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前兆
清穿好孕:貴妃嬌媚,四爺動心了 作者:米酒湯圓甜又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晃又一年過完了。
弘昐沒了後顧之憂,李恬輕鬆的盤點完一年的賬目後,洗澡洗頭除塵去穢。
東小院裏,李恬躺在榻上,長發垂在床沿烘爐上方。
“玉梅,我這頭發差不多幹了吧”?李恬慵懶的喝著石榴汁,被伺候的昏昏欲睡。
身後人愛不釋手得把玩著她的長發,低沉的嗓音敲在耳邊,“冬天還這麽勤的洗頭發,小心風寒”。
李恬一聽立馬撐起身,頭發就這麽順滑的離開四爺的手心。
四爺若有所失,順勢坐在榻上摸了摸李恬的小手。“你又不聽話,過幾日又要難受了”。
李恬這一頭海藻般的長發,每一次洗頭都是項大工程。
幸好不用她自己洗,她隻要躺著享受丫頭們專業伺候就好了。
“屋子裏都暖和著呢。”李恬把自己的果汁遞給四爺,“您也喝一點兒吧,天氣太幹,您成日在外奔波嗓子不舒服”。
四爺推開她遞來的石榴汁,低頭湊近她,舔掉她唇上一點殘留的果汁,“確實清潤”。
“屋裏有人呢”,李恬嬌嗔瞪了他一眼。
這人真是越來越奔放不羈了。
旁邊的下人:“……”我們看不見看不見
四爺拿著梳子把李恬的頭發梳通,“好了,讓她們給你梳頭吧”。
李恬坐起來靠在四爺身上,隨手把頭發挽發成髻,拿起一支白玉荷花簪給四爺。“您幫我插上發簪就行了”。
沒一會兒孩子們就結伴而來了,弘昀和弘昭帶著三個弟弟,每人手上抱著一支梅花枝子,都快比他們高了。
身後的奴才也抱著不少,不知道幾兄妹又謔謔了多少梅花。???.23sk.
五兄妹小臉通紅,興奮的嚷嚷著,“額娘,快看我們選的花枝哪個最漂亮”。
李恬假裝看了一圈,不偏不倚每個人的都點評了一下,在他們自己的花裏選出最好看的一隻。
弘昀幾兄妹都高興了,“額娘,我們把最漂亮的送給你插花吧”。
李恬老懷大慰,“真是好孩子,都知道孝順額娘了”。
四爺在一旁咳嗽了一聲。
幾個孩子馬上又在花枝裏選了一些他們認為好看的,“阿瑪,這些送你插瓶,放在你書房裏好了”。
嗬嗬,總算想起你們爹了。
玉梅幾個丫頭,趕緊把花瓶收拾出來擦洗幹淨。
幾個孩子剪得花枝太多了,屋子裏梅花冷香遇到地暖的熱氣,梅香撲鼻。
“幸虧咱們院子裏的梅花夠多,不然沒幾天可能就禿了”。
等孩子們又去了西廂房玩,四爺牽著她的手帶李恬去前院,美其名曰陪他裝點書房。
等兩人在書房裏把梅花全部插完後,李恬就想著該離開了。
可是四爺不放她走。“你就在這陪我待一會兒”!
李恬看著書房外頭的奴才,小聲說道,“我在這會不會耽誤您辦公啊”。
四爺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怎麽會耽誤爺辦公。地上涼,去暖炕上待著,我讓人送點心來”。
這段時間四爺一直忙著旗務和公務,加上要處理弘昐的事情,都沒怎麽去後院了。兩個人都好些天沒見麵了,今兒四爺算是要把李恬壓在這陪他了。
李恬也沒什麽要忙的緊要事情,就答應了他。
“那我想看看你書房的書”?
四爺隨便指著書架,“你喜歡什麽自己去挑,要是想看話本子我這兒沒有,叫丫頭去你屋裏拿過來”?
“那倒不用,我就閑著無聊,隨便翻翻就行了”。
李恬一個人坐在窗前暖炕上,拿著本閑書翻著。
書房裏,紙墨書香中混合著清冷梅香,李恬愜意的捧著一盞清茶。
《小窗幽記》,“好辯以招尤,不若訒默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逞能以受妒,不若韜精以示拙。”
李恬看到這段,小聲喃喃念出了聲。
轉頭看著四爺,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
可是四爺明顯是有什麽難為之事,眉頭緊蹙,三米外都能感受到四爺身上散發出的寒氣。
李恬想著最近有什麽事兒,好像府上挺安靜的。
莊子上和她所有鋪子裏,也沒什麽不好的消息才傳來。
那就不是自家出了什麽事兒,應該是朝堂上的公務。
這可是她無法涉獵的版塊,李恬隻能在背後給四爺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了。
四爺剛好也忙完了,走過來坐她旁邊李恬還沒回神。
“什麽書,還看的入迷了”?
直到低沉的聲音入耳,李恬才醒神。
“爺,您忙完了嗎”?
四爺點了點頭,偏頭看了一眼她手上的書。“這本書倒是不錯,你居然能找出來”。
一整個屋子的書籍,快趕上一個小型圖書館了。
李恬隨便抽了幾本沒那麽正經嚴肅的打發時間罷了。
“差不多到了晚飯時間了,今兒就陪爺在前院用吧”。
李恬也沒多問,吩咐了玉梅回去東小院看著孩子們用膳。
玉梅也是聰明人,看著主子這樣子估計還要在前院過夜了。
晚飯吃的有點飽了。這會兒供血全部去了胃裏,腦子有點轉不過。
平日裏她是不會問四爺朝堂上的事情,要是四爺不主動提及就代表不該她知道的。
“爺,您今兒是不是有什麽事兒不開心”?
四爺抱著香軟的甜甜,手上不規矩的在他身上揉揉捏捏。
“沒什麽,別擔心”!
四爺不想提及外頭的差事,這些年戶部越來越爛。
裏麵爛成一鍋粥一樣,可是外頭看起來還是歌舞升平,盛世繁華。
他身處戶部,可是並沒有實權。也沒辦法揭開國庫虧空這個毒瘡,戶部的郎官們也沒人敢掀開這層遮羞布。
可這事兒,滿朝文武誰都跑不掉。
堂堂大清國,居然國庫是空的。
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見四爺不肯說,那就肯定是大事兒了,她也不敢亂打聽。
李恬迅速把時間線捋一捋,四十五年底馬上四十六年了,曆史上有什麽大事發生?
每一年有什麽事兒,李恬自然不會記得清楚。
可發生是曆史性轉折的時間,她還是有那麽一點印象的。
要是曆史大勢沒有發生大的偏差,再過一年多就是一廢太子的時間了。
此時四爺還沒正式進入奪嫡競爭之中。
各個黨派都沒把四爺放在眼裏,朝堂上或者兄弟中,四爺其實也沒有什麽敵人。
關係最好的自然是老十三。
對了,老十三可是在一廢太子的時候被卷了進去。
史書上沒有記載,老十三具體犯了什麽事兒。可是一廢太子直到康熙駕崩,老十三都沒有得到任何爵位。
這個和老十三這麽多年,一直受康熙寵愛的事實嚴重不符。
畢竟在一廢太子之前,十三爺差不多是康熙的腿部掛件,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幾乎次次都帶著,平日的賞賜更是沒有間斷過。
連朝臣和民間都知道十三爺頗受康熙寵愛的程度。
可是史料上對於此事,卻沒有更多記載了。
也有很多史學家以結果猜測,十三爺是康熙留給老四的幫手。
所以在康熙朝一直壓著不給重用,不封爵位。留著老十三給老四去封賞和重用。
李恬想的腦殼疼,毫無頭緒。
四爺見她皺緊眉頭,“有什麽為難的事?給爺說說順手給你辦了”。
李恬想著都要到廢太子前了,肯定有什麽前兆已經爆出來了。
四爺估計忙的不可開交,她就不要瞎出主意了,“我能有什麽難辦的事兒,兒女聽話孝順,父母康健,萬事不憂的。”
李恬看著四爺聽得認真,繼續說道,“就是看您今天愁眉不展的,我在想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您放鬆點兒。”
弘昐沒了後顧之憂,李恬輕鬆的盤點完一年的賬目後,洗澡洗頭除塵去穢。
東小院裏,李恬躺在榻上,長發垂在床沿烘爐上方。
“玉梅,我這頭發差不多幹了吧”?李恬慵懶的喝著石榴汁,被伺候的昏昏欲睡。
身後人愛不釋手得把玩著她的長發,低沉的嗓音敲在耳邊,“冬天還這麽勤的洗頭發,小心風寒”。
李恬一聽立馬撐起身,頭發就這麽順滑的離開四爺的手心。
四爺若有所失,順勢坐在榻上摸了摸李恬的小手。“你又不聽話,過幾日又要難受了”。
李恬這一頭海藻般的長發,每一次洗頭都是項大工程。
幸好不用她自己洗,她隻要躺著享受丫頭們專業伺候就好了。
“屋子裏都暖和著呢。”李恬把自己的果汁遞給四爺,“您也喝一點兒吧,天氣太幹,您成日在外奔波嗓子不舒服”。
四爺推開她遞來的石榴汁,低頭湊近她,舔掉她唇上一點殘留的果汁,“確實清潤”。
“屋裏有人呢”,李恬嬌嗔瞪了他一眼。
這人真是越來越奔放不羈了。
旁邊的下人:“……”我們看不見看不見
四爺拿著梳子把李恬的頭發梳通,“好了,讓她們給你梳頭吧”。
李恬坐起來靠在四爺身上,隨手把頭發挽發成髻,拿起一支白玉荷花簪給四爺。“您幫我插上發簪就行了”。
沒一會兒孩子們就結伴而來了,弘昀和弘昭帶著三個弟弟,每人手上抱著一支梅花枝子,都快比他們高了。
身後的奴才也抱著不少,不知道幾兄妹又謔謔了多少梅花。???.23sk.
五兄妹小臉通紅,興奮的嚷嚷著,“額娘,快看我們選的花枝哪個最漂亮”。
李恬假裝看了一圈,不偏不倚每個人的都點評了一下,在他們自己的花裏選出最好看的一隻。
弘昀幾兄妹都高興了,“額娘,我們把最漂亮的送給你插花吧”。
李恬老懷大慰,“真是好孩子,都知道孝順額娘了”。
四爺在一旁咳嗽了一聲。
幾個孩子馬上又在花枝裏選了一些他們認為好看的,“阿瑪,這些送你插瓶,放在你書房裏好了”。
嗬嗬,總算想起你們爹了。
玉梅幾個丫頭,趕緊把花瓶收拾出來擦洗幹淨。
幾個孩子剪得花枝太多了,屋子裏梅花冷香遇到地暖的熱氣,梅香撲鼻。
“幸虧咱們院子裏的梅花夠多,不然沒幾天可能就禿了”。
等孩子們又去了西廂房玩,四爺牽著她的手帶李恬去前院,美其名曰陪他裝點書房。
等兩人在書房裏把梅花全部插完後,李恬就想著該離開了。
可是四爺不放她走。“你就在這陪我待一會兒”!
李恬看著書房外頭的奴才,小聲說道,“我在這會不會耽誤您辦公啊”。
四爺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怎麽會耽誤爺辦公。地上涼,去暖炕上待著,我讓人送點心來”。
這段時間四爺一直忙著旗務和公務,加上要處理弘昐的事情,都沒怎麽去後院了。兩個人都好些天沒見麵了,今兒四爺算是要把李恬壓在這陪他了。
李恬也沒什麽要忙的緊要事情,就答應了他。
“那我想看看你書房的書”?
四爺隨便指著書架,“你喜歡什麽自己去挑,要是想看話本子我這兒沒有,叫丫頭去你屋裏拿過來”?
“那倒不用,我就閑著無聊,隨便翻翻就行了”。
李恬一個人坐在窗前暖炕上,拿著本閑書翻著。
書房裏,紙墨書香中混合著清冷梅香,李恬愜意的捧著一盞清茶。
《小窗幽記》,“好辯以招尤,不若訒默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逞能以受妒,不若韜精以示拙。”
李恬看到這段,小聲喃喃念出了聲。
轉頭看著四爺,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
可是四爺明顯是有什麽難為之事,眉頭緊蹙,三米外都能感受到四爺身上散發出的寒氣。
李恬想著最近有什麽事兒,好像府上挺安靜的。
莊子上和她所有鋪子裏,也沒什麽不好的消息才傳來。
那就不是自家出了什麽事兒,應該是朝堂上的公務。
這可是她無法涉獵的版塊,李恬隻能在背後給四爺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了。
四爺剛好也忙完了,走過來坐她旁邊李恬還沒回神。
“什麽書,還看的入迷了”?
直到低沉的聲音入耳,李恬才醒神。
“爺,您忙完了嗎”?
四爺點了點頭,偏頭看了一眼她手上的書。“這本書倒是不錯,你居然能找出來”。
一整個屋子的書籍,快趕上一個小型圖書館了。
李恬隨便抽了幾本沒那麽正經嚴肅的打發時間罷了。
“差不多到了晚飯時間了,今兒就陪爺在前院用吧”。
李恬也沒多問,吩咐了玉梅回去東小院看著孩子們用膳。
玉梅也是聰明人,看著主子這樣子估計還要在前院過夜了。
晚飯吃的有點飽了。這會兒供血全部去了胃裏,腦子有點轉不過。
平日裏她是不會問四爺朝堂上的事情,要是四爺不主動提及就代表不該她知道的。
“爺,您今兒是不是有什麽事兒不開心”?
四爺抱著香軟的甜甜,手上不規矩的在他身上揉揉捏捏。
“沒什麽,別擔心”!
四爺不想提及外頭的差事,這些年戶部越來越爛。
裏麵爛成一鍋粥一樣,可是外頭看起來還是歌舞升平,盛世繁華。
他身處戶部,可是並沒有實權。也沒辦法揭開國庫虧空這個毒瘡,戶部的郎官們也沒人敢掀開這層遮羞布。
可這事兒,滿朝文武誰都跑不掉。
堂堂大清國,居然國庫是空的。
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見四爺不肯說,那就肯定是大事兒了,她也不敢亂打聽。
李恬迅速把時間線捋一捋,四十五年底馬上四十六年了,曆史上有什麽大事發生?
每一年有什麽事兒,李恬自然不會記得清楚。
可發生是曆史性轉折的時間,她還是有那麽一點印象的。
要是曆史大勢沒有發生大的偏差,再過一年多就是一廢太子的時間了。
此時四爺還沒正式進入奪嫡競爭之中。
各個黨派都沒把四爺放在眼裏,朝堂上或者兄弟中,四爺其實也沒有什麽敵人。
關係最好的自然是老十三。
對了,老十三可是在一廢太子的時候被卷了進去。
史書上沒有記載,老十三具體犯了什麽事兒。可是一廢太子直到康熙駕崩,老十三都沒有得到任何爵位。
這個和老十三這麽多年,一直受康熙寵愛的事實嚴重不符。
畢竟在一廢太子之前,十三爺差不多是康熙的腿部掛件,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幾乎次次都帶著,平日的賞賜更是沒有間斷過。
連朝臣和民間都知道十三爺頗受康熙寵愛的程度。
可是史料上對於此事,卻沒有更多記載了。
也有很多史學家以結果猜測,十三爺是康熙留給老四的幫手。
所以在康熙朝一直壓著不給重用,不封爵位。留著老十三給老四去封賞和重用。
李恬想的腦殼疼,毫無頭緒。
四爺見她皺緊眉頭,“有什麽為難的事?給爺說說順手給你辦了”。
李恬想著都要到廢太子前了,肯定有什麽前兆已經爆出來了。
四爺估計忙的不可開交,她就不要瞎出主意了,“我能有什麽難辦的事兒,兒女聽話孝順,父母康健,萬事不憂的。”
李恬看著四爺聽得認真,繼續說道,“就是看您今天愁眉不展的,我在想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您放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