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泰一番既不屑亦責怪的斥責,令那兩個官員臉色一陣變幻,明明是你自己沒說,怎麽怪別人瞎起哄打擾了你的奏稟了?不對,又一想,人家好像是說抓到凶手了,是自己這幫人非不信,反而在這說三道四的。
於是也不敢再招惹他了,忍著氣,默默站回了位置。
“鶴尚書,你敢威脅朝廷命官?”惠親王一臉怒氣,眼見自己的人被斥回,跟打了自己的臉一樣。
“丞相,你可不能厚此薄彼,說本官威脅命官,本官也是朝廷命官,方才他們毫無根據的對我品頭論足,還大言不慚的說本官什麽欺君之罪,怎麽不見丞相出來管管?”鶴泰冷笑道。
當日自己第一天上朝,就來圍困自己,又來這招?有意思麽?當自己稀罕當這個破尚書?真是受夠了,鶴泰撫了撫額頭,靜了靜神,生怕自己一個忍耐不住,將這些人都踹出大殿去。
“本丞母妃頭七即到,他們也是著急,一時言語有誤,鶴尚書應該不會與他們一般見識才是。”
“丞相母妃頭七,他們著急,他們到底是朝廷的命官,還是你丞相的命官?”鶴泰故作疑惑道。
惠親王臉上肌肉一陣亂跳,好你個鶴泰,你挖坑讓我跳?當我傻嗎?“當然是朝廷的命官,他們著急也是為君分憂,畢竟,本丞母妃是先皇遺妃,不明不白被暗殺,乃大案。皇上自然也是十分焦慮,早日破案,皇上也可早日安心。”
“朝廷命官。”鶴泰淡淡重複,然後看向百官道:“聽到沒有,丞相也說了,爾等皆是朝廷命官,都是為君分憂,你們是不是也是一樣認為。”
“那是自然,我等食君俸祿,自要為君分憂。”
“絕對的,臣為國家之事,甘願肝腦塗地。”
“那當然了,不是朝廷命官是什麽?”
一眾人等爭先恐後表著忠心。似乎對於這個問題覺得非常可笑。
平原侯等人倒是生出絲絲疑惑,不知道鶴泰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問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大理寺卿、禦史大夫亦一頭霧水。
“既然大家眾口一心,皆認自己是朝廷命官,那本官覺得在丘池,在這丘池的朝堂之上,一切皆已皇上為尊!”鶴泰鄭重道。
眾人更加疑惑了,以皇上為尊?不就是以皇上為尊的嗎?否則自己這些人都巴巴站著,就皇上高高坐在龍椅上呢。
“以皇上為尊,要從心為尊,而非表麵形式。”鶴泰幽幽道,“或許你們心中是以皇上為尊的,可日以繼日,慢慢的你們便忘了分寸,在這朝堂上,皇上許你們說,你們才說,而不是見風使舵,哪股風大就往哪跑,跟著瞎起哄。皇上未許你們說,七嘴八舌,像個菜市場,成何體統。”
一個個啞了口,原來鶴泰說那麽多,在這等著自己呢?他們自己想想,確實有些唯惠親王為首了,他一開言便跟在屁股後頭附和。未向皇上懇請啟奏。
“像朱大人、崔大人、刑部侍郎錢大人,就是安守本分,此案詳情他們都知曉,爾等可見他們說的一句?這是因為皇上還未讓他們開言,君不讓言則默,等到該你們說的時候,自然會讓你們發言。急個什麽勁兒。”
什麽?朱大人,崔大人已經知道了?眾人這才發現,這兩位自始至終真的沒開口,原來是鶴泰那撥的了?不對啊,昨日還與自己一起商議如何對付鶴泰呢,怎麽這麽快調轉船頭了,幾個意思?
鶴泰不顯山不漏水的幾句話,不但訓斥了起哄的大臣,想必近段時間都會安分守己不少,最起碼朝堂之上不敢再目無君王,而且還將朱、崔二人間接的推向了他們的對立麵。
不過還是有人不服氣。不甘心被他三言兩語所壓製。
“尚書大人,既然抓到了凶手,應該正大光明開堂審案,可尚書說不但抓到了還審出了口供。不知在哪裏審問,又有何人聽審?”一個官員質疑道。
因為是惠親王的黨羽,一幹人等昨日已互通過消息,覺得就算鶴泰昨晚抓到了凶手,可刑部的眼線並沒有透漏消息,可見根本沒有在刑部審案,那就隻有私設公堂,暗自審理的了。
“你懷疑本官將人犯屈打成招?嗬……或是臨時捉個替罪羊?”鶴泰直接了當說出他心中所想。
“下官可沒有這麽說,隻是心存疑惑,還請尚書大人賜教。”那人並不退讓。不過言語之間倒是謹慎了許多,不像先前一樣瘋狗亂咬。
鶴泰揚起唇角,“你所說的很有道理,本官也早想到了,所以當然不會不開堂審理,更不會獨自審理。”本來刑部審訊是有權的,隻是此事重大,又有一群人盯著你出錯,所以鶴泰早料想到了,所以凡事都考慮周到,做到滴水不漏。
“刺客潛伏於宮中,已於昨日夜間一舉擒獲,量刑司開堂,量刑司掌監、大理寺卿朱大人、禦史大夫崔大人、刑部侍郎錢大人,還有本官,皆在場,全程參與了捉凶到審訊到嫌犯畫押。無一遺漏。朱大人做主問,本官與崔大人做陪審,其餘人聽審佐證。”鶴泰緩緩道。
什麽?朱大人,崔大人也參與了?還是主審?眾人這才發現,這兩位自始至終真的沒開口,就連鶴泰方才拿他們做聽話的表率,他們也是低著頭,原來已經是鶴泰那撥的了?不對啊,昨日二人還與惠親王一起商議如何對付鶴泰呢,怎麽這麽快調轉船頭了,幾個意思?
他這一番話更是將朱、崔兩位大人頓時推上了風口浪尖。知情不報,就算惠親王以後不排斥他們,也會對他們失去信任,要想立足,此後他們隻能忠於皇上尋求保護。
果然,惠親王臉色陰鬱的看向他們二人,如果不是在大殿上,恨不得上去撕了他們。他們知道抓住了刺客,還參與了審問,竟然一點不透漏給自己,眼睜睜看著自己出醜。
朱大人看惠親王那殺人的目光,額上的汗便滴了下來,謹慎有謹慎的挑了句話來說:“一切就是這樣,鶴尚書所說句句屬實,刺客確實已然抓獲,對殺害太妃娘娘一案也供認不諱,因刺客隱藏方法特殊,使用易容之術藏於宮中,為防生變,所以連夜審理。”
禦史大夫也是訕訕的,尷尬了好一會,接著朱大人的話道:“確實,刺客狡猾之極,跟晉陽王慶宴之上的那些刺客是一夥的,而殺害太妃的理由更是出乎意料,到現在,下官還未回過神。兩案並一案,隻審到天亮,皇上亦是勞心到現在未眠。不過現在好了,兩件案子都可以結了。”
二人言語間肯定了鶴泰的說辭,亦隱晦的像惠親王解釋了,不是我不向你報信,是他們非讓連夜審問,一直審到天亮,實在分身乏術,無法告訴你。而且皇上還在呢?我們能怎麽樣呢?而且崔大人為引開眾人的注意力,還拿出殺害太妃的理由出乎意料這句話來。
“皇上也聽審了?”
“朱大人、崔大人、都參與了,看來是不用懷疑了。”
“出乎意料的理由?什麽理由?”
雖然眾人無法接受這突然的轉變,可是從抓捕到審訊皆有眾多人參與,還都是司法者,更有皇上旁聽,還能懷疑什麽。
“刺客狡猾,所以本官暗中布下天羅地網捉拿凶手,連夜審理是怕夜長夢多,萬一刺客一被捕便自尋死路?或是被人救走,或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滅了口?就白忙活了。”鶴泰邊說便看向惠親王,竟將他看出了一身白毛汗,“所以行動前,便將幾位司法大人都請去,一同做個見證,審理時,朱大人做主審,本官隻是旁審,而且更有其他人員參與,可謂是三司會審,有沒有用刑,有沒有作假,各位大人若有疑問盡可像主審官說出疑問。”鶴泰見這些人沒什麽氣焰了,又補充道。
已經三司會審了,眾人心中也自然的接受了,還有什麽疑問?難道要懷疑丘池國三法司的不公正?若說疑問,他們隻有一個,就是鶴泰到底什麽時候找到的線索,怎麽就破了案了呢?
“劉大人,你是否還有什麽疑問,到現在是否還認為本官沒有正大光明?”他盯向先前那個質疑的官員問道。
“這……我……”那官員支支吾吾半天,一拱手道:“沒有,方才是下官一時魯莽,未明緣由胡亂說話,既是三法司會審,就連捉凶時都全部在場,定然是正大光明,下官沒有疑議了。”
一眾人皆望向大理寺卿與禦史大夫。顯然覺得自己今日在鶴泰麵前受的氣都怪他們,就算沒機會通風報信,剛才也應該攔著點自己啊。一點都不作提醒。
惠親王臉色黑青,也是恨的咬牙切齒,自己一番費心的部署,他到底是怎麽神不知鬼不覺的破案的。
一時間,二人竟成了眾矢之的。
其實,確實是沒機會通風報信,不過這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這二人能做到法官,心中也是存著些公正的,之前惠親王勢力太過龐大,他們不敢忤逆,隻能歸入其一係,聽之左右,現在見自己的處境十分尷尬,恐怕以後在惠親王麵前也落不到好了,於是竟也默默希望鶴泰能成氣候。也好護著自己一把。起碼都是執掌刑司的。起碼這次明麵上算是站在他這一方了。
於是也不敢再招惹他了,忍著氣,默默站回了位置。
“鶴尚書,你敢威脅朝廷命官?”惠親王一臉怒氣,眼見自己的人被斥回,跟打了自己的臉一樣。
“丞相,你可不能厚此薄彼,說本官威脅命官,本官也是朝廷命官,方才他們毫無根據的對我品頭論足,還大言不慚的說本官什麽欺君之罪,怎麽不見丞相出來管管?”鶴泰冷笑道。
當日自己第一天上朝,就來圍困自己,又來這招?有意思麽?當自己稀罕當這個破尚書?真是受夠了,鶴泰撫了撫額頭,靜了靜神,生怕自己一個忍耐不住,將這些人都踹出大殿去。
“本丞母妃頭七即到,他們也是著急,一時言語有誤,鶴尚書應該不會與他們一般見識才是。”
“丞相母妃頭七,他們著急,他們到底是朝廷的命官,還是你丞相的命官?”鶴泰故作疑惑道。
惠親王臉上肌肉一陣亂跳,好你個鶴泰,你挖坑讓我跳?當我傻嗎?“當然是朝廷的命官,他們著急也是為君分憂,畢竟,本丞母妃是先皇遺妃,不明不白被暗殺,乃大案。皇上自然也是十分焦慮,早日破案,皇上也可早日安心。”
“朝廷命官。”鶴泰淡淡重複,然後看向百官道:“聽到沒有,丞相也說了,爾等皆是朝廷命官,都是為君分憂,你們是不是也是一樣認為。”
“那是自然,我等食君俸祿,自要為君分憂。”
“絕對的,臣為國家之事,甘願肝腦塗地。”
“那當然了,不是朝廷命官是什麽?”
一眾人等爭先恐後表著忠心。似乎對於這個問題覺得非常可笑。
平原侯等人倒是生出絲絲疑惑,不知道鶴泰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問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大理寺卿、禦史大夫亦一頭霧水。
“既然大家眾口一心,皆認自己是朝廷命官,那本官覺得在丘池,在這丘池的朝堂之上,一切皆已皇上為尊!”鶴泰鄭重道。
眾人更加疑惑了,以皇上為尊?不就是以皇上為尊的嗎?否則自己這些人都巴巴站著,就皇上高高坐在龍椅上呢。
“以皇上為尊,要從心為尊,而非表麵形式。”鶴泰幽幽道,“或許你們心中是以皇上為尊的,可日以繼日,慢慢的你們便忘了分寸,在這朝堂上,皇上許你們說,你們才說,而不是見風使舵,哪股風大就往哪跑,跟著瞎起哄。皇上未許你們說,七嘴八舌,像個菜市場,成何體統。”
一個個啞了口,原來鶴泰說那麽多,在這等著自己呢?他們自己想想,確實有些唯惠親王為首了,他一開言便跟在屁股後頭附和。未向皇上懇請啟奏。
“像朱大人、崔大人、刑部侍郎錢大人,就是安守本分,此案詳情他們都知曉,爾等可見他們說的一句?這是因為皇上還未讓他們開言,君不讓言則默,等到該你們說的時候,自然會讓你們發言。急個什麽勁兒。”
什麽?朱大人,崔大人已經知道了?眾人這才發現,這兩位自始至終真的沒開口,原來是鶴泰那撥的了?不對啊,昨日還與自己一起商議如何對付鶴泰呢,怎麽這麽快調轉船頭了,幾個意思?
鶴泰不顯山不漏水的幾句話,不但訓斥了起哄的大臣,想必近段時間都會安分守己不少,最起碼朝堂之上不敢再目無君王,而且還將朱、崔二人間接的推向了他們的對立麵。
不過還是有人不服氣。不甘心被他三言兩語所壓製。
“尚書大人,既然抓到了凶手,應該正大光明開堂審案,可尚書說不但抓到了還審出了口供。不知在哪裏審問,又有何人聽審?”一個官員質疑道。
因為是惠親王的黨羽,一幹人等昨日已互通過消息,覺得就算鶴泰昨晚抓到了凶手,可刑部的眼線並沒有透漏消息,可見根本沒有在刑部審案,那就隻有私設公堂,暗自審理的了。
“你懷疑本官將人犯屈打成招?嗬……或是臨時捉個替罪羊?”鶴泰直接了當說出他心中所想。
“下官可沒有這麽說,隻是心存疑惑,還請尚書大人賜教。”那人並不退讓。不過言語之間倒是謹慎了許多,不像先前一樣瘋狗亂咬。
鶴泰揚起唇角,“你所說的很有道理,本官也早想到了,所以當然不會不開堂審理,更不會獨自審理。”本來刑部審訊是有權的,隻是此事重大,又有一群人盯著你出錯,所以鶴泰早料想到了,所以凡事都考慮周到,做到滴水不漏。
“刺客潛伏於宮中,已於昨日夜間一舉擒獲,量刑司開堂,量刑司掌監、大理寺卿朱大人、禦史大夫崔大人、刑部侍郎錢大人,還有本官,皆在場,全程參與了捉凶到審訊到嫌犯畫押。無一遺漏。朱大人做主問,本官與崔大人做陪審,其餘人聽審佐證。”鶴泰緩緩道。
什麽?朱大人,崔大人也參與了?還是主審?眾人這才發現,這兩位自始至終真的沒開口,就連鶴泰方才拿他們做聽話的表率,他們也是低著頭,原來已經是鶴泰那撥的了?不對啊,昨日二人還與惠親王一起商議如何對付鶴泰呢,怎麽這麽快調轉船頭了,幾個意思?
他這一番話更是將朱、崔兩位大人頓時推上了風口浪尖。知情不報,就算惠親王以後不排斥他們,也會對他們失去信任,要想立足,此後他們隻能忠於皇上尋求保護。
果然,惠親王臉色陰鬱的看向他們二人,如果不是在大殿上,恨不得上去撕了他們。他們知道抓住了刺客,還參與了審問,竟然一點不透漏給自己,眼睜睜看著自己出醜。
朱大人看惠親王那殺人的目光,額上的汗便滴了下來,謹慎有謹慎的挑了句話來說:“一切就是這樣,鶴尚書所說句句屬實,刺客確實已然抓獲,對殺害太妃娘娘一案也供認不諱,因刺客隱藏方法特殊,使用易容之術藏於宮中,為防生變,所以連夜審理。”
禦史大夫也是訕訕的,尷尬了好一會,接著朱大人的話道:“確實,刺客狡猾之極,跟晉陽王慶宴之上的那些刺客是一夥的,而殺害太妃的理由更是出乎意料,到現在,下官還未回過神。兩案並一案,隻審到天亮,皇上亦是勞心到現在未眠。不過現在好了,兩件案子都可以結了。”
二人言語間肯定了鶴泰的說辭,亦隱晦的像惠親王解釋了,不是我不向你報信,是他們非讓連夜審問,一直審到天亮,實在分身乏術,無法告訴你。而且皇上還在呢?我們能怎麽樣呢?而且崔大人為引開眾人的注意力,還拿出殺害太妃的理由出乎意料這句話來。
“皇上也聽審了?”
“朱大人、崔大人、都參與了,看來是不用懷疑了。”
“出乎意料的理由?什麽理由?”
雖然眾人無法接受這突然的轉變,可是從抓捕到審訊皆有眾多人參與,還都是司法者,更有皇上旁聽,還能懷疑什麽。
“刺客狡猾,所以本官暗中布下天羅地網捉拿凶手,連夜審理是怕夜長夢多,萬一刺客一被捕便自尋死路?或是被人救走,或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滅了口?就白忙活了。”鶴泰邊說便看向惠親王,竟將他看出了一身白毛汗,“所以行動前,便將幾位司法大人都請去,一同做個見證,審理時,朱大人做主審,本官隻是旁審,而且更有其他人員參與,可謂是三司會審,有沒有用刑,有沒有作假,各位大人若有疑問盡可像主審官說出疑問。”鶴泰見這些人沒什麽氣焰了,又補充道。
已經三司會審了,眾人心中也自然的接受了,還有什麽疑問?難道要懷疑丘池國三法司的不公正?若說疑問,他們隻有一個,就是鶴泰到底什麽時候找到的線索,怎麽就破了案了呢?
“劉大人,你是否還有什麽疑問,到現在是否還認為本官沒有正大光明?”他盯向先前那個質疑的官員問道。
“這……我……”那官員支支吾吾半天,一拱手道:“沒有,方才是下官一時魯莽,未明緣由胡亂說話,既是三法司會審,就連捉凶時都全部在場,定然是正大光明,下官沒有疑議了。”
一眾人皆望向大理寺卿與禦史大夫。顯然覺得自己今日在鶴泰麵前受的氣都怪他們,就算沒機會通風報信,剛才也應該攔著點自己啊。一點都不作提醒。
惠親王臉色黑青,也是恨的咬牙切齒,自己一番費心的部署,他到底是怎麽神不知鬼不覺的破案的。
一時間,二人竟成了眾矢之的。
其實,確實是沒機會通風報信,不過這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這二人能做到法官,心中也是存著些公正的,之前惠親王勢力太過龐大,他們不敢忤逆,隻能歸入其一係,聽之左右,現在見自己的處境十分尷尬,恐怕以後在惠親王麵前也落不到好了,於是竟也默默希望鶴泰能成氣候。也好護著自己一把。起碼都是執掌刑司的。起碼這次明麵上算是站在他這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