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之名,取自佛法無量海之意。”
掃地僧眉眼不抬,繼續問道:“哦。那請問僧者,何為無量?”
“無量來自於佛門四種廣大的利他心,慈、悲、喜、舍。又稱四無量心,更依四禪定而修行,故稱四梵行。”
“既然如此,僧者為何前來永明禪院?”
法海雙手合十:“自是為了體悟佛學,精進自身。”
“既是為了體悟佛學,精進自身,那僧者便等於承認,自己尚不具備四禪定之修為了,是嗎?”
法海又道:“阿彌陀佛,佛海無涯,要完滿四禪定,還有浩瀚前路,需緩緩前行。”
“既然如此,這永明禪院,你便不必進了。”
“嗯?”法海詫異地問道:“僧者為何拒人之外?”
掃地僧輕笑一聲,無喜無悲,卻又隱含莫名滄然:“你來此時,可曾注意過,這杭州城中,多少人富貴,多少人貧窮,多少人不舍貪嗔癡,多少人經曆愛別離?”
法海一愣,頓時臉色一紅,麵露慚愧之色:“阿彌陀佛,不曾計量,亦......不曾掛懷。”
“是啊,因為你一門心思,皆在‘我佛真諦’。可卻因此,忽略周遭尚在八苦之中掙紮之人。你,分別心已起了。”
掃地僧人擋住了寺門:“僧者,你菩提未滿,六根未淨。緣來不自在,緣滅不隨心。你,不夠資格,自稱法海,更不夠資格,踏入我寺一步。”
說到後麵,掃地僧人雖不露憤怒之態,但言下之意,卻是讓人語塞無言。
“我說你這個人,怎麽這麽沒道理的.....”
奚宣正要上前辯解,卻被法海攔住了。
“法海,你?”
“奚宣,這位僧者所言不差。我修行不夠!走吧,我們去城中一觀。”
說著,法海已轉身離開。奚宣無奈地歎了口氣,也跟著離去。
寺門前,掃地僧露出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手中掃把化作清水一捧,隨意灑在地麵之上。
那眉宇之間,竟是和征老板,頗有幾分神似!
......
作為江南的大城,杭州用繁華錦繡來形容,毫不為過。
一路走來,路上百姓,多是喜笑顏開、神清氣爽,眉宇之間更無戾氣煞氣。
“法海,我看這城中百姓生活的不錯呀,那個掃地的和尚說成那樣,我還以為這裏的百姓遭受了什麽冤屈呢。”
法海搖搖頭:“有時候,眾人受苦不在表象,而在內心。”
“那位僧者說的不錯,我太執著佛理,以為遊曆山川,便是遍訪古刹、參禪論佛、接濟窮苦百姓,這便是入世了。”
“實際上,師傅所言,應是讓我徹底忘卻僧侶身份,與百姓共處,如此體悟,才是真實。”
話音落,卻見一個有些瘦小的身影一頭栽在了法海麵前。
“啊,抱歉!”
法海連忙蹲下身,想要檢查小孩傷勢,然而那孩童卻忽然抓住法海的手狠狠咬了一口。
“啊!”
法海吃痛一聲,不及反應,孩童已經逃了,而自己的手,則鮮血淋漓。
“你這個小鬼頭!”
奚宣火冒三丈,正要追上,卻又被法海攔住了。
奚宣不明所以,卻見一個大漢一路罵罵咧咧地追了過去,嘴裏念叨著:
“小兔崽子,又偷我們的錢,給我站住!”
“奚宣,我們上去看看究竟。”
“好!”
那偷錢的孩童雖然靈活地上躥下跳,但看上去麵黃肌瘦,體力自是不如那個大漢。
不過片刻,就已經在街道拐角處被大漢抓住。
“小兔崽子,今天老子非剁了你的手!”
那孩童雖然被抓,卻毫無懼色,一邊大叫一邊掙紮。
法海見狀露出一絲不忍之色,上前道:“施主......”
那大漢瞥了一眼:“怎麽?你要給這孩子出頭?”
大漢的語氣有些奇怪,不似憤怒,也不似反感,反倒有著一絲不該有的平靜?
“他偷錢自然該罰,不過......施主若真的下手重了,這孩子恐怕會吃不消的。”
“嘖,又是個傻子。”大漢嘟囔了一聲,從孩子身上將錢袋子摸出來後,把孩子隨手一丟:
“行吧。和尚,看在你的麵子上,這次就放過他了。”
孩子似乎摔得有點疼,齜牙咧嘴的。他惡狠狠瞪了一眼法海,轉身就跑。
“這沒心肝的!也不看看是誰給你求的情!”
奚宣又氣又怒,直接拽著法海:
“走,我倒要看看,這個小鬼頭怎麽能這麽理直氣壯!”
法海拗不過奚宣,又想著既然遇到了這個孩子,想來也是緣分,便也同意了。
很快,兩人悄悄跟著那孩子來到了一條小巷之中。
巷子很破舊,也很潮濕,周遭的牆壁甚至滿是青苔。
還有一些衣衫襤褸的人,雙眼無神地癱坐在地上一動不動,仿佛丟了魂一樣。
奚宣皺了皺眉頭,卻是沒想到,杭州如此大城下也會有這麽破敗的地方。
此時,那孩童則進了一間小木屋。
兩人透過窗戶,看到狹小的木屋之中,一個老婦人躺在床上,身形枯槁,一臉病氣。
“奶奶,你藥吃了嗎?”
不同於在外的凶狠,孩童在老婦人麵前非常的聽話乖巧。
“乖孩子,辛苦你了。奶奶吃過藥了。”m.23sk.
“奶奶,我今天本來偷到錢了,結果沒想到被一個和尚擋了去路,沒逃出來。錢,都沒了。”
“什麽?!你怎麽這不小心!這樣下去,我的病什麽時候才能好!”
出乎法海、奚宣兩人預料的是,這老婦人不僅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偷錢,而且見孩子沒偷到錢,似乎還有點生氣。
奚宣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陰霾:“原本還以為,這孩子是偷偷瞞著奶奶偷錢,還想說他孝心可嘉,隻是用錯了地方。沒想到,竟然是長輩指示!”
法海也沒想到竟然會有長輩讓自己的孫子去行盜竊之事。
思來想去,還是想幫這孩子一把,便和奚宣走了進去。
此時,孩童乖乖地低著頭,默不作聲地跪在那裏。
那老婦人則坐在床上,還要斥責。見到法海、奚宣進來時候,祖孫倆都不禁一愣。
“奶奶,就是他,就是這個和尚害得我沒跑得掉!”
“你這個小鬼還真是不識好人心啊!”
“奚宣。”法海搖搖頭:“老人家,看您這模樣,也知道過的必然十分艱難。”
“隻是,再如何艱難,也不該讓孫兒去學偷竊才是。孩子從小不學無術,以後如何存活?倒不如送他去學個手藝,這樣既能養活你,也能有個賴以生存的本事。”
老婦人冷笑一聲:“我一個老太婆什麽都幹不了,我孫兒才這麽小,我兒子、兒媳也都死了。”
“他不偷,難道我們都要餓死不成!還學本事,那他每天還回得來嗎?!”
法海無奈地搖了搖頭,便從自己的身上取了些銀錢:“雖然不知老人家您的病痛如何,但這些錢應該是夠抓藥了。”
“剩下的,在解決這段時間溫飽的同時,還是讓孩子尋個出路吧。”
說完,法海就喊奚宣離開了。
那個孩子則忽然跑了出來,在後麵喊了一聲:“謝謝你,大和尚!”
奚宣輕哼了一聲:“還算這小鬼頭有些良心。法海,接下來,你準備去哪兒?”
“我想去尋一尋剛才那個大漢。”
“你找他幹什麽?那人一看就是凶神惡煞的,能對個孩子動手,我看人也好不了哪裏去。”
法海卻有些不讚同:“那大漢看上去的確凶狠,可當我讓他住手的時候,他看我的眼神卻沒有凶惡,而且還幹脆的放過了那個孩子。”
“我有些困惑他當時的情緒,為何能收斂的如此之快。”
奚宣聳了聳肩,這種事情,法海不清楚,他是更不明白。
當下,兩人順著路線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而那名大漢,此時正在自家的鐵匠鋪當中工作。
“是你們兩個?”
在看到門口的法海和奚宣的時候,那大漢露出一絲古怪之色:“找我什麽事情?”
“施主,貧僧有一事不解。”
那大漢看著粗狂,實則心思細膩,頓時了然:“你是想問那個孩子的事情?”
“正是。貧僧很奇怪,當你要痛揍他的時候,為何貧僧一句話,您就停止了動作,而且怒氣似乎也消了不少?”
“哼,我不是消氣,而是一開始就沒想跟這種兔崽子多消磨時間。有揍他的時間,我還不如回來打鐵,掙點錢才是正經。”
法海頓時不解:“那為何,您追他的時候,說要揍他一頓?”
“和尚,你有些死腦筋啊。”大漢看向一旁的奚宣:
“你這個同伴似乎會點功夫吧。那他應該清楚吧,碰到糟心的事情時,嘴巴裏總是會抱怨、怒罵幾句。但其實有時候,也就這樣了。”
奚宣讚同地點了點頭。
法海不禁笑道:“原來如此,竟是貧僧誤會施主了。施主慈悲。”
鐵匠大漢嗤笑道:“慈悲?和尚,你又錯了,我不是你。我放過他,不是因為什麽慈悲心腸。”
“而是因為那小子是什麽貨色,我們這裏的人早就一清二楚了!”
“平日裏,這小子偷雞某狗、偷奸耍滑,時不時就來搶我們的辛苦錢。一開始我們還會動手教訓,隻當孩子不懂事,有了記性就好了。”
“可後來發現這小子跟個狗皮膏藥似的,油鹽不進,自甘下賤,也就懶得跟他一般見識了。”
法海立刻說道:“施主,我剛才已經去過那孩子家中看過了。他家確實是困難了些,而且長輩也的確指引了一些彎路,這才導致......”
然而這次,法海還沒有說完,就被這鐵匠大漢打斷了:“和尚,你是剛出寺吧,怎的這般傻?你不會真的以為,他的情況,我們不知道吧!”
“難道......”
“得,又是個上當受騙的。”大漢無奈道:
“他奶奶的確是個刻薄的,逼死了自己兒子,又逼死了自己兒媳。”
“一開始,我們也當這小子可憐,還主動找活給他做。誰承想,他嫌來錢慢!”
“什麽活,他都做不了三天。後來偷錢之後,一些留著自己花銷,一些給他奶奶看病。剩下的,全都拿到賭坊去賭了!”
“什麽?!”
不論是法海還是奚宣,都有些不敢置信。
“這,這麽小的孩子,就會賭了?”
鐵匠大漢無奈道:“唉,你們這些人細皮嫩肉,一看就不知道窮苦人家的混小子是什麽德行。”
“你若不信,現在就去對麵街道拐角處的財神賭坊,我敢保證,你的錢,現在已經被那小鬼揮霍的差不多了!”
“還有,和尚,雖說你們都講什麽‘我佛慈悲’,可是,你們連這種人都可憐,都願意幫。”
“那我不禁想問一問,我們這樣老實本分的,你們怎麽就沒想過幫幫忙?”
大漢的話讓法海一時語塞,他本來想反駁,卻忽然發現,大漢所言的確屬實!
“你們和尚行善積德是不假,隻可惜在我看來,要麽是冤大頭,要麽就是隻會給哭著嚷著的人幫助。”
“那些人,有多少是走投無路,有多少隻是偷奸耍滑,你們知道嗎?”
“還積累功德,和尚,我就問你,難道佛祖讓你們行善,就是幫助會叫會喊、看著可憐的?”
“那悶頭苦幹,忍耐痛苦的老百姓,就活該被你們忽視了?”
“真是......善良都用不到對的地方!”
掃地僧眉眼不抬,繼續問道:“哦。那請問僧者,何為無量?”
“無量來自於佛門四種廣大的利他心,慈、悲、喜、舍。又稱四無量心,更依四禪定而修行,故稱四梵行。”
“既然如此,僧者為何前來永明禪院?”
法海雙手合十:“自是為了體悟佛學,精進自身。”
“既是為了體悟佛學,精進自身,那僧者便等於承認,自己尚不具備四禪定之修為了,是嗎?”
法海又道:“阿彌陀佛,佛海無涯,要完滿四禪定,還有浩瀚前路,需緩緩前行。”
“既然如此,這永明禪院,你便不必進了。”
“嗯?”法海詫異地問道:“僧者為何拒人之外?”
掃地僧輕笑一聲,無喜無悲,卻又隱含莫名滄然:“你來此時,可曾注意過,這杭州城中,多少人富貴,多少人貧窮,多少人不舍貪嗔癡,多少人經曆愛別離?”
法海一愣,頓時臉色一紅,麵露慚愧之色:“阿彌陀佛,不曾計量,亦......不曾掛懷。”
“是啊,因為你一門心思,皆在‘我佛真諦’。可卻因此,忽略周遭尚在八苦之中掙紮之人。你,分別心已起了。”
掃地僧人擋住了寺門:“僧者,你菩提未滿,六根未淨。緣來不自在,緣滅不隨心。你,不夠資格,自稱法海,更不夠資格,踏入我寺一步。”
說到後麵,掃地僧人雖不露憤怒之態,但言下之意,卻是讓人語塞無言。
“我說你這個人,怎麽這麽沒道理的.....”
奚宣正要上前辯解,卻被法海攔住了。
“法海,你?”
“奚宣,這位僧者所言不差。我修行不夠!走吧,我們去城中一觀。”
說著,法海已轉身離開。奚宣無奈地歎了口氣,也跟著離去。
寺門前,掃地僧露出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手中掃把化作清水一捧,隨意灑在地麵之上。
那眉宇之間,竟是和征老板,頗有幾分神似!
......
作為江南的大城,杭州用繁華錦繡來形容,毫不為過。
一路走來,路上百姓,多是喜笑顏開、神清氣爽,眉宇之間更無戾氣煞氣。
“法海,我看這城中百姓生活的不錯呀,那個掃地的和尚說成那樣,我還以為這裏的百姓遭受了什麽冤屈呢。”
法海搖搖頭:“有時候,眾人受苦不在表象,而在內心。”
“那位僧者說的不錯,我太執著佛理,以為遊曆山川,便是遍訪古刹、參禪論佛、接濟窮苦百姓,這便是入世了。”
“實際上,師傅所言,應是讓我徹底忘卻僧侶身份,與百姓共處,如此體悟,才是真實。”
話音落,卻見一個有些瘦小的身影一頭栽在了法海麵前。
“啊,抱歉!”
法海連忙蹲下身,想要檢查小孩傷勢,然而那孩童卻忽然抓住法海的手狠狠咬了一口。
“啊!”
法海吃痛一聲,不及反應,孩童已經逃了,而自己的手,則鮮血淋漓。
“你這個小鬼頭!”
奚宣火冒三丈,正要追上,卻又被法海攔住了。
奚宣不明所以,卻見一個大漢一路罵罵咧咧地追了過去,嘴裏念叨著:
“小兔崽子,又偷我們的錢,給我站住!”
“奚宣,我們上去看看究竟。”
“好!”
那偷錢的孩童雖然靈活地上躥下跳,但看上去麵黃肌瘦,體力自是不如那個大漢。
不過片刻,就已經在街道拐角處被大漢抓住。
“小兔崽子,今天老子非剁了你的手!”
那孩童雖然被抓,卻毫無懼色,一邊大叫一邊掙紮。
法海見狀露出一絲不忍之色,上前道:“施主......”
那大漢瞥了一眼:“怎麽?你要給這孩子出頭?”
大漢的語氣有些奇怪,不似憤怒,也不似反感,反倒有著一絲不該有的平靜?
“他偷錢自然該罰,不過......施主若真的下手重了,這孩子恐怕會吃不消的。”
“嘖,又是個傻子。”大漢嘟囔了一聲,從孩子身上將錢袋子摸出來後,把孩子隨手一丟:
“行吧。和尚,看在你的麵子上,這次就放過他了。”
孩子似乎摔得有點疼,齜牙咧嘴的。他惡狠狠瞪了一眼法海,轉身就跑。
“這沒心肝的!也不看看是誰給你求的情!”
奚宣又氣又怒,直接拽著法海:
“走,我倒要看看,這個小鬼頭怎麽能這麽理直氣壯!”
法海拗不過奚宣,又想著既然遇到了這個孩子,想來也是緣分,便也同意了。
很快,兩人悄悄跟著那孩子來到了一條小巷之中。
巷子很破舊,也很潮濕,周遭的牆壁甚至滿是青苔。
還有一些衣衫襤褸的人,雙眼無神地癱坐在地上一動不動,仿佛丟了魂一樣。
奚宣皺了皺眉頭,卻是沒想到,杭州如此大城下也會有這麽破敗的地方。
此時,那孩童則進了一間小木屋。
兩人透過窗戶,看到狹小的木屋之中,一個老婦人躺在床上,身形枯槁,一臉病氣。
“奶奶,你藥吃了嗎?”
不同於在外的凶狠,孩童在老婦人麵前非常的聽話乖巧。
“乖孩子,辛苦你了。奶奶吃過藥了。”m.23sk.
“奶奶,我今天本來偷到錢了,結果沒想到被一個和尚擋了去路,沒逃出來。錢,都沒了。”
“什麽?!你怎麽這不小心!這樣下去,我的病什麽時候才能好!”
出乎法海、奚宣兩人預料的是,這老婦人不僅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偷錢,而且見孩子沒偷到錢,似乎還有點生氣。
奚宣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陰霾:“原本還以為,這孩子是偷偷瞞著奶奶偷錢,還想說他孝心可嘉,隻是用錯了地方。沒想到,竟然是長輩指示!”
法海也沒想到竟然會有長輩讓自己的孫子去行盜竊之事。
思來想去,還是想幫這孩子一把,便和奚宣走了進去。
此時,孩童乖乖地低著頭,默不作聲地跪在那裏。
那老婦人則坐在床上,還要斥責。見到法海、奚宣進來時候,祖孫倆都不禁一愣。
“奶奶,就是他,就是這個和尚害得我沒跑得掉!”
“你這個小鬼還真是不識好人心啊!”
“奚宣。”法海搖搖頭:“老人家,看您這模樣,也知道過的必然十分艱難。”
“隻是,再如何艱難,也不該讓孫兒去學偷竊才是。孩子從小不學無術,以後如何存活?倒不如送他去學個手藝,這樣既能養活你,也能有個賴以生存的本事。”
老婦人冷笑一聲:“我一個老太婆什麽都幹不了,我孫兒才這麽小,我兒子、兒媳也都死了。”
“他不偷,難道我們都要餓死不成!還學本事,那他每天還回得來嗎?!”
法海無奈地搖了搖頭,便從自己的身上取了些銀錢:“雖然不知老人家您的病痛如何,但這些錢應該是夠抓藥了。”
“剩下的,在解決這段時間溫飽的同時,還是讓孩子尋個出路吧。”
說完,法海就喊奚宣離開了。
那個孩子則忽然跑了出來,在後麵喊了一聲:“謝謝你,大和尚!”
奚宣輕哼了一聲:“還算這小鬼頭有些良心。法海,接下來,你準備去哪兒?”
“我想去尋一尋剛才那個大漢。”
“你找他幹什麽?那人一看就是凶神惡煞的,能對個孩子動手,我看人也好不了哪裏去。”
法海卻有些不讚同:“那大漢看上去的確凶狠,可當我讓他住手的時候,他看我的眼神卻沒有凶惡,而且還幹脆的放過了那個孩子。”
“我有些困惑他當時的情緒,為何能收斂的如此之快。”
奚宣聳了聳肩,這種事情,法海不清楚,他是更不明白。
當下,兩人順著路線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而那名大漢,此時正在自家的鐵匠鋪當中工作。
“是你們兩個?”
在看到門口的法海和奚宣的時候,那大漢露出一絲古怪之色:“找我什麽事情?”
“施主,貧僧有一事不解。”
那大漢看著粗狂,實則心思細膩,頓時了然:“你是想問那個孩子的事情?”
“正是。貧僧很奇怪,當你要痛揍他的時候,為何貧僧一句話,您就停止了動作,而且怒氣似乎也消了不少?”
“哼,我不是消氣,而是一開始就沒想跟這種兔崽子多消磨時間。有揍他的時間,我還不如回來打鐵,掙點錢才是正經。”
法海頓時不解:“那為何,您追他的時候,說要揍他一頓?”
“和尚,你有些死腦筋啊。”大漢看向一旁的奚宣:
“你這個同伴似乎會點功夫吧。那他應該清楚吧,碰到糟心的事情時,嘴巴裏總是會抱怨、怒罵幾句。但其實有時候,也就這樣了。”
奚宣讚同地點了點頭。
法海不禁笑道:“原來如此,竟是貧僧誤會施主了。施主慈悲。”
鐵匠大漢嗤笑道:“慈悲?和尚,你又錯了,我不是你。我放過他,不是因為什麽慈悲心腸。”
“而是因為那小子是什麽貨色,我們這裏的人早就一清二楚了!”
“平日裏,這小子偷雞某狗、偷奸耍滑,時不時就來搶我們的辛苦錢。一開始我們還會動手教訓,隻當孩子不懂事,有了記性就好了。”
“可後來發現這小子跟個狗皮膏藥似的,油鹽不進,自甘下賤,也就懶得跟他一般見識了。”
法海立刻說道:“施主,我剛才已經去過那孩子家中看過了。他家確實是困難了些,而且長輩也的確指引了一些彎路,這才導致......”
然而這次,法海還沒有說完,就被這鐵匠大漢打斷了:“和尚,你是剛出寺吧,怎的這般傻?你不會真的以為,他的情況,我們不知道吧!”
“難道......”
“得,又是個上當受騙的。”大漢無奈道:
“他奶奶的確是個刻薄的,逼死了自己兒子,又逼死了自己兒媳。”
“一開始,我們也當這小子可憐,還主動找活給他做。誰承想,他嫌來錢慢!”
“什麽活,他都做不了三天。後來偷錢之後,一些留著自己花銷,一些給他奶奶看病。剩下的,全都拿到賭坊去賭了!”
“什麽?!”
不論是法海還是奚宣,都有些不敢置信。
“這,這麽小的孩子,就會賭了?”
鐵匠大漢無奈道:“唉,你們這些人細皮嫩肉,一看就不知道窮苦人家的混小子是什麽德行。”
“你若不信,現在就去對麵街道拐角處的財神賭坊,我敢保證,你的錢,現在已經被那小鬼揮霍的差不多了!”
“還有,和尚,雖說你們都講什麽‘我佛慈悲’,可是,你們連這種人都可憐,都願意幫。”
“那我不禁想問一問,我們這樣老實本分的,你們怎麽就沒想過幫幫忙?”
大漢的話讓法海一時語塞,他本來想反駁,卻忽然發現,大漢所言的確屬實!
“你們和尚行善積德是不假,隻可惜在我看來,要麽是冤大頭,要麽就是隻會給哭著嚷著的人幫助。”
“那些人,有多少是走投無路,有多少隻是偷奸耍滑,你們知道嗎?”
“還積累功德,和尚,我就問你,難道佛祖讓你們行善,就是幫助會叫會喊、看著可憐的?”
“那悶頭苦幹,忍耐痛苦的老百姓,就活該被你們忽視了?”
“真是......善良都用不到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