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杉兄有所不知,這生員入貢,成為貢生,還是相當了不起的。”
林迎解釋道:“貢生介於秀才與舉人之間,是從優秀的生員中遴選產生的,類似於鄉試考舉人,隻不過貢生要低於舉人。”
“但是,如果貢生們在國子監中表現出色,順利完成課業後,就可參加由朝廷統一舉辦的朝考,過了朝考就能直接為官了。”
“雖然比不了科舉出身的進士,但優秀者也可比照同進士進行選官。”
聽林迎這麽一說,馬崇杉和簡孟軼恍然大悟。
朝考是什麽,他們不太清楚,但既然是朝廷舉辦的,想來與會試相差不大。
而且優秀者可比照同進士,完全就是“副科舉”啊。
這下子完全明白了,尤其馬崇杉,自己就身為佾生,不就是副秀才嘛。
那類比一下,他就知道貢生相當於副舉人,通過朝考,就相當於同進士。
雖然貢入太學,隻是相當於副舉人,但那也不錯呀!
“嗯,這確實是個大大的好消息!”馬崇杉起身拱手道。
範文炳滿臉笑容,大有出去做東,請大家出去吃一頓的意思。
新生員一般都致力於科舉,渴望在科舉這條路上披荊斬棘,最終進士及第,光耀門楣。
但實際情況卻是,科舉之路何其艱辛!
大環境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麵,眾多生員中,隻有極其少數驚才絕豔之輩,才能依靠科舉這條路出頭。
於是,一次次鄉試考下來,等新生員熬成了老生員,在經曆了一場場失敗過後,老生員們對科舉的看法也就不同了。
雖然次次鄉試他們還是會報考,但其實心態已經變了,變得並不那麽指望依靠科舉來出頭了。
那麽,成為貢生升入國子監,就是可以期待一下的選擇。
地方生員升入國子監,都是通過選貢這一途徑。
而選貢又分好幾種方式,其中難度最大的,莫過於“拔貢”。一般每六年或十二年才舉行一次,屬於學院係統的頂級大考。
其實就是針對少部分生員的“小鄉試”,經一省總督、學政、巡撫三堂會審之後,選優秀者送入京師參加“廷試”。
再通過,則直接趕赴各省先見習縣令以下的官職,後續再一步步提升。
而沒通過廷試的,則送入國子監學習,三年後替補為學院教習,再過三年授予縣令或教諭等職。
值得一提的是,宋教諭就是走這條路過來的。
即便廷試失敗了,也屬於貢生中的優等生。
但每次拔貢的間隔都太久了,以至於雖然含金量高,但並非所有優秀生員都能等到。
第二種選貢,就是歲貢了。
也就是例行選拔的意思。
一般縣級學院每兩年產生一名歲貢生,通常兩個縣結對,輪流給定名額。
能成為歲貢生的,通常都要十年以上的廩生資曆。為此老資格的廩生爭得頭破血流,後來幹脆改為按排名來,而排名又根據生員的資曆和平時的曆次考試來確定。
排隊等待名額的過程稱為“挨貢”,就是占著位置等待的意思。
歲貢生進入國子監後,照例要進行學習,學完之後任學院教習,走的基本是與“廷試失敗”的拔貢生差不多的路線。
最後一個選貢途徑,就是優貢生了。
優貢生是學政三年任期滿後,離開時視學問、德行而帶走的生員。
每位學政每任約帶走三四名,小省甚至隻帶走一二名。
被帶走的生員如果是廩生、增生,就稱為優貢生,如果是附生,則稱優監生。
這些生員經過簡單的學習、一定的考核,就可直接任用為縣令或者教諭。
屬於學政保舉的官員,也是朝廷賦予學政這一特派欽差下來地方所行的察舉之權。
當然,比起德行,為防止風言風語,地方學政更願意將學業作為保舉出貢的依據。
……
本次歲試過後,正好輪到青川縣得到歲貢名額。
因此,原本排名第一的劉夫子,自然“挨到貢”了。
不得不說,正因為貢生這一製度的存在,解決了大量優秀生員的出路問題,同時,也對全國的學院係統以及少部分的縣令職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為各地教育的推行,打下了基礎。
尤其像孟夫子、劉夫子這樣,已經絕了科舉的念頭,一心隻為教書育人的老廩生。有了選貢的製度後,他們也有更大的舞台去發揮自己的長處。
目前孟夫子排在新學冊的第三位,如果按照正常歲貢流程,六年後就可輪到孟夫子。但中間倘若夾雜一次拔貢或者恩貢(臨時增加的選貢),則基本三至四年就可以去國子監了。
屆時如果表現優秀,出任縣級教諭或者州級學正,也未嚐不可能。
那對於孟夫子來說,可謂功德圓滿了。
……
範文炳因為老師的“升級”而高興不已,但最終還是沒能做東。
因為又有一位老生過來串門了。
秋宗關雖然隻是附生,但卻是居仁齋中的老大哥了,這次他過來,正是給林迎等人帶來了剛剛發下來的會饌堂吃飯的票據。
青川縣黌學的飯票每月一發,基本保證了生員們的一日三餐。
拿到票據的林迎等人內心也有些激蕩,握著手裏的幾十張餐票有些蠢蠢欲動,於是乎幾人商量了一下,便組團去了會饌堂體驗一番。
結果自然是極好的,膳夫老大哥人善得很,對諸位生員也是禮貌有加,絲毫不存在手抖阿姨“帶病上崗”的情況。
餐盤裏盛了滿滿的飯,更重要的是,有肉!
這次是黃豆燜豬肉!
那軟糯到一舔就化的黃豆,夾雜著幾塊嫩撲撲的鮮肉,一口吃下去,別提多麽幸福了。
隻見艾金良手捧著碗,一邊大口吃著,一邊熱淚盈眶。
會饌堂的碗比較小,艾金良最後一連吃了三碗,直到將最後一粒黃豆、最後一粒米飯吃下肚,才滿足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林迎見了,笑著道:“老艾,照你這吃法,我相信很快就能胖起來的。”
艾金良身高一米八多,在古代社會,尤其是南方,算是十足的高個子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艾金良體態略顯消瘦,原本五官還算不錯的麵容,因為饑瘦而顯得有些不協調,一下子減分了不少。
“哈哈,胖點好啊,要真能胖起來,我還得感謝會饌堂的膳夫呢。”???.23sk.
艾金良心情不錯地笑道,繼而遺憾道:“可惜這裏隻供生員們吃食,要是爹娘小妹他們也能來就好了。”
“那還不簡單?”聽到艾金良的感慨後,同坐的秋宗關笑了笑道,“咱們黌學雖然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但可以將食物打包帶回去啊。”
“說起來許多家境不好的學子,每次回家都會打包一些食物回去。教諭他們知道這種情況,但這是孝心體現,有礙於院規,他們不好支持,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那倒是不錯……”
艾金良眼睛一亮,心想著下次回去,一定要帶些給家人嚐嚐。
雖然因為他考中秀才,家裏擺席收了不少親友的賀禮,加上私塾開學在即,他家的條件比起以前已經好了許多。
不說頓頓吃肉,起碼比以前要改善了不少。
自然不缺一兩頓好吃的。
可會饌堂的飯菜,光這名字就不一般。
而且這是他在縣學裏的待遇,他也想讓家人們知道一下。
……
正當林迎他們坐在會饌堂裏吃著飯,聊著天的時候。
位於縣城中部位置的縣衙,此刻也迎來了一位貴客。
隻見位於縣衙正堂的縣令住所。
小廳中擺了一桌上好酒席,杜縣令正舉杯,與一位大人物暢飲。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次按臨陸江府,對本地生員進行歲試,並開展院試選拔新生員的大宗師——魏學政。
原來魏學政巡視完陸江府後,竟悄然地來到了青川縣。
林迎解釋道:“貢生介於秀才與舉人之間,是從優秀的生員中遴選產生的,類似於鄉試考舉人,隻不過貢生要低於舉人。”
“但是,如果貢生們在國子監中表現出色,順利完成課業後,就可參加由朝廷統一舉辦的朝考,過了朝考就能直接為官了。”
“雖然比不了科舉出身的進士,但優秀者也可比照同進士進行選官。”
聽林迎這麽一說,馬崇杉和簡孟軼恍然大悟。
朝考是什麽,他們不太清楚,但既然是朝廷舉辦的,想來與會試相差不大。
而且優秀者可比照同進士,完全就是“副科舉”啊。
這下子完全明白了,尤其馬崇杉,自己就身為佾生,不就是副秀才嘛。
那類比一下,他就知道貢生相當於副舉人,通過朝考,就相當於同進士。
雖然貢入太學,隻是相當於副舉人,但那也不錯呀!
“嗯,這確實是個大大的好消息!”馬崇杉起身拱手道。
範文炳滿臉笑容,大有出去做東,請大家出去吃一頓的意思。
新生員一般都致力於科舉,渴望在科舉這條路上披荊斬棘,最終進士及第,光耀門楣。
但實際情況卻是,科舉之路何其艱辛!
大環境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麵,眾多生員中,隻有極其少數驚才絕豔之輩,才能依靠科舉這條路出頭。
於是,一次次鄉試考下來,等新生員熬成了老生員,在經曆了一場場失敗過後,老生員們對科舉的看法也就不同了。
雖然次次鄉試他們還是會報考,但其實心態已經變了,變得並不那麽指望依靠科舉來出頭了。
那麽,成為貢生升入國子監,就是可以期待一下的選擇。
地方生員升入國子監,都是通過選貢這一途徑。
而選貢又分好幾種方式,其中難度最大的,莫過於“拔貢”。一般每六年或十二年才舉行一次,屬於學院係統的頂級大考。
其實就是針對少部分生員的“小鄉試”,經一省總督、學政、巡撫三堂會審之後,選優秀者送入京師參加“廷試”。
再通過,則直接趕赴各省先見習縣令以下的官職,後續再一步步提升。
而沒通過廷試的,則送入國子監學習,三年後替補為學院教習,再過三年授予縣令或教諭等職。
值得一提的是,宋教諭就是走這條路過來的。
即便廷試失敗了,也屬於貢生中的優等生。
但每次拔貢的間隔都太久了,以至於雖然含金量高,但並非所有優秀生員都能等到。
第二種選貢,就是歲貢了。
也就是例行選拔的意思。
一般縣級學院每兩年產生一名歲貢生,通常兩個縣結對,輪流給定名額。
能成為歲貢生的,通常都要十年以上的廩生資曆。為此老資格的廩生爭得頭破血流,後來幹脆改為按排名來,而排名又根據生員的資曆和平時的曆次考試來確定。
排隊等待名額的過程稱為“挨貢”,就是占著位置等待的意思。
歲貢生進入國子監後,照例要進行學習,學完之後任學院教習,走的基本是與“廷試失敗”的拔貢生差不多的路線。
最後一個選貢途徑,就是優貢生了。
優貢生是學政三年任期滿後,離開時視學問、德行而帶走的生員。
每位學政每任約帶走三四名,小省甚至隻帶走一二名。
被帶走的生員如果是廩生、增生,就稱為優貢生,如果是附生,則稱優監生。
這些生員經過簡單的學習、一定的考核,就可直接任用為縣令或者教諭。
屬於學政保舉的官員,也是朝廷賦予學政這一特派欽差下來地方所行的察舉之權。
當然,比起德行,為防止風言風語,地方學政更願意將學業作為保舉出貢的依據。
……
本次歲試過後,正好輪到青川縣得到歲貢名額。
因此,原本排名第一的劉夫子,自然“挨到貢”了。
不得不說,正因為貢生這一製度的存在,解決了大量優秀生員的出路問題,同時,也對全國的學院係統以及少部分的縣令職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為各地教育的推行,打下了基礎。
尤其像孟夫子、劉夫子這樣,已經絕了科舉的念頭,一心隻為教書育人的老廩生。有了選貢的製度後,他們也有更大的舞台去發揮自己的長處。
目前孟夫子排在新學冊的第三位,如果按照正常歲貢流程,六年後就可輪到孟夫子。但中間倘若夾雜一次拔貢或者恩貢(臨時增加的選貢),則基本三至四年就可以去國子監了。
屆時如果表現優秀,出任縣級教諭或者州級學正,也未嚐不可能。
那對於孟夫子來說,可謂功德圓滿了。
……
範文炳因為老師的“升級”而高興不已,但最終還是沒能做東。
因為又有一位老生過來串門了。
秋宗關雖然隻是附生,但卻是居仁齋中的老大哥了,這次他過來,正是給林迎等人帶來了剛剛發下來的會饌堂吃飯的票據。
青川縣黌學的飯票每月一發,基本保證了生員們的一日三餐。
拿到票據的林迎等人內心也有些激蕩,握著手裏的幾十張餐票有些蠢蠢欲動,於是乎幾人商量了一下,便組團去了會饌堂體驗一番。
結果自然是極好的,膳夫老大哥人善得很,對諸位生員也是禮貌有加,絲毫不存在手抖阿姨“帶病上崗”的情況。
餐盤裏盛了滿滿的飯,更重要的是,有肉!
這次是黃豆燜豬肉!
那軟糯到一舔就化的黃豆,夾雜著幾塊嫩撲撲的鮮肉,一口吃下去,別提多麽幸福了。
隻見艾金良手捧著碗,一邊大口吃著,一邊熱淚盈眶。
會饌堂的碗比較小,艾金良最後一連吃了三碗,直到將最後一粒黃豆、最後一粒米飯吃下肚,才滿足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林迎見了,笑著道:“老艾,照你這吃法,我相信很快就能胖起來的。”
艾金良身高一米八多,在古代社會,尤其是南方,算是十足的高個子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艾金良體態略顯消瘦,原本五官還算不錯的麵容,因為饑瘦而顯得有些不協調,一下子減分了不少。
“哈哈,胖點好啊,要真能胖起來,我還得感謝會饌堂的膳夫呢。”???.23sk.
艾金良心情不錯地笑道,繼而遺憾道:“可惜這裏隻供生員們吃食,要是爹娘小妹他們也能來就好了。”
“那還不簡單?”聽到艾金良的感慨後,同坐的秋宗關笑了笑道,“咱們黌學雖然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但可以將食物打包帶回去啊。”
“說起來許多家境不好的學子,每次回家都會打包一些食物回去。教諭他們知道這種情況,但這是孝心體現,有礙於院規,他們不好支持,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那倒是不錯……”
艾金良眼睛一亮,心想著下次回去,一定要帶些給家人嚐嚐。
雖然因為他考中秀才,家裏擺席收了不少親友的賀禮,加上私塾開學在即,他家的條件比起以前已經好了許多。
不說頓頓吃肉,起碼比以前要改善了不少。
自然不缺一兩頓好吃的。
可會饌堂的飯菜,光這名字就不一般。
而且這是他在縣學裏的待遇,他也想讓家人們知道一下。
……
正當林迎他們坐在會饌堂裏吃著飯,聊著天的時候。
位於縣城中部位置的縣衙,此刻也迎來了一位貴客。
隻見位於縣衙正堂的縣令住所。
小廳中擺了一桌上好酒席,杜縣令正舉杯,與一位大人物暢飲。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次按臨陸江府,對本地生員進行歲試,並開展院試選拔新生員的大宗師——魏學政。
原來魏學政巡視完陸江府後,竟悄然地來到了青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