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澎湃動力的汽車工廠還沒有完成。


    但是這並不妨礙黃豪傑設計電動汽車。


    三個從上滬大眾汽車挖過來的汽車設計師,此時正按照黃豪傑的要求設計著澎湃動力的第一輛電動汽車。


    黃豪傑的要求非常簡單,以大眾甲殼蟲作為原型,融合老爺車的古典風格,大量采用圓弧線。


    特別是四個輪子的包裹鈑金,幾乎呈現出半球形狀。


    從幾個設計師的設計圖來看,基本符合黃豪傑的想法。


    這台剛剛設計好的電動汽車,就是澎湃動力預計在2017年春季推出新車,澎湃—典雅。


    澎湃—典雅,是典型的a級車,即緊湊型車,車身在4.52米,軸距一般在2.46米。


    前置單電機,電機功率是120千瓦,電池組和電機布置一起。


    之所以不和特斯拉或者比雅迪一樣,布置在底盤之中,主要是因為雷神電池不會燃燒和放熱,不需要擴大散熱麵積來降溫。


    整體和甲殼蟲有點像,不過采用大量的圓弧線,讓人感覺更加的柔和以及萌。


    由於是a級車,所以顯得比起甲殼蟲大一些。


    不過圖紙看起來不直觀,黃豪傑讓他們開始建一個一比一的模型。


    另外黃豪傑和三個設計師商量之後,才初步確定澎湃—典雅的一些配置。


    作為一款定位為代步車或者市內使用的電動車,顯然續航並不需要太大。


    雷神1代電池,配合澎湃1型電機,在滿電情況下,相當於一公斤電池一公裏的續航。


    因此澎湃—典雅,僅僅就配備了280公斤雷神1代電池,實際續航在280公裏左右。


    至於低速巡航可以接近400公裏這個數據,黃豪傑不屑於采用。


    像特斯拉,今年他們的續航標到了500公裏,問題是這個數字絕對要打七折,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最多達到350公裏左右。


    簡直是歪門邪道,沒有真材實料就不要標出來,而國產車同樣是這種情況。


    紛紛號稱400、500公裏續航,問題是一到實際跑,卻紛紛縮水,水得要死,特別是北方的車主,一到冬天那才叫坑爹,鋰電池的性能直線下降,讓消費者苦不堪言。


    因此黃豪傑要求澎湃動力,一定要使用實際續航,不要誤導消費者。


    他來到雷神電池的實驗室之中,隻見十幾個研究員或者工程師,正在測試著電池組。


    這些都是十公斤一組的電池組,他們主要是在實驗那種方式下,280公斤雷神電池的充電速度最適合。


    “測試得如何?”黃豪傑直接問道。


    “黃總,我們這些天測試一百多種組合,這是其中三種,我們認為比較適合的組合方式,你看一下。”一個帶著厚厚眼鏡的工程師一邊說,一邊將一份測試情況遞給黃豪傑。


    接過之後,他慢慢的翻看起來。


    急速型組合:單塊電池0.5公斤,集成560塊,家庭電壓(220伏)下充滿4分鍾,特製充電站(500伏)下充滿1.3分鍾。


    優點:充電速度快。


    缺點:每公斤成本上升6華元左右,電池管理難度大。


    適中型組合:單塊電池2公斤,集成140塊,家庭電壓(220伏)下充滿16分鍾,特製充電站(500伏)下充滿5.3分鍾。


    優點:充電速度適中,每公斤成本上升1.5華元左右,電池管理難度一般。


    缺點:充電比較慢一點。


    低價型組合:單塊10公斤,集成28塊,家庭電壓(220伏)下充滿80分鍾,特製充電站(500伏)下充滿27分鍾左右。


    優點:每公斤成本上升0.3華元左右,電池管理難度簡單。


    缺點:充電速度慢。


    黃豪傑看了之後,皺了皺眉頭,顯然對於這些組合都不滿意。


    再次詢問道:“有沒有單塊一公斤的組合。”


    厚眼鏡工程師連忙在一旁的測試報告之中,將其中一份抽出來遞給黃豪傑:


    “黃總,這就是單塊一公斤的組合。”


    黃豪傑直接接過來翻看。


    快速型組合:單塊電池1公斤,集成280塊,家庭電壓(220伏)下充滿8分鍾,特製充電站(500伏)下充滿2.7分鍾。


    優點:充電速度比較快。


    缺點:每公斤成本上升4.5華元左右,電池管理難度比較大。


    這個才是黃豪傑想要的,畢竟澎湃—典雅定位是代步車或者市區內使用。


    以雷神係現在日益完善的充電站網,追求的就是快充方便,不然充電站怎麽賺錢。


    所以電池的充電速度一定要快,而快充2.7分鍾,顯然非常的適合。


    畢竟很少人會開到差不多才來充電,一般都是剩下的10~30%左右,大多數人就會選擇充電。


    所以車主的充電時間一般都是兩分鍾左右,兩分鍾也就抽一根煙不到的時間,沒有人會覺得不耐煩。


    如果弄個五分鍾之類,顯然很容易讓車主失去耐心。


    黃豪傑盤算了一下,采用1公斤組合,280公斤的電池成本大概是8800華元左右。


    而一輛國產汽油車算上研發、裝配、材料等等,總的製造成本是在售價的50%左右。


    如果除去發動機、變速箱等等汽油動力係統部件的話,光一個車殼子,差不多,這個成本是售價的30%。


    所以說,10萬塊錢的電動車,車殼成本是2.1萬。


    那總的來算,一輛電池電動汽車殼子2.1萬,電池4.4萬,電機、電控2萬塊錢,


    一輛10萬塊錢的電動車造車成本8.5萬,差不多就是一輛10萬塊錢汽油車成本的2倍。


    信敏惠集團發布了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其中就有電動車成本分配比例數據,它是這麽來的,電池30%到45%,電機、電控20%到25%,其它部分20%。


    由此可見,國產電動車如果沒有政策補貼,早就撲街了。


    當然采用雷神電池的澎湃動力,電池成本不可能這麽貴,電池是8800華元,加上一些附屬的設備,大概在1萬華元左右。


    澎湃電機加上電控設備,2萬華元左右。


    底盤和車身2.1萬華元左右。


    然後是其他設備(空調、音箱之類的),1萬華元左右。


    也就是說澎湃—典雅的成本是6萬華元左右。


    盤算一番之後,黃豪傑覺得應該在車身和底盤,以及其他設備上增加一些成本,讓質量更加好一些。


    當然澎湃—典雅,他並不打算賣得太便宜,定價估計在12~15萬華元左右。


    而根據東唐最新出《2016—2020新能源車補貼標準》,續航大於或者等於250公裏的純電動汽車,可以獲得4.4萬華元的補貼。


    這樣一來,黃豪傑可以將澎湃—典雅價格定高一些,讓消費者可以在11~12萬華元買到。


    當然最終定價,還是等車造出來之後再討論一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河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