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完成東唐電動車協會的框架和理事長的事情。


    黃豪傑繼續說第三件事:


    “各位,今天的第三個問題,就是電動車行業今後的發展問題。


    據前瞻產業研究《2016-2021年東唐電動車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15年電動兩輪車銷量2200萬台左右,電動三輪車銷量800萬台左右,而電動四輪車首次超過70萬台。


    拿電動兩輪車來說,截止到目前,國內有生產許可證的整車企業約有700家,其中僅400家左右活躍度比較高。


    經過今年一年的市場大洗牌,恐怕有200~300家品牌的企業倒閉或歇業。”


    董先行等人也了解過這個《2016-2021年東唐電動車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張健先開口問道:“不知道,黃總有何高見?”


    “根據其他一些相關研究顯示,目前國內的電動車保有量在兩億輛左右。


    從2014年開始,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和電動車市場的飽和,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電動車的銷售量將增長乏力,或者倒退。”


    黃豪傑一邊說,一邊通過一旁的多媒體播放出一些資料。


    隨著黃豪傑的介紹,在場眾人知道這些年的價格戰,讓國內的消費潛力被消耗殆盡。


    黃豪傑又打開國家的一些政策:


    “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對於電動車的限製情況。”


    根據《東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3.5條對“摩托車”是這樣規定的: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km/h,或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大於50m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可合稱為三輪摩托車)。


    第3.6條規定:“輕便摩托車”: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於50km/h,且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不大於50m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輪輕便摩托車,但不包括最高設計車速不大於20km/h的電驅動的兩輪車輛。


    從上述法律和國家行業標準可以看出。


    設計最高時速大於20公裏且小於50公裏的電瓶車,達到了輕便摩托車的國家標準;


    設計最高時速大於50公裏的電動車,達到了摩托車的國家標準,二者都應當屬於機動車範疇。


    董先行抓了抓頭發,開口無奈的說道:


    “我們的很多電動車都是超標的,可是不超標,又會失去一部分市場。”


    黃豪傑挑了挑眉頭說道:


    “所以我們今天才要討論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主動向相關部門提出重新修改關於電動車的規定提案。


    我們要讓電動車也像電動汽車一樣,成為新能源車輛,讓電動車也可以上牌照。


    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畢竟新政策總有一天會來臨,為什麽不去主動適應?”


    董先行、張健、黃海藍頓時點了點頭,他們知道現在國內電動車麵臨的問題,就是準入門檻低,導致大量企業惡性競爭。


    而大量的惡性競爭導致車企利潤低下,隻能惡性循環下去。


    另外就是政策的問題。


    由於電動車並沒有被納入新能源車輛之中,導致一旦電動車的速度超過20公裏/小時,或者重量超過55公斤(不含電池),都被當摩托車處理。


    這才是最麻煩的地方。


    因為各地現在都在不斷禁摩,而電動車卻不屬於新能源車的範疇,反而和傳統燃油摩托車一樣,屬於被禁止範圍之內。


    因此黃豪傑計劃,在今年八月份的東唐電動車研討會上,推動電動車納入新能源車的範疇之中,當然這種事情他也沒有十分把握。


    所以他需要集合雷神、亞迪、愛馬、太零四家的力量,共同在研討會上提案。


    從而跳出國內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怪圈。


    “黃總!對於八月份研討會的事情,我是不抱期望的!”黃海藍憋憋嘴無奈說道。


    在場之中,就他和官方打交道最多,也了解一些磚家叫獸的尿性。


    給電動車限速限重就不說了,還要電動車裝一對腳踏板。


    這個腳踏板還有什麽意義?弄成這樣誰買國標車?


    簡直是在扼殺電動車行業的發展。


    “我知道!官方的事情我們不能確定,所以我們要做兩手準備!老李給各位老總看看我們的計劃。”黃豪傑當然知道研討會不歡而散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他做了兩手準備,成了最好,不成他準備另辟蹊徑。


    李建華將三份文件遞給黃海藍三人。


    三人一看,標題是《儲電—充電站計劃》。


    原來黃豪傑在控股了亞迪之後,就利用亞迪公司的電池管理技術,重新讓人研發了一套雷神電池的電池管理技術。


    之前雷神電池的電池管理技術,那是相當的簡單粗暴,可以說是沒有,畢竟就十公斤一整塊,直接充電和使用,根本毫無技術可言。


    重新研發的雷神電池電池管理技術,將雷神電池製作成0.5公斤一塊,然後二十塊集成一組。


    為什麽要這樣做,去增加電池的管理難度。


    因為這樣做電池的充電速度,將提升二十倍,也就是說之前充滿十公斤需要八十分鍾。


    現在隻需要四分鍾。


    另外黃豪傑準備使用高壓充電技術,因為雷神電池在五百伏的高電壓下,充電速度會提升三倍左右。


    這就意味著,充滿十公斤雷神電池,隻需要一分多鍾。


    咕嚕!黃海藍看著計劃書,不由的唇幹舌燥起來:


    “老弟!你們的速充技術是真的?”


    他知道如果雷神的速充技術真的這麽牛,他們將重新定義整個行業,甚至連電動汽車也會受到影響。


    “文件後麵有實驗報告!”黃豪傑提醒道。


    張健、董先行倆人也不知道雷神竟然搞出這種怪物,連忙翻看起後麵的實驗報告。


    真的!竟然是真的!幾人頓時激動不已。


    “黃總!需要我們做什麽,盡管吩咐!”張健激動的說道,連聲音都有一些顫抖。


    董先行和黃海藍也跟著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河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