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以下會有多個族姓,每個族姓內,又有數量不等的百姓和包蔭戶投靠,層層牽連層層糾纏,最終成為實力或大或小的宗族。
方於縣令為司馬問之引薦的那人,是他的遠親。二人祖上是同族,本在同一地域生活。
前朝建興末年,大量北人隨著晉國元皇帝遷往南地。方於縣令祖上雖然沒有跟隨前往,但是也搬離了原地。隨後世事變換,到了今日,一族人分屬宋魏兩地。
相比徐縣令隻是一個微末小吏,他引薦的人要強上許多。此人是洛陽當地有名豪強,也是一方宗主,是徐氏宗族徐兵謹。
看到城門,司馬問之快行幾步走向一個路人,詢問徐兵謹宗族所處的方位。
得到答複以後他再尋一人,再次詢問相互印證。印證無誤過後轉身離開,向著徐氏宗族快速走去。
路人答複話語中,徐氏在洛陽城外正南。司馬問之帶著琅琊一路疾行,天色將要黑透的時候,終於趕到一處百姓聚居的地方。
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刻大多已在自己屋中歇息,路上少有人走動。他多次尋找才碰到一人,向這人詢問後得到確切答複。
等到走到近前,盡管心中已有準備,徐氏宗族仍舊超出他預期許多。眼前鄔堡相連難見盡頭,外麵都有嚴密守護。
好在徐兵謹是徐氏宗主,他居住的主堡並不難找。司馬問之走到近前,向門外守衛說明來意。
如同初次拜訪胡居世時一樣,守衛沒有放行,令他原地等候,隨由他們前往堡內通報。
隻過了數十息工夫,守衛很快回返,言語中多有拒絕。借口是天色已晚,令他改日再來。
徐兵謹是徐氏宗主,必定不會在前院居住。因此即便是本宗守衛,也絕無可能如此輕易的見到他,並在數息內回返。
若是沒有猜錯,守衛沒有將消息通告徐兵謹本人,是被他人知會打發了。
不過這樣的回應,也在司馬問之預料中。前來此處的路上,他也想過先在野外暫居一夜,等到明日清晨過後再來拜會。
隨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琅琊許久沒有進食,肚中饑渴難耐。此處又是百姓聚居的地域,野物難尋。隻能先入堡內,為她求一些吃食。
聽到守衛的回應後,司馬問之從懷中將方於縣令手書取出,遞了過去,同時再度請求,務必將書信交與徐兵謹本人。
這次等待的時候長了許多,約莫過了兩炷香的工夫,有一老者從門內走出,等到了近前以後上下打量。
“跟我走吧。”打量過後,老者開口提醒。
進門的時候,琅琊緊隨身後。守衛看後有意阻攔,但是老者沒有下令,守衛沒有將她攔下。
與司馬問之預想的不同,老者將他帶入後,沒有帶向後院,在側院一處屋子前停下腳步。
“宗主有令,道長先行在這裏住下歇息。至於其他事情無需著急,可以緩幾日再說。”停下以後,老者開口告知。
“有勞老伯,多有叨擾。”司馬問之客氣道謝。
“另外,堡中是否還有吃食?連日趕路後,小子肚中難耐饑渴。”回應過後他再次開口,說出請求。
“這是小事,稍等片刻。”老者痛快應下,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有下人帶著食盒前來,裏麵是精致吃食水米。
堡中應當有專門侍候客人的仆人,司馬問之本可以向他們吩咐,不用向老者開口請求。這樣去做,是他有意為之。
不同仆人,在堡內的地位不同,能夠送來的吃食也就不同。看到食盒中的食物,他能大體估摸出老者在堡中職務。
不是管家,也是宗主身邊近人。
司馬問之將吃食推到琅琊眼前的同時,後院一間正室內,剛剛將他帶入的老者正在向宗主複命。
“來人什麽模樣?”徐兵謹聽後詢問。
“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除了容貌有些清秀外,沒有其他特別的地方。”老者如實回應。
“隻是一個少年?”徐兵謹反問。
“是。”老者確認。
老者的回應,出乎徐兵謹預料。
手書之中,方於縣令沒有告知來人姓名,也沒有描述相貌,隻是對來人一身本事極力推崇。他本以為會是一個老年道人,沒有想到會是一個少年。
“你去選取可靠心腹,即可前往宋國高平郡探明此人底細。”大致想過以後,徐兵謹開口,向一旁老者吩咐。
“宗主,是否是書信有誤?”老者應下後反問。
“雖然來往不多,但是手書上確是風至筆跡。隻是來人與我想的差距太大,緊要關頭不得不防。”徐兵謹開口解釋。
老者聽後不再發問,隨即轉身,要下去布置。還沒有離去的時候,又被人叫住。
“穆老,吩咐前去的人,到高平郡後秘密打探,不可令鳳至知曉。”叫住他以後,徐兵謹再下吩咐。
“若是想要證實真偽,向宗主那位本家直接詢問最為穩妥。”老者仍舊先是將吩咐應下,再開口提醒。
“穆老說的不錯。”對於老者提醒,徐兵謹沒有反駁。肯定以後再度開口,說出這樣吩咐的緣由。
“百年前,鳳至祖上一脈自洛陽離開。此後本宗與他們雖然疏遠,但仍有書信往來。鳳至性情孤傲,輕易不會向我引薦他人。若是讓他知曉我在查他引薦的人,他必定會不悅。那麽鳳至一脈回歸本宗一事,會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遵宗主令。”老者不再質疑。
次日天明,卯時過後,昨夜送來吃食的那個仆人再次前來送朝食。司馬問之看過以後,暗歎老者心思縝密。
昨夜送來的吃食品類繁多,琅琊喜好肉食,食盒中的肉食無一剩餘。
今日再送吃食,肉食比昨日多了許多,應當是有人查看過昨日撤下的食盒,特意做了吩咐。
肉食雖然多,但不會浪費。琅琊沒有修行辟穀術法,每餐都要飲食。
之前跟著司馬問之顛沛流離,饑飽不定。此刻難得有美味敞開供應,正好可以大快朵頤。
方於縣令為司馬問之引薦的那人,是他的遠親。二人祖上是同族,本在同一地域生活。
前朝建興末年,大量北人隨著晉國元皇帝遷往南地。方於縣令祖上雖然沒有跟隨前往,但是也搬離了原地。隨後世事變換,到了今日,一族人分屬宋魏兩地。
相比徐縣令隻是一個微末小吏,他引薦的人要強上許多。此人是洛陽當地有名豪強,也是一方宗主,是徐氏宗族徐兵謹。
看到城門,司馬問之快行幾步走向一個路人,詢問徐兵謹宗族所處的方位。
得到答複以後他再尋一人,再次詢問相互印證。印證無誤過後轉身離開,向著徐氏宗族快速走去。
路人答複話語中,徐氏在洛陽城外正南。司馬問之帶著琅琊一路疾行,天色將要黑透的時候,終於趕到一處百姓聚居的地方。
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刻大多已在自己屋中歇息,路上少有人走動。他多次尋找才碰到一人,向這人詢問後得到確切答複。
等到走到近前,盡管心中已有準備,徐氏宗族仍舊超出他預期許多。眼前鄔堡相連難見盡頭,外麵都有嚴密守護。
好在徐兵謹是徐氏宗主,他居住的主堡並不難找。司馬問之走到近前,向門外守衛說明來意。
如同初次拜訪胡居世時一樣,守衛沒有放行,令他原地等候,隨由他們前往堡內通報。
隻過了數十息工夫,守衛很快回返,言語中多有拒絕。借口是天色已晚,令他改日再來。
徐兵謹是徐氏宗主,必定不會在前院居住。因此即便是本宗守衛,也絕無可能如此輕易的見到他,並在數息內回返。
若是沒有猜錯,守衛沒有將消息通告徐兵謹本人,是被他人知會打發了。
不過這樣的回應,也在司馬問之預料中。前來此處的路上,他也想過先在野外暫居一夜,等到明日清晨過後再來拜會。
隨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琅琊許久沒有進食,肚中饑渴難耐。此處又是百姓聚居的地域,野物難尋。隻能先入堡內,為她求一些吃食。
聽到守衛的回應後,司馬問之從懷中將方於縣令手書取出,遞了過去,同時再度請求,務必將書信交與徐兵謹本人。
這次等待的時候長了許多,約莫過了兩炷香的工夫,有一老者從門內走出,等到了近前以後上下打量。
“跟我走吧。”打量過後,老者開口提醒。
進門的時候,琅琊緊隨身後。守衛看後有意阻攔,但是老者沒有下令,守衛沒有將她攔下。
與司馬問之預想的不同,老者將他帶入後,沒有帶向後院,在側院一處屋子前停下腳步。
“宗主有令,道長先行在這裏住下歇息。至於其他事情無需著急,可以緩幾日再說。”停下以後,老者開口告知。
“有勞老伯,多有叨擾。”司馬問之客氣道謝。
“另外,堡中是否還有吃食?連日趕路後,小子肚中難耐饑渴。”回應過後他再次開口,說出請求。
“這是小事,稍等片刻。”老者痛快應下,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有下人帶著食盒前來,裏麵是精致吃食水米。
堡中應當有專門侍候客人的仆人,司馬問之本可以向他們吩咐,不用向老者開口請求。這樣去做,是他有意為之。
不同仆人,在堡內的地位不同,能夠送來的吃食也就不同。看到食盒中的食物,他能大體估摸出老者在堡中職務。
不是管家,也是宗主身邊近人。
司馬問之將吃食推到琅琊眼前的同時,後院一間正室內,剛剛將他帶入的老者正在向宗主複命。
“來人什麽模樣?”徐兵謹聽後詢問。
“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除了容貌有些清秀外,沒有其他特別的地方。”老者如實回應。
“隻是一個少年?”徐兵謹反問。
“是。”老者確認。
老者的回應,出乎徐兵謹預料。
手書之中,方於縣令沒有告知來人姓名,也沒有描述相貌,隻是對來人一身本事極力推崇。他本以為會是一個老年道人,沒有想到會是一個少年。
“你去選取可靠心腹,即可前往宋國高平郡探明此人底細。”大致想過以後,徐兵謹開口,向一旁老者吩咐。
“宗主,是否是書信有誤?”老者應下後反問。
“雖然來往不多,但是手書上確是風至筆跡。隻是來人與我想的差距太大,緊要關頭不得不防。”徐兵謹開口解釋。
老者聽後不再發問,隨即轉身,要下去布置。還沒有離去的時候,又被人叫住。
“穆老,吩咐前去的人,到高平郡後秘密打探,不可令鳳至知曉。”叫住他以後,徐兵謹再下吩咐。
“若是想要證實真偽,向宗主那位本家直接詢問最為穩妥。”老者仍舊先是將吩咐應下,再開口提醒。
“穆老說的不錯。”對於老者提醒,徐兵謹沒有反駁。肯定以後再度開口,說出這樣吩咐的緣由。
“百年前,鳳至祖上一脈自洛陽離開。此後本宗與他們雖然疏遠,但仍有書信往來。鳳至性情孤傲,輕易不會向我引薦他人。若是讓他知曉我在查他引薦的人,他必定會不悅。那麽鳳至一脈回歸本宗一事,會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遵宗主令。”老者不再質疑。
次日天明,卯時過後,昨夜送來吃食的那個仆人再次前來送朝食。司馬問之看過以後,暗歎老者心思縝密。
昨夜送來的吃食品類繁多,琅琊喜好肉食,食盒中的肉食無一剩餘。
今日再送吃食,肉食比昨日多了許多,應當是有人查看過昨日撤下的食盒,特意做了吩咐。
肉食雖然多,但不會浪費。琅琊沒有修行辟穀術法,每餐都要飲食。
之前跟著司馬問之顛沛流離,饑飽不定。此刻難得有美味敞開供應,正好可以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