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桐官道上,一個風塵仆仆的青山少年,行囊蒙灰,還斜背著一卷草席。


    這是很多孤身遠行的過客,很常見的行裝。並不是所有的旅者,都有錢每天入住驛館客棧的。寄人籬下,展席簷廊者,比比皆是。


    任平生不是沒錢投宿,而是既然當下無法用劍,便隻能用一卷草席,將那把大得驚世駭俗卻又拙劣不堪的鐵劍偽裝起來。


    那個外擴十裏的桐川城東麵城牆工地,在大道兩邊伸展開來,一眼望不到頭。隻見無數民伕工匠,在那已經工程過半的高牆上下來回忙活,如同萬千附蟻。


    搭著高高架子的新城門周圍,已有兵士駐守,監工民夫絡繹出入。


    任平生這兩天,都在新城牆外一個老農家寄宿;隻是每天早上,都會兩手空空,來到新城牆工地這邊,留心觀望進進出出的各式商販行客,城裏城外晨出暮收的人群。


    駐守的兵士,隻會對押運車馬的商隊,或者推車入城的小販,細細盤查詢問;那些仆從甚眾,車馬如蓋的富商貴族,也會要求出示個通關文牒。至於其他行囊簡易,或者空手出入的臨近鄉民,人流密集的時候,則基本上不會盤查。


    所以今天他背上行囊,決定進城。


    不出所料,早上出入人多,任平生隻是挑了個麵容樸實的本地漢子,亦步亦趨跟從而入,兵士們連看都懶得多看他一眼。


    這還不是正兒八經的桐川城,穿過新城牆工地,裏麵依然處處是廣袤的田地,隻不過此間村落,已經很大,動輒幾百上千人家。沿著大道的村寨,多有寬闊街道,店鋪林立,各類手工作坊,織場染廠,百業興旺。


    桐川城內的晨鍾,聲聞十裏。任平生從沒見過繁華都市,住在老鄉家的時候,初聞晨鍾,還以為是此間將有盛大祭祀集會。往年思安寨中,每當此時,都是寨中少年最為高興的日子。隻不過,任平生的記憶中,自己沒有少年。


    後來老鄉告訴他,那響聲,是桐川老城之中,用來公告百姓城門已開,可出城勞作,入城開市的晨鍾。桐川城的鍾樓,有四五層樓高,與同樣規模的鼓樓相隔數十丈。那樓頂的銅鍾,很大,上麵精雕細琢,盡是太一天庭巍峨壯觀的宮觀殿宇,有祥雲繚繞,仙人飄飛,蛟龍盤旋。


    說得任平生神往不已,終日期待前往桐川老城,一定要上鍾鼓樓一遊。這兩天,他確信自己的劍道,是進入了禦氣瓶頸。隻不過他至今搞不明白,為何之前進入一重立地,二重從心,都沒有經曆明顯的瓶頸。


    如今從心圓滿已經三年,卻要經曆一個極其尷尬的階段,此時出劍,跟初次擊敗大白的時候,差不了多少。下山之後,首先跟隨餘子哥劫桐山宗貢銀,隨後單挑烏莫山寨八大山鬼,後來又跟隨黃白丁的商隊,遭遇了金丹道修和兵家修士。任平生很清楚,即便是自己巔峰之時,單槍匹馬挑戰一個三境劍修,自己也是敗多勝少。更莫說下山幾天,就已經遇到兩個的金丹修士了。


    當務之急,他隻想隱身於市,想辦法悄無聲息地突破瓶頸。一則人潮如海的城市之中,自己不那麽容易引人注目;二則也可以藉此多了解一些玄黃天下的人情風物,行止規禮。否則,太過特立獨行,他未必能不動聲色地遠行千裏,安然到達幽遼兩原交界處的野人山中。


    過了新城牆之後的驛道,行人眾多,任平生不便施展修為,隻能緩緩而行。到了距離舊城一兩裏外一處大鎮,他便不想走了。舊城東門,名為龍門,而此距離龍門最近的鎮,便叫龍門鎮。


    一馬平川的曠野之中,從龍門鎮遙望桐川城門,饒是任平生已經見過了新城工地,仍覺得那座層層飛簷割裂天空的巍峨箭樓,十分震撼。城頭上旌旗招展,長戈影卓,兵士肅殺,鐵衣齊整。


    還沒見著神秘莫測的山上道家宗門,道門轄下的城池,已是如此觀感!


    冬日暖陽之下,任平生頓覺脊背上猶然升起陣陣寒意!背負悲天劍萬年魔咒,自己要走的這條道,真能走得下去?


    思量再三,他決定先找地方安頓下來,反正要滯留好一段時間,進城的機會,多的是。好在他這一身裝束,要在百業興旺的龍門鎮求一個平常少年的身份,還是不難。


    任平生在鎮上的各處深巷逛蕩,問了一兩路人,就直奔鐵匠鋪集中的金雞巷而去。


    “就你這身子骨,能打鐵?”金雞巷最小的一家打鐵鋪,那個本身也並不算壯碩的老鐵匠,一臉狐疑地上下打量著任平生。沒辦法,那些門庭若市的大鋪子,都不招徒工。隻有這家門可羅雀,爐灶清冷的小作坊,擺出了個招收學徒的牌子。


    “以前跟師傅打過三年。”任平生道。


    老鐵匠神情木然,看得出他對此毫無驚喜。招學徒,那是因為自己年紀漸長,體力不支,祈求多個勞力而已。鋪子裏擺的,也都不過是些鋤頭鐮刀,犁頭鐵耙之類的粗糙用具,價錢不高,生意還不好。


    牌子擺了半個月,這頭一個登門應聘的,那身板賣相就極差,不由得那老鐵匠,不暗自神傷——真正賣相好的,又那會看得上自己這種破門麵?


    老鐵匠再問了些諸如姓名籍貫之類,待聽說這個自稱袁平的少年,來自引朵鄉的培秀寨,不由得又是一通唉聲歎氣,“培秀那邊,那場泥石流,傳得沸沸揚揚,到底是什麽樣一番景象?”


    “一寨子五百多戶人家,就死剩二三十戶了。”任平生道。關於培秀寨的種種景象,都是自己親見,或者餘子告訴他的,說起來極可信。老鐵匠招收學徒,本就不易,再一念及少年身世可憐,便即錄用。


    這家鐵劍鋪並無招牌,老鐵匠姓劉,名阿金;任平生便呼他為劉師傅。劉師傅本欲讓他打一把鐮刀試試手;畢竟聲稱做了三年學徒,打把能用的鐮刀,理應問題不大。


    任平生左右看看,見臨門攤台上的幾把菜刀和柴刀,蒙著厚厚塵灰,顯然是很久無人問津了,“劉師傅,不如,我將那幾把刀返爐加工一下,如何?在以前的師傅那裏,我可以獨自打刀。”


    劉阿金瞥了一眼那幾件本已當做廢鐵的物事,半信半疑,但少年既然開口,由他去吧。打廢了,正好給自己有借口當個廢鐵疙瘩,回收利用。


    在袁大錘的鋪子,任平生鑄造的刀劍,品秩已經不低。來到劉阿金鋪子之前,他曾沿著金雞巷一路看下去。這些鋪子,即便是門麵最大,聲望最高的金鋒號,陳列在店堂裏的刀劍,也極普通。


    所以那幾把菜刀柴刀,任平生隻不過是花了小半天的功夫,重新鍛打一條用於刃口的夾鋼;燒刃之後,做了兩道研磨,那幾把刀的刃口,便即青光照人,有吹毛斷發之利。


    劉師傅則是一直在旁看著,從任平生啟爐,控火,在鐵砧上揮下第一錘開始,他就一直目不轉睛,看得呆了。那身手把式,到底算誰是師傅誰是徒弟呢?


    任平生再將那幾把刀子擺回貨架,脫下圍裙;老鐵匠才舔了舔發幹的嘴唇,長出一口氣道,“小老弟啊,我這,其實也沒啥能教你的。就是我這鋪子,幹了幾十年了,最終還是混得個門庭冷落。咱倆一個孤寡老頭,一個落泊孤兒,能湊一起,那也是緣分啊。其實,有你這手藝,何必千裏迢迢投親去?咱爺兒倆一起管這鋪子,二一添作五,那天我不在了,鋪子就是你的了。”


    任平生擦著汗,憨憨一笑,不置可否。但這個暫時安身之處,對自己而言,那是再合適不過了。此後,他對劉阿金仍是一口一個“劉師傅”叫著。一直在金雞巷不大抬得起頭的劉老頭,便完全變了個人似的,昂首挺胸出入,看得見的喜上眉梢。


    除了如何留住任平生,老頭這這段時間正在費心神想的,不再是如何把東西賣掉,而是得好好斟酌,該如何定價的問題。


    任平生改過的那幾把刀,不出三天就全賣了出去。這幾天內,劉阿金把原本已經成品的犁頭釘耙之類的粗疙瘩,全部讓任平生回爐重煉,專製各種刀具。他劉師傅打起下手,也極賣力。


    自從在劉阿金鐵鋪安頓下來,任平生依然每夜堅持磨劍不輟。劉阿金也曾勸過他,“袁平啊,鋪子裏的鐵疙瘩,你想怎麽用就怎麽用;稍稍花點心思,重打一把好了。不是我說你,你手上這物事,比我年輕做學徒時打的,都不如。”


    任平生隻是淡淡應付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就是個念想而已。”


    劉阿金一想到少年的“慘痛身世”,便不再言語,隻是搖頭歎氣。經曆過大悲痛,才會清楚,這麽個半大少年,總要在身邊留一份支撐自己獨自活著的念想。


    隻是每日淩晨,任平生獨自尋找曠野無人之處練劍,是從來不會讓人發現的,包括劉阿金。


    一個月下來,每每出劍,感覺隻有越來越糟糕,全無劍意不說,連原本收發隨心的勁道,也是磕磕碰碰,全貫穿不到劍上。這幾年習慣了出劍之前,必先觀氣脈,循氣機。若說此時劍道上的窘態,與自己受望氣之擾有關,他也嚐試了無數次心無旁騖,甚至在毫無意識的狀態下出劍,依然毫無改善。


    好在擲石遠攻,還有騰躍如飛的身法,都沒有受任何影響,真遇上什麽凶險,保命逃命的手段,還有一些。隻是如此一來,他就隻能安心在劉阿金的鐵匠鋪待著,一天不突破劍道瓶頸,若貿然上路,風險太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黃天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圖甲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圖甲丁並收藏玄黃天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