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用過朝食以後,司馬問之從屋中走出,向拓跋龍陽居室走去。之前仆人送來吃食的時候曾特意告知,安北王請他過去一敘。
從屋中走出的時候,司馬問之也將琅琊帶上。不是因為不舍,是為了預防不測。
朝食時候,琅琊看向明伶的眼色不善。明伶是因為中傷她受罰,看向琅琊的眼色也不善。
同性相斥,女人與母狼也不能免。司馬問之為防備他離開後有無端變故發生,隻能將二者分開,將琅琊帶走。
“今日早些時候我已上疏,為師兄謀求一個隨軍參謀的位子,師兄莫要推辭,也莫要嫌棄官職微薄。”
拓跋龍陽已在等候,見司馬問之走入後,主動開口招呼。
司馬問之聽後,眉頭不由皺起。幾息過後,微微點頭回應。
拓跋龍陽是請他一同跟隨,為他謀求何種職務,理應與他提前知會商議。私自為他做主定下,令他覺得不喜。
“大軍何日開拔?”雖然不喜,點頭以後,他仍舊開口詢問。
“今日已是四月下旬,若是一切如常,下月月初大軍即可開拔。”拓跋龍陽告知。
“行向何處?”司馬問之再問。
“師兄以為,陛下會先攻何處?”拓跋龍陽聽後沒有直接答複,反問回去,想要考量。
“我哪裏會知曉。”
司馬問之知曉他是存心這樣問,故意不帶好氣的回應,一改之前一本正經的樣子。回應之後不等允許,自己找了一處座位矮身坐下。
坐下之後,接著開口。
“北地我不熟悉,魏夏兩國近些年的恩怨我也不知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依據,如何能夠揣度。”
“是龍陽的過錯。”
在拓跋龍陽麵前,司馬問之一直是正經模樣,此時有些無賴的樣子,令他覺得更加親近。一邊放下身份告罪,一邊將情形講出。
魏夏恩怨百年,在魏國前世,代國還未建立的時候已有糾纏。百餘年來,曆經數次爭鬥,拓跋氏興起,直至今日要將赫連夏國一舉滅國。
司馬問之並非全不知曉,虞夫子教授他的時候,對魏夏史料也有提及。他不知曉的,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依王爺所講,他曾帶兵攻打夏國國都?”司馬問之聽完,開口問道。
“前一年九月,陛下分兵三路。令宜城王達奚斤攻打蒲阪,河南鎮將周幾攻伐陝城,牽製夏國關中兵力。陛下自帶兩萬輕騎,出其不意突襲統萬城。”拓跋龍陽聽後回應。
“最後如何?”司馬問之詢問結果。
詢問之前,他已能猜到大概。
統萬是夏國都城,是夏國前任皇帝赫連勃勃驅使數萬民眾,曆時十餘年建造,輕易不會攻破。
況且,若是之前已被攻破,夏國幾近亡國,此時也無需再去攻伐。
“禁軍將軍豆代田率先攻入統萬城,可惜被斷後路,我軍接應不上,功虧一簣,陛下也隻能班師回城。”
拓跋龍陽的回應未出預料,接著又說出其他事情。
“但也並非一無所獲。陛下將統萬城外數萬夏國子民虜獲,還有十餘萬頭牛馬牲畜一並帶回平城。宜城王那裏也收獲頗豐,連克夏國多位將軍,將蒲阪、長安等地收入囊中。”
“他會同之前一樣,先攻向夏都統萬。”司馬問之聽後想了片刻,隨即回應。
“何以見得?”拓跋龍陽詢問緣由。
“依王爺方才說的,他是極為自信和自負之人。之前攻打統萬功虧一簣,是一大憾事。不破統萬,憾事不除。況且統萬是夏國都城,是皇族聚居之地。攻伐雖然艱險,但事倍功也倍,一破則百破。”司馬問之答複緣由。
“受教。”拓跋龍陽聽後行禮。
“前一日我已說過,明伶到我那後,我自會隨你同去軍中。以何種職務我不在意,但有一事我不參與。”司馬問之受了他一拜之後,將心中想的事情說出。
“何事?”拓跋龍陽問道。
“各地百姓,皆是神州血脈,隻是各為其主。若攻下統萬城,我不做無端殺戮,也不會做劫掠的事情。”司馬問之將事情講出。
方才拓跋龍陽曾說,拓跋燾攻打統萬未果,將城外數萬夏國子民和十數萬牲畜帶回平城。
拓跋燾是輕裝簡行奇襲,必定不會帶多少口糧。並且在他眼中,這些夏國子民與牲畜無異,回返平城路上也不會好生待他們。
數萬百姓,能夠活著到達平城的,恐怕隻有五成,比戰場上死傷將士還要多許多。
“帶回來的俘虜中,活下來的有六七成,現在皆是魏國子民。隻是可惜,其餘人成了無辜亡魂。”
拓跋龍陽會意,話語之中,對司馬問之所求讚同。
此後二人再次交談,辰時將過的時候,司馬問之帶著琅琊離開。剛剛離去不久,府中謀臣走入屋中。
“老師,方才我二人談話,可聽清了?”拓跋龍陽見他走入,開口詢問。然後不等他回答,再次發問。
“依老師之見,皇兄會先攻何處?”
“關中長安。”謀臣回應。
回應之後,同樣不等拓跋龍陽詢問,接著說道。
“此人靠的是推測,沒有根據。長安城中探子傳來消息,隴西與隴中兵馬調動頻繁,赫連昌有令赫連定奪回長安之意。同時統萬城已白日封門,堅閉不出。”
“如此說來,一旦赫連定攻伐長安,赫連昌緊閉門戶等待結局,陛下就隻能派兵馳援關中。”拓跋龍陽會意以後說道。
“正是此意。”
主仆二人交談時候,司馬問之已經回到屋中,他已不再介意拓跋龍陽未告先請。
二人之前的約定,更像是賭約。拓跋龍陽果真能將明伶送來,他願賭服輸。
更何況,無論被定下什麽職務,他皆能進入魏軍,這已足夠。
拓跋龍陽給出的日子,是五月月初。距離那時還有幾日,司馬問之並不著急收拾。
在度過前幾日的尷尬之後,他與明伶二人之間漸漸有了默契。男女有別,許多事情也能默契避過。
如此過了多日,始終不見皇城有動靜。司馬問之快要將此事忘了的時候,五月下旬一日,拓跋龍陽匆忙離府。一個時辰之後,又匆忙返回。返回之後未做耽擱,直接將謀臣叫到自己屋中。
“老師,赫連定前兩日突然兵發長安,與宜城王在關中對峙。陛下已經下令,大軍即將開拔。”見到謀臣到來,拓跋龍陽直接告知。
“攻向何處?”謀臣聽後連忙詢問。
“夏都統萬。”
從屋中走出的時候,司馬問之也將琅琊帶上。不是因為不舍,是為了預防不測。
朝食時候,琅琊看向明伶的眼色不善。明伶是因為中傷她受罰,看向琅琊的眼色也不善。
同性相斥,女人與母狼也不能免。司馬問之為防備他離開後有無端變故發生,隻能將二者分開,將琅琊帶走。
“今日早些時候我已上疏,為師兄謀求一個隨軍參謀的位子,師兄莫要推辭,也莫要嫌棄官職微薄。”
拓跋龍陽已在等候,見司馬問之走入後,主動開口招呼。
司馬問之聽後,眉頭不由皺起。幾息過後,微微點頭回應。
拓跋龍陽是請他一同跟隨,為他謀求何種職務,理應與他提前知會商議。私自為他做主定下,令他覺得不喜。
“大軍何日開拔?”雖然不喜,點頭以後,他仍舊開口詢問。
“今日已是四月下旬,若是一切如常,下月月初大軍即可開拔。”拓跋龍陽告知。
“行向何處?”司馬問之再問。
“師兄以為,陛下會先攻何處?”拓跋龍陽聽後沒有直接答複,反問回去,想要考量。
“我哪裏會知曉。”
司馬問之知曉他是存心這樣問,故意不帶好氣的回應,一改之前一本正經的樣子。回應之後不等允許,自己找了一處座位矮身坐下。
坐下之後,接著開口。
“北地我不熟悉,魏夏兩國近些年的恩怨我也不知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依據,如何能夠揣度。”
“是龍陽的過錯。”
在拓跋龍陽麵前,司馬問之一直是正經模樣,此時有些無賴的樣子,令他覺得更加親近。一邊放下身份告罪,一邊將情形講出。
魏夏恩怨百年,在魏國前世,代國還未建立的時候已有糾纏。百餘年來,曆經數次爭鬥,拓跋氏興起,直至今日要將赫連夏國一舉滅國。
司馬問之並非全不知曉,虞夫子教授他的時候,對魏夏史料也有提及。他不知曉的,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依王爺所講,他曾帶兵攻打夏國國都?”司馬問之聽完,開口問道。
“前一年九月,陛下分兵三路。令宜城王達奚斤攻打蒲阪,河南鎮將周幾攻伐陝城,牽製夏國關中兵力。陛下自帶兩萬輕騎,出其不意突襲統萬城。”拓跋龍陽聽後回應。
“最後如何?”司馬問之詢問結果。
詢問之前,他已能猜到大概。
統萬是夏國都城,是夏國前任皇帝赫連勃勃驅使數萬民眾,曆時十餘年建造,輕易不會攻破。
況且,若是之前已被攻破,夏國幾近亡國,此時也無需再去攻伐。
“禁軍將軍豆代田率先攻入統萬城,可惜被斷後路,我軍接應不上,功虧一簣,陛下也隻能班師回城。”
拓跋龍陽的回應未出預料,接著又說出其他事情。
“但也並非一無所獲。陛下將統萬城外數萬夏國子民虜獲,還有十餘萬頭牛馬牲畜一並帶回平城。宜城王那裏也收獲頗豐,連克夏國多位將軍,將蒲阪、長安等地收入囊中。”
“他會同之前一樣,先攻向夏都統萬。”司馬問之聽後想了片刻,隨即回應。
“何以見得?”拓跋龍陽詢問緣由。
“依王爺方才說的,他是極為自信和自負之人。之前攻打統萬功虧一簣,是一大憾事。不破統萬,憾事不除。況且統萬是夏國都城,是皇族聚居之地。攻伐雖然艱險,但事倍功也倍,一破則百破。”司馬問之答複緣由。
“受教。”拓跋龍陽聽後行禮。
“前一日我已說過,明伶到我那後,我自會隨你同去軍中。以何種職務我不在意,但有一事我不參與。”司馬問之受了他一拜之後,將心中想的事情說出。
“何事?”拓跋龍陽問道。
“各地百姓,皆是神州血脈,隻是各為其主。若攻下統萬城,我不做無端殺戮,也不會做劫掠的事情。”司馬問之將事情講出。
方才拓跋龍陽曾說,拓跋燾攻打統萬未果,將城外數萬夏國子民和十數萬牲畜帶回平城。
拓跋燾是輕裝簡行奇襲,必定不會帶多少口糧。並且在他眼中,這些夏國子民與牲畜無異,回返平城路上也不會好生待他們。
數萬百姓,能夠活著到達平城的,恐怕隻有五成,比戰場上死傷將士還要多許多。
“帶回來的俘虜中,活下來的有六七成,現在皆是魏國子民。隻是可惜,其餘人成了無辜亡魂。”
拓跋龍陽會意,話語之中,對司馬問之所求讚同。
此後二人再次交談,辰時將過的時候,司馬問之帶著琅琊離開。剛剛離去不久,府中謀臣走入屋中。
“老師,方才我二人談話,可聽清了?”拓跋龍陽見他走入,開口詢問。然後不等他回答,再次發問。
“依老師之見,皇兄會先攻何處?”
“關中長安。”謀臣回應。
回應之後,同樣不等拓跋龍陽詢問,接著說道。
“此人靠的是推測,沒有根據。長安城中探子傳來消息,隴西與隴中兵馬調動頻繁,赫連昌有令赫連定奪回長安之意。同時統萬城已白日封門,堅閉不出。”
“如此說來,一旦赫連定攻伐長安,赫連昌緊閉門戶等待結局,陛下就隻能派兵馳援關中。”拓跋龍陽會意以後說道。
“正是此意。”
主仆二人交談時候,司馬問之已經回到屋中,他已不再介意拓跋龍陽未告先請。
二人之前的約定,更像是賭約。拓跋龍陽果真能將明伶送來,他願賭服輸。
更何況,無論被定下什麽職務,他皆能進入魏軍,這已足夠。
拓跋龍陽給出的日子,是五月月初。距離那時還有幾日,司馬問之並不著急收拾。
在度過前幾日的尷尬之後,他與明伶二人之間漸漸有了默契。男女有別,許多事情也能默契避過。
如此過了多日,始終不見皇城有動靜。司馬問之快要將此事忘了的時候,五月下旬一日,拓跋龍陽匆忙離府。一個時辰之後,又匆忙返回。返回之後未做耽擱,直接將謀臣叫到自己屋中。
“老師,赫連定前兩日突然兵發長安,與宜城王在關中對峙。陛下已經下令,大軍即將開拔。”見到謀臣到來,拓跋龍陽直接告知。
“攻向何處?”謀臣聽後連忙詢問。
“夏都統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