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蘇軾出使
全民遊戲:我從村長開始爭霸天下 作者:半壺煙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又能堅持多久呢?”屈通搖搖頭:“北疆可不是安穩之地,再說二十萬軍隊的吃喝本王都滿足不了……”
開皇元年,八月二十,
陸尋將大營再次遷移至晉中,同時派出使者,前往燕京。
與此同時,大齊將主力北移,突襲幽州。幽州常年與蒙古部落征戰民風彪悍。其守將周法尚早有準備,大齊一時之間竟沒有取得優勢。
八月二十二日,
連日攻城受挫的孫旭,接受諸葛亮的建議,派水軍出海,運陸軍於幽州東部登陸,連下兩城。
晉中大營中的陸尋,將手上的折子放在桌子上,笑吟吟道:“沒想到是蘇先生前來,有些出乎朕的意料,朕記得你辭官了!”
“國家有難,外臣豈敢棄我主不顧?”蘇軾正色道:“外臣沒想到,陛下會視你我兩國盟約如無物,擅起刀兵,讓百姓生靈塗炭,實屬不該!”
“嗬嗬,蘇先生言辭如刀啊!”陸尋不以為然道:“你說朕毀約在先,朕不否認!但要說百姓生靈塗炭,朕不敢苟同!”
“先生,你可來過大燕邊境?你可知,我軍每到一處,百姓皆歡呼慶祝,你說這是為何?”
蘇軾一時語塞,陸尋接著說道:“以先生之才,應該不難發現,百姓苦燕久矣!先生真該到城池中看看,大燕各城守將吃喝玩樂,窮其所能的搜刮百姓餘財!”
“強搶民女,虐殺百姓,屢見不鮮,他們是真正的視百姓如牛羊啊!先生,你覺得大燕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蘇軾神色怔怔,躬身道:“百姓之禍,皆是我等臣子無能!陛下,我主如今手握二十萬大軍,燕京軍民同心,勢必能夠抵禦外辱……”
“先生,何必說這些沒用的話?”陸尋深呼吸幾次,神色平靜的說道:“先生請說,屈通有何要求,才願意放棄抵抗?”
“這……”蘇軾沒想到陸尋會如此直接:“外臣此來隻是表達我主的問候,沒有請降之意……”
“先生何必說違心的話!”陸尋嘴角微微上揚:“你可以回去告訴屈通,朕給他自由,當然前提是他要遵守我大華律法!另外,先生,大華翰林院學士一職,朕虛位以待!”
“還請陛下讓外臣把話說完!”蘇軾越發恭敬,聲音微微提高:“我主欲與陛下聯手,如此我們便可處於絕對優勢,滅掉大齊二十萬大軍,那麽大齊將再無爭霸之力!”
“如今大齊主力被拖在幽州,陛下隻需要驅兵直插大齊後軍,與我主聯手完成合圍!那麽大齊這二十萬大軍,連同其國主孫旭定然沒有逃脫之理!”
陸尋聞言詢問:“然後呢?我軍深入敵軍後方,風險有多大,先生不會不知吧?”
“當然!”蘇軾點了點頭:“我主願意奉陛下為主,替陛下永鎮幽州!”
“哈哈!”陸尋大笑,指著蘇軾搖搖頭:“先生,如果易地而處,你會不會同意?”
片刻,陸尋臉上的笑容消失:“先生,我還是那句話,屈通投降,朕不限製他的自由,你們朕也會妥善安置,至於其他,先生還是不要再提!”
“朕乏了!”
蘇軾歎了口氣,躬身一禮:“外臣告退!”
陸尋看著蘇軾的背影嗤笑道:“果然如奉孝所言,屈通當朕是傻子嗎?”
“不得不承認,這位蘇使君所言很有誘惑力!”郭嘉打趣道:“主公有沒有心動?”
“你還別說,朕還真有那麽一絲絲心動,可惜……”陸尋搖搖頭:“朕不可能相信屈通,將我大軍置於險境!”
他轉念一想,又開口詢問道:“這屈通對大齊,是不是也是這一番說辭?”
“臣不知,不過應該差不多吧!臣估計,不到最後一刻,屈通是不會投降的!”
陸尋暗罵:“大齊太狗了,讓我們拖住屈通主力,他去打幽州,可惜啊!”
郭嘉失笑:“幽州雖地盤廣闊,但是土地貧瘠,匪患不斷,得之短時間無甚益處,主公何必羨慕!”
次日,蘇軾返回燕京,將陸尋的話說了一遍,屈通默然:“自由嗎?還真是很有誘惑力!大齊那邊怎麽說?”
“孫旭帶話,隻要主公投降,高官厚祿,金銀財寶,任由主公選,他絕不推辭!”
“嗬!”屈通不置可否:“先生可知道張須陀如何了?”
“張元帥?”蘇軾一愣:“臣聽說他在大華任西部軍區的一路將軍,微臣倒是見到羅士信了,在陸尋的中軍任職!”
屈通點點頭:“先生一路奔波,早點回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蘇軾見他的情緒不對,但是沒有久留。
屈通微微歎了口氣,看著桌子上的折子喃喃道:“是本王錯了……”
八月二十五,
屈通點十萬援軍派往幽州,周法尚所部士氣大漲,止住這幾日的頹勢,隱隱有反攻之勢。
孫旭見此氣急敗壞,不顧諸葛亮阻攔,將大本營防線前推百裏。同時命徐茂公領五萬兵馬,截斷燕京到幽州要道。
一時之間,大齊的戰略重心開始轉往幽州。
陸尋看的津津有味,沒想到屈通的反抗力度如此之強:“奉孝,如果我們此時出動水軍,突襲大齊首都,有幾成勝算?”
郭嘉一時沒明白陸尋是說笑,還是有這打算,遲疑的說道:“應該有五成吧!不過,距離太遠,得不償失!”
“朕知道,說笑而已!”陸尋吐槽道:“這屈通做事婆婆媽媽的,他到底怎麽想的?”
“臣估計他應該想明白了,不然也不會將兵馬派往幽州!”郭嘉心有成竹:“主公有沒有發現,防守我們的兵力越來越少?”
“這個…朕倒是真沒注意!”
“臣建議將軍隊慢慢集中,向東移動!”郭嘉在地圖上畫了條線,指著一處城市說道:“您可將本部大本營,秘密遷往陽泉!”
陸尋驚詫,失聲道:“奉孝,這陽泉的位置太過微妙了,一個不慎很容易引起衝突……”
“臣有兩個原因!”郭嘉伸出兩根手指:“一,屈通若是投降,可派人前去燕京接手部隊,同時佯裝出兵牽製,我大軍可由陽泉東進……”郭嘉指在地圖的一點。
開皇元年,八月二十,
陸尋將大營再次遷移至晉中,同時派出使者,前往燕京。
與此同時,大齊將主力北移,突襲幽州。幽州常年與蒙古部落征戰民風彪悍。其守將周法尚早有準備,大齊一時之間竟沒有取得優勢。
八月二十二日,
連日攻城受挫的孫旭,接受諸葛亮的建議,派水軍出海,運陸軍於幽州東部登陸,連下兩城。
晉中大營中的陸尋,將手上的折子放在桌子上,笑吟吟道:“沒想到是蘇先生前來,有些出乎朕的意料,朕記得你辭官了!”
“國家有難,外臣豈敢棄我主不顧?”蘇軾正色道:“外臣沒想到,陛下會視你我兩國盟約如無物,擅起刀兵,讓百姓生靈塗炭,實屬不該!”
“嗬嗬,蘇先生言辭如刀啊!”陸尋不以為然道:“你說朕毀約在先,朕不否認!但要說百姓生靈塗炭,朕不敢苟同!”
“先生,你可來過大燕邊境?你可知,我軍每到一處,百姓皆歡呼慶祝,你說這是為何?”
蘇軾一時語塞,陸尋接著說道:“以先生之才,應該不難發現,百姓苦燕久矣!先生真該到城池中看看,大燕各城守將吃喝玩樂,窮其所能的搜刮百姓餘財!”
“強搶民女,虐殺百姓,屢見不鮮,他們是真正的視百姓如牛羊啊!先生,你覺得大燕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蘇軾神色怔怔,躬身道:“百姓之禍,皆是我等臣子無能!陛下,我主如今手握二十萬大軍,燕京軍民同心,勢必能夠抵禦外辱……”
“先生,何必說這些沒用的話?”陸尋深呼吸幾次,神色平靜的說道:“先生請說,屈通有何要求,才願意放棄抵抗?”
“這……”蘇軾沒想到陸尋會如此直接:“外臣此來隻是表達我主的問候,沒有請降之意……”
“先生何必說違心的話!”陸尋嘴角微微上揚:“你可以回去告訴屈通,朕給他自由,當然前提是他要遵守我大華律法!另外,先生,大華翰林院學士一職,朕虛位以待!”
“還請陛下讓外臣把話說完!”蘇軾越發恭敬,聲音微微提高:“我主欲與陛下聯手,如此我們便可處於絕對優勢,滅掉大齊二十萬大軍,那麽大齊將再無爭霸之力!”
“如今大齊主力被拖在幽州,陛下隻需要驅兵直插大齊後軍,與我主聯手完成合圍!那麽大齊這二十萬大軍,連同其國主孫旭定然沒有逃脫之理!”
陸尋聞言詢問:“然後呢?我軍深入敵軍後方,風險有多大,先生不會不知吧?”
“當然!”蘇軾點了點頭:“我主願意奉陛下為主,替陛下永鎮幽州!”
“哈哈!”陸尋大笑,指著蘇軾搖搖頭:“先生,如果易地而處,你會不會同意?”
片刻,陸尋臉上的笑容消失:“先生,我還是那句話,屈通投降,朕不限製他的自由,你們朕也會妥善安置,至於其他,先生還是不要再提!”
“朕乏了!”
蘇軾歎了口氣,躬身一禮:“外臣告退!”
陸尋看著蘇軾的背影嗤笑道:“果然如奉孝所言,屈通當朕是傻子嗎?”
“不得不承認,這位蘇使君所言很有誘惑力!”郭嘉打趣道:“主公有沒有心動?”
“你還別說,朕還真有那麽一絲絲心動,可惜……”陸尋搖搖頭:“朕不可能相信屈通,將我大軍置於險境!”
他轉念一想,又開口詢問道:“這屈通對大齊,是不是也是這一番說辭?”
“臣不知,不過應該差不多吧!臣估計,不到最後一刻,屈通是不會投降的!”
陸尋暗罵:“大齊太狗了,讓我們拖住屈通主力,他去打幽州,可惜啊!”
郭嘉失笑:“幽州雖地盤廣闊,但是土地貧瘠,匪患不斷,得之短時間無甚益處,主公何必羨慕!”
次日,蘇軾返回燕京,將陸尋的話說了一遍,屈通默然:“自由嗎?還真是很有誘惑力!大齊那邊怎麽說?”
“孫旭帶話,隻要主公投降,高官厚祿,金銀財寶,任由主公選,他絕不推辭!”
“嗬!”屈通不置可否:“先生可知道張須陀如何了?”
“張元帥?”蘇軾一愣:“臣聽說他在大華任西部軍區的一路將軍,微臣倒是見到羅士信了,在陸尋的中軍任職!”
屈通點點頭:“先生一路奔波,早點回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蘇軾見他的情緒不對,但是沒有久留。
屈通微微歎了口氣,看著桌子上的折子喃喃道:“是本王錯了……”
八月二十五,
屈通點十萬援軍派往幽州,周法尚所部士氣大漲,止住這幾日的頹勢,隱隱有反攻之勢。
孫旭見此氣急敗壞,不顧諸葛亮阻攔,將大本營防線前推百裏。同時命徐茂公領五萬兵馬,截斷燕京到幽州要道。
一時之間,大齊的戰略重心開始轉往幽州。
陸尋看的津津有味,沒想到屈通的反抗力度如此之強:“奉孝,如果我們此時出動水軍,突襲大齊首都,有幾成勝算?”
郭嘉一時沒明白陸尋是說笑,還是有這打算,遲疑的說道:“應該有五成吧!不過,距離太遠,得不償失!”
“朕知道,說笑而已!”陸尋吐槽道:“這屈通做事婆婆媽媽的,他到底怎麽想的?”
“臣估計他應該想明白了,不然也不會將兵馬派往幽州!”郭嘉心有成竹:“主公有沒有發現,防守我們的兵力越來越少?”
“這個…朕倒是真沒注意!”
“臣建議將軍隊慢慢集中,向東移動!”郭嘉在地圖上畫了條線,指著一處城市說道:“您可將本部大本營,秘密遷往陽泉!”
陸尋驚詫,失聲道:“奉孝,這陽泉的位置太過微妙了,一個不慎很容易引起衝突……”
“臣有兩個原因!”郭嘉伸出兩根手指:“一,屈通若是投降,可派人前去燕京接手部隊,同時佯裝出兵牽製,我大軍可由陽泉東進……”郭嘉指在地圖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