽了妙山大尊的傳音,他自然要順勢的與之商討一個應對措施來。
“還有別的勢力隱藏在側?”
意圖在兩大宗門之間坐收漁利的存在,肯定不會是單獨的一個高手,必定也是一個強大的勢力。
這勢力可能是勞什子的聯盟同盟之類,也有可能是勞什子的宗派宗門。
不管是那種,有了這第三方勢力的參與,事情都不太妙。
因為有著這一方勢力的存在,沒人再能放開手腳的戰鬥了,提心吊膽的,很是亂心。
“那我們怎麽辦?總不能合作吧?”
都是巴不得對方死掉的人,怎麽可能真心誠意的合作?而沒有真心誠意在前,合作什麽的,就能有多大的效果?
因為這種合作,極為不穩固,很容易破裂的。
“不合作能如何?總不能各自回家吧?”
各自回家,也就是各自打道回各自的宗門。
就妙山大尊的認為,這對壽穀宗一方非常非常的不妥。
要知道,壽穀宗宗內的那些高手都是跑去山上金陵那邊與山上金陵留手的少數高手相戰去了,這山上金陵這邊的這般多的高手趕回去,一下子就會給在山上金陵那邊相戰廝殺的壽穀宗一方帶去麻煩。
妙山大尊不願意,那位壽穀宗的老祖卻覺得可行。
都知道存在一個準備坐收漁利的第三方勢力了,壽穀宗山門那邊就有著被人攻破的風險,這時候大家趕回去的,保住山門要緊。
至於山上金陵那邊,大不了傳音過去,叫那邊的壽穀宗高手在穆淵真人趕回去之前,先撤走就是。
“撤……撤走?”妙山大尊也不樂意。
“老祖,你可知道,為了這次事情,我們謀劃了好久,又耗費了多少的資源,就這麽叫他們撤走了,當中的耗費,我們去哪兒找來補齊?”
“還有,老祖,你以為山上金陵那邊是撤就能撤走的嗎?”
相戰正酣的時候,誰要是突然撤走,不就相當於凡世間所謂的“將後背露出來給敵人”嗎?
那可是大有告訴敵人,快點來砍我的意思,也著實能夠因之造成己方的重大人員傷亡。
“如果等他們趕回去了,他們不撤不就直接腹背受敵了嗎?”
穆淵真人他們真若趕回了山上金陵,對在山上金陵那邊相戰的壽穀宗一方來說,不見得是腹背受敵,畢竟修士可以飛的,不像凡世間的軍隊,前後都有敵人的,就成了腹背受敵這種險境。
“還有,你就真不擔心宗門那邊?”
壽穀宗山門那邊,現在隻怕僅有三兩個高手坐鎮,其他的弟子之類,對上真正的高手,可不夠看。
被那位老祖連著兩問,妙山大尊心頭也有兩難。
妙山大尊清楚,壽穀宗山門那邊,確實處於一旦有事就非常危險的狀態,但是……但是就此放走穆淵真人他們,的的確確是會給在山上金陵那邊的壽穀宗高手帶去危險,以致於攻打山上金陵的事情就此作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