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看膩了文武官員互掐的沈散培又告假了,在家喝喝茶看看書的日子過得不知多愜意。
尤其是想起那些個同僚天寒地凍的還要三更起,他就高興得能多吃兩碗茶。
了因進來看到他這不修邊幅的樣子嫌棄得直皺眉:“哪裏還用得著跟你去上朝去看現在的武將都什麽鬼樣,看你就夠了。”
“我在養病,不得像個病人的樣子?”沈散培捂著嘴咳了幾聲,病得非常到位:“和尚,你不能因為我現在站在武將那一列,就忘了我是個文弱軍師。就為了讓文官覺得我們武官威武雄壯,我日日騎馬上朝,要是我也和那些就剩個大嗓門的武將一樣天天坐轎上朝,我也不會病。”
了因本來都坐下來了,聽他這麽說起身換了個離他遠點的位置,免得衝動,偏偏還沒話可以駁他。
想到上回被這狐狸叫去上朝,看到那一頂頂轎子時的心情,了因的臉色更難看了,他想把那些人全扔軍隊裏去重新操練過。
不過嘴裏當然是不能認輸的:“懷信沒被你養歪真是聖哲教得好。”
“聖哲也就會教學生這一個優點了。”
了因冷笑:“人家一個做先生的,不會教學生還會什麽?”
“會罵我啊!罵得那叫一個花樣百出。”沈散培神情頗為懷念:“好久沒聽到了,等我病好了去看看他。”
“你留著他那條命多教幾個學生。”
“下次見著我就告訴他,和尚你小瞧他。”
“和尚我錯了。”了因雙手合什宣了聲佛號:“和尚這輩子都不想再和他談經論道。”
沈散培摸摸下巴,那樣熱鬧的場景再來一次也是不錯的。
怕他真打這個主意,了因趕緊把信拿出來,他本來是想等狐狸說句好聽的才拿出來的,鬥不過!
沈散培笑了,小刀就那麽剛剛好的放在手邊,拿起來就拆:“你猜這回是什麽?”
了因想了想,回家的人這麽久沒有消息,她都主動來信了卻仍收不到回信,那不得罵懷信那個負心漢?
“肯定要罵。”
“錯。”
了因斜眼看他:“你又知道了?”
沈散培放下小刀,揚了揚拆開了的信道:“我猜還是畫。”
“理由?”
“畫比語言更好表達,話容易落到實處,畫卻可以有種種解析。從上封信可以看出,她不知道懷信如今是什麽情況,但她肯定猜到了懷信寫了信,但家人不允並截下了信的這種可能。所以她的畫隻表達了她的情況,她身邊發生的事,沒有文字,也就不用擔心是不是和懷信的信中說到的事、提到的問題相悖。”
沈散培笑:“她在給所有人留餘地,也留體麵。”
了因感慨:“那小子走了什麽狗屎運。”
“這狗屎運一般人也不一定吃得消。”
“倒也是。”了因看他拆了信卻不看,一直在那裏廢話,幹脆一把奪過來就把信紙掏了出來,打開來一看,真是畫。
一大張紙上隻有一幅畫,分上下兩層:上麵,一個姑娘趴在空中一朵雲上往下看。
下方,用山巒河流隔出數個府城,每個府城最繁華的街道上都有一家店鋪名為‘喬記’。鋪子外邊排著長龍,小小的人兒各有姿態,但無不體現出急切,好像不快點輪到自己就要買不上了似的。
兩個加起來快一百歲的人都看笑了,她的畫不講究,不留白,也不重意境,但是一眼即明,很有趣味,簡簡單單一個動作就能看出這個人物的性子,可見這姑娘內心很有幾分詼諧和童趣,且行事頗有章程。
沈散培笑意入眼:“我都開始盼下一封信了。”
“狐狸你是不是忘了,她這信是寫給懷信的,我們在偷看。”
“你又怎麽知道她不是寫給我們看的。”沈散培支著下巴若有所思的道:“說起來,我挺久未回同心府了。”
了因正小心的把信按著原來的印子折回去,聞言立刻抬頭:“你不好三天兩頭的請休,同心府的圓來寺請我講經請幾次了,和尚我年後打算去一趟,有什麽事我替你代勞。”
沈散培笑得燦爛:“你倒提醒我了,明年朝中有不少事,我在朝中勢單力薄,沒你支持不行。明日我便銷假向皇上請旨,和尚,以後你天天陪我上朝吧。”
“沈散培!”
“在呢!”
了因指著他,一句句堆到嘴邊的話又一句句被他咽回去,憋著氣把自己說過的話也吞了回去:“我想起來了,明年上半年淨心寺事多,我脫不開身,沒辦法去圓來寺講經,回去後我就回了他們。”
沈散培笑眯眯的點頭:“好的。”
了因別開頭去,把‘忍’字高懸在頭頂。這些年他別的長進沒有,‘忍’術是修煉得是越來越高深了,總有一天他要讓這狗東西也嚐嚐這滋味。
把人收拾蔫了,沈散培又開始往回拉:“沒騙你,明年真有幾場硬仗要打。”天籟小說網
了因哼了一聲,擺明了不信。
“文武百官天天掐得你死我活,哪一方也沒掐到皇上癢癢肉上,反倒把皇上惹惱了。”
沈散培笑:“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可恒朝建國快二十年了,文官始終沒能占到上風。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新君有了這方麵的意思,就想抓住這個機會把武將狠狠踩下去。可他們忘了,皇上是先皇親自教導出來的,太後跟著先皇打天下,也絕不是軟弱性子。皇上要削減軍中負荷是真,重文輕武卻絕無可能。”
說到朝中事,了因也正經了起來:“難怪皇上準你的假準得那麽痛快,一個個都不如懷信看得真切。”
“皇上也想過個好年。”
“你真打算采用懷信那個建議?”
“為什麽不?他說的哪句話不對?”沈散培拿了漿糊輕輕的往封口粘:“大家過年都吃好喝好,十六開朝,我給大家送份大禮。”
了因服氣:“狐狸你真不是人。”
沈散培奇怪的看他一眼:“狐狸什麽時候是人了?”
這話有道理得了因直接起身走人。
沈散培也不叫他,小心的把封口粘上起身收進暗閣。走到書桌前,眼神落在不久前寫好的奏折上,他便是武將,也知道武將該削權了。
正月攪動這場風雨,二月大考時正是此事最熱的時候,皇上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所以,明年大考的時政必有此事。
將奏折扔進抽屜,沈散培背著雙手往外走去。民生有人給他補足了,時政則本就是他的論點,了因說得對,確實是走狗屎運了。
看膩了文武官員互掐的沈散培又告假了,在家喝喝茶看看書的日子過得不知多愜意。
尤其是想起那些個同僚天寒地凍的還要三更起,他就高興得能多吃兩碗茶。
了因進來看到他這不修邊幅的樣子嫌棄得直皺眉:“哪裏還用得著跟你去上朝去看現在的武將都什麽鬼樣,看你就夠了。”
“我在養病,不得像個病人的樣子?”沈散培捂著嘴咳了幾聲,病得非常到位:“和尚,你不能因為我現在站在武將那一列,就忘了我是個文弱軍師。就為了讓文官覺得我們武官威武雄壯,我日日騎馬上朝,要是我也和那些就剩個大嗓門的武將一樣天天坐轎上朝,我也不會病。”
了因本來都坐下來了,聽他這麽說起身換了個離他遠點的位置,免得衝動,偏偏還沒話可以駁他。
想到上回被這狐狸叫去上朝,看到那一頂頂轎子時的心情,了因的臉色更難看了,他想把那些人全扔軍隊裏去重新操練過。
不過嘴裏當然是不能認輸的:“懷信沒被你養歪真是聖哲教得好。”
“聖哲也就會教學生這一個優點了。”
了因冷笑:“人家一個做先生的,不會教學生還會什麽?”
“會罵我啊!罵得那叫一個花樣百出。”沈散培神情頗為懷念:“好久沒聽到了,等我病好了去看看他。”
“你留著他那條命多教幾個學生。”
“下次見著我就告訴他,和尚你小瞧他。”
“和尚我錯了。”了因雙手合什宣了聲佛號:“和尚這輩子都不想再和他談經論道。”
沈散培摸摸下巴,那樣熱鬧的場景再來一次也是不錯的。
怕他真打這個主意,了因趕緊把信拿出來,他本來是想等狐狸說句好聽的才拿出來的,鬥不過!
沈散培笑了,小刀就那麽剛剛好的放在手邊,拿起來就拆:“你猜這回是什麽?”
了因想了想,回家的人這麽久沒有消息,她都主動來信了卻仍收不到回信,那不得罵懷信那個負心漢?
“肯定要罵。”
“錯。”
了因斜眼看他:“你又知道了?”
沈散培放下小刀,揚了揚拆開了的信道:“我猜還是畫。”
“理由?”
“畫比語言更好表達,話容易落到實處,畫卻可以有種種解析。從上封信可以看出,她不知道懷信如今是什麽情況,但她肯定猜到了懷信寫了信,但家人不允並截下了信的這種可能。所以她的畫隻表達了她的情況,她身邊發生的事,沒有文字,也就不用擔心是不是和懷信的信中說到的事、提到的問題相悖。”
沈散培笑:“她在給所有人留餘地,也留體麵。”
了因感慨:“那小子走了什麽狗屎運。”
“這狗屎運一般人也不一定吃得消。”
“倒也是。”了因看他拆了信卻不看,一直在那裏廢話,幹脆一把奪過來就把信紙掏了出來,打開來一看,真是畫。
一大張紙上隻有一幅畫,分上下兩層:上麵,一個姑娘趴在空中一朵雲上往下看。
下方,用山巒河流隔出數個府城,每個府城最繁華的街道上都有一家店鋪名為‘喬記’。鋪子外邊排著長龍,小小的人兒各有姿態,但無不體現出急切,好像不快點輪到自己就要買不上了似的。
兩個加起來快一百歲的人都看笑了,她的畫不講究,不留白,也不重意境,但是一眼即明,很有趣味,簡簡單單一個動作就能看出這個人物的性子,可見這姑娘內心很有幾分詼諧和童趣,且行事頗有章程。
沈散培笑意入眼:“我都開始盼下一封信了。”
“狐狸你是不是忘了,她這信是寫給懷信的,我們在偷看。”
“你又怎麽知道她不是寫給我們看的。”沈散培支著下巴若有所思的道:“說起來,我挺久未回同心府了。”
了因正小心的把信按著原來的印子折回去,聞言立刻抬頭:“你不好三天兩頭的請休,同心府的圓來寺請我講經請幾次了,和尚我年後打算去一趟,有什麽事我替你代勞。”
沈散培笑得燦爛:“你倒提醒我了,明年朝中有不少事,我在朝中勢單力薄,沒你支持不行。明日我便銷假向皇上請旨,和尚,以後你天天陪我上朝吧。”
“沈散培!”
“在呢!”
了因指著他,一句句堆到嘴邊的話又一句句被他咽回去,憋著氣把自己說過的話也吞了回去:“我想起來了,明年上半年淨心寺事多,我脫不開身,沒辦法去圓來寺講經,回去後我就回了他們。”
沈散培笑眯眯的點頭:“好的。”
了因別開頭去,把‘忍’字高懸在頭頂。這些年他別的長進沒有,‘忍’術是修煉得是越來越高深了,總有一天他要讓這狗東西也嚐嚐這滋味。
把人收拾蔫了,沈散培又開始往回拉:“沒騙你,明年真有幾場硬仗要打。”天籟小說網
了因哼了一聲,擺明了不信。
“文武百官天天掐得你死我活,哪一方也沒掐到皇上癢癢肉上,反倒把皇上惹惱了。”
沈散培笑:“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可恒朝建國快二十年了,文官始終沒能占到上風。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新君有了這方麵的意思,就想抓住這個機會把武將狠狠踩下去。可他們忘了,皇上是先皇親自教導出來的,太後跟著先皇打天下,也絕不是軟弱性子。皇上要削減軍中負荷是真,重文輕武卻絕無可能。”
說到朝中事,了因也正經了起來:“難怪皇上準你的假準得那麽痛快,一個個都不如懷信看得真切。”
“皇上也想過個好年。”
“你真打算采用懷信那個建議?”
“為什麽不?他說的哪句話不對?”沈散培拿了漿糊輕輕的往封口粘:“大家過年都吃好喝好,十六開朝,我給大家送份大禮。”
了因服氣:“狐狸你真不是人。”
沈散培奇怪的看他一眼:“狐狸什麽時候是人了?”
這話有道理得了因直接起身走人。
沈散培也不叫他,小心的把封口粘上起身收進暗閣。走到書桌前,眼神落在不久前寫好的奏折上,他便是武將,也知道武將該削權了。
正月攪動這場風雨,二月大考時正是此事最熱的時候,皇上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所以,明年大考的時政必有此事。
將奏折扔進抽屜,沈散培背著雙手往外走去。民生有人給他補足了,時政則本就是他的論點,了因說得對,確實是走狗屎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