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朝的臣子,聽人誇耀前朝的開國皇帝,總是有些忌諱的。


    不過,唐治既是本朝開國皇帝的孫子,又是前朝開國皇帝的曾孫。


    他要誇自己的曾祖父,這個曾祖父還是當今皇帝的公公,似乎……


    也沒人能說他什麽不是。


    唐治道:“我曾祖父開國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科舉製度,你覺得,科舉製度的建立,動搖的是誰的根本?”


    賀蘭嬈嬈原本身在局中,沒有跳出去看問題。


    現在唐治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她按照這個角度再去重新審視曆史,不由瞿然變色。


    唐治道:“我曾祖開國之後,內修庶政,體察民情,發展經濟,選賢任能,堪稱一代名主。但他與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立了科舉製。


    開國之君,鋒芒之銳,無可抵擋。諸門閥士族呢,又正是剛剛經曆了戰亂、元氣大傷的時候,所以彼此間尚能相安無事。


    到我祖父繼位後,便開始不斷對外興兵,開疆拓土。逐北狄,擴邊鎮;驅西戎,設都護;征南蠻,辟疆土。”


    唐治微微傾身,壓低了聲音,問道:“你說,他們在位的時候一個大興土木,一個不斷興兵,這裏邊,除了帝王雄心,還有沒有其他的目的?”


    賀蘭嬈嬈著唐治的思路一想,前朝大炎開國皇帝主修內政,他曾大興土木,築東都、修長城、開辟大運河……


    當初,不少名臣士家都反對在國力疲蔽時如此勞民傷財,可實際上,這些工程最終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難道大炎太祖當初這麽折騰,除了想提振經濟,還有利用這些由朝廷主持的大工程,從門閥士族手中爭奪土地和百姓控製權的目的?


    大炎二世高宗皇帝不斷對外興兵,難道除了帝王開疆拓土的雄心,還因為太祖皇帝建立的科舉製,撼動了門閥士族的根基?


    門閥士族休養生息、恢複元氣的速度,要比一個國家要快的多,等高宗繼位時,這些矛盾便集中爆發出來了。


    高宗的聲望地位還有權力,自然比不了開國太祖,所以麵對反撲,他隻能采取發動外部戰爭的方式來減輕來自於內部的壓力?


    他是用戰爭這盤大磨,削弱士族門閥的力量?


    賀蘭嬈嬈熟知這些曆史,隻是從來沒有從天子與士族爭權這個角度去考慮。


    如今唐治開了個頭,賀蘭嬈嬈自然能舉一反三,推斷下去。


    如此一想,她覺得很多事情不僅邏輯上說的通,而且更有信服力了。


    前朝大炎開創的科舉製,在女帝登基變更國本的時候,確曾有許多人建議廢除,要求恢複更早的九品中正製。


    但是女帝扛住了壓力,她雖然取代了前朝,對前朝創建的非議甚多的科舉製度卻奉行不悖。


    女帝還重用了許多寒門庶族,賀蘭嬈嬈一直認為,這是因為女帝需要提拔沒有根基的新人以鞏固她的權位……


    女帝還曾頂住滔滔反對之聲,修撰了《姓氏錄》,打亂了門閥士族已經壟斷的上層姓氏地位。


    她卻一直以為,這是因為以女帝的高傲,不肯讓帝王之姓屈居於門閥士族之下……


    這件事她尤其了解,當時她已十三歲,受到女帝青睞,在禦前聽用。


    她很清楚,正是女帝一手提拔起來的那些寒門庶族出身的酷吏,用血腥手段才鎮壓了這場風波……


    《姓氏錄》有必要變麽?


    就算要改,把皇帝一家之姓編修到新《姓氏錄》最前頭就行了,各方門閥士族也不至於那麽抵觸。


    如果不是為了唐治所說的理由,用得著改動那麽大麽?m.23sk.


    很多她曾經很不理解的行為,隻能用陛下性格強硬來解釋。


    可現在按照這種思路一想,竟然完全說得通,而且更合理。


    要知道,這個世界從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開始,已經更迭了十餘個王朝,但是王朝體製大同小異。


    所以賀蘭嬈嬈就算再如何冰雪聰明,身處時代大河之內,看的又能有多高多遠?


    唐治則不同,曆史上真正的幾次巨變,在藍星都發生過了。


    他不但可以從“縱”的角度對上下五千年進行客觀分析,還可以從“橫”的角度遍覽世界的興亡榮衰。


    這就跳出了曆史局限的桎梏。


    所以,哪怕他不是一個專業的曆史研究者,哪怕他是一個學渣,哪怕這個世界和他所知的唐朝似是而非……


    他對於社會發展深層次分析上的一點見解,都足以發人深省了。


    賀蘭嬈嬈越想越是心驚,格局一旦打開,她發現自己以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竟是這般淺薄。


    跳出一家一姓的意氣之爭,用皇權與士族之權的競爭來分析,竟是如此可怕的真相。


    唐治看著賀蘭嬈嬈的臉色變化,道:“包括我皇祖母廢了兒子的皇位自立為帝,我認為,也不是為了爭奪權力。


    我以為,皇祖母之所以這麽做,正是為了貫徹我曾祖和祖父的遺誌,唯恐科舉製也像以前的察舉製、征辟製一樣無疾而終。


    因為,太子不但承擔不起這個遺誌,更可能成為科舉製的終結者!”


    太子……


    賀蘭嬈嬈不禁想到,皇太子繼位之前,為了鞏固自己的太子之位,與門閥貴族之間密切的來往。


    他繼位之初對門閥士族出身的人大力提拔……


    如果,當今陛下隻是為了權力才廢掉了這位皇子,那何如在他登基之前就動手,又何必先讓他上位再行廢立?


    恐怕,正是因為發現他繼位之後,眼看就要徹底被門閥士族所左右,將他父祖一手開創的大好局麵毀於一旦,當今陛下才不得不大義滅親吧?


    賀蘭嬈嬈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推論。


    因為她特別崇拜賀蘭曌,而篡權奪位,是這位女皇帝最無法洗白的汙點。


    可是有了唐治的這個說法,那女皇帝豈不是深明大義,寧願背負謀權篡國的罪名?


    唐治這個說法,把女帝捧到了一個“大義滅親、大公無私”的至高境界,這個理論,甚至能洗白女皇帝一生最大的汙點!


    賀蘭嬈嬈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了!


    其實,這是唐治在藍星網上看過的一段分析,唐治未必全信。


    但他信不信不重要,他就是要把這段話給女帝的心腹聽。


    總有一天,賀蘭嬈嬈會把這番話告訴女皇帝的。


    唐治很雞賊地想:不管女皇帝當初奪皇位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女皇帝聽了都會如獲至寶。


    這可是她正法統的大殺器。


    如此,我不就穩了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莫若淩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並收藏莫若淩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