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約訂後第三天就是臘八節。大清早兒,孟府上下就開始了忙碌,準備食材,熬製臘八粥。臨安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裏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鬆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裏麵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小孩子則玩的不亦樂乎,孟然同小蓮在小書房裏玩起了追逐打鬧的遊戲。


    兩人玩鬧的樣子,如果是被不知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是兩姐弟在打鬧。小蓮進入孟家也沒多少日子,但或許是營養足了,整個人的身條拔高了不少,原本瘦弱的臉頰也漸漸勻稱起來。小蓮看起來比孟然高了好些,再加上一副恬靜淡然的模樣,不認識的人恐怕會把她當成孟府的大小姐。


    玩了一會兒,孟然也就累了,停下了歇息。看著自己瘦弱的身材,又看了看小蓮,有些沮喪道:“小蓮姐,為什麽你比我高啊?”


    小蓮淡淡一笑:“少爺,我年紀比你大呀,所以就長得高些。”


    “啊?娘不是說我們差不多年紀嘛?”


    “是差不多,隻是比你大一些。”


    “那小蓮姐你多大了呀?”


    “少爺,女孩子的年齡不能輕易告訴別人呢。”


    “噢...可我們是朋友啊!”


    “朋友?”小蓮有些愣神,隨口輕聲道:“小蓮隻是丫鬟,不配做少爺的朋友。”


    原本以為等不到答案的孟然有些泄氣,卻忽然聽到小蓮低低說道:“我今年12了。”


    孟然有些高興:“那等我到十二歲的時候是不是會像你一樣高?”


    小蓮‘噗嗤’一笑,說道:“少爺,等你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大人了,肯定比我長得高。”


    聽到小蓮說自己會長得很高,孟然喜出望外,大聲喊叫著。


    就在這時,孟夫人的貼身丫鬟小環來了,說是臘八粥好了,喊他們一起去喝呢。


    兩個孩子就跟著小環前往飯廳。


    飯廳裏,孟浩與夫人正在說話,不知道說到什麽有趣兒的事情,逗得孟夫人滿臉笑意。


    看到孟然來了,孟夫人起身,一把將孟然拉到自己旁邊坐著,笑著問道:“然兒,今天忙什麽呢?”


    孟然叫了聲父親,又轉身對著母親:“看了一會兒書,然後就是讓小蓮姐陪我玩。”


    孟夫人聽後,一臉得意得對著孟浩說道:“看吧,我做的沒錯吧。自打小蓮來後,然兒活潑了好多。看來之前然兒不好動是沒有什麽玩伴,現在有了就好多了。省得整日裏掉在書堆裏。”


    孟浩看了看神采飛揚的夫人,略帶誇張道:“那可真虧了夫人,夫人持家有方,教育然兒也是很有心得,為夫十分佩服。”


    說完還假模假樣地做了個揖,逗得孟夫人哈哈大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隨後眾人也就一起喝起了臘八粥。


    民間俗諺“臘八過後就是年”。


    過完臘八節,年味兒一天天濃鬱。


    雪下了又下,溫度低了又低,年關已在眼前。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夜”,孟府闔家上下一起吃罷團圓飯後,開始祭灶。民間傳說,每逢到了小年夜,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這家人的壞話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按大眾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臘月二十五,家家戶戶開始做豆腐。“腐”與“福”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獲幸福以及福氣”。


    臘魚二十六,這一天要殺豬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所謂殺豬,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自此,眾人也就開始采買新年要用的各式禮物、食材,以及家家戶戶要有的小零嘴兒。


    臘月二十八,各家各戶都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春聯和窗花,寄托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除夕當天,孟浩派管家帶著各種祭祀禮品先行,隨後自己帶著家人也出了城,一起去了孟氏祖墳所在的農莊。


    除夕夜,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等。然後就是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


    夜漸漸深了,眾人也都有些乏了,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翌日一早,孟浩帶著家人前去祭祀。


    擺好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陳列好供品後,孟浩上前燒香,隨後讀了祝文、獻酒、焚祝文,全家叩拜。


    在農莊吃罷午飯,孟浩帶著家人急忙趕回臨安。


    當晚,孟浩被人請去喝酒,夜半方歸。


    翌日,也就是大年初二。孟浩尚未酒醒,孟夫人隻好自己帶著兒子孟然去了張家。雖然孟然還小,尚未成親,但已與張家小姐訂了婚約,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到了張府,隻有張夫人在家,說是自家老爺已經出門拜年去了。孟夫人也就隨張夫人說些閑話,互道了一些吉祥話。張夫人眼看著孟然一個人坐著無聊,也就派了丫鬟去後院把雪兒叫到前廳來,讓兩個小孩子一起玩耍,順便熟悉一番。


    大人們大手一揮,兩個孩子便一起跑到了張府的後花園。


    那是孟然第三次見到雪兒,他還不知道雪兒的全名是什麽,隻記得她是一個比較安靜的小女孩兒。


    “你好,我叫孟然。”


    雪兒聽到這呆頭呆腦的話語,‘噗嗤’一聲便笑了出來:“我知道你叫孟然。”


    孟然抬頭看著笑靨如花的雪兒,不自覺得跟著雪兒一起笑。


    雪兒轉過頭,正好和孟然對視了一眼,嫩白的臉頰瞬間通紅一片,就連耳朵也紅通通的,仿若下一刻就能溢出血來。


    花園裏的空氣不知何時忽然變得沉重,兩人都不再言語,很有默契地看向遠處的假山。


    過了不知道多久,孟然說道:“雪兒,我還不知道你的全名呢?你能告訴我嗎?”


    雪兒輕聲‘嗯’了一下:“張妙雪。”


    這一刻,空氣似乎又變得輕盈,一切也都變得美好起來。


    接近中午的時候,孟夫人來了花園,說是該走了。於是孟然跟妙雪打了招呼之後,也就跟著母親回了自家府邸。


    一直到孟夫人回到家的時候,孟浩才從酣睡中醒來,隨後便是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溜走,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十。


    孟然許是玩得有些無聊了,就問孟浩:“父親,先生已經走了快兩個月了,什麽時候回來啊?”


    孟浩眉頭一簇,問道:“怎麽?你是自己玩的無聊了?”


    孟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有些無聊了,我自己看書都看煩了,想要先生給我授課了。”


    孟浩撇了兒子一眼:“算日子,也該回來了。我估計最晚二十日應該就回來了。”


    孟然高興地蹦了一下,被孟浩敲了一下腦門:“你已經六歲了,注意點儀態。”


    孟然吐著舌頭做了個鬼臉,隨後就努力做出一副嚴肅的樣子,隻是眉眼間的笑意如何也掩蓋不住。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下午時分,孟夫人帶了兒子和家仆出門。雖是這臨安縣城不大,但每年的燈會都搞得有聲有色,讓人十分喜歡。


    眾人先是去了廟會,買一些稀奇玩意兒和一些小零食,吃飽喝足之後,找了茶樓歇息。


    天色漸晚,街頭的燈慢慢地亮了起來。


    從四通八達的道路以至貧窮人家的曲折小巷,沒有哪一家沒有花燈,亦沒有哪一家沒有燈棚。燈棚用兩根竹竿搭成過橋,中間橫著一根竹竿,掛上一盞雪燈,六盞燈球。大街上的燈棚數以百計,小巷數以十計。從巷口回頭觀看巷內,各式各樣的花燈重疊堆積著,色彩鮮麗,飄飄灑灑,也足以感動眾人。


    城中商業主街上搭建的木棚,掛著一個大燈,上麵畫著論語中的故事,有的寫著燈謎,大家圍著燈籠站著猜著這些燈謎。因此那裏的燈市特別興盛,有雜耍者是在那進行舞獅變形的活動,有鼓吹彈唱表演,煙火施放,擠雜在一起。小街曲巷一有空地,就跳大頭和尚舞,鑼鼓聲聲交錯,處處有人團團簇簇地觀看著。城中的婦女大多是相隨著步行,前往最熱鬧的地方看燈,不然的話,就是大家小戶雜坐在自己的門前,吃瓜子和糖豆,前來觀看賞燈的男男女女。


    是夜,十裏長街一片火樹銀花,集市熙熙攘攘,叫賣燈籠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如縷,各式燈籠映得街市亮如白晝,燈會熱鬧非凡,一直熱鬧至五更天。


    有詞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梁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山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山渡並收藏梁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