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我不管白蘇是什麽身份
和離後,前夫將軍求著我破鏡重圓 作者:應舒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涵努力壓抑著心裏的火氣,道:“父親,誰對兒子好,兒子就對誰好。
弟弟妹妹們對我是很恭敬,但他們對我幾分真心幾分假意,我心裏跟明鏡兒似的,清楚的很。
我不管白蘇是什麽身份,我隻知道,我血流了一地,趴在路邊,快要死掉的時候,是她把我從鬼門關拽回來的。”
楚銘聽兒子說起受傷時的情形,神情有些動容,元凶雖然已經處置了,但楚涵受得那些罪,卻無法彌補。
“白蘇救我的時候,她的侍女幾次勸她不要管我,說我是被人追殺又身份不明的人,傷的又重,救了會有麻煩。
她說,不管我是什麽人,也不能見死不救,還把自己幹淨整潔的房間讓給我住,她去住又潮又亂的廂房。
我在那裏養傷的那些天,被她像家人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著,連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也交代的很清楚。
父親,您知道我心裏對她有多感激嗎?
不是因為我的身份,也不在乎我付不付的起診金,隻為了讓兒子活下去。
已經有很多年,都沒有人對兒子這麽好過了。”
楚涵很少平心靜氣的給他說這麽長一段話,這白大夫也確實是難得的好人。
但這最後一句是什麽意思,誰對他不好了?
安定侯楚銘心裏有些難受。
楚涵從小就聰明伶俐,不管是習文,還是練武都是一點就透。
性子也很活潑,模樣又俊,嘴口又甜,簡直是人見人愛,楚銘夫婦都對他寵愛有加,一直引以為傲。
也許是應了那句老話,“恩愛夫妻難白頭,”也許是天妒紅顏,楚涵的母親早早的就生病去世了。
自從他母親去世後,楚涵就變得越來越叛逆,他很排斥繼母和父親的妾室,根本不能和她們和睦相處,跟楚銘也漸漸沒那麽親昵了。
楚銘知道他是太思念母親,對他的言行更是縱容,縱的他無法無天,到處惹事生非,一度被人視為養廢了的紈絝。
楚銘發覺後,和太子管了一段時間,也收效甚微。
不得已,楚銘才同意太子的提議,把他遠遠的放到肅州帶帶兵,去曆練曆練。
楚涵本是要強的性子,到肅州後,看到當地窮苦的百姓,肆虐的流寇,和那群不做為的爛兵,一下子把他不服輸的性子激發出來。
他給楚銘來信說,不把肅州軍練成一支鐵軍,不把當地的匪患除盡,就不回京城。
楚涵在那貧苦之地一待就待了五年,期間太子幾次想讓他回來,都被他拒絕了。???.23sk.
沒想到他終於回來的時候,會遇到刺殺。
也不知道是因為五年時間不見,還是因為他繼母的原因,他對弟弟妹妹分外冷淡,對自己也是不冷不熱的。
現在竟然說出,很多年沒有人對他那麽好過!
楚銘俊眉緊蹙,有些傷心地道:“涵兒,你是在怪我對你關心的少嗎?
我是不如你母親對你好,沒她那般細心會疼人,可府裏最好的東西,什麽不是可著你用。
府裏不管添多少人,包括你繼母,哪個越得過你去。
這些孩子裏,也隻有你的功夫是我親自教導的,你覺得父親做的這些,都不如一個剛認識幾個月的白蘇嗎?”
屋裏的侍女低眉順眼的靜立在一側,連呼吸都放的不能再輕,唯恐這一對暴脾氣父子的戰火點燃起來,殃及她們。
楚涵急忙解釋道:“我沒有說父親不好,父親是看重我,可您對兒子的是舐犢之情,父親的養育之恩,教導之恩兒子不敢忘。
可白蘇對我的救命之恩,也是恩同再造,怎麽能是派人送點東西,就能報答的了的呢?”
楚銘歎道:“我也沒有別的意思,我是說你把他看的太重了,你回來後,事事以他為先,我也沒阻止過吧!
我就提了他兩句,你看你這個態度,還給我扣字眼,挑毛病!
白大夫就算是千好萬好也是外人,你弟弟妹妹才是你的骨肉至親,你也不能對他們太冷淡了。”
“我知道他們是骨肉至親,以後盡量對他們好一點,對父親的態度以後也會注意。
但白蘇在我心裏不是外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她是我見過的人裏麵,最純粹良善的人。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自從跟她交了朋友,那些壞毛病都改了不少。
父親,您不覺得我比以前讓您省心多了嗎?”楚涵目光灼灼地道。
“哼!你還知道你不讓人省心啊!”楚銘思索了一下,點頭道:“還別說,你的壞毛病的確比以前少了不少。
白大夫身上也確有幾分俠義心腸。
你難得有這麽在乎的朋友,你跟他想怎麽交往就怎麽交往,想怎麽報答就怎麽報答,我也不管你了。”
楚涵嬉笑著給父親倒了一杯茶,“父親,也怪兒子沒跟您談過白蘇,她真的非常非常的好。
她不僅醫術非凡,文才也非常的好,中秋的時候,她做了一首詩,我背給您聽聽……。
楚涵把白蘇從人品到學識,從醫德到醫術,從學識到見識誇了個遍。
晚膳的時候,安定侯府大廳裏長長的食案上,擺滿了美味佳肴。
楚銘把眾子女聚集在一起,表揚了楚涵一番,楚涵也像模像樣的勉勵了弟弟妹妹幾句。
九個弟弟妹妹一起向大哥表示祝賀,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
楚銘吃著楚涵帶回來的鹿肉,讚道:“這白蘇真是個奇人,也難怪你往他那跑得勤。
你說他一個大男人,怎麽還懂廚藝,廚藝還那麽好,嘖!嘖!”
楚涵笑而不語。
接下來的幾天,連著刮起了北風,氣溫陡降,很多抵抗力差的老弱婦孺都中了招,傷風的,咳嗽的,發熱的……
街上寒風刺骨,宏正堂的大廳內暖爐嫋嫋,溫暖如春。
一個來宏正堂看病的病人笑道:“白先生,您這屋裏太暖和了,這炭還沒有一點味。
我這個傷風,純粹是凍的,我家要是也燒的這麽暖和,不用服藥我也能痊愈了!”
另一位病人道:“你知道先生燒的這是什麽炭嗎?
這是一千文一斤的銀骨炭!”
弟弟妹妹們對我是很恭敬,但他們對我幾分真心幾分假意,我心裏跟明鏡兒似的,清楚的很。
我不管白蘇是什麽身份,我隻知道,我血流了一地,趴在路邊,快要死掉的時候,是她把我從鬼門關拽回來的。”
楚銘聽兒子說起受傷時的情形,神情有些動容,元凶雖然已經處置了,但楚涵受得那些罪,卻無法彌補。
“白蘇救我的時候,她的侍女幾次勸她不要管我,說我是被人追殺又身份不明的人,傷的又重,救了會有麻煩。
她說,不管我是什麽人,也不能見死不救,還把自己幹淨整潔的房間讓給我住,她去住又潮又亂的廂房。
我在那裏養傷的那些天,被她像家人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著,連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也交代的很清楚。
父親,您知道我心裏對她有多感激嗎?
不是因為我的身份,也不在乎我付不付的起診金,隻為了讓兒子活下去。
已經有很多年,都沒有人對兒子這麽好過了。”
楚涵很少平心靜氣的給他說這麽長一段話,這白大夫也確實是難得的好人。
但這最後一句是什麽意思,誰對他不好了?
安定侯楚銘心裏有些難受。
楚涵從小就聰明伶俐,不管是習文,還是練武都是一點就透。
性子也很活潑,模樣又俊,嘴口又甜,簡直是人見人愛,楚銘夫婦都對他寵愛有加,一直引以為傲。
也許是應了那句老話,“恩愛夫妻難白頭,”也許是天妒紅顏,楚涵的母親早早的就生病去世了。
自從他母親去世後,楚涵就變得越來越叛逆,他很排斥繼母和父親的妾室,根本不能和她們和睦相處,跟楚銘也漸漸沒那麽親昵了。
楚銘知道他是太思念母親,對他的言行更是縱容,縱的他無法無天,到處惹事生非,一度被人視為養廢了的紈絝。
楚銘發覺後,和太子管了一段時間,也收效甚微。
不得已,楚銘才同意太子的提議,把他遠遠的放到肅州帶帶兵,去曆練曆練。
楚涵本是要強的性子,到肅州後,看到當地窮苦的百姓,肆虐的流寇,和那群不做為的爛兵,一下子把他不服輸的性子激發出來。
他給楚銘來信說,不把肅州軍練成一支鐵軍,不把當地的匪患除盡,就不回京城。
楚涵在那貧苦之地一待就待了五年,期間太子幾次想讓他回來,都被他拒絕了。???.23sk.
沒想到他終於回來的時候,會遇到刺殺。
也不知道是因為五年時間不見,還是因為他繼母的原因,他對弟弟妹妹分外冷淡,對自己也是不冷不熱的。
現在竟然說出,很多年沒有人對他那麽好過!
楚銘俊眉緊蹙,有些傷心地道:“涵兒,你是在怪我對你關心的少嗎?
我是不如你母親對你好,沒她那般細心會疼人,可府裏最好的東西,什麽不是可著你用。
府裏不管添多少人,包括你繼母,哪個越得過你去。
這些孩子裏,也隻有你的功夫是我親自教導的,你覺得父親做的這些,都不如一個剛認識幾個月的白蘇嗎?”
屋裏的侍女低眉順眼的靜立在一側,連呼吸都放的不能再輕,唯恐這一對暴脾氣父子的戰火點燃起來,殃及她們。
楚涵急忙解釋道:“我沒有說父親不好,父親是看重我,可您對兒子的是舐犢之情,父親的養育之恩,教導之恩兒子不敢忘。
可白蘇對我的救命之恩,也是恩同再造,怎麽能是派人送點東西,就能報答的了的呢?”
楚銘歎道:“我也沒有別的意思,我是說你把他看的太重了,你回來後,事事以他為先,我也沒阻止過吧!
我就提了他兩句,你看你這個態度,還給我扣字眼,挑毛病!
白大夫就算是千好萬好也是外人,你弟弟妹妹才是你的骨肉至親,你也不能對他們太冷淡了。”
“我知道他們是骨肉至親,以後盡量對他們好一點,對父親的態度以後也會注意。
但白蘇在我心裏不是外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她是我見過的人裏麵,最純粹良善的人。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自從跟她交了朋友,那些壞毛病都改了不少。
父親,您不覺得我比以前讓您省心多了嗎?”楚涵目光灼灼地道。
“哼!你還知道你不讓人省心啊!”楚銘思索了一下,點頭道:“還別說,你的壞毛病的確比以前少了不少。
白大夫身上也確有幾分俠義心腸。
你難得有這麽在乎的朋友,你跟他想怎麽交往就怎麽交往,想怎麽報答就怎麽報答,我也不管你了。”
楚涵嬉笑著給父親倒了一杯茶,“父親,也怪兒子沒跟您談過白蘇,她真的非常非常的好。
她不僅醫術非凡,文才也非常的好,中秋的時候,她做了一首詩,我背給您聽聽……。
楚涵把白蘇從人品到學識,從醫德到醫術,從學識到見識誇了個遍。
晚膳的時候,安定侯府大廳裏長長的食案上,擺滿了美味佳肴。
楚銘把眾子女聚集在一起,表揚了楚涵一番,楚涵也像模像樣的勉勵了弟弟妹妹幾句。
九個弟弟妹妹一起向大哥表示祝賀,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
楚銘吃著楚涵帶回來的鹿肉,讚道:“這白蘇真是個奇人,也難怪你往他那跑得勤。
你說他一個大男人,怎麽還懂廚藝,廚藝還那麽好,嘖!嘖!”
楚涵笑而不語。
接下來的幾天,連著刮起了北風,氣溫陡降,很多抵抗力差的老弱婦孺都中了招,傷風的,咳嗽的,發熱的……
街上寒風刺骨,宏正堂的大廳內暖爐嫋嫋,溫暖如春。
一個來宏正堂看病的病人笑道:“白先生,您這屋裏太暖和了,這炭還沒有一點味。
我這個傷風,純粹是凍的,我家要是也燒的這麽暖和,不用服藥我也能痊愈了!”
另一位病人道:“你知道先生燒的這是什麽炭嗎?
這是一千文一斤的銀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