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沃土,自古人傑地靈,物產富庶,壯麗巍峨的大山大河數不勝數。在中原萬裏錦繡山河中,雲夢大澤是一顆璀璨晶瑩的珍珠。
以長江為界,雲夢大澤分為南澤、北澤,北澤地勢高而多沙,南澤地勢低而水清,故古書有雲:“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
雲夢大澤煙波浩渺,碧波萬頃,南北兩澤各綿延八百餘裏,極目遠眺水天一色,其壯闊氣象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攬勝探幽,並留下了“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這樣的曠世佳作。
在雲夢大澤東南,有一座浮於八百裏水麵之上的洞庭山,北周道家第一祖庭鴻玄宗就坐落於此。
一百六十年前,夜鴻天尊斬盡中原魔氣後遊曆大好河山至此,見山中靈氣之氤氳若雲霓,聞山中兕虎之嗥聲若雷霆,便在此開宗立派,取名鴻玄。
就底蘊深淺和宗門綿長而言,鴻玄宗僅僅開宗一百餘年,掌教不過夜鴻、清策兩代,跟傳承千年的龍虎山無法同日而語,比起那綿延三四百年的滄溟宮也略有不及。
鴻玄宗開山祖師夜鴻天尊斬魔氣滅妖族,在不老峰上劍開天門,飛升為仙,實乃道門千年罕見的謫仙人。加之鴻玄宗現任掌教清策天尊在天下十大高手中穩居前三已持續一甲子之久,這讓鴻玄宗在三大道教祖庭中多了一種新刃勝舊鋒的驍銳氣派。
北周三大道教祖庭,龍虎山篤信黃老,與世無爭;滄溟宮攀龍附鳳,巧奪天工;鴻玄宗斬妖除魔,以身衛道,故而在民間人人都把後起之秀鴻玄宗視作北周道教祖庭之首。
鴻玄宗有三殿、三閣、十二峰、二十四澗、三十六岩、七十二宮。洞庭山不老峰上的三清殿為三殿之首,武柱峰上的真武殿和天乙峰上的玄女殿侍立左右,以玉虛宮、淨樂宮為首的七十二座道觀廟宇在十二座巍峨山峰上星羅棋布,宗內的修道之人有三千七百之眾。
平日裏除了尋仙問道的真人、攬勝探幽的遊客,洞庭山還擠滿了絡繹不絕的香客。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洞庭山腳下的大路上更是人山人海,車馬滿道,從北周各地趕來的香客摩肩擦踵,人聲鼎沸。
六位白衣少年騎著駿馬,簇擁著一架馬車在人海中緩緩而行。車夫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少年,眉眼靈動,身上那件質地精良的綢緞長衫明顯有些偏瘦,腹帶把他那圓滾滾的肚子緊緊勒起,衣襟緊緊貼在厚實的胸脯上,多看上他幾眼就會給人一種喘不上來氣的感覺。
望著緩緩蠕動的人群,這位略顯滑稽的胖子車夫大著嗓門喊道:“早一天也好,晚一天也行,怎麽偏偏就在九月初九這一天趕回來了?照咱們這磨磨蹭蹭的樣子,三個時辰也到不了小蓮花峰,天黑也到不了東蒼閣!大師兄,你去前麵看看有沒有熟識的師兄弟,給我要一份齋飯過來,肚子裏的饞蟲都叫一路了!”
騎馬走在最前麵正是鴻玄宗東蒼閣大弟子顧天南,顯然他的傷勢已經恢複了八九成。顧天南此刻銀衫白馬,腰挎長劍,眉宇間充斥著灑脫不羈,更有幾分撩動人心的輕狂。
香客隊伍中有幾位眉目含羞的小家碧玉已經不緊不慢地在後麵跟了一路,對這位麵容俊逸的白衣少俠指指點點,有兩三個膽子大一些的,還時不時拋去幾個“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朦朧眼神。
顧天南對這些朦朧眼神來者不拒,偶爾還會報以一笑,更惹得這幾位小家碧玉心中一陣小鹿亂撞。
聽到師弟趙天陽的大喊後,顧天南側身下馬,從馬背上懸掛的行囊中摸出一張蔥花餅,隨手一揮,精準無誤地砸在了那張白胖大臉上。
趙天陽忙從大圓臉上接下蔥花餅,用力擼了擼緊貼胳膊的衣袖,一邊大口吞咽一邊口齒不清地說道:“你們都沒心沒肺,還是大師兄心疼我!”
齊致樸見大師兄下馬,也急忙從馬背跳下,他走到顧天南身邊一拱手,恭敬說道:“大師兄,前麵不遠就是玄嶽門了,咱們是否在此下馬?”
玄嶽門是洞庭山的第一道山門,由數塊重逾千斤的巨大青石雕鑿榫卯而成,門梁正中有北周高祖皇帝為其親書四字:“治世玄嶽”,筆勢蒼勁雄健,為此門增添了不少肅穆莊嚴。
除了北周皇帝訪山攬勝時可以破例之外,其餘人等踏進玄嶽門後必須下馬,這既是對真武大帝的尊崇,也是對北周高祖皇帝的敬畏。
顧天南對齊致樸點了點頭,說道:“讓師弟們收拾行李下馬,我去稟報師娘一聲。”
寧元在文陽不辭而別後,林月華帶著幾位小弟子一路風塵仆仆趕回鴻玄宗。沿途她發現了幾位實力不俗的江湖人士,藏在暗處一路盯梢,不過對方並沒有心思兵戎相見,倒也沒生出什麽事端。
一路走到洞庭山腳下,眼看到家門口了,林月華懸在半空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伴著馬車的顛簸和車輪的吱呀聲,她昏沉睡去。
顧天南向馬車走去時,後方熙熙攘攘的香客中突然人潮湧動,一陣沉重而駁雜的馬蹄聲敲擊著地麵,夾雜著飛揚跋扈的叫罵聲:“不想死的滾一邊!不想死的滾一邊!”
顧天南皺了皺眉頭,踮起腳向後望去,隻見一支大約三十騎的馬隊從遠方奔馳而來,在如此擁擠的山路上速度絲毫不減。
馬隊最前方有四位虎背熊腰的惡漢正揮舞著馬鞭向人群狠狠抽去,罵罵咧咧地把香客趕在道路兩旁,有些腿腳不便的老弱婦孺躲閃不及,不是腦門上挨一記鞭子就是被沉重的馬蹄踩上幾腳,一時間哀嚎四起,雞飛狗跳。
顧天南自幼在鴻玄宗長大,像這種耀武揚威、恃強淩弱的豪門世閥他一年最少也得碰上八九次,但眼前這隻馬隊跟以往架鷹牽狗,眼睛隻會往天上瞟的紈絝子弟截然不同。
豪門世閥的紈絝子弟出門帶幾個虎背熊腰的惡奴最正常不過,可這支馬隊除了那四個鐵塔一般的黑壯惡奴外,其餘二十多騎全部是婀娜多姿的粉衣美人。
這二十多位粉衣美人雖然說不上個個都傾國傾城,但也是亭亭玉立,楚楚動人,她們跨黑馬,負長劍,身著粉色綢緞長衫,每一位都在胸前用金線繡了一朵盛放的鮮花。
有的人繡桃花、有的人繡牡丹、有的人繡芍藥、有的人繡海棠……一眼望去,猶如墜入了芬芳馥鬱的萬花叢中,美人容華搖落朵朵繁花,讓人分不清是花美還是人美。
在這群粉衣佳人中,有一位二十歲出頭的紫衣公子甚是顯眼,他慵懶地跨坐在馬背上,左手緊緊摟著一位佳人的纖腰,右手輕搖紙扇,雙目斜飛,麵目俊雅,服飾華貴,儼然一副富貴王孫的模樣。
在四名惡奴的用力抽打之下,洞庭山腳下的香客們急忙向兩側避開,根本無暇欣賞諸位佳人的天姿國色。
在這片混亂中,林月華的馬車旁邊站著個衣衫襤褸、連雙鞋都沒有的可憐小乞丐,正一動不動死死盯著趙天陽手中的蔥花餅,口水流了一地。
這個小乞丐大抵是知道九月初九重陽節會有成千上萬的香客來洞庭山登高祭拜,於是也趕來湊個熱鬧,指望著能吃上幾頓飽飯。
為首一位惡奴臉上有兩道刀疤,胳膊跟尋常百姓的大腿一般粗,凶神惡煞一看就不像好人。他看著雙腳因趕路討飯而被磨得血肉模糊的小乞丐,嘴角湧起一道嗜血獰笑,高高揚起手中鐵鏈一般的馬鞭,用力一夾馬腹,奔騰而來。
被趕到道路兩旁的大多數香客都看到了這一幕,有人閉上雙眼麵露不忍神色,有人滿目興奮似乎在期待馬鞭狠狠落下,有人則一臉恐懼生怕這記馬鞭會砸落在自己身上,終究是無人敢出手阻攔,別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連一聲斥責聲都聽不到。
這些早在幾天以前就沐浴齋戒,千裏迢迢趕來祭拜真武大帝的香客們,他們知道自己祭拜的究竟是誰麽?
須臾之間,惡奴已經奔騰而至,馬鞭從他手中狠狠砸下,顧天南眼神中閃過一道寒芒,正待拔劍出鞘之際,蔥花餅塞滿嘴巴的趙天陽一抬手,架住了握著馬鞭的手腕。
這個麵帶刀疤的惡奴顯然是個在江湖裏打滾多年的老油條,高深精妙的見招拆招他雖然不會,隨機應變的本事卻是遠勝尋常地痞。
看到自己這記馬鞭被趙天陽架在半空後,鐵塔一般的惡奴張開蒲扇大的手掌,一把抓住趙天陽的胳膊,利用坐騎的巨大衝力,直接把趙天陽狠狠拽下馬車,摜到在地。
趙天陽這下摔得不輕,臉上劃出幾道血痕,原本就偏瘦的衣衫也劃出了好幾道口子,更顯得滑稽可笑。
看著唯一一位俠義心腸的白胖好漢被自己摜到在地,這位刀疤惡奴更是不可一世,他揚起馬鞭,朝滿臉泥土的趙天陽吐了口唾沫,然後撥轉馬頭,再次向那個小乞丐衝去,仿佛這個幾天幾夜都沒吃過飯的小乞丐跟他有殺父之仇一般。
在刀疤惡奴眼中,若是無人阻攔他行凶,這個小乞丐估計隻會挨一記鞭子,可如今居然有人敢阻止他行凶,那這個小乞丐就必死不可,否則的話他可就威風掃地了。
以長江為界,雲夢大澤分為南澤、北澤,北澤地勢高而多沙,南澤地勢低而水清,故古書有雲:“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
雲夢大澤煙波浩渺,碧波萬頃,南北兩澤各綿延八百餘裏,極目遠眺水天一色,其壯闊氣象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攬勝探幽,並留下了“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這樣的曠世佳作。
在雲夢大澤東南,有一座浮於八百裏水麵之上的洞庭山,北周道家第一祖庭鴻玄宗就坐落於此。
一百六十年前,夜鴻天尊斬盡中原魔氣後遊曆大好河山至此,見山中靈氣之氤氳若雲霓,聞山中兕虎之嗥聲若雷霆,便在此開宗立派,取名鴻玄。
就底蘊深淺和宗門綿長而言,鴻玄宗僅僅開宗一百餘年,掌教不過夜鴻、清策兩代,跟傳承千年的龍虎山無法同日而語,比起那綿延三四百年的滄溟宮也略有不及。
鴻玄宗開山祖師夜鴻天尊斬魔氣滅妖族,在不老峰上劍開天門,飛升為仙,實乃道門千年罕見的謫仙人。加之鴻玄宗現任掌教清策天尊在天下十大高手中穩居前三已持續一甲子之久,這讓鴻玄宗在三大道教祖庭中多了一種新刃勝舊鋒的驍銳氣派。
北周三大道教祖庭,龍虎山篤信黃老,與世無爭;滄溟宮攀龍附鳳,巧奪天工;鴻玄宗斬妖除魔,以身衛道,故而在民間人人都把後起之秀鴻玄宗視作北周道教祖庭之首。
鴻玄宗有三殿、三閣、十二峰、二十四澗、三十六岩、七十二宮。洞庭山不老峰上的三清殿為三殿之首,武柱峰上的真武殿和天乙峰上的玄女殿侍立左右,以玉虛宮、淨樂宮為首的七十二座道觀廟宇在十二座巍峨山峰上星羅棋布,宗內的修道之人有三千七百之眾。
平日裏除了尋仙問道的真人、攬勝探幽的遊客,洞庭山還擠滿了絡繹不絕的香客。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洞庭山腳下的大路上更是人山人海,車馬滿道,從北周各地趕來的香客摩肩擦踵,人聲鼎沸。
六位白衣少年騎著駿馬,簇擁著一架馬車在人海中緩緩而行。車夫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少年,眉眼靈動,身上那件質地精良的綢緞長衫明顯有些偏瘦,腹帶把他那圓滾滾的肚子緊緊勒起,衣襟緊緊貼在厚實的胸脯上,多看上他幾眼就會給人一種喘不上來氣的感覺。
望著緩緩蠕動的人群,這位略顯滑稽的胖子車夫大著嗓門喊道:“早一天也好,晚一天也行,怎麽偏偏就在九月初九這一天趕回來了?照咱們這磨磨蹭蹭的樣子,三個時辰也到不了小蓮花峰,天黑也到不了東蒼閣!大師兄,你去前麵看看有沒有熟識的師兄弟,給我要一份齋飯過來,肚子裏的饞蟲都叫一路了!”
騎馬走在最前麵正是鴻玄宗東蒼閣大弟子顧天南,顯然他的傷勢已經恢複了八九成。顧天南此刻銀衫白馬,腰挎長劍,眉宇間充斥著灑脫不羈,更有幾分撩動人心的輕狂。
香客隊伍中有幾位眉目含羞的小家碧玉已經不緊不慢地在後麵跟了一路,對這位麵容俊逸的白衣少俠指指點點,有兩三個膽子大一些的,還時不時拋去幾個“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朦朧眼神。
顧天南對這些朦朧眼神來者不拒,偶爾還會報以一笑,更惹得這幾位小家碧玉心中一陣小鹿亂撞。
聽到師弟趙天陽的大喊後,顧天南側身下馬,從馬背上懸掛的行囊中摸出一張蔥花餅,隨手一揮,精準無誤地砸在了那張白胖大臉上。
趙天陽忙從大圓臉上接下蔥花餅,用力擼了擼緊貼胳膊的衣袖,一邊大口吞咽一邊口齒不清地說道:“你們都沒心沒肺,還是大師兄心疼我!”
齊致樸見大師兄下馬,也急忙從馬背跳下,他走到顧天南身邊一拱手,恭敬說道:“大師兄,前麵不遠就是玄嶽門了,咱們是否在此下馬?”
玄嶽門是洞庭山的第一道山門,由數塊重逾千斤的巨大青石雕鑿榫卯而成,門梁正中有北周高祖皇帝為其親書四字:“治世玄嶽”,筆勢蒼勁雄健,為此門增添了不少肅穆莊嚴。
除了北周皇帝訪山攬勝時可以破例之外,其餘人等踏進玄嶽門後必須下馬,這既是對真武大帝的尊崇,也是對北周高祖皇帝的敬畏。
顧天南對齊致樸點了點頭,說道:“讓師弟們收拾行李下馬,我去稟報師娘一聲。”
寧元在文陽不辭而別後,林月華帶著幾位小弟子一路風塵仆仆趕回鴻玄宗。沿途她發現了幾位實力不俗的江湖人士,藏在暗處一路盯梢,不過對方並沒有心思兵戎相見,倒也沒生出什麽事端。
一路走到洞庭山腳下,眼看到家門口了,林月華懸在半空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伴著馬車的顛簸和車輪的吱呀聲,她昏沉睡去。
顧天南向馬車走去時,後方熙熙攘攘的香客中突然人潮湧動,一陣沉重而駁雜的馬蹄聲敲擊著地麵,夾雜著飛揚跋扈的叫罵聲:“不想死的滾一邊!不想死的滾一邊!”
顧天南皺了皺眉頭,踮起腳向後望去,隻見一支大約三十騎的馬隊從遠方奔馳而來,在如此擁擠的山路上速度絲毫不減。
馬隊最前方有四位虎背熊腰的惡漢正揮舞著馬鞭向人群狠狠抽去,罵罵咧咧地把香客趕在道路兩旁,有些腿腳不便的老弱婦孺躲閃不及,不是腦門上挨一記鞭子就是被沉重的馬蹄踩上幾腳,一時間哀嚎四起,雞飛狗跳。
顧天南自幼在鴻玄宗長大,像這種耀武揚威、恃強淩弱的豪門世閥他一年最少也得碰上八九次,但眼前這隻馬隊跟以往架鷹牽狗,眼睛隻會往天上瞟的紈絝子弟截然不同。
豪門世閥的紈絝子弟出門帶幾個虎背熊腰的惡奴最正常不過,可這支馬隊除了那四個鐵塔一般的黑壯惡奴外,其餘二十多騎全部是婀娜多姿的粉衣美人。
這二十多位粉衣美人雖然說不上個個都傾國傾城,但也是亭亭玉立,楚楚動人,她們跨黑馬,負長劍,身著粉色綢緞長衫,每一位都在胸前用金線繡了一朵盛放的鮮花。
有的人繡桃花、有的人繡牡丹、有的人繡芍藥、有的人繡海棠……一眼望去,猶如墜入了芬芳馥鬱的萬花叢中,美人容華搖落朵朵繁花,讓人分不清是花美還是人美。
在這群粉衣佳人中,有一位二十歲出頭的紫衣公子甚是顯眼,他慵懶地跨坐在馬背上,左手緊緊摟著一位佳人的纖腰,右手輕搖紙扇,雙目斜飛,麵目俊雅,服飾華貴,儼然一副富貴王孫的模樣。
在四名惡奴的用力抽打之下,洞庭山腳下的香客們急忙向兩側避開,根本無暇欣賞諸位佳人的天姿國色。
在這片混亂中,林月華的馬車旁邊站著個衣衫襤褸、連雙鞋都沒有的可憐小乞丐,正一動不動死死盯著趙天陽手中的蔥花餅,口水流了一地。
這個小乞丐大抵是知道九月初九重陽節會有成千上萬的香客來洞庭山登高祭拜,於是也趕來湊個熱鬧,指望著能吃上幾頓飽飯。
為首一位惡奴臉上有兩道刀疤,胳膊跟尋常百姓的大腿一般粗,凶神惡煞一看就不像好人。他看著雙腳因趕路討飯而被磨得血肉模糊的小乞丐,嘴角湧起一道嗜血獰笑,高高揚起手中鐵鏈一般的馬鞭,用力一夾馬腹,奔騰而來。
被趕到道路兩旁的大多數香客都看到了這一幕,有人閉上雙眼麵露不忍神色,有人滿目興奮似乎在期待馬鞭狠狠落下,有人則一臉恐懼生怕這記馬鞭會砸落在自己身上,終究是無人敢出手阻攔,別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連一聲斥責聲都聽不到。
這些早在幾天以前就沐浴齋戒,千裏迢迢趕來祭拜真武大帝的香客們,他們知道自己祭拜的究竟是誰麽?
須臾之間,惡奴已經奔騰而至,馬鞭從他手中狠狠砸下,顧天南眼神中閃過一道寒芒,正待拔劍出鞘之際,蔥花餅塞滿嘴巴的趙天陽一抬手,架住了握著馬鞭的手腕。
這個麵帶刀疤的惡奴顯然是個在江湖裏打滾多年的老油條,高深精妙的見招拆招他雖然不會,隨機應變的本事卻是遠勝尋常地痞。
看到自己這記馬鞭被趙天陽架在半空後,鐵塔一般的惡奴張開蒲扇大的手掌,一把抓住趙天陽的胳膊,利用坐騎的巨大衝力,直接把趙天陽狠狠拽下馬車,摜到在地。
趙天陽這下摔得不輕,臉上劃出幾道血痕,原本就偏瘦的衣衫也劃出了好幾道口子,更顯得滑稽可笑。
看著唯一一位俠義心腸的白胖好漢被自己摜到在地,這位刀疤惡奴更是不可一世,他揚起馬鞭,朝滿臉泥土的趙天陽吐了口唾沫,然後撥轉馬頭,再次向那個小乞丐衝去,仿佛這個幾天幾夜都沒吃過飯的小乞丐跟他有殺父之仇一般。
在刀疤惡奴眼中,若是無人阻攔他行凶,這個小乞丐估計隻會挨一記鞭子,可如今居然有人敢阻止他行凶,那這個小乞丐就必死不可,否則的話他可就威風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