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花木扶疏,庭院深深。
本是七月暑日,烈日如火,連樹上的知了都給曬的無精打彩,失了鳴叫的興致,懨懨的伏於綠葉掩映中,靜悄悄的消磨這暑天悶熱。
陳飾精美的小臥廳裏,坐北朝南正擺一張花開富貴的老紅木軟榻,榻上鋪一領玉色冰簟,一秀麗婦人慵懶斜倚,合衣輕臥。一碧衫丫環跪伏腳榻之上,一麵打瞌睡,一麵給婦人輕輕的捶腿。
正是暑日,這小臥廳之內,非但不覺半絲暑氣,反是涼浸浸的,和著室內幽幽雅雅不散的一縷清香,種種舒適怡人,便是神仙也住得了。
簾攏輕動,一個身著嬌黃裙子,頭梳垂鬟髻十八\\\\\\\\九歲的大丫環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那碧衫丫環正瞌睡的香,半分未曾察覺。還是這黃裙丫環一隻手輕按於她肩上,碧衫丫環方警醒了,回頭一看,彎起一雙明淨的眸子,無聲甜美一笑。
黃裙丫環聲音壓低,輕聲稟道,“太太,黃嬤嬤來了。”
俏麗婦人顯然並未入眠,她懶懶的睜開眼睛,含笑責怪,“你這丫頭真是,黃嬤嬤就是你祖母,還一口一個黃嬤嬤的。”
黃鸝笑道,“太太麵前,奴婢不敢壞了規矩。”小步上前服侍俏麗婦人起身。
門外丫環聽到裏頭的動靜,連忙打起簾子請黃嬤嬤進去。黃嬤嬤頭插一二金釵,身著綢衣,看著就是體麵老仆。她尚未行禮,俏麗婦人已擺手,“嬤嬤不必多禮,坐吧。”
黃嬤嬤依舊將身一福,壓低了些聲音,“太太,已經未初了。”
俏麗婦人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喉間哼了一聲,“什麽時辰,又與我有什麽相幹。人家都大剌剌的說了,有後娘就有後爹,可不是我虐待了他?我又何必去多事,再叫人以為我這繼母有甚歹毒心腸,更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黃嬤嬤靜靜聽了這番抱怨,依舊溫聲勸道,“大爺孩子心性,說出的話哪裏做的準。正因他口無遮攔,對太太不敬,老爺方惱了大爺,這不才教訓他麽。隻是老奴細思量著,太太是長輩,俗語還說呢,大人不計小人過,母子哪有隔夜仇。太太是嫡母,大爺喊您一聲太太,就是您的兒子,太太還能真跟他一個小孩子計較不成?再者,就是看在老太太的麵子上,隻當盡孝了。”
“罷了罷了。”俏麗婦人麵色微緩和,“我們羅家是什麽門風,我自幼承父母教導,難道還真跟他一個半大小子計較?隻是後母難為,少不得受些委屈,這些年我受的還少嗎?多一次也不多。現在什麽時辰了?”
黃嬤嬤稟道,“已是未初了,奴婢著人去打聽了,祠堂裏鬼哭狼嚎的,約摸是真打狠了。”
羅氏一笑,心下微微快意,嗔道,“咱們老爺啊,生就是這副嚴厲性子。還好夏哥兒是個省心的,行了,老太太這個時辰定在午覺,莫要去攪擾老人家,傳她們進來服侍我梳洗,這就去給大爺求情。”
黃嬤嬤奉承道,“太太心胸寬闊哪,無人能及。”
羅氏歎,“做人後娘的,哪個敢不寬闊來著。”
羅氏出身書香,其父為正三品禮部侍郎。好端端的書香閨秀,要說怎麽給唐大人做了繼室呢?還要從這年代的一樁盛舉說起——春闈。
大鳳王朝最重科舉,朝中六部高官無一不是科舉進士出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老子愛才子,民間男女也偏愛才郎。故此,每年春闈後,新科進士就成了婚配熱門。每次春闈三榜一出,除了特有背景的新科進士,餘者都要被搶——搶去做新郎。
羅氏十五歲的時侯趕上一科春闈,其父當時官職尚低,家丁也沒本事,原是搶了一個三榜同進士,想著湊合湊合倒也罷了,結果還未把同進士運到羅家,就給人中途劫了去,搞得羅氏十五上沒嫁出去。
羅氏母親出身將門,當年就是羅氏的姥爺親自出馬,把羅氏的爹羅老爺搶回家配給女兒做丈夫。羅母自己得了搶女婿的甜頭,一心一意要給閨女搶個好的。那年的同進士被人劫了和,羅母一合計,反正閨女年紀不大,索性再等三年。
終於羅氏十八歲時,又趕上朝廷春闈。這回羅老爺爭氣,升了三品侍郎,比較能拿出手了。羅母往娘家借了數十彪壯兵丁,金榜一出,由羅母親自帶隊,把唐女婿搶回了家去。
要說唐大人這相貌真是沒的挑,當年唐大人不過二十二歲,正當青春年華,且生的身長六尺三寸(一尺約合0cm),長眉鳳目,鼻高嘴闊,端的是才貌雙全偉丈夫氣概。
而且,唐大人的春闈名次也好,二榜傳臚。
細算起來,比羅大人當年的名次更好。
羅母完全是眼明手快,搶了人就跑,中間打退六七撥劫和的,曆經千辛萬苦的把唐大人劫回了家去。好茶好水相待,又一番好言好語的相問,主要是問其婚姻狀況。
小唐進士喝一巡好茶,坦誠相告,“出身寒微,家有老母幼子、糟糠之妻。”
羅母一聽這話便是心下一跳,她實在是相中了這位年輕俊俏的小唐進士給閨女做女婿,當初捉女婿時瞧著小唐大人年輕俊俏,還以為家中未曾婚配呢,誰曉得竟連兒子都有了。
羅母心裏就甭提多懊惱喪氣了,然後,羅母耍了個小花招,她老人家一麵歎道,“實慕大人俊才,不想竟無佳緣,可歎可歎。”一麵歎,一麵就避出小廳。
接著在羅母的暗示下,羅母身邊得力嬤嬤——黃嬤嬤出場了,黃嬤嬤借機與唐大人拉了兩句家常,然後從門當戶對、夫賢妻孝一直說到好男配好女、好馬配好鞍,總而言之一句話:小唐大人你願意休妻不?你要願意休妻,咱家老爺太太也樂意將掌上明珠相許!
聽了黃嬤嬤一番好言相勸,小唐進士喝完三盞好茶,將青花瓷盞輕輕的放於手畔幾上,一撣身上皂布袍,溫聲道,“若今因富貴而棄糟糠之妻,他日必因富貴而棄貴府小姐。唐某自幼讀聖賢書,不敢行此不義之士。貴府偏愛,小生心領。”施施然起身告辭。
黃嬤嬤將小唐進士的話照稟羅母,失去如意佳婿的遺憾如同三月猶帶寒意的微風,她老人家眼圈兒一酸,抹著眼睛道,“真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孩子,怎生偏就與你姑娘無緣哩!看小唐進士衣衫素樸,如今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了,雖與咱家無緣,到底唐突了他,他身量與大哥兒相仿,取兩套大哥兒未上身新衣,送與小唐進士。就說他才情高,人品較才情更高,請他勿必收下,莫要見外。”
黃嬤嬤臉色微僵,道,“太太,小唐進士已經告辭了。”
羅母嗔,“這孩子,走這麽快做甚,當心出去再被人搶。”隻得作罷。
小唐進士走得飛快是有原因地,羅家的茶實在好,小唐進士出身貧困,從未喝過如此香茶,一時忘情,就多喝了幾盞。
茶喝多了,難免就要那啥。
小唐進士要麵子,尤其當時黃嬤嬤拉著他的小嫩手說的口沫橫飛,小唐進士實在不好要求去如廁。於是,一直憋到黃嬤嬤說到口幹舌噪,小唐進士才當即立斷回絕了羅家,一路急行出了羅府。走出羅府的巷子,到街上三拐五繞尋一僻靜角落,小唐進士撩起衣衫順暢的解決三急之一。
誰知小唐進士剛順暢了,褲帶還未來得及係上,一隻麻袋自天而降,於是,小唐進士被搶了第二遭。
據說,那天小唐進士被搶三回,然後,他三次堅貞表示:糟糠之妻不下堂。
要知道,敢放手搶進士做進士的,那在帝都城也是數得著的人家。不然,條件忒差,人家新科進士可得瞧得上你家呢!
小唐進士富貴後不忘糟糠之妻,縱使三家扼腕少了個好女婿,不過,大家也欽佩小唐進士品行過人、令人稱道。
小唐進士十五載寒窗,一朝成名天下知,功名富貴隨之而來,正是要回家接老娘老婆兒子來帝都來享福的時候了。誰曉得,發妻劉氏這般沒福氣,小唐進士敲鑼打鼓回鄉時,劉氏已是病重難起,與小唐進士團圓數日後便藥石罔效不治而亡。
小唐進士成親早,他十六,劉氏十八,劉氏出身小地主家庭,娘家有幾百畝田地,在劉家莊算是富戶。當初劉老爺瞧著小唐念書有靈性,想著投資個潛力股,便將女兒相許。劉氏為人溫柔可親,照顧比自己小兩歲的丈夫極是用心,婚後夫妻二人亦有無數甜蜜時光,劉氏一麵操持家中用度,一麵孝順婆婆,服侍丈夫,四鄉八裏出名的賢惠人兒。更兼婚後第二年就生下了與小唐仿若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唐惜春,初時心下偶爾對劉氏微有挑剔的婆婆唐老太太,這時候對劉氏亦是讚不絕口。
劉嶽父投資了潛力股,小唐也爭氣,二十二歲就中了進士。惜之劉氏命短,丈夫剛剛功名有成,兒子尚且懵懂頑童,便撒手而去。
小唐進士哭了三天三夜,無奈人死不能複生。小唐進士感念發妻情分,上書朝廷請了一年的假,給妻子守孝。
這年頭兒,給祖父母、父母守孝要辭官在家,守妻孝大多是個名頭上的事,根本不必辭官。女人如衣服,前程才要緊啊,怎奈小唐進士情深意重。因他是當年的二榜傳臚,正當熱乎頭兒,此事上達天聽,皇帝也允了,還歎一句,“難得如此癡情人。”
癡情的小唐進士在老家給老婆大辦了喪事,尋了好**處,想著待百年之後夫妻便可團聚。於是,在鄉間一麵守妻孝,一麵教導幼子,奉養老母。
倒是帝都又有人對小唐進士留了心,這人並非別人,便是羅母。
羅母一合計,先時你有老婆,不願和離,這是咱沒緣法。如今你那老婆薄命,這豈不是天作的姻緣麽!
本是七月暑日,烈日如火,連樹上的知了都給曬的無精打彩,失了鳴叫的興致,懨懨的伏於綠葉掩映中,靜悄悄的消磨這暑天悶熱。
陳飾精美的小臥廳裏,坐北朝南正擺一張花開富貴的老紅木軟榻,榻上鋪一領玉色冰簟,一秀麗婦人慵懶斜倚,合衣輕臥。一碧衫丫環跪伏腳榻之上,一麵打瞌睡,一麵給婦人輕輕的捶腿。
正是暑日,這小臥廳之內,非但不覺半絲暑氣,反是涼浸浸的,和著室內幽幽雅雅不散的一縷清香,種種舒適怡人,便是神仙也住得了。
簾攏輕動,一個身著嬌黃裙子,頭梳垂鬟髻十八\\\\\\\\九歲的大丫環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那碧衫丫環正瞌睡的香,半分未曾察覺。還是這黃裙丫環一隻手輕按於她肩上,碧衫丫環方警醒了,回頭一看,彎起一雙明淨的眸子,無聲甜美一笑。
黃裙丫環聲音壓低,輕聲稟道,“太太,黃嬤嬤來了。”
俏麗婦人顯然並未入眠,她懶懶的睜開眼睛,含笑責怪,“你這丫頭真是,黃嬤嬤就是你祖母,還一口一個黃嬤嬤的。”
黃鸝笑道,“太太麵前,奴婢不敢壞了規矩。”小步上前服侍俏麗婦人起身。
門外丫環聽到裏頭的動靜,連忙打起簾子請黃嬤嬤進去。黃嬤嬤頭插一二金釵,身著綢衣,看著就是體麵老仆。她尚未行禮,俏麗婦人已擺手,“嬤嬤不必多禮,坐吧。”
黃嬤嬤依舊將身一福,壓低了些聲音,“太太,已經未初了。”
俏麗婦人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喉間哼了一聲,“什麽時辰,又與我有什麽相幹。人家都大剌剌的說了,有後娘就有後爹,可不是我虐待了他?我又何必去多事,再叫人以為我這繼母有甚歹毒心腸,更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黃嬤嬤靜靜聽了這番抱怨,依舊溫聲勸道,“大爺孩子心性,說出的話哪裏做的準。正因他口無遮攔,對太太不敬,老爺方惱了大爺,這不才教訓他麽。隻是老奴細思量著,太太是長輩,俗語還說呢,大人不計小人過,母子哪有隔夜仇。太太是嫡母,大爺喊您一聲太太,就是您的兒子,太太還能真跟他一個小孩子計較不成?再者,就是看在老太太的麵子上,隻當盡孝了。”
“罷了罷了。”俏麗婦人麵色微緩和,“我們羅家是什麽門風,我自幼承父母教導,難道還真跟他一個半大小子計較?隻是後母難為,少不得受些委屈,這些年我受的還少嗎?多一次也不多。現在什麽時辰了?”
黃嬤嬤稟道,“已是未初了,奴婢著人去打聽了,祠堂裏鬼哭狼嚎的,約摸是真打狠了。”
羅氏一笑,心下微微快意,嗔道,“咱們老爺啊,生就是這副嚴厲性子。還好夏哥兒是個省心的,行了,老太太這個時辰定在午覺,莫要去攪擾老人家,傳她們進來服侍我梳洗,這就去給大爺求情。”
黃嬤嬤奉承道,“太太心胸寬闊哪,無人能及。”
羅氏歎,“做人後娘的,哪個敢不寬闊來著。”
羅氏出身書香,其父為正三品禮部侍郎。好端端的書香閨秀,要說怎麽給唐大人做了繼室呢?還要從這年代的一樁盛舉說起——春闈。
大鳳王朝最重科舉,朝中六部高官無一不是科舉進士出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老子愛才子,民間男女也偏愛才郎。故此,每年春闈後,新科進士就成了婚配熱門。每次春闈三榜一出,除了特有背景的新科進士,餘者都要被搶——搶去做新郎。
羅氏十五歲的時侯趕上一科春闈,其父當時官職尚低,家丁也沒本事,原是搶了一個三榜同進士,想著湊合湊合倒也罷了,結果還未把同進士運到羅家,就給人中途劫了去,搞得羅氏十五上沒嫁出去。
羅氏母親出身將門,當年就是羅氏的姥爺親自出馬,把羅氏的爹羅老爺搶回家配給女兒做丈夫。羅母自己得了搶女婿的甜頭,一心一意要給閨女搶個好的。那年的同進士被人劫了和,羅母一合計,反正閨女年紀不大,索性再等三年。
終於羅氏十八歲時,又趕上朝廷春闈。這回羅老爺爭氣,升了三品侍郎,比較能拿出手了。羅母往娘家借了數十彪壯兵丁,金榜一出,由羅母親自帶隊,把唐女婿搶回了家去。
要說唐大人這相貌真是沒的挑,當年唐大人不過二十二歲,正當青春年華,且生的身長六尺三寸(一尺約合0cm),長眉鳳目,鼻高嘴闊,端的是才貌雙全偉丈夫氣概。
而且,唐大人的春闈名次也好,二榜傳臚。
細算起來,比羅大人當年的名次更好。
羅母完全是眼明手快,搶了人就跑,中間打退六七撥劫和的,曆經千辛萬苦的把唐大人劫回了家去。好茶好水相待,又一番好言好語的相問,主要是問其婚姻狀況。
小唐進士喝一巡好茶,坦誠相告,“出身寒微,家有老母幼子、糟糠之妻。”
羅母一聽這話便是心下一跳,她實在是相中了這位年輕俊俏的小唐進士給閨女做女婿,當初捉女婿時瞧著小唐大人年輕俊俏,還以為家中未曾婚配呢,誰曉得竟連兒子都有了。
羅母心裏就甭提多懊惱喪氣了,然後,羅母耍了個小花招,她老人家一麵歎道,“實慕大人俊才,不想竟無佳緣,可歎可歎。”一麵歎,一麵就避出小廳。
接著在羅母的暗示下,羅母身邊得力嬤嬤——黃嬤嬤出場了,黃嬤嬤借機與唐大人拉了兩句家常,然後從門當戶對、夫賢妻孝一直說到好男配好女、好馬配好鞍,總而言之一句話:小唐大人你願意休妻不?你要願意休妻,咱家老爺太太也樂意將掌上明珠相許!
聽了黃嬤嬤一番好言相勸,小唐進士喝完三盞好茶,將青花瓷盞輕輕的放於手畔幾上,一撣身上皂布袍,溫聲道,“若今因富貴而棄糟糠之妻,他日必因富貴而棄貴府小姐。唐某自幼讀聖賢書,不敢行此不義之士。貴府偏愛,小生心領。”施施然起身告辭。
黃嬤嬤將小唐進士的話照稟羅母,失去如意佳婿的遺憾如同三月猶帶寒意的微風,她老人家眼圈兒一酸,抹著眼睛道,“真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孩子,怎生偏就與你姑娘無緣哩!看小唐進士衣衫素樸,如今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了,雖與咱家無緣,到底唐突了他,他身量與大哥兒相仿,取兩套大哥兒未上身新衣,送與小唐進士。就說他才情高,人品較才情更高,請他勿必收下,莫要見外。”
黃嬤嬤臉色微僵,道,“太太,小唐進士已經告辭了。”
羅母嗔,“這孩子,走這麽快做甚,當心出去再被人搶。”隻得作罷。
小唐進士走得飛快是有原因地,羅家的茶實在好,小唐進士出身貧困,從未喝過如此香茶,一時忘情,就多喝了幾盞。
茶喝多了,難免就要那啥。
小唐進士要麵子,尤其當時黃嬤嬤拉著他的小嫩手說的口沫橫飛,小唐進士實在不好要求去如廁。於是,一直憋到黃嬤嬤說到口幹舌噪,小唐進士才當即立斷回絕了羅家,一路急行出了羅府。走出羅府的巷子,到街上三拐五繞尋一僻靜角落,小唐進士撩起衣衫順暢的解決三急之一。
誰知小唐進士剛順暢了,褲帶還未來得及係上,一隻麻袋自天而降,於是,小唐進士被搶了第二遭。
據說,那天小唐進士被搶三回,然後,他三次堅貞表示:糟糠之妻不下堂。
要知道,敢放手搶進士做進士的,那在帝都城也是數得著的人家。不然,條件忒差,人家新科進士可得瞧得上你家呢!
小唐進士富貴後不忘糟糠之妻,縱使三家扼腕少了個好女婿,不過,大家也欽佩小唐進士品行過人、令人稱道。
小唐進士十五載寒窗,一朝成名天下知,功名富貴隨之而來,正是要回家接老娘老婆兒子來帝都來享福的時候了。誰曉得,發妻劉氏這般沒福氣,小唐進士敲鑼打鼓回鄉時,劉氏已是病重難起,與小唐進士團圓數日後便藥石罔效不治而亡。
小唐進士成親早,他十六,劉氏十八,劉氏出身小地主家庭,娘家有幾百畝田地,在劉家莊算是富戶。當初劉老爺瞧著小唐念書有靈性,想著投資個潛力股,便將女兒相許。劉氏為人溫柔可親,照顧比自己小兩歲的丈夫極是用心,婚後夫妻二人亦有無數甜蜜時光,劉氏一麵操持家中用度,一麵孝順婆婆,服侍丈夫,四鄉八裏出名的賢惠人兒。更兼婚後第二年就生下了與小唐仿若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唐惜春,初時心下偶爾對劉氏微有挑剔的婆婆唐老太太,這時候對劉氏亦是讚不絕口。
劉嶽父投資了潛力股,小唐也爭氣,二十二歲就中了進士。惜之劉氏命短,丈夫剛剛功名有成,兒子尚且懵懂頑童,便撒手而去。
小唐進士哭了三天三夜,無奈人死不能複生。小唐進士感念發妻情分,上書朝廷請了一年的假,給妻子守孝。
這年頭兒,給祖父母、父母守孝要辭官在家,守妻孝大多是個名頭上的事,根本不必辭官。女人如衣服,前程才要緊啊,怎奈小唐進士情深意重。因他是當年的二榜傳臚,正當熱乎頭兒,此事上達天聽,皇帝也允了,還歎一句,“難得如此癡情人。”
癡情的小唐進士在老家給老婆大辦了喪事,尋了好**處,想著待百年之後夫妻便可團聚。於是,在鄉間一麵守妻孝,一麵教導幼子,奉養老母。
倒是帝都又有人對小唐進士留了心,這人並非別人,便是羅母。
羅母一合計,先時你有老婆,不願和離,這是咱沒緣法。如今你那老婆薄命,這豈不是天作的姻緣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