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京都洛陽,王宮內。
一陣哭哭啼啼的聲音傳來,陰柔中帶著幾許剛勁兒。
卻是那位中常侍郭勝在天子麵前哭訴,怒斥肖文的暴行。
聽其言行,劉宏麵色震怒,怒罵道:“大膽宵小!恃寵而驕!”
“焉不知張常侍乃孤父,趙常侍乃孤母!郭常侍乃孤叔父乎?”
“竟敢如此對孤之親人,其罪當誅!”
正在哭泣的郭勝噗通一聲跪拜在地,誠惶誠恐,嘴上連忙說著“聖上萬不可如此”的話語,但心裏卻是樂開了花。
天子沒變,張大人此番多慮了。
念頭從腦海中閃過,劉宏負手而立,臉上依舊滿是怒色,怒斥數聲之後,並且向郭勝保證,會讓那個狂悖之徒付出代價之後,方才揮手讓其離去。
等到郭勝離去之後,劉宏臉上的怒色在瞬息間收斂,麵無表情,轉身走向殿後,前往王宮的後花園。
同時,一則消息從王宮內傳出去。
當其走到後花園的時候,沒等多久,便瞧見沈闕手捧冊子,快步走來。
沈闕步入此地,向劉宏行禮。
劉宏點頭,啟動機關,打開密道,兩人一同進入密室之中。
密室內,燈火敞亮,這位天子不怒自威,僅僅隻是隻身挺立,其身上便仿佛有著無盡的天子帝運顯露出來。
“陛下,這是郭勝隨從內安插探子送來的情報。”沈闕雙手捧著冊子,獻上。
劉宏點頭,一把將冊子拿在手中,仔細看了起來。
良久,方才將冊子上的內容看完,將冊子放下,劉宏雙手交叉,放在身前,氣息深處,宛若九淵,讓人一眼無法探底。
“冊子上的內容,愛卿已然看過了?”劉宏詢問一聲。
沈闕點頭稱是。
“既是如此,愛卿有何看法?”劉宏再問。
“陛下,此獠狂悖至極,明知郭大人是陛下派去的使者,也敢這般放肆,簡直是目無君上!依臣之見,此獠當殺!”
沈闕叩首拜道,義憤填膺,頗有幾分要維護天子威嚴的憤然之意。
見狀,劉宏挑眉,卻是明白沈闕這般模樣意欲何為。
“你這廝,辦事不牢靠,花花腸子倒是不少。”
“放心,孤無意怪罪你。隻是對這廝的做法,頗為好奇。”
“區區一個個沒什麽背景的家夥兒,居然敢對十常侍說出那樣的話,你心中難道就不好奇嗎?”
聞言,沈闕心頭一鬆,試探性地問道:“陛下擔心,這家夥兒是世家扔出來的棋子?”
“小心一些,總是好的。如果不是棋子,也就隻能說明,你這個司隸校尉沒有當到家。”劉宏看了沈闕一眼,言道。
“陛下的意思……”
“你的身份暴露了。那小子猜出了孤的身份和想法,所以想借著郭勝的事情反過來試探孤。”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這個人可就有意思了!一個奮威將軍,倒是委屈他了一些。”
身份暴露?
沈闕一愣,一時間不由得想起當日肖文來給自己送烏桓戰事的時候,對方自稱了一句“下官”。
當時,自己隻當是他口誤,可現在想來,那一句“下官”,似乎不是口誤,也不是試探,而更像是一種調侃。
那家夥兒,猜到了本官的身份,方才說出那樣一番話。
“陛下,或許微臣的身份,確實已經暴露了。”沈闕拱手低眉,出聲言道。
暴露了?
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劉宏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狠狠瞪了沈闕一眼。
這家夥兒,這麽快就暴露了?
一個身份暴露的情報頭子,還配做頭子嗎?
不過,孤手底下正好缺人,暫且先留著你。
“罷了,你且再試探一番好了。如今公孫瓚大勝而歸,劉其也算是徹底坐穩幽州太守的位置。”
“孤意圖推行下一步計劃,你待如何?”劉宏言道。
沈闕陷入沉默。
他自然是知道劉宏所謂的下一步計劃指的是什麽。
如今,黃巾禍亂神州,四周征伐不止,戰火連綿,百姓深受其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難以解脫。
朝廷雖然有大軍,這些兵權也看似掌握在他這位天子手中。
可實際上,他心中清楚。
這些兵權都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將士手中。
自己想要從那些家夥兒手中扣出一些兵權,極為困難。
即便是下放到各個郡縣的劉氏宗親,他們想要獲得一些兵權,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所以,這位天子也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比如……
設立州牧,讓州牧擁有組建士兵的權力。
一來,各地自行備兵,能夠應對各地爆發的黃巾之亂,朝廷的壓力會減弱不少。
二來,等到這些劉氏宗親麾下擁有士兵之後,日後若是自己對世家發難,這些家夥兒也能借勢勤王。
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如今的各大郡縣太守或者刺史,在他們的手底下其實是背著朝廷養著一群私兵的。
這些,是他們保命的根本。
隻是因為朝廷之前明令禁止,所以這些士兵如果不是到危急時刻,他們根本不敢拿出來。
現在,劉宏此舉,不過是讓他們將暗地裏藏著的兵馬放在明麵上來罷了。
當然,如此一來,隱患自然是極多。
天子兵權下放,各地州牧掌握兵權,在一州之地便相當於是一方諸侯王!
“陛下,此行是否過於冒進?”沈闕皺眉,壓低聲音,問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前些日子造成輿論取得的成果將功虧一簣!”
“如今,那些世家大族對州牧之事縱使心生不滿,但礙於各大地方官員的壓力,也不敢說話。”
“孤之大漢朝廷早已沉珂爛壁,需得下猛藥,方才可治。”
“陛下,聖明!”沈闕拱手,言道。
“公孫瓚那邊,孤打算封他個安夷將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沈闕言道。
說完之後,似想起了什麽一般,壓低聲音,問了一句:
“世家那邊,近些日子,是否需要加派人馬盯著?”
“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弘農楊氏、河內司馬氏、下邳陳氏、吳郡陸氏……”
“這些家夥兒,都不是省油的燈,盯緊點吧。”
……
一陣哭哭啼啼的聲音傳來,陰柔中帶著幾許剛勁兒。
卻是那位中常侍郭勝在天子麵前哭訴,怒斥肖文的暴行。
聽其言行,劉宏麵色震怒,怒罵道:“大膽宵小!恃寵而驕!”
“焉不知張常侍乃孤父,趙常侍乃孤母!郭常侍乃孤叔父乎?”
“竟敢如此對孤之親人,其罪當誅!”
正在哭泣的郭勝噗通一聲跪拜在地,誠惶誠恐,嘴上連忙說著“聖上萬不可如此”的話語,但心裏卻是樂開了花。
天子沒變,張大人此番多慮了。
念頭從腦海中閃過,劉宏負手而立,臉上依舊滿是怒色,怒斥數聲之後,並且向郭勝保證,會讓那個狂悖之徒付出代價之後,方才揮手讓其離去。
等到郭勝離去之後,劉宏臉上的怒色在瞬息間收斂,麵無表情,轉身走向殿後,前往王宮的後花園。
同時,一則消息從王宮內傳出去。
當其走到後花園的時候,沒等多久,便瞧見沈闕手捧冊子,快步走來。
沈闕步入此地,向劉宏行禮。
劉宏點頭,啟動機關,打開密道,兩人一同進入密室之中。
密室內,燈火敞亮,這位天子不怒自威,僅僅隻是隻身挺立,其身上便仿佛有著無盡的天子帝運顯露出來。
“陛下,這是郭勝隨從內安插探子送來的情報。”沈闕雙手捧著冊子,獻上。
劉宏點頭,一把將冊子拿在手中,仔細看了起來。
良久,方才將冊子上的內容看完,將冊子放下,劉宏雙手交叉,放在身前,氣息深處,宛若九淵,讓人一眼無法探底。
“冊子上的內容,愛卿已然看過了?”劉宏詢問一聲。
沈闕點頭稱是。
“既是如此,愛卿有何看法?”劉宏再問。
“陛下,此獠狂悖至極,明知郭大人是陛下派去的使者,也敢這般放肆,簡直是目無君上!依臣之見,此獠當殺!”
沈闕叩首拜道,義憤填膺,頗有幾分要維護天子威嚴的憤然之意。
見狀,劉宏挑眉,卻是明白沈闕這般模樣意欲何為。
“你這廝,辦事不牢靠,花花腸子倒是不少。”
“放心,孤無意怪罪你。隻是對這廝的做法,頗為好奇。”
“區區一個個沒什麽背景的家夥兒,居然敢對十常侍說出那樣的話,你心中難道就不好奇嗎?”
聞言,沈闕心頭一鬆,試探性地問道:“陛下擔心,這家夥兒是世家扔出來的棋子?”
“小心一些,總是好的。如果不是棋子,也就隻能說明,你這個司隸校尉沒有當到家。”劉宏看了沈闕一眼,言道。
“陛下的意思……”
“你的身份暴露了。那小子猜出了孤的身份和想法,所以想借著郭勝的事情反過來試探孤。”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這個人可就有意思了!一個奮威將軍,倒是委屈他了一些。”
身份暴露?
沈闕一愣,一時間不由得想起當日肖文來給自己送烏桓戰事的時候,對方自稱了一句“下官”。
當時,自己隻當是他口誤,可現在想來,那一句“下官”,似乎不是口誤,也不是試探,而更像是一種調侃。
那家夥兒,猜到了本官的身份,方才說出那樣一番話。
“陛下,或許微臣的身份,確實已經暴露了。”沈闕拱手低眉,出聲言道。
暴露了?
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劉宏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狠狠瞪了沈闕一眼。
這家夥兒,這麽快就暴露了?
一個身份暴露的情報頭子,還配做頭子嗎?
不過,孤手底下正好缺人,暫且先留著你。
“罷了,你且再試探一番好了。如今公孫瓚大勝而歸,劉其也算是徹底坐穩幽州太守的位置。”
“孤意圖推行下一步計劃,你待如何?”劉宏言道。
沈闕陷入沉默。
他自然是知道劉宏所謂的下一步計劃指的是什麽。
如今,黃巾禍亂神州,四周征伐不止,戰火連綿,百姓深受其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難以解脫。
朝廷雖然有大軍,這些兵權也看似掌握在他這位天子手中。
可實際上,他心中清楚。
這些兵權都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將士手中。
自己想要從那些家夥兒手中扣出一些兵權,極為困難。
即便是下放到各個郡縣的劉氏宗親,他們想要獲得一些兵權,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所以,這位天子也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比如……
設立州牧,讓州牧擁有組建士兵的權力。
一來,各地自行備兵,能夠應對各地爆發的黃巾之亂,朝廷的壓力會減弱不少。
二來,等到這些劉氏宗親麾下擁有士兵之後,日後若是自己對世家發難,這些家夥兒也能借勢勤王。
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如今的各大郡縣太守或者刺史,在他們的手底下其實是背著朝廷養著一群私兵的。
這些,是他們保命的根本。
隻是因為朝廷之前明令禁止,所以這些士兵如果不是到危急時刻,他們根本不敢拿出來。
現在,劉宏此舉,不過是讓他們將暗地裏藏著的兵馬放在明麵上來罷了。
當然,如此一來,隱患自然是極多。
天子兵權下放,各地州牧掌握兵權,在一州之地便相當於是一方諸侯王!
“陛下,此行是否過於冒進?”沈闕皺眉,壓低聲音,問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前些日子造成輿論取得的成果將功虧一簣!”
“如今,那些世家大族對州牧之事縱使心生不滿,但礙於各大地方官員的壓力,也不敢說話。”
“孤之大漢朝廷早已沉珂爛壁,需得下猛藥,方才可治。”
“陛下,聖明!”沈闕拱手,言道。
“公孫瓚那邊,孤打算封他個安夷將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沈闕言道。
說完之後,似想起了什麽一般,壓低聲音,問了一句:
“世家那邊,近些日子,是否需要加派人馬盯著?”
“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弘農楊氏、河內司馬氏、下邳陳氏、吳郡陸氏……”
“這些家夥兒,都不是省油的燈,盯緊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