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號”已經被智腦安排妥當了。
在整整十年的時間裏,智腦一直在更新數據:航行數據、觀測數據、宇宙物質分析、掃描拍照星體、生物循環係統數據,完善船內的各種設備性能。
智腦所學的東西,超過了一個人能在一生中學習的所有知識的100萬倍,除了生物的情緒波動它還學不會之外,它越來越像人了,甚至連語言節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它把所學的這些東西交叉分析後進行綜合思考,獨自研究出了很多理論——基於數據解析而來。人工ai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從一個青蛙的思維成長成一個成年人思維的水平,邏輯能力和統籌分析、預判等能力都類似於人類。
除了對情感——這種智慧生物才有的獨特情緒,目前還像個嬰兒般,其它的一切都做得很好。
它能在幾毫秒之內算出一個人麵部肌肉的變化所代表的含義。但是,無法得知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帶有人類大腦非理性邏輯的東西,比如一個計劃。
智腦的芯片仍需要人類為它更新,它沒有手和腳,也不會走,隻是靜靜地待在“太平洋號”上。
人類耗費了近60年的時間才研發出了它,也為這個智腦取了個好名字——“亞當”。
有兩個“亞當”,這個是二號,另一個在人類位於土星軌道上的衛星城中。就像剛從伊甸園中走出來的懵懂人類,亞當的智慧一直在被開發,對一切知識都貪婪地吸收一空。
與從土星出發時相比,“牛頓號”上的小型智腦的數據處理能力,已經比之前增長了330%左右,隻待船員們醒來就可以隨時出發。
在這片星雲的縫隙中——夾在兩顆巨行星中的,距離約4個天文單位的巨大縫隙,這是智腦不帶感**彩的數學描述。
“太平洋號”正在以強大的推進力,擺脫身後一顆巨行星的引力束縛,剛好有隕石流在頭頂掠過。
剛醒來的船員們都舒展四肢,已經做完恢複肌體運動的人,陸續走向餐廳,準備吃10年來的第一餐。
這種餐的特點也很明顯,流質體、富含纖維與葡萄糖、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沒有任何味道。
在6個小時後,人體的各種機能才會被完全恢複,那時可以吃合成蛋白塊做成的各種美味菜肴。
整個“太平洋號”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物戰艦,所有船上的生命,就像生活在其體內的微生物。
流體能量,在這個自成一體的生物圈內循環,任何一點“物質”都不會沒用。包括生物的排泄物——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船員吃的合成食物的物質,是某人的糞便也沒錯。
但是,沒有一個人會這麽想……
那樣是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雖然他們都知道這種處理方式經過上千道工序,與地裏長出的莊稼沒什麽區別,但這是事實。
被生物利用過的廢棄物,那些高分子物質被轉化成氫、氮、碳等後會被重新收集,密集處理後重新投入整個“太平洋號”大循環中。
沒人注意諸葛雲的行蹤,除了無處不在的“亞當”——但是,他有最高等級的控製權限,絲毫也不在乎智腦的監視。這部分監視數據也隻有最高權限才能看到,那就是他自己和艦長本人。
羅斯福艦長的身份是個謎。
他的一切資料,甚至連諸葛雲都不清楚,但是他明白一點就夠了——艦長是需要首先被控製的人。
他曾經在陽東升的私密會客室中見過羅斯福,當然,是秘密的會見。
對方是否知道自己,就無從判斷了,因為彼時的他,是隔著雙向玻璃見到羅斯福的。
而羅斯福艦長的一切資料,都在“行星理事會”對外公布的資料中可查,隻是沒人知道那是真實的或做過手腳的資料。
在無人的區域,有一些特別的艙室,沒有人知道這些艙室的作用,除了諸葛雲。
在飛船的結構圖上,這裏顯示是循環控製係統的備用設備室,而且不是為居住而設計的。
他從自己的房間裏走進去,一個獨立的隔間就在其隔壁。
套房內的空間很大,飛船上的居住區為了保證每名隨船研究人員的舒適性——或者說是為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對房間的私密性和獨立性,是必須要滿足的。
套房內開門的3層鎖秘鑰,隻有他一個人知道。
門後的事物,也是他任務的一環。
在門前,他把手指放到了設備上,屏幕上什麽也沒有顯示門就開啟了。
那裏麵是一個秘密儲藏間,在有些發紫的白色燈光照射下,他的全身都像被薄紗覆蓋住了。
這種探測光線在係統控製下有三種模式,前兩種主要是掃描、記錄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和基因特征。
而最後一種,是能在10秒內殺死一切生物的細胞破壞射線。
隻有被授權後,才能通過掃描,並無傷的待在這房間裏,沒有授權的人在這裏是一秒鍾也不能待的。
靜謐無聲的倉房內,頂壁上被熒光帶環繞的、三種顏色的淡淡燈光依次亮起,內室的門開了。
零下5度的室溫,讓人很快就渾身發抖,但是諸葛雲不在乎,他的身體上有自動調節溫度的皮膚衣,紅外熱能在其上流轉。
溫度這種物理變化,是廣泛存在於宇宙中的基本狀態。
既可以是生命的搖籃,也可以是生命的墳墓。
任何一個恒星係統中溫度都存在著數億倍的差距,溫度最低是-273.15度,上不封頂,從絕對零度到上億度的高溫。
冰河期,是絕大多數岩質行星在某個時期都曾有過的時期。
地球上的冰河期,是在地質曆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一二疊紀和第四紀。
冰河期的成因也並不複雜,主要是由地殼運動和火山噴發形成的。厚厚的火山灰噴發到大氣中,遮蔽了恒星能量到達行星表麵,時間可以長達幾百年,而這幾百年間,所有不能適應溫度變化的生物都會死亡。
人類也是生物,身體溫度超過正負10度就會死亡,同樣不能適應溫度的這種變化。
但是人類的智慧,讓這些溫度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耐低溫抗高溫的衣服,隻要包裹住人類的軀體,裏麵的生物就會保持在恒定溫度中。
所以說,智慧對於生物來說,也是一種能保證生存和種族延續的能力,但是智慧必須借助外力來延續。
這就好比:讓擁有智慧這種能力的人類,和缺少智慧,但擁有強韌身體的野獸,放在一個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同一個籠子裏,最後哪一方會活著出來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缺少智慧的生物為了延續自身種族,會向另一種方向進化——堅厚的外殼、尖利的爪牙、更大的感知力、強壯龐大的肉體、能高速移動的身軀……
如果同時擁有無上智慧和超級堅韌的身體,這種生物是否存在於宇宙萬域呢?
諸葛雲站在一個凸起於地麵,直徑約為3米的地台上,觸摸了頭頂5條機械臂的其中一條,一道光屏浮現於空中。
在輸入了幾條命令後,地麵上的環形地台開始緩緩轉動,頃刻間那個凸起的地台中間就升起了一台冰棺,冰冷的氣息蔓延開來,幾束光從機械臂的圓球狀關節的透鏡中射出,打在了冰棺上,來回移動掃描。
這是一台特製的冬眠裝置,裏麵的“東西”也是特別的。
諸葛雲注視著光屏:生物掃描各項數據正常,是否解除冬眠是/否
手指輕輕觸摸了“是”
“嗡!”
整個房間的光線由紫黑色緩慢轉變為淡黃色。牆壁上的柔光燈帶亮起,光幕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大堆數據,有如綠色的螢火蟲般落下,複雜、冗長。
這套生物自檢係統是獨立於“亞當”那龐大係統之外的,所有的數據接口都被人為的封鎖了。
一條機械臂降了下來,微微閃耀的綠光,從機械臂金屬手指端裂開的縫隙中柔和地灑出,除冰的光子罩展開工作。在13秒的時間內,緩慢從冰棺的上部劃過下部,綠光隨後隱匿於機械臂裏。
外部除冰完成,冰棺內的生物循環係統啟動了。
水霧在罩子內部,被偏振波擊碎成細小的分子團,很快消失在其內部。
諸葛雲隔著玻璃罩,靜靜地望著其中躺著的女人,除掉了眼罩的美麗眼皮上有一條白色的,很長的冰裂紋樣的疤痕。
很快,冰棺中的女人鼻翼煽動了一下。
無比俏麗的臉龐上滾落了一滴水珠,像淚珠一樣“啪嗒”跌落在肩胛骨上,順著柔滑的肌膚滑落身後,更襯托了其魅力無比的身軀。
冰凍的美人睜開了雙眼,呆呆地凝視著玻璃罩外的麵孔。似乎大腦還沉浸在近10年冬眠的夢境中。
在整整十年的時間裏,智腦一直在更新數據:航行數據、觀測數據、宇宙物質分析、掃描拍照星體、生物循環係統數據,完善船內的各種設備性能。
智腦所學的東西,超過了一個人能在一生中學習的所有知識的100萬倍,除了生物的情緒波動它還學不會之外,它越來越像人了,甚至連語言節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它把所學的這些東西交叉分析後進行綜合思考,獨自研究出了很多理論——基於數據解析而來。人工ai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從一個青蛙的思維成長成一個成年人思維的水平,邏輯能力和統籌分析、預判等能力都類似於人類。
除了對情感——這種智慧生物才有的獨特情緒,目前還像個嬰兒般,其它的一切都做得很好。
它能在幾毫秒之內算出一個人麵部肌肉的變化所代表的含義。但是,無法得知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帶有人類大腦非理性邏輯的東西,比如一個計劃。
智腦的芯片仍需要人類為它更新,它沒有手和腳,也不會走,隻是靜靜地待在“太平洋號”上。
人類耗費了近60年的時間才研發出了它,也為這個智腦取了個好名字——“亞當”。
有兩個“亞當”,這個是二號,另一個在人類位於土星軌道上的衛星城中。就像剛從伊甸園中走出來的懵懂人類,亞當的智慧一直在被開發,對一切知識都貪婪地吸收一空。
與從土星出發時相比,“牛頓號”上的小型智腦的數據處理能力,已經比之前增長了330%左右,隻待船員們醒來就可以隨時出發。
在這片星雲的縫隙中——夾在兩顆巨行星中的,距離約4個天文單位的巨大縫隙,這是智腦不帶感**彩的數學描述。
“太平洋號”正在以強大的推進力,擺脫身後一顆巨行星的引力束縛,剛好有隕石流在頭頂掠過。
剛醒來的船員們都舒展四肢,已經做完恢複肌體運動的人,陸續走向餐廳,準備吃10年來的第一餐。
這種餐的特點也很明顯,流質體、富含纖維與葡萄糖、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沒有任何味道。
在6個小時後,人體的各種機能才會被完全恢複,那時可以吃合成蛋白塊做成的各種美味菜肴。
整個“太平洋號”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物戰艦,所有船上的生命,就像生活在其體內的微生物。
流體能量,在這個自成一體的生物圈內循環,任何一點“物質”都不會沒用。包括生物的排泄物——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船員吃的合成食物的物質,是某人的糞便也沒錯。
但是,沒有一個人會這麽想……
那樣是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雖然他們都知道這種處理方式經過上千道工序,與地裏長出的莊稼沒什麽區別,但這是事實。
被生物利用過的廢棄物,那些高分子物質被轉化成氫、氮、碳等後會被重新收集,密集處理後重新投入整個“太平洋號”大循環中。
沒人注意諸葛雲的行蹤,除了無處不在的“亞當”——但是,他有最高等級的控製權限,絲毫也不在乎智腦的監視。這部分監視數據也隻有最高權限才能看到,那就是他自己和艦長本人。
羅斯福艦長的身份是個謎。
他的一切資料,甚至連諸葛雲都不清楚,但是他明白一點就夠了——艦長是需要首先被控製的人。
他曾經在陽東升的私密會客室中見過羅斯福,當然,是秘密的會見。
對方是否知道自己,就無從判斷了,因為彼時的他,是隔著雙向玻璃見到羅斯福的。
而羅斯福艦長的一切資料,都在“行星理事會”對外公布的資料中可查,隻是沒人知道那是真實的或做過手腳的資料。
在無人的區域,有一些特別的艙室,沒有人知道這些艙室的作用,除了諸葛雲。
在飛船的結構圖上,這裏顯示是循環控製係統的備用設備室,而且不是為居住而設計的。
他從自己的房間裏走進去,一個獨立的隔間就在其隔壁。
套房內的空間很大,飛船上的居住區為了保證每名隨船研究人員的舒適性——或者說是為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對房間的私密性和獨立性,是必須要滿足的。
套房內開門的3層鎖秘鑰,隻有他一個人知道。
門後的事物,也是他任務的一環。
在門前,他把手指放到了設備上,屏幕上什麽也沒有顯示門就開啟了。
那裏麵是一個秘密儲藏間,在有些發紫的白色燈光照射下,他的全身都像被薄紗覆蓋住了。
這種探測光線在係統控製下有三種模式,前兩種主要是掃描、記錄生命體的基本特征和基因特征。
而最後一種,是能在10秒內殺死一切生物的細胞破壞射線。
隻有被授權後,才能通過掃描,並無傷的待在這房間裏,沒有授權的人在這裏是一秒鍾也不能待的。
靜謐無聲的倉房內,頂壁上被熒光帶環繞的、三種顏色的淡淡燈光依次亮起,內室的門開了。
零下5度的室溫,讓人很快就渾身發抖,但是諸葛雲不在乎,他的身體上有自動調節溫度的皮膚衣,紅外熱能在其上流轉。
溫度這種物理變化,是廣泛存在於宇宙中的基本狀態。
既可以是生命的搖籃,也可以是生命的墳墓。
任何一個恒星係統中溫度都存在著數億倍的差距,溫度最低是-273.15度,上不封頂,從絕對零度到上億度的高溫。
冰河期,是絕大多數岩質行星在某個時期都曾有過的時期。
地球上的冰河期,是在地質曆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一二疊紀和第四紀。
冰河期的成因也並不複雜,主要是由地殼運動和火山噴發形成的。厚厚的火山灰噴發到大氣中,遮蔽了恒星能量到達行星表麵,時間可以長達幾百年,而這幾百年間,所有不能適應溫度變化的生物都會死亡。
人類也是生物,身體溫度超過正負10度就會死亡,同樣不能適應溫度的這種變化。
但是人類的智慧,讓這些溫度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耐低溫抗高溫的衣服,隻要包裹住人類的軀體,裏麵的生物就會保持在恒定溫度中。
所以說,智慧對於生物來說,也是一種能保證生存和種族延續的能力,但是智慧必須借助外力來延續。
這就好比:讓擁有智慧這種能力的人類,和缺少智慧,但擁有強韌身體的野獸,放在一個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同一個籠子裏,最後哪一方會活著出來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缺少智慧的生物為了延續自身種族,會向另一種方向進化——堅厚的外殼、尖利的爪牙、更大的感知力、強壯龐大的肉體、能高速移動的身軀……
如果同時擁有無上智慧和超級堅韌的身體,這種生物是否存在於宇宙萬域呢?
諸葛雲站在一個凸起於地麵,直徑約為3米的地台上,觸摸了頭頂5條機械臂的其中一條,一道光屏浮現於空中。
在輸入了幾條命令後,地麵上的環形地台開始緩緩轉動,頃刻間那個凸起的地台中間就升起了一台冰棺,冰冷的氣息蔓延開來,幾束光從機械臂的圓球狀關節的透鏡中射出,打在了冰棺上,來回移動掃描。
這是一台特製的冬眠裝置,裏麵的“東西”也是特別的。
諸葛雲注視著光屏:生物掃描各項數據正常,是否解除冬眠是/否
手指輕輕觸摸了“是”
“嗡!”
整個房間的光線由紫黑色緩慢轉變為淡黃色。牆壁上的柔光燈帶亮起,光幕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大堆數據,有如綠色的螢火蟲般落下,複雜、冗長。
這套生物自檢係統是獨立於“亞當”那龐大係統之外的,所有的數據接口都被人為的封鎖了。
一條機械臂降了下來,微微閃耀的綠光,從機械臂金屬手指端裂開的縫隙中柔和地灑出,除冰的光子罩展開工作。在13秒的時間內,緩慢從冰棺的上部劃過下部,綠光隨後隱匿於機械臂裏。
外部除冰完成,冰棺內的生物循環係統啟動了。
水霧在罩子內部,被偏振波擊碎成細小的分子團,很快消失在其內部。
諸葛雲隔著玻璃罩,靜靜地望著其中躺著的女人,除掉了眼罩的美麗眼皮上有一條白色的,很長的冰裂紋樣的疤痕。
很快,冰棺中的女人鼻翼煽動了一下。
無比俏麗的臉龐上滾落了一滴水珠,像淚珠一樣“啪嗒”跌落在肩胛骨上,順著柔滑的肌膚滑落身後,更襯托了其魅力無比的身軀。
冰凍的美人睜開了雙眼,呆呆地凝視著玻璃罩外的麵孔。似乎大腦還沉浸在近10年冬眠的夢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