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四爺要出家
清穿好孕:貴妃嬌媚,四爺動心了 作者:米酒湯圓甜又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完正月十五,所有皇子府上宴席都參加完一輪後,李恬累得隻想好好睡幾天。
被德妃訓斥過後壓力過大,感覺頭發都掉了不少。
不得已叫來玉蘭玉屏,“給我好好養養頭發,最近掉了不少,再這麽下去得要戴假發髻了”。
李恬摸著自己有點發痛的頭皮,沒想到在大清也有禿頭的困擾。
要養護這把好頭發費了大功夫的,長發及腰依舊保持秀發烏黑濃密油光水滑,多不容易啊。
“以後早餐就輪流準備各種豆漿和芝麻糊還有牛奶。”
“芝麻糊用黑芝麻、黑豆、黃豆、枸杞、杏仁、核桃仁、紅棗、花生……磨成糊”
“午餐輪流魚、蝦、蛋、烏雞、和菠菜、番柿、木耳之類的組合著常備著,還有各種果子就多備一些,尤其葡萄、柑橘、石榴……”
玉蘭玉屏趕緊記下來,把這些都列到每天的膳食單子上去。
李恬碎碎念著,不熬夜早睡早起,還要做運動舒筋活血。
李恬不再想那些要命的煩心事,把自己陷入到這種不用費腦子,隻是費時間的事情上去。
四爺也在做一件事情,他在前院改造了一處超級大的佛堂,沐浴齋戒研習佛法。
還經常延請京城各大寺廟的有名大師到郡王府講經說法,也常常帶著孩子們去各大寺廟沐浴佛光。
從過完年後一直到五月份,四爺徹底不在後院安置了!
來了後院也是帶孩子們和李恬親近親近,然後又自己去前院安置,清心寡欲的讓人以為四爺都成佛門弟子了。
李恬看不懂四爺這是籌劃什麽,反正曆史上四爺上位前似乎也是這麽幹的。
等到李恬整個人養的皮光水滑,也不再掉頭發的時候,四爺帶著所有兒子全部去潭柘寺常住了!
下人傳回來的消息是,四爺和小主子們,每天跟著寺廟裏的大師做早晚功課,沉迷於大乘小乘佛法經義中不可自拔。
四爺還自己取了法號“破塵居士”,幾個兒子全部剃了和尚頭,穿著寺廟統一的僧衣僧袍,吃齋念佛,差不多要帶著孩子們集體出家的趨勢了。
這下福晉也坐不住了,要是四爺也出家了,那這郡王府該怎麽辦?
於是福晉來找李恬了,“李妹妹,最近半年四爺癡迷佛法,不理府上事務,妹妹可有規勸過四爺身為郡王的職責”?
李恬看著福晉一臉浩然正氣的樣子,“王爺自身已經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務了,至於郡王職責,妹妹小門小戶出身還真不知道郡王爺有什麽職責?王爺不在,福晉就是一家之主,您說怎麽做妹妹聽您的吩咐就是”!
烏拉那拉氏瞪著李恬,“郡王爺的職責,最重要的一個當然要延續王府血脈,把爵位傳承下去啊”!
李恬捧著紅棗杏仁茶喝起來,“王爺有弘暉阿哥和幾個兒子呀,沒有斷了皇家血脈啊。”
大不了讓弘暉繼承郡王或者親王爵位唄,他隻是傻了又不是不能生育。
對於弘暉來說,當個太平王爺也挺好的。
李恬猜測著四爺的用意,她這個政治小白就別摻和了。
宮裏邊皇上得知老四住進了寺廟裏,還寫了很多深刻的佛典解析跟詩詞文章,又自己取了佛號,這簡直跟自己阿瑪當年要出家的情形幾乎一樣。
於是康熙叫了梁九功和李德全把老四召進宮問話。
梁九功是乾清宮大總管,李德全也是皇上的近身內侍,一個管著皇上衣食住行宮內妃嬪等盤根錯節的關係,一個監管著各位皇子們的動靜。
四爺到了乾清宮等候召見,剛好直郡王等皇子也在等候給皇上請安。
宮裏傳出來的消息,皇上要去塞外避暑了,他們自然想好好表現跟著皇上一起去,於是就都撞到了一起。
直郡王抹了一把腦門的汗水,笑嗬嗬的看著老四。“老四啊,聽說你想出家當和尚去了”?
最好其他兄弟也有這個覺悟都去當和尚,別跟他爭才好。
四爺點了點頭,“弟弟近來對佛法研究越多,越是覺得此間奧妙難以參透,弟弟對此很感興趣”。
老三嗬嗬笑了,“老四,你把全部兒子也帶去參禪悟法,是打算要他們跟你一樣入佛門不成?”
四爺點了點頭很肯定的說道,“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和悟性吧,要是有能進的佛門的,也算是一種境界”。
老八看著四哥這沉迷佛法世界的模樣,疑惑不解。四哥這是真的想遁入佛門了?
看著他手上的念珠,身上穿的也是麻布粗葛製成的袍子,要不是還留這個辮子,跟出家的和尚打扮都相差無幾了。
要真的剃辮子得請示皇上,四爺又不是想真被革了爵位,自然沒剃辮子。
等到皇上看到老四的時候,眼睛瞪得老大。
“老四!你這是要幹什麽”?
四爺跪在地上,以頭搶地,“兒臣不孝,自從弘暉進了佛門後,兒子就對佛法參透出了新的領悟,兒子懇請皇阿瑪同意兒子皈依佛門,為大清祈福,願佛祖保佑我大清萬年基業長青”!
康熙氣的拿起手邊的鎮紙就往老四的身上砸,好在還有理智,沒往腦袋上招呼。
不然那玩意又硬又沉,還不把老四當場砸出好歹來。
“堂堂皇子皈依佛門,想都別想,給朕跪在外邊去。”
四爺身上挨了一下,不過也就是破點皮受點傷罷了,不會傷筋動骨。
五月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可是四爺跪得筆直在乾清門外,過往官員侍衛太監都看著雍郡王這一身打扮,紛紛打聽是為什麽被皇上罰跪。
雍郡王爺要出家的消息就傳的滿京城都是了,德妃自然是知道這個兒子幹的好事。
德妃氣的吐血,她吼著劉嬤嬤,“你去老四府上,替我好好把烏拉那拉氏和李氏訓斥一頓,都是她們伺候的不好,才讓堂堂郡王爺有了出家的念頭”!
郡王府裏,福晉和李恬被劉嬤嬤訓斥的頭都抬不起來,還被罰跪在正院裏。
一家子男主子在宮裏被罰跪,她們在自家府上被罰跪,這是同甘共苦的真實寫照了。
李恬齜牙咧嘴的跪滿一個時辰,福晉和李恬分別被各自的奴才扶起來架回自己屋子。
“四爺回來了嘛”?李恬還牽掛著四爺呢,她們好歹是在自家府上,四爺跪在皇宮的青石地磚上時間還比他們久,可是遭了大罪了。
“回來了回來了,主子,四爺被背回來的。宮裏還賜下來有禦醫跟著”!王德福跑得滿頭大汗,報告著最新的情報。
李恬走路都沒法走了,指揮著玉梅和玉蘭,找幾個大力嬤嬤背她去前院。
到了四爺寢室,還沒進去就被福晉派人擋在門外了。
“福晉說了,主子爺這會兒昏迷,不易見人,李側福晉請回吧”!
李恬氣呼呼的質問趙嬤嬤,“福晉這話好沒道理,四爺昏迷著,正是需要我們在跟前伺候,怎麽我就不能進屋了”?
趙嬤嬤一臉倨傲,“李側福晉自己都還是傷患,還是先回去歇著吧。不要在這吵鬧耽誤了主子爺的病情。”
反正死活就是不讓她進屋。
“玉梅,我們去旁邊茶室待著。等四爺醒過來再說”!這會兒什麽都沒有四爺的病情重要,李恬暫時忍住這口惡氣。
“待會兒太醫出來,請他來問話”。王德福一聽鬥誌昂揚的在門外杵著。
m.23sk.
被德妃訓斥過後壓力過大,感覺頭發都掉了不少。
不得已叫來玉蘭玉屏,“給我好好養養頭發,最近掉了不少,再這麽下去得要戴假發髻了”。
李恬摸著自己有點發痛的頭皮,沒想到在大清也有禿頭的困擾。
要養護這把好頭發費了大功夫的,長發及腰依舊保持秀發烏黑濃密油光水滑,多不容易啊。
“以後早餐就輪流準備各種豆漿和芝麻糊還有牛奶。”
“芝麻糊用黑芝麻、黑豆、黃豆、枸杞、杏仁、核桃仁、紅棗、花生……磨成糊”
“午餐輪流魚、蝦、蛋、烏雞、和菠菜、番柿、木耳之類的組合著常備著,還有各種果子就多備一些,尤其葡萄、柑橘、石榴……”
玉蘭玉屏趕緊記下來,把這些都列到每天的膳食單子上去。
李恬碎碎念著,不熬夜早睡早起,還要做運動舒筋活血。
李恬不再想那些要命的煩心事,把自己陷入到這種不用費腦子,隻是費時間的事情上去。
四爺也在做一件事情,他在前院改造了一處超級大的佛堂,沐浴齋戒研習佛法。
還經常延請京城各大寺廟的有名大師到郡王府講經說法,也常常帶著孩子們去各大寺廟沐浴佛光。
從過完年後一直到五月份,四爺徹底不在後院安置了!
來了後院也是帶孩子們和李恬親近親近,然後又自己去前院安置,清心寡欲的讓人以為四爺都成佛門弟子了。
李恬看不懂四爺這是籌劃什麽,反正曆史上四爺上位前似乎也是這麽幹的。
等到李恬整個人養的皮光水滑,也不再掉頭發的時候,四爺帶著所有兒子全部去潭柘寺常住了!
下人傳回來的消息是,四爺和小主子們,每天跟著寺廟裏的大師做早晚功課,沉迷於大乘小乘佛法經義中不可自拔。
四爺還自己取了法號“破塵居士”,幾個兒子全部剃了和尚頭,穿著寺廟統一的僧衣僧袍,吃齋念佛,差不多要帶著孩子們集體出家的趨勢了。
這下福晉也坐不住了,要是四爺也出家了,那這郡王府該怎麽辦?
於是福晉來找李恬了,“李妹妹,最近半年四爺癡迷佛法,不理府上事務,妹妹可有規勸過四爺身為郡王的職責”?
李恬看著福晉一臉浩然正氣的樣子,“王爺自身已經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務了,至於郡王職責,妹妹小門小戶出身還真不知道郡王爺有什麽職責?王爺不在,福晉就是一家之主,您說怎麽做妹妹聽您的吩咐就是”!
烏拉那拉氏瞪著李恬,“郡王爺的職責,最重要的一個當然要延續王府血脈,把爵位傳承下去啊”!
李恬捧著紅棗杏仁茶喝起來,“王爺有弘暉阿哥和幾個兒子呀,沒有斷了皇家血脈啊。”
大不了讓弘暉繼承郡王或者親王爵位唄,他隻是傻了又不是不能生育。
對於弘暉來說,當個太平王爺也挺好的。
李恬猜測著四爺的用意,她這個政治小白就別摻和了。
宮裏邊皇上得知老四住進了寺廟裏,還寫了很多深刻的佛典解析跟詩詞文章,又自己取了佛號,這簡直跟自己阿瑪當年要出家的情形幾乎一樣。
於是康熙叫了梁九功和李德全把老四召進宮問話。
梁九功是乾清宮大總管,李德全也是皇上的近身內侍,一個管著皇上衣食住行宮內妃嬪等盤根錯節的關係,一個監管著各位皇子們的動靜。
四爺到了乾清宮等候召見,剛好直郡王等皇子也在等候給皇上請安。
宮裏傳出來的消息,皇上要去塞外避暑了,他們自然想好好表現跟著皇上一起去,於是就都撞到了一起。
直郡王抹了一把腦門的汗水,笑嗬嗬的看著老四。“老四啊,聽說你想出家當和尚去了”?
最好其他兄弟也有這個覺悟都去當和尚,別跟他爭才好。
四爺點了點頭,“弟弟近來對佛法研究越多,越是覺得此間奧妙難以參透,弟弟對此很感興趣”。
老三嗬嗬笑了,“老四,你把全部兒子也帶去參禪悟法,是打算要他們跟你一樣入佛門不成?”
四爺點了點頭很肯定的說道,“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和悟性吧,要是有能進的佛門的,也算是一種境界”。
老八看著四哥這沉迷佛法世界的模樣,疑惑不解。四哥這是真的想遁入佛門了?
看著他手上的念珠,身上穿的也是麻布粗葛製成的袍子,要不是還留這個辮子,跟出家的和尚打扮都相差無幾了。
要真的剃辮子得請示皇上,四爺又不是想真被革了爵位,自然沒剃辮子。
等到皇上看到老四的時候,眼睛瞪得老大。
“老四!你這是要幹什麽”?
四爺跪在地上,以頭搶地,“兒臣不孝,自從弘暉進了佛門後,兒子就對佛法參透出了新的領悟,兒子懇請皇阿瑪同意兒子皈依佛門,為大清祈福,願佛祖保佑我大清萬年基業長青”!
康熙氣的拿起手邊的鎮紙就往老四的身上砸,好在還有理智,沒往腦袋上招呼。
不然那玩意又硬又沉,還不把老四當場砸出好歹來。
“堂堂皇子皈依佛門,想都別想,給朕跪在外邊去。”
四爺身上挨了一下,不過也就是破點皮受點傷罷了,不會傷筋動骨。
五月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可是四爺跪得筆直在乾清門外,過往官員侍衛太監都看著雍郡王這一身打扮,紛紛打聽是為什麽被皇上罰跪。
雍郡王爺要出家的消息就傳的滿京城都是了,德妃自然是知道這個兒子幹的好事。
德妃氣的吐血,她吼著劉嬤嬤,“你去老四府上,替我好好把烏拉那拉氏和李氏訓斥一頓,都是她們伺候的不好,才讓堂堂郡王爺有了出家的念頭”!
郡王府裏,福晉和李恬被劉嬤嬤訓斥的頭都抬不起來,還被罰跪在正院裏。
一家子男主子在宮裏被罰跪,她們在自家府上被罰跪,這是同甘共苦的真實寫照了。
李恬齜牙咧嘴的跪滿一個時辰,福晉和李恬分別被各自的奴才扶起來架回自己屋子。
“四爺回來了嘛”?李恬還牽掛著四爺呢,她們好歹是在自家府上,四爺跪在皇宮的青石地磚上時間還比他們久,可是遭了大罪了。
“回來了回來了,主子,四爺被背回來的。宮裏還賜下來有禦醫跟著”!王德福跑得滿頭大汗,報告著最新的情報。
李恬走路都沒法走了,指揮著玉梅和玉蘭,找幾個大力嬤嬤背她去前院。
到了四爺寢室,還沒進去就被福晉派人擋在門外了。
“福晉說了,主子爺這會兒昏迷,不易見人,李側福晉請回吧”!
李恬氣呼呼的質問趙嬤嬤,“福晉這話好沒道理,四爺昏迷著,正是需要我們在跟前伺候,怎麽我就不能進屋了”?
趙嬤嬤一臉倨傲,“李側福晉自己都還是傷患,還是先回去歇著吧。不要在這吵鬧耽誤了主子爺的病情。”
反正死活就是不讓她進屋。
“玉梅,我們去旁邊茶室待著。等四爺醒過來再說”!這會兒什麽都沒有四爺的病情重要,李恬暫時忍住這口惡氣。
“待會兒太醫出來,請他來問話”。王德福一聽鬥誌昂揚的在門外杵著。
m.23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