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雷神電池公司擊破謠言。


    雷神電動車各地的直營店已經解封了。


    而無希市質檢部門也解除了,對於亞迪電動車使用雷神電池的限製。


    一時之間,東唐電動車市場呈現出三強爭霸的局麵。


    亞迪、雷神、大牛在市場殺得天昏地暗。


    而太零、愛馬、新雷這些沒有高能電池支持的電動車企業,頓時叫苦連天。


    這簡直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不過這種局麵隻是暫時性的,畢竟雷神亞迪是一家人,大牛就是有鬆下在背後撐腰,也堅持不了多久。


    確實這是黃豪傑在故意營造的一種錯覺。


    因為雷神電池公司和亞迪公司目前賣出去的電動車,無論是雷神,還是強風,都呈現出一種瀕臨虧損或者在虧損的狀態。


    原因非常簡單。


    銀河科技中心向兩家公司生產的電動車,抽取巨大的研究補充費用和專利使用費。


    所以大牛的何慶華和鬆下的鬆下成義才會認為,雷神和亞迪正在試圖使用低價驅逐其他競爭者。


    畢竟雷神電池公司和亞迪公司屬於非上市公司,也沒有發行過債券之類的。


    所以他們兩公司是不用公布財務的。


    別人要查,隻能靠納稅額度來看,不過納稅額度有時候是反映不出來企業的收支情況的。


    由於銀河科技中心抽取研發補償費和專利費的原因。


    雷神電池廠的電池,出廠價就是100華元/公斤。


    這個價格很多人都知道,這也是大多數人知道的消息。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雷神電池的真正造價。


    至於亞迪公司如何處理,非常簡單因為雷神電池公司生產的電動車,大量采用亞迪公司的專利。


    銀河科技中心以專利費的名義,返還被抽取的費用。


    因此不了解其中情況的人,都知道雷神電池的生產成本在100華元/公斤左右,甚至更高。


    這才是鬆下成義和何慶華,敢和亞迪雷神打價格戰的原因。


    畢竟雙方都在虧損,那隻能看誰的資本雄厚了。


    問題是雷神電池公司會亞迪公司的虧損,是要打問號的。


    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大牛和鬆下被雷神拖入看起來是價格戰,實際上是雷神在賺錢,大牛和鬆下在虧損。


    此消彼長之下,大牛公司遲早要涼,至於鬆下家大業大,到不會有破產,最多就是肉痛罷了。


    ……


    時間轉瞬即逝。


    一轉眼便來到五一勞動節。


    愛馬公司津市總部。


    董事長張健在和幾個香江來的人,正在會議室談判著。


    “王先生,你們的條件太苛刻了,我無法接受。”張健皺著眉頭說道。


    看著對方到合同條款。


    用亞迪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交換愛馬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這一條他倒是可以接受,畢竟經過雷神電池事件之後。


    亞迪和雷神現在是如日中天。


    這個交換愛馬不會吃虧。


    問題是第二個條件。


    以一百萬的價格收購愛馬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這樣一來相當於對方獲得了愛馬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不僅僅價格非常股份,還讓張健失去了對於愛馬公司的絕對控股,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王誌強笑了笑將一張小紙條遞給張健。


    張健不知道對方搞什麽鬼,接過來一看,差點叫出來。


    隻見小紙條上麵寫著[雷神]


    “你們是嶺南的?”張健驚疑的問道。


    “我們當然是嶺南的,香江不就在嶺南嗎?”王誌強抬一下眼鏡,笑著回答。


    “我是問……”張健正想繼續問下去。


    然而王誌強卻不給他機會:


    “張董事長,機會隻有一次,名額隻有三個,亞迪已經占了一個,你拒絕我馬上走。”


    聽到王誌強的話,張健頓時患得患失起來,猶豫一會之後問道:


    “我需要確定你們真的是來著那裏。”


    “ok!”王誌強從助理手上拿出一份文件,直接遞給張健。


    張健接過來一看,竟然是亞迪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證明,這下子不言而喻了。


    畢竟麵前就雷神電池公司的老板黃豪傑持有雅迪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董先行才百分之二十多。


    可以拿出亞迪公司百分之四十股份的人,除了黃豪傑別無他人。


    將文件還給王誌強,張健靠著椅子閉目沉思著。


    如果不答應,恐怕愛馬將被雷神電池公司列入黑名單。


    沒有雷神電池,愛馬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生存?


    至於和大牛一樣找鬆下,他已經打聽過了,鬆下給大牛供應的超級鋰電池一公斤兩百塊,這還是成本價。


    一公斤兩百塊,那愛馬如何盈利?這簡直是在飲鴆止渴。


    況且他不認為鬆下會兩百塊一公斤賣給他,此路不通啊!


    看來隻能同意了。


    張健無奈的說道:“王先生!我同意股份交換和出售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給你們!”


    王誌強滿意的將合同遞給張健。


    不一會,王誌強就以獵戶座金融投資公司的名義,先將亞迪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和愛馬公司,達成股份交換。


    接著以一百萬華元的價格,收購了愛馬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擁有愛馬公司百分之五十股份的獵戶座金融投資公司,瞬間成為愛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事實上張健的損失並不是太大,畢竟他還獲得了亞迪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


    他知道合同一簽,愛馬就是雷神的小弟了。


    不過這相當於,獲得了雷神電池的購買許可證。


    獵戶座金融投資公司是在香江注冊的離岸公司,但是獵戶座金融投資公司並不是在黃豪傑名下的。


    而是由於幾個家在開曼群島、維京群島注冊的離岸公司控股的,而這些公司都空殼公司,經過好幾層交叉持股之後,最後由一家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天漢控股公司控製。


    而天漢控股公司就是黃豪傑名下的。


    離岸公司具有很高的保密性、還沒有外匯管製、還可以避稅。


    不過黃豪傑開離岸公司,倒不是為了避稅,而是需要隱秘的控製一些企業。


    他並沒有太過在意避稅,畢竟你逃稅太大,非常容易被有關部門盯上。


    與此同時。


    嶺南鵬城市。


    鵬城太零公司,既不台島也不鈴木的太零公司。


    很多人一聽到太零這個名字,就會下意識以為這是一家台島東瀛合資企業。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太零公司是國產公司,他們家和東島以及太陽國鈴木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是一家國內企業,太零之前也是國內的三強。


    號稱“世界的太零、亞洲的亞迪、東唐的愛馬”,實力可見一斑。


    不過由於鵬城國資有持股太零的原因,黃豪傑並不想和官方打太多交道。


    他也沒有想控股太零,畢竟這樣做太明顯了,而太零有官方背景也是一個麻煩。


    考慮到就算是不幫太零,也不能打壓,黃豪傑幹脆將最後一張門票給了太零。


    這樣一來,國內電動車一超三強的格局就形成了。


    而且看起來也不突兀,合資的愛馬、國資的太零、民營的亞迪,超然物外的雷神。


    另外產業布局也完成了,愛馬北方、亞迪江南、太零嶺南,從而形成三大電動車產業基地。


    鵬城太零公司總部。


    董事長黃海藍看著雷神電池公司發過來的邀請函。


    思考一會之後,他便決定去汕美參加雷神電池公司的電動車廠商會議。


    畢竟現在雷神電池公司,捏著一張王牌,這兩個多月太零的銷售量,幾乎是受到了重創。


    畢竟雷神的大本營就在嶺南,雷神的電動車直營店,在嶺南也是最多最完善的。


    太零公司的大本營在嶺南,所以太零公司受到了雷神電動車的首當其衝。


    在嶺南今年的一到四月份的銷售量直線下降,盡管太零已經采取降價促銷搞活動,但是這銷售量卻飛流直下三千尺,根本刹不住車。


    特別是亞迪和大牛也下場之後,那就更加淒慘了。


    有一些地方的經銷商,一個月都賣不出去一輛電動車。


    黃海藍的電話,都快被經銷商打爆了,他本來就稀稀疏疏的頭發,都快掉成地中海了。


    5月5日。


    汕美步邊工業區。


    目前國內五大電動車廠中的雷神、太零、亞迪、愛馬齊聚一堂。


    至於大牛,黃豪傑沒有邀請。


    不少收到風聲的新聞媒體紛紛聞風而動。


    張健一下車,一大群記者便包圍了上去。


    “請問張總!是來雷神公司購買電池的嗎?”一個身材高大的記者仗著體型,直接擠入人群之中大聲問道。


    “張總!聽說愛馬被收購了,請問是雷神公司收購的嗎?”一個濃妝豔抹的女記者拿著錄音筆急促的問道。


    “張總!……”


    “無可奉告!”張健皺著眉頭回了一句,之後便在保鏢的護送下進入雷神電池公司之中。


    而亞迪的董先行昨天已經到了汕美,記者是堵不到他了。


    最後到的黃海藍,倒是沒有拒絕記者的采訪。


    “咳咳!各位我知道的也不多,主要是雷神老總邀請我過來,商議電池配額的事情。”黃海藍回記者的話之後,便直接進入雷神電池公司。


    和兩個月前相比,雷神電池公司的廠房麵積擴大了好幾倍,員工也增加了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河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