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趕回客店,把探得的消息以及跟趙海的過往都跟王萍說了。王萍受不了這個打擊,暈了過去。兄弟倆急忙把她扶上床,讓她平躺著。袁友福從旁拿來枕頭,墊在王萍的大腿下麵,使她成腳高頭低之勢,伸出拇指,運勁按壓她的合穀穴和人中穴。過了一會兒,王萍漸漸清醒過來。


    王萍掙紮著想要起來,袁友福讓她再躺一會兒,不可馬上起身。王萍靜靜地躺著,麵如死灰,淚如泉湧,順著耳根流下,沾濕了床褥。


    天賜在桌旁一邊寫字,一邊也在悄悄的抹眼淚。倆兄弟見此情景,心裏都是五味雜陳。


    好一會兒,屋裏一片沉寂。


    袁友福首先打破了沉寂,道:“趙家嫂子,事已至此,悲傷也是徒勞,我們得想法子救出趙大哥,可眼下你和天賜的處境也是危險,我們倆兄弟商量好了,明早就送你們去福清的龍洋農場,那裏是我們的根據地,自有自家兄弟照顧你們。”


    袁友壽接著道:“是啊大嫂,你們就放心住在那裏,趙大哥的事包在我身上,我就是拚了性命,也要保得趙大哥周全!”說著緊握拳頭。


    第二日清晨,倆兄弟囑咐另外兩名弟兄,送王萍母子往福清去了。


    接下來,該如何營救趙世揚?袁友壽探得,趙海等一批起義軍綁殺皇親孛爾隻斤·旦雅圖一事在當時轟動不小,現雖已過去多年,知府卻也不敢擅自做主,便命人擬好一紙公文,遣兩名官差上京請示處置趙世揚事宜。其中有一名官差叫李德佑,聽說此人也是個熱血好漢,早已不滿朝廷的狗屁朝政,而且和袁友壽還有過一麵之緣。


    袁友壽心中有了計較。左右打點,托得一位與李德佑相識的友人當中牽線,李德佑答應晚飯時分與袁友壽在環城河畔的聚春園酒樓相見。


    傍晚時分,袁友壽就到了酒樓,尋得一處角落包間,四周察看了一番,辦了一桌好酒好菜,等待李德佑的到來。


    過不多久,進來一位公人,身形魁梧,短衣長袍,腰間配刀,正是李德佑。


    袁友壽迎了上去,抱拳道:“李兄,別來無恙!小弟袁友壽有禮了。”


    李德佑打量了一下袁友壽,道:“原來是你啊!”


    “幸得李兄還記得小弟,請,請,李兄請入座!”袁友壽微笑道。


    “袁兄也請坐。”李德佑說著坐下,道:“袁兄找我有何事,不妨直言。”


    “李兄快人快語,小弟也就直話直說,來,咱倆先喝一碗。”袁友壽說道,起身給他倒了一碗女兒紅,自己也倒了一碗,舉起碗來,道:“李兄,敬你,幹!”


    李德佑站起身,也端起酒碗,“幹!”


    兩人一飲而盡。


    袁友壽給李德佑又倒了一碗酒,道:“李兄,是這樣的……”把趙世揚的事和自己所求的事仔仔細細地跟李德佑說了,末了又道:“還望李兄成全了小弟,小弟感激不盡。”接著從懷裏掏出幾張紙幣,推到李德佑麵前。


    李德佑聽完思索了片刻,道:“看來袁兄也是爽直之人,不瞞你說,我也早已恨透了這烏煙瘴氣的鳥朝廷,隻是此事,此事……對了袁兄,想必你心中已有了計策吧?不妨先說來聽聽。”


    “好!”袁友壽道,把座位移了靠近李德佑,附在他耳旁,把心中的計較說與他聽。


    李德佑聽完,又是一陣沉思。袁友壽也且不打攪他,容他考慮片刻,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了兩口。


    “也罷,照你這個計策,這個忙兄弟我幫了!”李德佑拿定了主意道。


    袁友壽沒想到他答應得這麽爽快,趕忙起身,深鞠一躬,道:“李兄仗義,感激不盡,感激不盡,小弟……小弟都不知道如何感謝,這一點心意請李兄笑納。”說著把紙幣又推了推。


    “袁兄,若為了這些錢財,這忙我斷不會幫你,你且收回,免得彼此尷尬!”李德佑突然沉下臉道。


    袁友壽也是聰明人,看這情形,知道李德佑定然不會收下這些紙幣,於是道:“李兄真豪傑,倒顯得小弟我……也罷!”收起了那些紙幣。


    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喝了一會兒,各自散去。


    第二日,李德佑和另外一名官差上馬揚鞭,直奔京城而去。


    連江縣官阪鎮的官道旁,阿三酒館。


    酒館內,袁友壽踱來踱去,酒館門口,站著兩個夥計。


    “都一個月了,怎麽還不見人?”袁友壽嘀咕道。走到櫃台旁,喝了口茶。


    “兩位官爺,裏麵請,裏麵請!”隨著門口的一個夥計的招呼,有兩個人進得酒館來,正是李德佑和另外一名官差。袁友壽心裏暗道:“總算來了!”


    原來那日在聚春園酒樓,袁友壽的計策裏第一步就提到,他會提前幾日來到這阿三酒館,這酒館乃自己人所開,且位置在上京來回的必經之路旁,倆官差上京請示,回來的路上李德佑要想方設法和另外一名官差到得這家酒館喝酒用飯,然後再依計行事。


    “店夥計,把我們的馬給喂足了草料,別忘了給它們喝點水。”那名官差吩咐道。


    “好嘞。”一個夥計應道,喂馬去了。


    待倆官差坐下,另一個夥計上前道:“兩位官爺要點什麽?”


    李德佑道:“店裏有什麽好酒?”


    那夥計道:“兩位官爺來得正是時候,店裏還有些上等的竹葉青,甘甜醇香,兩位來點?”


    “來兩斤,來兩斤,快點,渴死我了。對了,再來兩碗米飯,一斤鹵牛肉,一條紅燒鯉魚,一份紅燒獅子頭,一盤空心菜,再,再加一碟毛豆,快點。”那名官差催促道。


    “好嘞,官爺稍等!”店夥計應道。


    李德佑笑道:“兄弟,咱們兩個吃得了這許多嗎?”


    “怎麽吃不了?怎麽吃不了?這一路可把我累壞憋壞了,先前你總不讓我喝酒,說喝酒誤事,我也由得你了,剛才可是你說的,這裏是連江縣,離省府可不遠了哦,還不讓我吃夠喝夠?”那名官差抱怨道。


    袁友壽聽聞此言,忍住沒笑。


    “哈哈哈哈,好,好,好,做兄弟的不是,好了吧?今個兒我陪你多喝幾杯。”李德佑大笑道。


    那名官差拍了一下李德佑的肩膀道:“這才是好兄弟嘛!哈哈哈哈,哦,對了,可也不能喝太多了,喝酒誤事嘛!哈哈哈哈……”


    “酒來嘞,兩斤!”店夥計喚道,端來一壺酒,給李德佑倒了一碗,又給那官差倒了一碗,“兩位官爺慢用。”放下酒壺在桌上,退到一旁。


    “來,兄弟,弄一個。”那官差舉起酒碗,朝李德佑晃一下道,便迫不及待地把酒往嘴裏送。


    “好,走一個。”李德佑也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啊……這酒不錯啊,兄弟,喝,喝。”那官差幹光一碗酒道,一臉回味無窮的樣子。


    不一會兒,菜還沒上齊,那官差已喝了三碗,李德佑喝了兩碗。


    “兄弟,這酒夠勁啊,我怎麽感覺有點迷迷瞪瞪的?”那官差甩甩頭道。


    “兄弟,慢點喝,我也有點暈了,來,來,吃菜,吃菜。”李德佑道。


    “嗯,吃菜。”那官差道,拿筷子的手顫顫巍巍,腦袋慢慢地向下垂,隻一眨眼的功夫,便聽“撲通”一聲,栽在桌子上。


    這時候,喂馬的那個夥計也進來了,轉身把酒館門關上。


    李德佑趕忙起身,推了推那官差,那官差腦袋左右晃動,早成了一堆爛泥。


    眾人大笑。


    袁友壽和兩個夥計都圍了過來,李德佑解下那官差身上的公文袋,從中取出一封信箋,交給袁友壽,道:“這是京師宰相脫脫的回執信。”


    這時候,內堂走出來一位老者,頭發胡須皆白,左手提著一袋東西。


    那老者把手中的袋子放在櫃台上,道:“來。”


    袁友壽把那封信給了他。


    隻見那老者從袋子裏取出一把尖刀,小心翼翼地把信封口處的火漆輕輕刮掉,取出裏麵的信紙,交與袁友壽。


    袁友壽攤開信紙來看,上麵寫道:告福州知府閔德練知:趙海叛軍一事,所牽連者均可誅連九族。今有你處擒得趙海之子趙世揚,酌令速速處斬,不得有誤。落署是:中書右丞相脫脫帖木兒,至元六年八月十九日。落署處蓋了公章。


    袁友壽看完,也給李德佑看了。


    袁友壽道:“事不宜遲,請韓老馬上書寫一封。”說著從懷裏掏出事先準備好的草稿紙,交與老者。


    李德佑看完,把信遞給老者。


    “這個不難,你們稍坐一會兒。”那老者說道,然後聚精會神地端詳著書信,右手在空中比劃臨摹。


    這邊四人不去打攪老者,找了靠邊上的一張桌子,坐下。


    袁友壽壓低聲音,告訴李德佑道:“這老者姓韓名商言,湖南長沙人氏,是一位前輩高人,人送外號‘靈聖手’,對文書一類十分精通,尤其擅長刻章和臨摹,簡直出神入化。”


    李德佑也低聲道:“看來袁兄身邊不少能人啊!”轉頭看了一眼趴在桌子上的那官差,問道:“袁兄,我與他同飲一壺酒,怎地他被迷倒了而我卻無事?”


    袁友壽笑了一下,道:“李兄有所不知,那酒壺我們安了機關,壺內有一夾層,給李兄喝的是正兒八經的竹葉青,給你那位兄弟倒酒的時候動了一下那機關,他喝的自然就是加了配料的竹葉青了。那迷藥換作‘一招鮮’,莫說他喝了三碗,就是隻喝半碗,也夠他受幾個時辰的了。”


    “袁兄好手段!”李德佑豎起大拇指道。


    這邊四人低聲聊著天,不知不覺過去了大半個時辰。


    “好了!”韓商言道。


    四人連忙起身過去。


    大家仔細對照了韓商言所寫與原公文的筆跡,都看不出有何不妥,簡直一模一樣。隻見韓商言的信紙上寫道:告福州知府閔德練知:趙海一事已過去多年,況當年那批叛軍已消滅殆盡,現如今再為此事勞師動眾已無甚意義,酌令地方自行處置。落署也是:中書右丞相脫脫帖木兒,至元六年八月十九日。


    “如此回複,大案化小案,趙世揚有救了。”李德佑道。


    “你們再稍等一下,我再刻個公章。”韓商言說道,從袋子裏拿出幾個尚未開刀的章子,比對原公文上落章的形狀和大小,挑了一個合適的,著手刻了起來。


    又過了近一個時辰,印章刻好,取出印泥,在自己所寫的信紙上蓋了章。


    讓信紙稍微晾了一會兒,韓商言把信紙折好,裝進原來的信封。


    還差最後一步了。韓商言叫一個夥計把印章上的印泥清洗幹淨然後擦幹,又叫一個夥計點來一截燭火,從他那“百寶袋”中取出一塊棕紅色的火漆,用燭火把火漆慢慢熔了,滴注於信封口處。過得片刻,火漆將待凝固,拿來清洗擦幹的印章,用力在火漆上也蓋了個章。


    四人看著這熟練的手法,不禁嘖嘖稱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逐浪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逐草四方淩雲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逐草四方淩雲誌並收藏逐浪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