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被直播間裏的匿名大佬們刷屏了。
觀看直播的自然農學愛好者們也紛紛表示。
【這個女孩兒的插秧手法相當熟練啊!】
【速度太快了!】
【我用大屏看的,細節簡直了,她的右手每次都會分出三到四根秧苗,節省了好多時間。】
【原來如此?怪不得比別人快很多!】
【這個插秧手法還是頭一次看到!】
【+1,這個手法聞所未聞】
【完成太快了,這速度估計要打破記錄了!】
【你們都沒注意她插的秧苗有多直嗎?這秧苗的“插直率”估計要達到95%以上了吧?】
【這麽一說還真是,其他參賽者那些東倒西歪的,跟那個女孩的差距好大。】
【真的好整齊,好好看。】
【那邊那個褐發的參賽者,插的秧都飄苗了。】
【哇,樓上好專業!】
屏幕上方快速刷過的彈幕中,也夾雜著那些過來看熱鬧的網友的身影。
【好羨慕,我也想體驗。】
【是啊,整天跟機甲呆在一起人都麻了,感覺這個比賽好好玩。】
【新人剛進來不懂,這是什麽遊戲?】
【剛看了科普回來,給不懂的小白科普一下,這些參賽者都不簡單啊,那些稀有的天然農作物大家都知道吧,都是他們這些天然種植員種出來的!】m.23sk.
【依靠古老的種植技術種植天然農作物嗎?天啊!太厲害了!】
這句話後麵的+1瘋狂飆升,幾秒鍾就飆到了十萬讚。
但也有網友發表了不同意見。
【有多厲害,看上去不是很輕鬆嗎?又輕鬆又好玩。】
【沒感覺多厲害,不就是往水坑裏放那個苗嘛,看上去很簡單啊,這是個人不都能做好?】
【我感覺我能放的比他們更整齊。】
【不就是種植嗎?這個行業很低端的,真的別吹了,我有同學就是天賦低,考不上機甲、元能專業,才去學農業的。】
【我看還有人反駁,可事實就是如此啊,自然種植在千年前就已經是很低端的行業了,不知道的去看曆史,就算現在重新搞起來,一群幹體力活的又能高端到哪裏去?別吹,當個熱鬧看看得了。】
官方賽場直播間裏的人已經上升到了兩千多萬,正在向著三千萬逼近,在這些觀眾裏,至少有三分之二是非農業愛好者。
因此彈幕上的發言也是形形色色。
不過也因為看熱鬧的網友所占比重太多,上麵那條說‘種植低端’彈幕,在幾秒內的點讚數量也有了兩三萬。
也有人站出來反駁他。
【無論是千年前還是現在,種植的人都是最值得尊重的,說不定再往前一千年,家家祖上都有這個行業的人,所以行業無貴賤,隻有不尊重他人的人才有。】
正在彈幕上打的一片火熱時,其他七名參賽者也已經陸續完成了插秧。
對著水田一眼望過去,陳靜四人終於明白元院長為何說這局不用把聯邦的參賽者放在眼裏了。
聯邦的那四條“賽道”,秧苗東倒西歪,有密有疏,還有不少飄苗的,那些秧苗看上去實在令人擔心。
未等其他選手的成績統計出來,主持人已經一臉驚歎的來到了陳靜麵前,就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賽中訪談。
主持人聲音洪亮中帶著驚歎:“我剛剛去問了工作人員,這位同學,你比賽所用時間已經打破了手動插秧比賽的所有記錄!插直率也達到了百分之百,聽說你還是個一年級生,這難道就是天賦嗎?真是令人驚歎,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陳靜被主持人誇的有點兒汗顏,她這點兒插秧手法及速度,放在華夏真的不夠看。
“熟能生巧吧。”陳靜簡單回答道。
主持人笑著點點頭,說道:“看來我們這位參賽者很謙虛啊,從剛剛極有規律的插秧手法來看,還是能看出有些天賦在裏麵的。”
接著,主持人又隨機采訪了聯邦的一位參賽者。
主持人:“覺得自己表現的怎麽樣?”
那位參賽者估計沒想到主持人會來采訪他,臉色頓時憋出一個新色度。
聯邦參賽者內心炸裂:表現的怎麽樣自己不會看啊?跑過來問什麽問!
“插秧正好是我的弱項,而且現在科技、智能技術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那農科結合自然也是以後自然種植的發展道路,所以我們聯邦自然種植院通常都是采用機械直播的形式來種植水稻,我們對這種落後的手工技術確實疏於練習了。”
主持人聽此,頓時眼前一亮說道:“那這麽說,聯邦自然種植學院對自然種植與科技這一項比賽是勢在必得了?”
被采訪的聯邦參賽者頓時一愣:“呃……不是,不不也不是,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比農科知識類的題目,我會更有把握一些。”
八個參賽者還都站在一起呢。
那位被采訪的聯邦參賽者正好是昨天在機甲店嘲諷陳靜的男生,昨天還趾高氣揚的樣子,今天麵對主持人的隨即采訪,麵色尷尬到直播前的觀眾都想腳趾扣地。
一旁聯邦的帶隊老師連忙接過話去,笑著說道:“這場比賽的宗旨是為了促進自然種植業的發展,這場比賽,無論哪一方勝出,都起到了促進種植業發展的作用。而且手動插秧雖然看起來比較落後,卻是自然種植技術的傳承,我們會繼續傳承下去的,比賽第二,傳承第一嘛,嗬嗬。”
總算把話圓了回來,鏡頭移開,聯邦帶隊老師不由抹了一把汗,然後狠狠瞪向剛剛那個說錯話的男生。
比賽結果統計完後,主持人就將時間交給了評委們。
此時直播人數已經快速上升到了三千五百萬。
不過這個觀看人數,跟隔壁機甲、元能賽場的數百億觀眾還是沒辦法比的,也是因為自然種植業發展時間還太短,關注這方麵的人比較少的緣故。
而且喜歡自然農學的人,同時也可能更喜歡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比賽。
一位來自聯邦的評委查看得分後。
宣布:“第一場自然種植技術比賽,帝國第十六農學院暫時領先,今日各位參賽者的個人積分將計入學院自然種植技術比賽團隊賽的得分中,同時我宣布,明天的比試項目為農科知識競賽,請各位參賽者做好準備。”
觀看直播的自然農學愛好者們也紛紛表示。
【這個女孩兒的插秧手法相當熟練啊!】
【速度太快了!】
【我用大屏看的,細節簡直了,她的右手每次都會分出三到四根秧苗,節省了好多時間。】
【原來如此?怪不得比別人快很多!】
【這個插秧手法還是頭一次看到!】
【+1,這個手法聞所未聞】
【完成太快了,這速度估計要打破記錄了!】
【你們都沒注意她插的秧苗有多直嗎?這秧苗的“插直率”估計要達到95%以上了吧?】
【這麽一說還真是,其他參賽者那些東倒西歪的,跟那個女孩的差距好大。】
【真的好整齊,好好看。】
【那邊那個褐發的參賽者,插的秧都飄苗了。】
【哇,樓上好專業!】
屏幕上方快速刷過的彈幕中,也夾雜著那些過來看熱鬧的網友的身影。
【好羨慕,我也想體驗。】
【是啊,整天跟機甲呆在一起人都麻了,感覺這個比賽好好玩。】
【新人剛進來不懂,這是什麽遊戲?】
【剛看了科普回來,給不懂的小白科普一下,這些參賽者都不簡單啊,那些稀有的天然農作物大家都知道吧,都是他們這些天然種植員種出來的!】m.23sk.
【依靠古老的種植技術種植天然農作物嗎?天啊!太厲害了!】
這句話後麵的+1瘋狂飆升,幾秒鍾就飆到了十萬讚。
但也有網友發表了不同意見。
【有多厲害,看上去不是很輕鬆嗎?又輕鬆又好玩。】
【沒感覺多厲害,不就是往水坑裏放那個苗嘛,看上去很簡單啊,這是個人不都能做好?】
【我感覺我能放的比他們更整齊。】
【不就是種植嗎?這個行業很低端的,真的別吹了,我有同學就是天賦低,考不上機甲、元能專業,才去學農業的。】
【我看還有人反駁,可事實就是如此啊,自然種植在千年前就已經是很低端的行業了,不知道的去看曆史,就算現在重新搞起來,一群幹體力活的又能高端到哪裏去?別吹,當個熱鬧看看得了。】
官方賽場直播間裏的人已經上升到了兩千多萬,正在向著三千萬逼近,在這些觀眾裏,至少有三分之二是非農業愛好者。
因此彈幕上的發言也是形形色色。
不過也因為看熱鬧的網友所占比重太多,上麵那條說‘種植低端’彈幕,在幾秒內的點讚數量也有了兩三萬。
也有人站出來反駁他。
【無論是千年前還是現在,種植的人都是最值得尊重的,說不定再往前一千年,家家祖上都有這個行業的人,所以行業無貴賤,隻有不尊重他人的人才有。】
正在彈幕上打的一片火熱時,其他七名參賽者也已經陸續完成了插秧。
對著水田一眼望過去,陳靜四人終於明白元院長為何說這局不用把聯邦的參賽者放在眼裏了。
聯邦的那四條“賽道”,秧苗東倒西歪,有密有疏,還有不少飄苗的,那些秧苗看上去實在令人擔心。
未等其他選手的成績統計出來,主持人已經一臉驚歎的來到了陳靜麵前,就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賽中訪談。
主持人聲音洪亮中帶著驚歎:“我剛剛去問了工作人員,這位同學,你比賽所用時間已經打破了手動插秧比賽的所有記錄!插直率也達到了百分之百,聽說你還是個一年級生,這難道就是天賦嗎?真是令人驚歎,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陳靜被主持人誇的有點兒汗顏,她這點兒插秧手法及速度,放在華夏真的不夠看。
“熟能生巧吧。”陳靜簡單回答道。
主持人笑著點點頭,說道:“看來我們這位參賽者很謙虛啊,從剛剛極有規律的插秧手法來看,還是能看出有些天賦在裏麵的。”
接著,主持人又隨機采訪了聯邦的一位參賽者。
主持人:“覺得自己表現的怎麽樣?”
那位參賽者估計沒想到主持人會來采訪他,臉色頓時憋出一個新色度。
聯邦參賽者內心炸裂:表現的怎麽樣自己不會看啊?跑過來問什麽問!
“插秧正好是我的弱項,而且現在科技、智能技術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那農科結合自然也是以後自然種植的發展道路,所以我們聯邦自然種植院通常都是采用機械直播的形式來種植水稻,我們對這種落後的手工技術確實疏於練習了。”
主持人聽此,頓時眼前一亮說道:“那這麽說,聯邦自然種植學院對自然種植與科技這一項比賽是勢在必得了?”
被采訪的聯邦參賽者頓時一愣:“呃……不是,不不也不是,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比農科知識類的題目,我會更有把握一些。”
八個參賽者還都站在一起呢。
那位被采訪的聯邦參賽者正好是昨天在機甲店嘲諷陳靜的男生,昨天還趾高氣揚的樣子,今天麵對主持人的隨即采訪,麵色尷尬到直播前的觀眾都想腳趾扣地。
一旁聯邦的帶隊老師連忙接過話去,笑著說道:“這場比賽的宗旨是為了促進自然種植業的發展,這場比賽,無論哪一方勝出,都起到了促進種植業發展的作用。而且手動插秧雖然看起來比較落後,卻是自然種植技術的傳承,我們會繼續傳承下去的,比賽第二,傳承第一嘛,嗬嗬。”
總算把話圓了回來,鏡頭移開,聯邦帶隊老師不由抹了一把汗,然後狠狠瞪向剛剛那個說錯話的男生。
比賽結果統計完後,主持人就將時間交給了評委們。
此時直播人數已經快速上升到了三千五百萬。
不過這個觀看人數,跟隔壁機甲、元能賽場的數百億觀眾還是沒辦法比的,也是因為自然種植業發展時間還太短,關注這方麵的人比較少的緣故。
而且喜歡自然農學的人,同時也可能更喜歡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比賽。
一位來自聯邦的評委查看得分後。
宣布:“第一場自然種植技術比賽,帝國第十六農學院暫時領先,今日各位參賽者的個人積分將計入學院自然種植技術比賽團隊賽的得分中,同時我宣布,明天的比試項目為農科知識競賽,請各位參賽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