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衛元忠驚喜的翻動文件,繼續往下看。


    李逸在一旁講解道:“朕準備暫時將戰略支援軍劃歸到常規部隊中,改編後的每個集團軍都將擁有近30萬人,包含1個空降師、1個航空師和4個滿編軍。


    其中每個軍下轄2個裝甲師、1個摩步師、1個火力支援師。”


    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讓陸軍擁有飛機和空降兵,能夠大幅度提升單個集團軍的戰鬥力。如果再加上升級後的編製需求,一個集團軍30萬人已經不算多了。


    “陛下,火力支援師又是什麽情況?”


    之前戰略支援軍不歸衛元忠管,所以他也不清楚這個新軍種的具體情況。


    李逸從文件中抽出幾張照片,指著其中一個卡車道:“這是帝國新研發的火箭發射車,重8噸,能夠搭載16枚150mm龍牙火箭彈,最大射程15公裏。不論威力還是射程都超過現在陸軍中裝備的120mm牽引榴彈炮,而且它可以在10秒鍾內完成齊射。”


    了解前世武器發展史的他怎麽可能放過大名鼎鼎的“喀秋莎”。


    李逸在十年前就命令麾下人員開始了火箭武器的研發,“龍牙火箭彈”已經是升級過五次的最新型號了。


    它射程遠超前世的“喀秋莎火箭炮”。


    雖然跟v2、v3等大殺器沒法比,但已經超過絕大多數陸戰火炮了。


    “10秒完成齊射,這不可能!”後者聞言震驚的直接站起身來,眼睛瞪得滾圓。


    陸軍目前裝備的120mm榴彈炮,哪怕將裝填速度提升到極致,也不過10秒鍾一發的射速。


    而這個時間,火箭發射車能夠打出16發。


    單發威力還比120mm榴彈更大。


    這種武器要是存在,火炮豈不是可以當場宣布退役了?


    想到這,他再次問道:“陛下,您可不能唬我。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還是知道火炮裝填時間的,您說的這種武器要是能夠應用到戰場上,那還有炮兵什麽事啊?”


    不怪後者質疑,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沒有見識過火箭炮,完全無法想象這種新式武器對戰爭局勢的影響有多麽巨大。


    有了火箭彈,以後敵軍炮兵都不敢紮堆了。


    李逸示意後者坐下,然後開口解釋道:“朕說的這些數據,都是經過實彈測試的,完全真實,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火箭彈可以代替火炮。”


    “那是為何?”


    “因為成本。火箭彈自帶推進動力裝置,同樣口徑的一枚火箭彈造價接近炮彈的3倍,而150mm龍牙火箭彈生產成本更高,相當於5枚120mm榴彈,它打出去的可都是錢啊。”李逸苦口婆心的解釋道。


    任何國家的軍費預算都不是無限的,如何讓有限金錢發揮出最大戰鬥力才是各國首腦該考慮的問題。


    火箭彈的強悍之處在於短時間的火力覆蓋性,但持續輸出是它的弱項。


    再加上價格昂貴,是不可能在陸軍中完全替代火炮的。


    畢竟一枚火箭彈殺死的敵人,不一定比五發炮彈多,武器裝備還是要講究個性價比。


    “原來如此,那這麽說咱們陸軍裝備的120mm榴彈炮不需要更換了?”


    “對,不僅不更換,還要增加。不過為了適應將來戰爭的需要,陸軍裝備的火炮類型要進一步細分,功能也更豐富。”李逸條理清晰的敘述到。


    後者聞言翻開裝甲師改組文件,忍不住開口念了出來,“重型坦克、輕型坦克、步兵戰車、自行高射炮……”


    之前已經列裝到部隊中的裝甲車全部更名為步兵戰車。


    重型坦克將作為將來陸地戰場上的“肉盾”和“先鋒”,它重量接近60噸,炮塔正麵裝備90mm厚的裝甲,傾斜角度為30,各方麵數據對標前世“虎式坦克”,但主炮口徑增大到了100mm。


    這麽做也是有代價的,導致它的續航裏程僅為100公裏左右,最大速度30km/


    “哈哈哈,無妨,無妨,十幾年都等了,不差這幾個月的。”後者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陸軍有了這些新式武器,今後打起仗來必定事半功倍。


    如果再碰上毛熊大軍,衛元忠有把握在敵人射程之外就把毛子的火炮陣地炸成灰。


    敵人沒有了火炮陣地,那就隻能被己方的鋼鐵洪流推平。


    至於製空權的爭奪,他絲毫沒有擔心過。


    李逸麾下別的可能不好說,但飛行員平均素質絕對冠絕全球。


    有了坦克、火箭發射車、自行高射炮,再加上之前已經列裝部隊的牽引榴彈炮和步兵戰車,陸軍的武器裝備算是“鳥槍換炮”了。


    雖然在兵力規模上跟某些國家有所差距,但裝備精良程度卻是達到了巔峰。


    現在陸軍所有部隊中沒有一個傳統步兵師,最次也是擁有卡車和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雲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雲風並收藏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