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手撫在光滑的黑漆楠木幾桌上,是石榴簇百子戲嬰的圖案,賀家延綿百年,如今兒孫旁支,在九井胡同裏都住不完,更要步步為營。


    “你先說說,你看中黃家什麽了?我眼裏頭,黃夫人眼皮子有些淺,她家姑娘行事眼神我也不喜歡,黃太夫人娘家是揚州鹽商,出身也太低了。”太夫人緩緩說著,將黃家的女人們分析個遍,卻絕口不提黃小郎與黃老爺。


    二夫人心裏有些不以為然,臨安候太夫人,能看上誰?恐怕看宮裏的皇後娘娘,都能嫌棄她方家行伍武夫,看誰都小家子氣兒。麵上卻也隻有賠著笑說:“怪說呢,娘的眼睛真毒,黃三娘就是黃太夫人養大的,學了一身的臭毛病,昨兒個把我們行昭和行明氣得夠嗆。”


    太夫人眯了眼,晚宴上的事兒,在馬車上張媽媽就一五一十地說了個全,行明先挑釁,到二夫人嘴裏就全成了黃家娘子的臭毛病了。老二媳婦劉氏出身中山侯府,旁支嫡出,難免眼界就薄些,光曉得要讓女兒低嫁,好仗娘家的勢,不受欺負。卻不曉得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結了親就像有了條線將兩個陌生的家族栓在一起。


    “既然都結下梁子了,還硬拉生拽在一塊兒做什麽?小心結親不成結成仇。”太夫人接著就說。


    二夫人一時語塞,支吾說道:“行明嫁的是黃小郎,黃家娘子隔不了幾年就出嫁了,黃小郎是黃家長房嫡長子,行明一嫁過去就是宗婦...”


    嫁過去就是宗婦,主持中饋,又有賀家撐腰,這日子想過不好都難。二夫人的著眼點隻有行明,唯一的女兒過好了,比什麽都強。


    太夫人卻不這麽想,笑著把串在腕上的檀香木佛珠摘下來,“砰”地一聲扣在案上,說:“黃夫人瞧起來不過三十出頭的模樣,連黃太夫人都中氣十足,前些日子才和娘家打了場嫁妝官司,定京城裏誰不曉得?行明熬呀熬呀,總算能主持中饋說上話了,我這老太婆估摸著也瞧不見了。”


    “您可千萬甭這麽說!您可是要活百壽齊福的人!”二夫人趕忙嗔道,見老人家連這樣的話都說出來,心頭一灰,估摸著方家這親事是成不了了。


    麵上有些犯愁,端起茶盅心不在焉啜了兩口,賀家門楣夠高,臨安候權勢夠煊赫,可她們二房連點邊兒都挨不上啊,這些年勝在聽話,又有三房這樣忤逆的做襯,老夫人也樂得抬舉二房。可三房如今瞧明白了,也肯伏低做小了,二房可怎麽活啊...


    行明難嫁,她心裏是知道的,好點的人家別人看不上,更不能娶回家當宗婦,差點兒的人家自個兒都看不上,老夫人那關更過不了。黃家這樣的不是正好嗎,誰家沒幾個難纏的主啊,還不是看自個兒怎麽過。


    太夫人見二夫人不說話了,開口道:“妻好夫禍少。黃太夫人不是省油的燈,商賈沒什麽,隻是這麽大年紀了還和娘家的子侄扯錢幣官司,這就有點擰不清了,從黃家娘子身上就能看出她家長輩的品性。黃小郎若不是黃太夫人帶大的,都還好說,就怕是一脈相承下來的。”


    二夫人聽太夫人有鬆口的跡象了,不由自主地往前傾,連聲說:“黃小郎是在黃老爺跟前養大的,黃夫人是泰安名門出身,小郎君將滿十三歲,就已經是廩生了,在國子監念書。黃老爺官在五品,蔭封也好,自己要下場考也好,前途是不愁了。”


    “蔭封?他們家能恩蔭到什麽職?讀書人家三代之內無人在朝堂任實職,家族就算沒落了。”太夫人不留情麵地嗤道,看了眼有些重燃希望的二兒媳婦,又言“你們既定下定國寺一行,就去吧,正好也卡著點,去把明年的香油錢捐了。到時候叫黃小郎君和黃夫人來和我請個安,我好好看看。”


    二夫人聽前麵,有些耷拉,又聞後言不禁喜出望外,連忙站起身躬身行禮,太夫人親去,這是給行明做顏麵啊。


    “方才說媳婦是跌進了福窩窩裏,果真是沒說錯!”二夫人笑彎了眼,連聲喚門外的劉媽媽,邊說:“一定要叫行明來和祖母磕頭!連皇後娘娘都免了太夫人的問年禮,現下還要為行明這樣奔波...”


    太夫人看著有些好笑。


    老大媳婦木訥怕事,卻勝在忠厚溫良。老二媳婦精明知機,卻子嗣艱難,在丈夫麵前得不了好。總的瞧起來,就隻有賀現的媳婦,前堂後院一把抓,端的是賢良能幹的當家主母,老侯爺為老三當真是殫精竭慮。


    太夫人念及此,笑顏微斂,抿了抿嘴,朝二夫人擺擺手,說:“要是黃小郎君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或者黃夫人是個沒道理的,我照樣不答應這樁婚事。賀家的子嗣不豐,統共就隻有兩個嫡女,貴重著呢。”


    推門進來的劉媽媽,聽到這話,邊應下,邊轉身往外走。不由心下一咯噔,兩個嫡女,太夫人這是沒將三房算到賀家裏去啊...


    二夫人現下正得意,有賀太夫人過問行明的婚事,不怕嫁不好。是太夫人親掌的眼,過的目,就連嫁妝也能豐厚些。


    劉媽媽拐過抄手遊廊,石紋柵欄裏種著的青草,在暖爐熏染下,青草香混著鬆凝清露,沁人心脾。


    暖閣裏行昭低著頭,撐著繡花繃子做針線。


    行明或執起茶盅又放下,或湊攏過來看看行昭的針線,或拿本《左氏春秋》來看,抬頭一看,是劉媽媽來了,不禁眼神一亮,趕忙下炕躋上繡鞋,連聲問:“可是祖母讓我們過去?”


    行昭一抬頭,將繃子輕擱在繡籠裏,看劉媽媽笑著點頭,也忙下炕套上鞋子,和行明一道往正堂去。


    一進去,就看到二夫人站在太夫人跟前,一臉喜氣洋洋,行明暗道不好,來不及想多,就聽二夫人笑盈盈說:“過些日子,咱們一大家子都去定國寺祈福。讓行明給您做個抹額可好?”


    抹額,做工簡單,兩日就能做完,又是戴在外麵的,別人一眼就能看到。二夫人無論是為了展示行明手藝也好,顯示太夫人對行明上心也好,太夫人都樂意順水推舟。


    果然,太夫人樂嗬嗬地說:“好啊,做個兔毛鶴紋樣式的,人老了就想把頭發給箍得緊緊的,顯得精神。”


    二夫人一聽笑得更歡了,從行昭這個角度看過去,可以看到行明垂著頭,手縮在袖裏。行昭心裏一歎,黃家有什麽不好呢?最少能得安穩一生,歲月靜好。


    二夫人拉著行明規規矩矩行了個禮,告了安,便歡天喜地往外走,行昭去送,回來後,顯得有些悶悶不樂。


    太夫人靠在西番蓮紋八福軟墊上,看行昭眉眼鬱氣,笑說:“怎麽了?不樂意去定國寺?”


    行昭長呼出一口氣,看坐在上首的賀太夫人,一笑眼角已有幾縷紋路了,罷了罷了,先解決前一樁事兒吧。


    行昭出人意料地,“噗通“一聲跪在氈毯上。


    “四姑娘這是做什麽!仔細膝蓋疼!”張媽媽一聲驚呼,趕忙下來扶,卻被太夫人攔住。


    隻聽太夫人沉聲地吩咐道:“所有人的出去。玲瓏你留下,蓮玉留下。”


    太夫人是如何睿智的人,行昭一跪,就知道她這是要將堂會的事兒原原本本說出來了。


    雕葫蘆萬福楠木朱門“咯吱”被關上,一時間廂房內,隻留下了四個人,與滿室的靜謐。


    行昭在安靜中,率先開口,小娘子的嗓音還很清脆稚軟,卻還在力求肅穆端嚴:“堂會上,應邑長公主離開了近一個時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董無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董無淵並收藏嫡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