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


    渤海區海水淡化工程一期的海水淡化工廠正式竣工。


    東唐銀河水務公司的總裁朱建國、副總馬常,還有過來這邊指導工作的海水淡化研究所所長袁全,以及海峰風電的方平和張海峰等人,齊聚一堂在一期海水淡化工廠裏麵。


    “袁所,現在可以試運行嗎?”朱建國問道。


    袁全點了點頭:“可以了。”


    “開始吧!”朱建國向一旁的廠長吩咐道。


    廠長連忙吩咐工人,按照操作流程,開始啟動海水淡化工廠的設備。


    海水淡化工廠的淡化蓄水池的橫截麵是一個梯形,設計長度為一公裏,寬度是五十米。


    海水淡化薄膜設置在兩側的斜麵上,斜麵的長度就是公裏,而寬度為二十米,一側麵積為兩萬平方米,兩側就是四萬平方米。


    整個淡化蓄水池是半密封狀的,頭尾可以通過海水。


    每一百米有一個壓水閘門,海水進入第一個閘門之後,壓水閘門就關閉起來,向另一側壓過去。


    一公裏從頭到尾壓過去,95%的水就像榨汁機一樣被壓到海水淡化薄膜的另一側。


    而到了尾段,就剩下5%的高濃度氯化鈉等溶液,這些溶液被排入一個專門的鹵水蓄水池連忙,然後通過管道運輸到不遠處的海鹽化工廠和儲備庫裏麵。


    同樣被榨出來的淡水,在蓄水池裏麵,快速的被通過管道運輸向需要的地方。


    目前正在運行隻不過是其中一條淡化渠,單單是這一條淡化渠,一年就可以生產280億立方米的淡水。


    而這個海水淡化工廠一共規劃了三條淡化渠,兩條是日常生產使用的,一條是備用的。


    如果三條淡化渠滿負荷運轉,一年可以生產840億立方米的淡水。


    當然滿負荷是不可能的,不是海水淡化工廠生產不了,而是運輸管道運輸不了這麽多淡水。


    目前正在架設的輸水管道,單線的年輸水量是150億立方米。


    如果海水淡化工廠滿負荷運轉,需要六條年輸水量150億立方米的輸水管道。


    因此海水淡化工廠目前就投入一條淡化渠在試生產,而且運轉功率僅僅是40%左右。


    眼前這個麵積多達十萬平方米,深度三十米,可以蓄水30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水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著。


    不要以為30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可以滿足淡化渠的淡水生產速度,一條淡化渠一個小時生產的淡水,就可以填滿這個蓄水池。


    所以試運行之中,僅僅是啟動40%的功率,但就算是這樣,這個蓄水池在兩個半小時左右,也會被徹底填滿。


    副總馬常連忙拿著一個綁著繩子的水桶,拋到淡水蓄水池裏麵,不一會便提起了一桶水。


    “來,大家試一試這水怎樣?”馬常直接用一次性杯子裝了一杯水,嚐了嚐水的味道。


    其他人也紛紛拿起杯子裝水喝起來。


    “還不錯!”


    “沒有感覺到苦澀味。”


    “和純淨水差不多。”


    “太好了,這下子北方的用水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了。”馬常高興的將一杯水一飲而盡。


    “沒有那麽簡單!輸水管道的輸水量是一個問題。”朱建國苦笑起來。


    眾人一聽也不由的笑起來,現在不是管道等水,而是水等管道的問題。


    “朱總放心,我馬上向上麵反應這個問題,既然淡水富餘這麽多,我們不能讓這些產能白白放在這裏浪費掉。”馬常連忙說道。


    “那就勞煩馬總了。”


    “不麻煩,都是分內之事。”


    馬常巴不得這種事情多一點,畢竟水務公司越重要,他的職位就水漲船高,成績也越高。


    試運行了淡化渠之後,眾人兵分三路。


    馬常去向上麵打報告;袁全和廠長等人,繼續在測試著海水淡化設備的情況,看看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而朱建國和方平等人,則去商量風電發電站建設布置的事情。


    ……


    北平城長老院。


    “長老,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水務部的部長蘇德麟笑容滿麵的跑進入二長老的辦公室。


    二長老抬了抬眼鏡問道:“什麽天大的好消息?”


    “渤海灣的海水淡化工廠已經在試運行了,這個是詳細報告。”


    二長老頓時接過來仔細的翻閱起來。


    [渤海區海水淡化工程一期試運行狀況良好,單條淡化渠可以年產淡水280億立方米……滿負荷可以年產840億立方米淡水……]


    看到這裏,二長老那寵辱不驚的表情,也不由自主的喝彩起來:


    “好!好!非常好!這下子北方的用水問題迎刃而解了!”


    “長老,海水淡化工廠的產量沒有問題,現在是管道運輸不了這麽多淡水!”蘇德麟連忙解釋道。


    二長老連忙翻到馬常提到的問題之中。


    年輸水量150億立方米?管道線路太過於單一?


    “德麟,冀省、蒙區、遼東省、津市、北平市這五地,一年需要多少用水?”二長老抬頭問道。


    “冀省181億立方米、蒙區185億立方米、遼東省167億立方米、津市27億立方米、北平市43億立方米,五地一共603億立方米淡水!”蘇德麟顯然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那數據是對答如流。


    “603億立方米,也就是說第一期就可以滿足冀省、蒙區、遼東省、津市、北平市這五地的用水。”二長老迅速盤算起來。


    “長老說得沒有錯,這些淡水供應五地是綽綽有餘的,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沉思一會之後,二長老重重的拿著報告,斬釘截鐵的說道:


    “輸水管道馬上建,先建設通往冀省、津市和北平市的管道,這些淡水對於北方太重要了。”


    “我們馬上去安排。”


    “不,我親自督戰這個項目,另外這個項目的名字太普通了,就改名叫再造黃河工程吧!”


    事實上渤海區的第一期海水淡化工廠,其實可以當得上“再造黃河”這個稱號。


    因為黃河的年流量大概在560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兩條淡化渠的年產量。


    但是兩者是不一樣的,因為黃河的水含沙量非常多,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而海水淡化工廠出來的淡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很快長老院就召開了一次專門會議,經過討論之後。


    決定增加兩條輸水主管道,一條是供應冀省、津市、北平市的二號線;一條供應遼東省三號線。


    二號線優先開工,三號線明年下半年建設。


    另外就是在渤海區魯省的沿海地區、蘇省的沿海地區,規劃兩座新的海水淡化工廠。


    從規劃圖上看,再造黃河工程第一、二、三期就像三棵大樹一樣,海水淡化工廠是樹根,輸水管道是樹幹樹枝,沿線城市就像樹葉。


    ()


    搜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河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銀河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