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他是小隊長
穿書七零假千金,一夜團寵暴富了 作者:仰望陽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時候,唐莞莞覺得自己是誤會高正林了。
他剛才是有等她的,不然以他這個速度,應該早就到達田地裏。
高正林並不知道唐莞莞心裏所想,帶著她來到田地裏,指著田地裏的紅薯蔓道,“你站在這裏看著,一會兒我挖出紅薯,你可以將它們裝到竹籃裏麵。”
高正林用餘光打量唐莞莞,見她正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向她安排工作。其實,他並沒有想讓她工作,隻覺得如果不給她找點事情做,怕她想要挖紅薯。
他們村子裏麵的紅薯可是他們今年過年的口糧,不能讓她給霍霍掉。
“好,這個活我會。”唐莞莞收回自己的目光,來到高正林的旁邊,等著他挖紅薯。
這裏其實也沒有什麽好看的,大家都是和高正林一樣,被安排在一塊田地裏,要麽是挖紅薯,要麽是挖土豆,工作幾乎都是一樣的。
高正林見她並沒有要求自己動手挖紅薯,心裏悄悄鬆了一口氣,掄起鋤頭開始挖地。
唐莞莞站在邊上看著,高正林一鋤頭下去,然後帶上來一鋤頭泥土,上麵還掛著幾個紅薯。
紅薯生長在地裏,一根蔓底下會帶好幾個紅薯,唐莞莞並沒有著急,而是等高正林將這根蔓上麵的所有紅薯都挖出來,等他往旁邊移了一兩步後,自己蹲下身子,去撿紅薯。
紅薯上麵帶著好些泥土,唐莞莞直接用力將紅薯上麵的泥土扒幹淨,然後放到竹筐裏麵。
高正林雖然在挖紅薯,但唐莞莞的所有動作都看在眼裏,見她做得很好,不禁對她高看幾眼,他真的會以為她會嫌髒,所以不想動手怎麽的。
唐莞莞一連撿了一竹筐紅薯,熟練起來後,有時間休息,等到高正林挖出一窩紅薯,自己再去撿。
“林子,我剛才看到我們鄰居沒有挖紅薯,躲在玉米地裏,看到我,就回去了。”唐莞莞撿紅薯的活算是田地裏比較輕省的活,幹順之後,便有空想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剛才遇到的那個長得特別帥的鄰居。
高正林聽到唐莞莞的話,詫異了一下,她竟然知道李逸洲是他們的鄰居。
“他是小隊長,現在負責看管玉米田,不用跟我們一樣挖紅薯。”心裏驚訝歸驚訝,高正林麵上不顯,認真解釋。
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今天上午別人都在上工,而他還有時間回家。
“林子,我們村子所有人都必須下地掙工分嗎?”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了解了五道溝村子所有的規章製度,自己才可能在這種規章製度下,找到一個讓自己活得最好的狀態。
唐莞莞發現,高正林不太主動說話,但自己問什麽,他都會認真回答,這正合她意,開始向他打聽關於村子裏的一切。
“不是,每家隻要有人上工就可以。”高正林搖搖頭,他們村子的農活除了夏收秋收以外,活並不是很多。
除了這兩個季節,有些人可以選擇不上工。
但是,他們一年所掙的工分直接關係到他們一年分到的糧食,已經有好幾年,大家分到的糧食都不是很多,所以,就算不要求家家戶戶每個人都上工,可為了分到更多的糧食,隻要稍微可以賺工分的人,都會選擇上工。
高正林並沒有解釋得那麽詳細,他知道父母的意思是,唐莞莞可以不用跟他們一起上工掙工分。
“原來是這樣啊。”唐莞莞想想也是,工分直接關係到糧食,隻要家裏有足夠的糧食,大家誰還願意幹活,這都是被現實逼得。
“那一年分到的糧食夠家裏人吃嗎?”唐莞莞想到第一天吃的糧食,太不好了。
可高家不算自己八口人,除了兩個孩子,一個在照顧家裏的人,還有五個勞動力,難道五個勞動力都不能讓家裏的日子好過一些嗎?
“夠吃。”高正林抿抿嘴,眼神變得暗淡起來,他們家這麽多人掙工分,可是還是不行的,他們家裏還欠著外麵很多錢。
“除了掙工分,你們還能做什麽賺錢?”唐莞莞繼續發問,高家的糧食雖然夠吃,可與自己想要的小資生活差得太遠。
這次,高正林的聲音悶悶的,“沒有。”
果然,農民富不起來,真的與他們沒有辦法尋到讓他們生活更好的方向,隻能靠著種田,想富起來,太難了。
唐莞莞見高正林的動作慢下來,自己蹲得腳有些麻了,直接拉過紅薯葉子,坐上去。
“林子,你……你有沒有上過學?”高正林現在隻有十五歲,正是上學的年紀。
唐莞莞想到,小說裏,女主高曼青是高一文化水平,她到達京都後,高家直接給她找了一份在百貨商店上班的工作。
“上過。”高正林聽到唐莞莞的話,過了很久,在唐莞莞以為他不會回答自己的時候,慢慢出聲。
唐莞莞沒有再問他為什麽不上學,鄉下不上學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沒錢。
“我來的時候帶了很多書,你想看書了,可以去找我拿。”唐莞莞側過頭,盯著用力挖紅薯的高正林道。
高正林皺皺眉頭,她下鄉就拿了一袋子的行李,難道她光帶書了。
“你是不是想上學?”高正突然正色道,高曼青在他們家裏時,這個時候已經去上學了。
“沒有。”唐莞莞果斷回答,與其讓她坐到教室裏麵,還不如讓她想法子賺錢。
高正林再次詫異地看了一眼唐莞莞,關鍵是她,讓她驚訝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我們要買東西,應該去哪裏買呀?”想要賺錢,必須有人交易的地方,五道溝直接被她直接否定了。
“去鎮上。”
“怎麽可以去鎮上?”
“走著去?”
唐莞莞,“……”唐莞莞覺得高正林回答自己的問題沒有剛才那麽認真了。
殊不知,高正林在聽到唐莞莞想要去鎮上的時候,對她的好感直線下降,果然,她根本適應不了他們村子的生活。
他剛才是有等她的,不然以他這個速度,應該早就到達田地裏。
高正林並不知道唐莞莞心裏所想,帶著她來到田地裏,指著田地裏的紅薯蔓道,“你站在這裏看著,一會兒我挖出紅薯,你可以將它們裝到竹籃裏麵。”
高正林用餘光打量唐莞莞,見她正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向她安排工作。其實,他並沒有想讓她工作,隻覺得如果不給她找點事情做,怕她想要挖紅薯。
他們村子裏麵的紅薯可是他們今年過年的口糧,不能讓她給霍霍掉。
“好,這個活我會。”唐莞莞收回自己的目光,來到高正林的旁邊,等著他挖紅薯。
這裏其實也沒有什麽好看的,大家都是和高正林一樣,被安排在一塊田地裏,要麽是挖紅薯,要麽是挖土豆,工作幾乎都是一樣的。
高正林見她並沒有要求自己動手挖紅薯,心裏悄悄鬆了一口氣,掄起鋤頭開始挖地。
唐莞莞站在邊上看著,高正林一鋤頭下去,然後帶上來一鋤頭泥土,上麵還掛著幾個紅薯。
紅薯生長在地裏,一根蔓底下會帶好幾個紅薯,唐莞莞並沒有著急,而是等高正林將這根蔓上麵的所有紅薯都挖出來,等他往旁邊移了一兩步後,自己蹲下身子,去撿紅薯。
紅薯上麵帶著好些泥土,唐莞莞直接用力將紅薯上麵的泥土扒幹淨,然後放到竹筐裏麵。
高正林雖然在挖紅薯,但唐莞莞的所有動作都看在眼裏,見她做得很好,不禁對她高看幾眼,他真的會以為她會嫌髒,所以不想動手怎麽的。
唐莞莞一連撿了一竹筐紅薯,熟練起來後,有時間休息,等到高正林挖出一窩紅薯,自己再去撿。
“林子,我剛才看到我們鄰居沒有挖紅薯,躲在玉米地裏,看到我,就回去了。”唐莞莞撿紅薯的活算是田地裏比較輕省的活,幹順之後,便有空想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剛才遇到的那個長得特別帥的鄰居。
高正林聽到唐莞莞的話,詫異了一下,她竟然知道李逸洲是他們的鄰居。
“他是小隊長,現在負責看管玉米田,不用跟我們一樣挖紅薯。”心裏驚訝歸驚訝,高正林麵上不顯,認真解釋。
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今天上午別人都在上工,而他還有時間回家。
“林子,我們村子所有人都必須下地掙工分嗎?”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了解了五道溝村子所有的規章製度,自己才可能在這種規章製度下,找到一個讓自己活得最好的狀態。
唐莞莞發現,高正林不太主動說話,但自己問什麽,他都會認真回答,這正合她意,開始向他打聽關於村子裏的一切。
“不是,每家隻要有人上工就可以。”高正林搖搖頭,他們村子的農活除了夏收秋收以外,活並不是很多。
除了這兩個季節,有些人可以選擇不上工。
但是,他們一年所掙的工分直接關係到他們一年分到的糧食,已經有好幾年,大家分到的糧食都不是很多,所以,就算不要求家家戶戶每個人都上工,可為了分到更多的糧食,隻要稍微可以賺工分的人,都會選擇上工。
高正林並沒有解釋得那麽詳細,他知道父母的意思是,唐莞莞可以不用跟他們一起上工掙工分。
“原來是這樣啊。”唐莞莞想想也是,工分直接關係到糧食,隻要家裏有足夠的糧食,大家誰還願意幹活,這都是被現實逼得。
“那一年分到的糧食夠家裏人吃嗎?”唐莞莞想到第一天吃的糧食,太不好了。
可高家不算自己八口人,除了兩個孩子,一個在照顧家裏的人,還有五個勞動力,難道五個勞動力都不能讓家裏的日子好過一些嗎?
“夠吃。”高正林抿抿嘴,眼神變得暗淡起來,他們家這麽多人掙工分,可是還是不行的,他們家裏還欠著外麵很多錢。
“除了掙工分,你們還能做什麽賺錢?”唐莞莞繼續發問,高家的糧食雖然夠吃,可與自己想要的小資生活差得太遠。
這次,高正林的聲音悶悶的,“沒有。”
果然,農民富不起來,真的與他們沒有辦法尋到讓他們生活更好的方向,隻能靠著種田,想富起來,太難了。
唐莞莞見高正林的動作慢下來,自己蹲得腳有些麻了,直接拉過紅薯葉子,坐上去。
“林子,你……你有沒有上過學?”高正林現在隻有十五歲,正是上學的年紀。
唐莞莞想到,小說裏,女主高曼青是高一文化水平,她到達京都後,高家直接給她找了一份在百貨商店上班的工作。
“上過。”高正林聽到唐莞莞的話,過了很久,在唐莞莞以為他不會回答自己的時候,慢慢出聲。
唐莞莞沒有再問他為什麽不上學,鄉下不上學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沒錢。
“我來的時候帶了很多書,你想看書了,可以去找我拿。”唐莞莞側過頭,盯著用力挖紅薯的高正林道。
高正林皺皺眉頭,她下鄉就拿了一袋子的行李,難道她光帶書了。
“你是不是想上學?”高正突然正色道,高曼青在他們家裏時,這個時候已經去上學了。
“沒有。”唐莞莞果斷回答,與其讓她坐到教室裏麵,還不如讓她想法子賺錢。
高正林再次詫異地看了一眼唐莞莞,關鍵是她,讓她驚訝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我們要買東西,應該去哪裏買呀?”想要賺錢,必須有人交易的地方,五道溝直接被她直接否定了。
“去鎮上。”
“怎麽可以去鎮上?”
“走著去?”
唐莞莞,“……”唐莞莞覺得高正林回答自己的問題沒有剛才那麽認真了。
殊不知,高正林在聽到唐莞莞想要去鎮上的時候,對她的好感直線下降,果然,她根本適應不了他們村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