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在楚國最東邊的江東郡,離春秋時期的吳國國都姑蘇城不過兩百裏遠。
雁蕩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白起此刻便在此山中,除了白起,還有一位黑衣人。
“你是誰?”當白起睜開眼,見到黑衣人一直盯著自己,便開口詢問。
“我是誰你不必知道,你隻要知道自己是誰?”黑衣人背對著白起,冷冷的回答。
白起一滯,略微沉思一下問:“我叫白起,是你救了我?”
黑衣人微微點頭,仍舊背對著白起。
白起又問:“既然你救了我,那麽就是我的恩人,請問你是如何知道我有危險,又是如何救的我?”
黑衣人似乎早有準備,他緩緩回答:“恰好路過而已,見你有幾分天賦,不忍心就此沉淪。你可還記得當日發生的事情嗎?”
白起努力回想著那天的情景,他隻記得大慶和小生死了,然後他便發了狂殺了那個邪性男子,再然後他便漸漸失去了理智,好像是殺了很多人。
想到大慶叔和小生死了,白起忍不住傷心難過的掉下淚來:“都是我的錯,要不是我,大慶叔和小生也不會被壞人殺死,嗚嗚~~~”
黑衣人緩緩轉過身來,神色略微緩和一些,靜靜的看著白起獨自傷心。
“這是哪裏?”白起傷心一陣後,一臉疑惑的看著黑衣人。既然不知道他是誰,那便問些有用的。
“這裏是雁蕩山,屬於楚國江東郡最東邊。”黑衣人見白起氣色略微好轉,再次站起身背對著白起。
“雁蕩山?”白起並未聽過雁蕩山之名,不過江東郡他倒是知道,這裏本屬於吳國,後來被越王勾踐占領,再之後又被楚國吞並。
江東郡離秦國相隔千裏,白起想到這急的站起身:“多謝恩人相救,隻是我要回墨家,我得離開這裏。”
黑衣人伸手攔住白起:“從今日起,十年內,你都得在雁蕩山修文習武。”
一聽這話,白起立刻急了,急忙詰問:“憑什麽,不行,我得走了。離叔和芸姨還有墨解、墨韻他們都在墨家等著我,我不能待在這裏,我要回去,我要回墨家。”
黑衣人仍舊攔住白起,白起轉頭朝著相反的方向跑,結果跑出百來米,發現黑衣人早已在前麵等著。他不信邪,換個方向跑,然而也不見黑衣人有什麽動作,卻總是能在他前頭等候他。
“你......你......要軟禁我?”白起有些後怕的看著黑衣人,一臉的警惕。
黑衣人搖搖頭,白起更加疑惑:“那你為什麽要阻攔我,我說了我要回家。”
黑衣人低下了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冷冷的說著:“你殺心太重,必須要修心養性,磨掉暴戾之心。”
“什麽?”白起大聲的反問黑衣人,然而黑衣人卻並不答話,他兀自小聲的嘟囔著:不就是殺了幾個人渣嗎?用的著這麽小題大作,他們殺大慶叔和小生的時候,怎麽不見你出來。
白起越說越激動,眼淚在眼裏打轉,想起小生和大慶叔的死,他便難過的情難自已,忍不住悲傷。
“你在嘟囔著什麽呢?”
“沒......沒什麽。”
場麵一下子冷清了下來,白起暗暗想著,我有心有腳,就不信你能困住我十年。
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況且是人?就不信你不睡覺。
接下來的一個月,白起嚐盡了各種逃脫的方法,然而每一次行動,仿佛都在黑衣人的意料之中,如論如何也難以逃脫其手掌心。
白起漸漸的有些心灰意冷,這個黑衣人油鹽不進,讓白起十分的挫敗,因此暗地裏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黑魔王。隻因為黑衣人一身黑衣,頭發黑,靴子黑,心底腹黑。也隻有魔王的稱號,才能讓白起這般吃癟。
讓白起稍稍心安的是,黑魔王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因此他也不怕黑魔王,日子混久了,還經常和黑魔王開玩笑。隻是,黑魔王像是不會笑似的,至少白起從未見過黑魔王笑過,這個人仿佛是沒有情感一樣。
又過去了兩個月,白起的身體已經完全恢複,他每天除了練劍便是閱讀諸子百家的書,倒也過得頗為輕鬆愉快。
黑魔王的藏書十分豐富從儒家經典著作如《周易》、《周禮》到道家《道德經》、《莊子》又到《詩經》、《國語》,兵家則有《吳起兵法》、《司馬法》,陰陽家鄒衍的著作《五德終始說》等等等等,真是應有盡有,讓白起十分的流連忘,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這天,黑魔王忽然離去了,白起暗道時機來了,準備下山離去。然而他卻發現,這裏早就被和黑魔王布置了機關和陣法,讓他根本不能離去,於是他便回去苦讀兵書,想要尋找破陣之法。
三個月後,黑魔王忽然又悄悄的回來,正如當初他悄悄的離去。這次回來,他給白起帶回了《孫子兵法》而且還有注釋,這讓白起驚呼不已,高興的一整夜都睡不著覺,一直在誦讀。
白起誦讀後,發現這注釋竟然是孫臏所作,讓人震驚的無以複加。當初有刺客一直追殺田忌,為的便是這部兵家聖書,想不到竟然被黑魔王所得。
在黑魔王回來的第二天,他告訴了白起一個很不幸的消息。
半年前,墨家巨子腹朜在楚國與大司命決戰後,不治身亡。於是,墨離帶著腹朜的屍體回到了墨家,同時還有巨子令和巨子劍。
原而,當墨離回到墨家,墨家的執法長老鄧陵子與傳法長老相夫子並不認同他的巨子繼承人身份,而且指責都是因為墨離與白起,才讓墨家遭受厄難,也因此讓腹朜喪命。
因此,墨家一分為三,巨子劍被鄧陵子奪走所以一部分弟子隨著鄧陵子去了楚國,奉他為巨子;巨子令被相夫子奪,所以另一部分弟子隨著相夫子去了齊國,也奉其為巨子;剩下的少部分人仍然愛戴著墨離,以他為巨子。
墨家本就漸漸式微,一分為三後,實力大大的削弱了。
白起小手攥的很緊,想不到墨家居然發生如此變故。同時也在為鄧陵子和相夫子的無恥而氣憤,當初墨家被暗夜組織圍困不見兩人出麵解救,反倒是巨子腹朜一死,兩人立刻跳出來爭奪巨子之位。
又半年過去了,白起更加用心的學習了,他決定要好好修文習武,以便將來能夠幫助離叔重整墨家。
在接下來的三年,白起將諸子百家和全都誦讀完畢,雖然領悟不夠透徹,但也是獲益良多。在這三年中,黑魔王也教導他練劍,隨著年齡和內力的增長,七星劍訣居然又慢慢的在白起腦海中浮現,讓他感到驚奇。
他的劍法在這三年裏,也是突飛猛進,讓黑魔王也時常稱讚。
這一次,黑魔王又消失了,但是白起卻見怪不怪,黑魔王常常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不見,然而又在某一天忽然出現。隻是,這一次黑魔王消失後,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一年、兩年、三年......
七年時間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這一年白起已經十六歲了。不知不覺間,他在雁蕩山已經呆了十年,還真如黑魔王所說,他得在這山上生活十年。
白起這天練完劍後,決定一路破陣下山。在山中生活了十年,無論是修心養性亦或是習武練劍,他自覺都獲益良多,也足夠在這亂世中自保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這句話雖然是誇張,但是對於白起來說卻是深有體會。十年時光真如彈指一揮間,匆匆而過。
十年時間,天下大勢變幻不定,其中最為令人矚目的,當屬兩位縱橫家張儀、蘇秦,兩人真個是將天下玩弄於鼓掌,戲弄諸侯於唇齒之間了。隻是,在三年前,蘇秦在齊都臨淄被暗殺,引起了軒然大波,天下為之歎息側目。
這一年是公元前316年,也是周慎靚王五年,與戰亂紛紛的天下相比,周王室這潭死水更加沉寂,早已被諸侯拋之腦後。
這一年是秦惠文王贏駟即位的第二十二年,稱王後的第十年。十年來,秦國任用張儀的連橫大策,東出函穀關連連告捷,軍事上更是擊退了犀首公孫衍為首的魏、韓、趙、燕、中山的五國聯軍。秦軍威震天下,準備一舉滅掉巴國、蜀國、苣國,再造一個天府糧倉。
這一年是魏襄王魏赫即位的第二十年,也是他改元紀年的第三年,魏國和韓國在觀澤被匡章打的潰不成軍,更加的落魄。
這一年是韓宣惠王韓康即位的第十七年,韓國連年來一直夾在齊國、秦國之間,處於四站之地,每次的合縱連橫都有韓國,然而每次都是大敗而歸,國力大衰,比之中山國已經強不了多少了。
這一年是趙武靈王趙雍即位的第十年,這位少年雄主十年來奮發圖強,招賢納士,因此趙國之國力大增,位於三晉之首,更在北麵連連擊敗匈奴,在胡人之地,名聲大噪。
這一年是楚懷王羋槐即位的第十三年,雖然中原諸國連年征戰,然而楚國卻能獨善其身,國力空前富強,因此羋槐摩拳擦掌,欲要聯合齊國,打壓秦國,稱霸中原。
這一年是燕王噲即位五年,此時的燕國朝堂一片混亂,燕王噲昏庸無能,重用大臣之子,燕國臣民隻知有相國之子,而不知還有燕王,造成了已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麵,為其他六國而恥笑。隻待燕國有變,其他六國皆想趁機發難分一杯羹。
這一年是齊閔王田地即位的第七年,田嬰已死其子田文公子承襲父爵為薛公,齊王拜他為齊國相國,世人稱之為孟嚐君。
齊閔王即位之初富國強兵,有田文、匡章等名動天下的賢臣輔佐,俯視天下,有席卷六合八荒的雄心壯誌。
ps:本書成績太差,差到完全沒有信心寫下去。思慮許久,還是在這裏完結。後麵的劇情會在新書延續,仍然延續本書的設定,白起會以成年人姿態呈現,征戰六國。
雁蕩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白起此刻便在此山中,除了白起,還有一位黑衣人。
“你是誰?”當白起睜開眼,見到黑衣人一直盯著自己,便開口詢問。
“我是誰你不必知道,你隻要知道自己是誰?”黑衣人背對著白起,冷冷的回答。
白起一滯,略微沉思一下問:“我叫白起,是你救了我?”
黑衣人微微點頭,仍舊背對著白起。
白起又問:“既然你救了我,那麽就是我的恩人,請問你是如何知道我有危險,又是如何救的我?”
黑衣人似乎早有準備,他緩緩回答:“恰好路過而已,見你有幾分天賦,不忍心就此沉淪。你可還記得當日發生的事情嗎?”
白起努力回想著那天的情景,他隻記得大慶和小生死了,然後他便發了狂殺了那個邪性男子,再然後他便漸漸失去了理智,好像是殺了很多人。
想到大慶叔和小生死了,白起忍不住傷心難過的掉下淚來:“都是我的錯,要不是我,大慶叔和小生也不會被壞人殺死,嗚嗚~~~”
黑衣人緩緩轉過身來,神色略微緩和一些,靜靜的看著白起獨自傷心。
“這是哪裏?”白起傷心一陣後,一臉疑惑的看著黑衣人。既然不知道他是誰,那便問些有用的。
“這裏是雁蕩山,屬於楚國江東郡最東邊。”黑衣人見白起氣色略微好轉,再次站起身背對著白起。
“雁蕩山?”白起並未聽過雁蕩山之名,不過江東郡他倒是知道,這裏本屬於吳國,後來被越王勾踐占領,再之後又被楚國吞並。
江東郡離秦國相隔千裏,白起想到這急的站起身:“多謝恩人相救,隻是我要回墨家,我得離開這裏。”
黑衣人伸手攔住白起:“從今日起,十年內,你都得在雁蕩山修文習武。”
一聽這話,白起立刻急了,急忙詰問:“憑什麽,不行,我得走了。離叔和芸姨還有墨解、墨韻他們都在墨家等著我,我不能待在這裏,我要回去,我要回墨家。”
黑衣人仍舊攔住白起,白起轉頭朝著相反的方向跑,結果跑出百來米,發現黑衣人早已在前麵等著。他不信邪,換個方向跑,然而也不見黑衣人有什麽動作,卻總是能在他前頭等候他。
“你......你......要軟禁我?”白起有些後怕的看著黑衣人,一臉的警惕。
黑衣人搖搖頭,白起更加疑惑:“那你為什麽要阻攔我,我說了我要回家。”
黑衣人低下了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冷冷的說著:“你殺心太重,必須要修心養性,磨掉暴戾之心。”
“什麽?”白起大聲的反問黑衣人,然而黑衣人卻並不答話,他兀自小聲的嘟囔著:不就是殺了幾個人渣嗎?用的著這麽小題大作,他們殺大慶叔和小生的時候,怎麽不見你出來。
白起越說越激動,眼淚在眼裏打轉,想起小生和大慶叔的死,他便難過的情難自已,忍不住悲傷。
“你在嘟囔著什麽呢?”
“沒......沒什麽。”
場麵一下子冷清了下來,白起暗暗想著,我有心有腳,就不信你能困住我十年。
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況且是人?就不信你不睡覺。
接下來的一個月,白起嚐盡了各種逃脫的方法,然而每一次行動,仿佛都在黑衣人的意料之中,如論如何也難以逃脫其手掌心。
白起漸漸的有些心灰意冷,這個黑衣人油鹽不進,讓白起十分的挫敗,因此暗地裏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黑魔王。隻因為黑衣人一身黑衣,頭發黑,靴子黑,心底腹黑。也隻有魔王的稱號,才能讓白起這般吃癟。
讓白起稍稍心安的是,黑魔王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因此他也不怕黑魔王,日子混久了,還經常和黑魔王開玩笑。隻是,黑魔王像是不會笑似的,至少白起從未見過黑魔王笑過,這個人仿佛是沒有情感一樣。
又過去了兩個月,白起的身體已經完全恢複,他每天除了練劍便是閱讀諸子百家的書,倒也過得頗為輕鬆愉快。
黑魔王的藏書十分豐富從儒家經典著作如《周易》、《周禮》到道家《道德經》、《莊子》又到《詩經》、《國語》,兵家則有《吳起兵法》、《司馬法》,陰陽家鄒衍的著作《五德終始說》等等等等,真是應有盡有,讓白起十分的流連忘,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這天,黑魔王忽然離去了,白起暗道時機來了,準備下山離去。然而他卻發現,這裏早就被和黑魔王布置了機關和陣法,讓他根本不能離去,於是他便回去苦讀兵書,想要尋找破陣之法。
三個月後,黑魔王忽然又悄悄的回來,正如當初他悄悄的離去。這次回來,他給白起帶回了《孫子兵法》而且還有注釋,這讓白起驚呼不已,高興的一整夜都睡不著覺,一直在誦讀。
白起誦讀後,發現這注釋竟然是孫臏所作,讓人震驚的無以複加。當初有刺客一直追殺田忌,為的便是這部兵家聖書,想不到竟然被黑魔王所得。
在黑魔王回來的第二天,他告訴了白起一個很不幸的消息。
半年前,墨家巨子腹朜在楚國與大司命決戰後,不治身亡。於是,墨離帶著腹朜的屍體回到了墨家,同時還有巨子令和巨子劍。
原而,當墨離回到墨家,墨家的執法長老鄧陵子與傳法長老相夫子並不認同他的巨子繼承人身份,而且指責都是因為墨離與白起,才讓墨家遭受厄難,也因此讓腹朜喪命。
因此,墨家一分為三,巨子劍被鄧陵子奪走所以一部分弟子隨著鄧陵子去了楚國,奉他為巨子;巨子令被相夫子奪,所以另一部分弟子隨著相夫子去了齊國,也奉其為巨子;剩下的少部分人仍然愛戴著墨離,以他為巨子。
墨家本就漸漸式微,一分為三後,實力大大的削弱了。
白起小手攥的很緊,想不到墨家居然發生如此變故。同時也在為鄧陵子和相夫子的無恥而氣憤,當初墨家被暗夜組織圍困不見兩人出麵解救,反倒是巨子腹朜一死,兩人立刻跳出來爭奪巨子之位。
又半年過去了,白起更加用心的學習了,他決定要好好修文習武,以便將來能夠幫助離叔重整墨家。
在接下來的三年,白起將諸子百家和全都誦讀完畢,雖然領悟不夠透徹,但也是獲益良多。在這三年中,黑魔王也教導他練劍,隨著年齡和內力的增長,七星劍訣居然又慢慢的在白起腦海中浮現,讓他感到驚奇。
他的劍法在這三年裏,也是突飛猛進,讓黑魔王也時常稱讚。
這一次,黑魔王又消失了,但是白起卻見怪不怪,黑魔王常常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不見,然而又在某一天忽然出現。隻是,這一次黑魔王消失後,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一年、兩年、三年......
七年時間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這一年白起已經十六歲了。不知不覺間,他在雁蕩山已經呆了十年,還真如黑魔王所說,他得在這山上生活十年。
白起這天練完劍後,決定一路破陣下山。在山中生活了十年,無論是修心養性亦或是習武練劍,他自覺都獲益良多,也足夠在這亂世中自保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這句話雖然是誇張,但是對於白起來說卻是深有體會。十年時光真如彈指一揮間,匆匆而過。
十年時間,天下大勢變幻不定,其中最為令人矚目的,當屬兩位縱橫家張儀、蘇秦,兩人真個是將天下玩弄於鼓掌,戲弄諸侯於唇齒之間了。隻是,在三年前,蘇秦在齊都臨淄被暗殺,引起了軒然大波,天下為之歎息側目。
這一年是公元前316年,也是周慎靚王五年,與戰亂紛紛的天下相比,周王室這潭死水更加沉寂,早已被諸侯拋之腦後。
這一年是秦惠文王贏駟即位的第二十二年,稱王後的第十年。十年來,秦國任用張儀的連橫大策,東出函穀關連連告捷,軍事上更是擊退了犀首公孫衍為首的魏、韓、趙、燕、中山的五國聯軍。秦軍威震天下,準備一舉滅掉巴國、蜀國、苣國,再造一個天府糧倉。
這一年是魏襄王魏赫即位的第二十年,也是他改元紀年的第三年,魏國和韓國在觀澤被匡章打的潰不成軍,更加的落魄。
這一年是韓宣惠王韓康即位的第十七年,韓國連年來一直夾在齊國、秦國之間,處於四站之地,每次的合縱連橫都有韓國,然而每次都是大敗而歸,國力大衰,比之中山國已經強不了多少了。
這一年是趙武靈王趙雍即位的第十年,這位少年雄主十年來奮發圖強,招賢納士,因此趙國之國力大增,位於三晉之首,更在北麵連連擊敗匈奴,在胡人之地,名聲大噪。
這一年是楚懷王羋槐即位的第十三年,雖然中原諸國連年征戰,然而楚國卻能獨善其身,國力空前富強,因此羋槐摩拳擦掌,欲要聯合齊國,打壓秦國,稱霸中原。
這一年是燕王噲即位五年,此時的燕國朝堂一片混亂,燕王噲昏庸無能,重用大臣之子,燕國臣民隻知有相國之子,而不知還有燕王,造成了已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麵,為其他六國而恥笑。隻待燕國有變,其他六國皆想趁機發難分一杯羹。
這一年是齊閔王田地即位的第七年,田嬰已死其子田文公子承襲父爵為薛公,齊王拜他為齊國相國,世人稱之為孟嚐君。
齊閔王即位之初富國強兵,有田文、匡章等名動天下的賢臣輔佐,俯視天下,有席卷六合八荒的雄心壯誌。
ps:本書成績太差,差到完全沒有信心寫下去。思慮許久,還是在這裏完結。後麵的劇情會在新書延續,仍然延續本書的設定,白起會以成年人姿態呈現,征戰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