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王允出主意?
嗬!
本大爺能指望那家夥兒?
還本大爺的戲誌才比不上王允?
逗呢!
還不就是你這隻老狐狸怕我光答應得好聽,但卻遲遲不去豫州,所以才拋出這個餌,讓本大爺去咬?
可是,本大爺不是都已經答應了你要去的嗎?
就算不為了你的承諾,為了咱們的侄女兒,我也是非去不可。
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怎麽就那麽難呢?
肖文回首,看了眼戲誌才,卻發現這位戲先生雙手抱肩,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肖文輕笑一聲,看向沈闕,然後點了點頭,將此中之事應下,也算是了卻他心中的念想。
“放心吧,老哥哥,事情我都知道了。等會兒收拾一番等到調令下來之後,我便前往豫州。”肖文說道,然後帶著麾下的三人從城主府中離去。
等到這四人離去之後,沈闕站在原地,盯著肖文遠去的背影,陷入沉默。
就在沈闕沉默的同時,在其身後的角落處,一道黑影浮現,卻是一位中都官徒隸。
沈闕出聲,問道:“東西放好了?”
“回大人,已經放好了。用不了多久,董卓手下的人,就會發現,並且將那東西帶走。”中都官徒隸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出聲答道。
聞言,沈闕點頭:“京都那邊的消息如何?”
“奏章已經在路上,由十常侍之一的栗嵩前來傳旨。”
栗嵩?
聽到這個名字,沈闕雙眼微眯,眼中隱隱有著一抹厲色閃過。
但隨即,其眉宇間的殺意又隱藏起來,就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接著問道:“有關於詔書的內容嗎?”
“有!上麵傳來消息,說是陛下欲升奮威將軍為驃騎將軍,董卓為車騎將軍,封鄉侯,調大人領其餘兩位大人前往西涼,平定叛亂。”中都官徒隸撿其中一些緊要的消息說道。
聞言,沈闕雙眼微眯,但很快又恢複正常,眉宇間並沒有太多神情變化。
畢竟,這些消息基本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將軍那邊有沒有什麽舉動?”沈闕雙手放在身前,手指輕輕地在手背上敲打,不經意間問道。
“在詔令傳達下來之後,按照大人的吩咐,先給大將軍去了口信,得知消息之後,大將軍連夜見了王後,不過沒多久趙常侍出現,請大將軍移步喝酒。”
“直至四更天的時候,大將軍才從趙常侍房中出來,去見了陛下,半個時辰後出宮,回府上去了。”
沈闕頷首,接著問道:“深宮裏的那一位呢?”
“大人問的是董太後?”中都官徒隸一愣,當即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沈闕點頭,回首,眼角的餘光斜眼等著自己那個屬下,說道:“自然是她!”m.23sk.
“何氏膝下,乃是陛下長子劉辯,而在董太後膝下,則是次子劉協。這兩人,年紀相差不大,皆是少年王室血脈。”
“皇子劉辯雖為長子,但卻不為太後所喜,再加上陛下本就是個孝順性子,如今病入膏肓,王室大位未定,太子懸空,尚有一番爭鬥。”
“往昔,陛下健在之時,自然能夠壓住這些人,可如今陛下臥病在床,這兩方人也該跳出來了。”
“這朝廷裏的爭端,我這個司隸校尉管得,不過皇宮內的爭端,卻不該由我們來管。”
“畢竟,沈某的上麵是陛下,你們的上麵,則是沈某。”
“作為中都官徒隸,卻還想著為自己的前程規劃,出賣朝廷的消息,看來董太後那邊,給你的好處不小啊!”
沈闕一邊說著,一邊走到那個中都官徒隸跟前,冰冷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
那是充滿死亡氣息的冰冷笑容,當那一雙眸子落在中都官徒隸身上的時候,頓時讓其臉色發白,身子顫抖,哆哆嗦嗦地要替自己辯解。
“大……大人……不……”
可還沒等他說完,沈闕一隻手伸出,五指宛若鐵鉗一般,掐住其脖子,將其整個人提起來,滿臉冰冷,指間用力,直接將其脖子擰碎。
鮮血從嘴邊淌出,腦袋失去支撐耷拉在一旁,沈闕隨手一扔,將其地上,留下撲通的悶響聲,在這不大的房間內回蕩。
“本官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些什麽。本官快死了,所以你們都在各謀生路?”
“求生是人的本能,本官不怪你們。不過,也請你們記住,你們是中都官徒隸,是直屬於陛下的中都官徒隸!”
“就算是沈某死了!但你們依舊是陛下的人,也隻能是陛下的人!”
“如果有人想生二心,沈某不介意在黃泉路上,多拉幾個伴兒!”沈闕環視一周,那犀利的目光凝望之下,卻是讓整個空蕩蕩的大廳在瞬息間變得更為寂靜。
那一刻隻聽見一陣陣齊刷刷的跪地聲在耳邊響起。
沈闕聽在耳中,麵無表情,擺了擺手,招呼這群人離去。
……
另一邊,肖文帶著戲誌才幾人回去,回到府中之後,肖文坐在首位,典韋站在肖文側後方,趙雲和戲誌才麵對肖文站立。
“戲先生,沈闕的事,說一說你的看法吧。”肖文的目光落在沈闕身上,問道。
“可以,不過在戲某回答之前,戲某有一件事,得先問主公,還請主公如實相告。”戲誌才點頭,目光落在肖文身上,言道。
“哦?說來聽聽。”肖文看向戲誌才,在等他接下來的問號。
“戲某想知道主公的立場是什麽?”戲誌才問道。
我的立場?
肖文雙眼微眯,眼中隱隱有著一點異色閃過,在片刻的沉默之後,言道:
“如今,天子病重,宦官做大,朝堂之上自是一片混亂,外戚與宦官爭權,朝堂上的一眾官員多是明哲保身。廟堂之外,鄉野之上,世家大族林立,卻不求庇佑鄉裏,眼中僅有其自身利益。”
“如此種種,皆非本將之所願!先生之前問本將之立場。本將之立場,不為天子,不為官僚,不為世家,隻為百姓!”
“黃巾雖是忤逆之輩,但不得不說,那位大賢良師的理想,是目前無數百姓渴求的。”
“而那,同樣是本將的目標!”
“天下,太平!”
嗬!
本大爺能指望那家夥兒?
還本大爺的戲誌才比不上王允?
逗呢!
還不就是你這隻老狐狸怕我光答應得好聽,但卻遲遲不去豫州,所以才拋出這個餌,讓本大爺去咬?
可是,本大爺不是都已經答應了你要去的嗎?
就算不為了你的承諾,為了咱們的侄女兒,我也是非去不可。
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怎麽就那麽難呢?
肖文回首,看了眼戲誌才,卻發現這位戲先生雙手抱肩,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肖文輕笑一聲,看向沈闕,然後點了點頭,將此中之事應下,也算是了卻他心中的念想。
“放心吧,老哥哥,事情我都知道了。等會兒收拾一番等到調令下來之後,我便前往豫州。”肖文說道,然後帶著麾下的三人從城主府中離去。
等到這四人離去之後,沈闕站在原地,盯著肖文遠去的背影,陷入沉默。
就在沈闕沉默的同時,在其身後的角落處,一道黑影浮現,卻是一位中都官徒隸。
沈闕出聲,問道:“東西放好了?”
“回大人,已經放好了。用不了多久,董卓手下的人,就會發現,並且將那東西帶走。”中都官徒隸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出聲答道。
聞言,沈闕點頭:“京都那邊的消息如何?”
“奏章已經在路上,由十常侍之一的栗嵩前來傳旨。”
栗嵩?
聽到這個名字,沈闕雙眼微眯,眼中隱隱有著一抹厲色閃過。
但隨即,其眉宇間的殺意又隱藏起來,就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接著問道:“有關於詔書的內容嗎?”
“有!上麵傳來消息,說是陛下欲升奮威將軍為驃騎將軍,董卓為車騎將軍,封鄉侯,調大人領其餘兩位大人前往西涼,平定叛亂。”中都官徒隸撿其中一些緊要的消息說道。
聞言,沈闕雙眼微眯,但很快又恢複正常,眉宇間並沒有太多神情變化。
畢竟,這些消息基本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將軍那邊有沒有什麽舉動?”沈闕雙手放在身前,手指輕輕地在手背上敲打,不經意間問道。
“在詔令傳達下來之後,按照大人的吩咐,先給大將軍去了口信,得知消息之後,大將軍連夜見了王後,不過沒多久趙常侍出現,請大將軍移步喝酒。”
“直至四更天的時候,大將軍才從趙常侍房中出來,去見了陛下,半個時辰後出宮,回府上去了。”
沈闕頷首,接著問道:“深宮裏的那一位呢?”
“大人問的是董太後?”中都官徒隸一愣,當即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沈闕點頭,回首,眼角的餘光斜眼等著自己那個屬下,說道:“自然是她!”m.23sk.
“何氏膝下,乃是陛下長子劉辯,而在董太後膝下,則是次子劉協。這兩人,年紀相差不大,皆是少年王室血脈。”
“皇子劉辯雖為長子,但卻不為太後所喜,再加上陛下本就是個孝順性子,如今病入膏肓,王室大位未定,太子懸空,尚有一番爭鬥。”
“往昔,陛下健在之時,自然能夠壓住這些人,可如今陛下臥病在床,這兩方人也該跳出來了。”
“這朝廷裏的爭端,我這個司隸校尉管得,不過皇宮內的爭端,卻不該由我們來管。”
“畢竟,沈某的上麵是陛下,你們的上麵,則是沈某。”
“作為中都官徒隸,卻還想著為自己的前程規劃,出賣朝廷的消息,看來董太後那邊,給你的好處不小啊!”
沈闕一邊說著,一邊走到那個中都官徒隸跟前,冰冷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
那是充滿死亡氣息的冰冷笑容,當那一雙眸子落在中都官徒隸身上的時候,頓時讓其臉色發白,身子顫抖,哆哆嗦嗦地要替自己辯解。
“大……大人……不……”
可還沒等他說完,沈闕一隻手伸出,五指宛若鐵鉗一般,掐住其脖子,將其整個人提起來,滿臉冰冷,指間用力,直接將其脖子擰碎。
鮮血從嘴邊淌出,腦袋失去支撐耷拉在一旁,沈闕隨手一扔,將其地上,留下撲通的悶響聲,在這不大的房間內回蕩。
“本官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些什麽。本官快死了,所以你們都在各謀生路?”
“求生是人的本能,本官不怪你們。不過,也請你們記住,你們是中都官徒隸,是直屬於陛下的中都官徒隸!”
“就算是沈某死了!但你們依舊是陛下的人,也隻能是陛下的人!”
“如果有人想生二心,沈某不介意在黃泉路上,多拉幾個伴兒!”沈闕環視一周,那犀利的目光凝望之下,卻是讓整個空蕩蕩的大廳在瞬息間變得更為寂靜。
那一刻隻聽見一陣陣齊刷刷的跪地聲在耳邊響起。
沈闕聽在耳中,麵無表情,擺了擺手,招呼這群人離去。
……
另一邊,肖文帶著戲誌才幾人回去,回到府中之後,肖文坐在首位,典韋站在肖文側後方,趙雲和戲誌才麵對肖文站立。
“戲先生,沈闕的事,說一說你的看法吧。”肖文的目光落在沈闕身上,問道。
“可以,不過在戲某回答之前,戲某有一件事,得先問主公,還請主公如實相告。”戲誌才點頭,目光落在肖文身上,言道。
“哦?說來聽聽。”肖文看向戲誌才,在等他接下來的問號。
“戲某想知道主公的立場是什麽?”戲誌才問道。
我的立場?
肖文雙眼微眯,眼中隱隱有著一點異色閃過,在片刻的沉默之後,言道:
“如今,天子病重,宦官做大,朝堂之上自是一片混亂,外戚與宦官爭權,朝堂上的一眾官員多是明哲保身。廟堂之外,鄉野之上,世家大族林立,卻不求庇佑鄉裏,眼中僅有其自身利益。”
“如此種種,皆非本將之所願!先生之前問本將之立場。本將之立場,不為天子,不為官僚,不為世家,隻為百姓!”
“黃巾雖是忤逆之輩,但不得不說,那位大賢良師的理想,是目前無數百姓渴求的。”
“而那,同樣是本將的目標!”
“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