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這位驃騎將軍滿臉憨厚的模樣,一看就是經常被沈闕當刀子使的。
雖然,類似的事情,王某也經常做,經常被利用。
但王某好歹知道自己是刀子,可麵前這位驃騎將軍呢?
恐怕還遠不知自己處境如何呢!
若是平日裏,這位驃騎將軍來討人,自己也就直接把人送給他了。
可現在……
他做不到!
“王大人這是什麽意思?好友的信,也不看看?還是說,王大人壓根兒就不打算將人交出來?”
見王允遲遲沒有動作,肖文冷冷地說了一句。
在這句話說完之後,身後的趙雲倒是極為配合的將龍膽亮銀槍召出,“叮”的一聲杵在地上,直接插入石縫中,雙目凝視王允。
死亡凝視!
凶悍的氣息宛若潮水一般洶湧而來,隻是瞬息間,便要將王允淹沒。
這是來自55級武將的氣勢壓迫!
不過,趙雲的氣勢壓迫雖然強大,但王允也並非是吃素的。
周身之上,浩然正氣閃爍,化作屏障,在身前撐起,化作一個屏障,將其自身籠罩在其中。
王允雙眼微眯,卻沒有發作,隻是饒有深意地看了趙雲一眼,隨即將目光收回,眼中的忌憚之色越發濃鬱。
不愧是驃騎將軍麾下的戰將,好強!
正麵交手,即便是王某,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戰而勝之。
若是再加上一個肖文,他必敗無疑!
王允心中閃過這般念頭,隻是一瞬間便在心中衡量得失,知道肖文自己目前得罪不起,僵硬的臉色瞬間柔和,擠出一抹笑容,耐心地解釋道:“將軍,並非是本官不讓你帶走貂蟬,隻是現在貂蟬對本官尚有用,你不能帶她走。”
“有用?何用?”肖文臉色一沉,心中隱隱有著一些不好的預感。
“黃巾之戰開啟之前,本官曾以貂蟬為諸將打趣,若此戰勝,必讓貂蟬於高台之上為眾將士舞上一曲。如今,豫州黃巾已滅,這個賭約,也該兌現了。”王允沉吟了片刻,終究還是出聲言道。
美人歌舞?
倒是不錯的鼓舞士氣的方法?
隻是,作為堂堂豫州刺史,居然都不能統帥一州之兵,無法激發其士氣,還非得將鼓舞士氣之事,加之在一介女流身上,如此做法……
可悲!
肖文冷笑數聲,盯著王允的目光逐漸變得冰冷。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可一個年方二八的小姑娘,卻需要背負一方戰場之上的戰局,不覺得有些可笑嗎?
而且,王允的許諾,僅僅隻是高台歌舞嗎?
本大爺總覺得這家夥兒還有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沒說一樣。
畢竟,不論是在古史上,史書記載,王司徒為顧大局,獻美人貂蟬,亦或是遊戲中,上蔡縣外,自己親眼所見郭勝身邊的那兩口的箱子,都讓自己對這位王大人提不起絲毫好感。
為顧全大局,就能犧牲他人嗎?
就能夠未經他人同意,以大義裹挾,讓她去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嗎?
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從下麵收集財寶,轉送給權臣,從而換得自己的安寧嗎?
或許,在王允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能屈能伸大丈夫,忍常人不能忍為好漢!
在王允心中,或許有大義,有熱血。
但,這些熱血,與肖文無關,肖文也不會因為這些,改變對其看法。
至少,現在不會。
雙眼微眯,眼眸中精光迸發,盯著王允,全身上下氣息洶湧,煞氣凝聚,環繞於周身之上:“當真隻是舞一曲?還是說,王大人準備了其他的節目?”
麵對肖文和趙雲的氣勢壓迫,饒是王允修為境界不低,但此刻也不由得臉色發白,身子輕微顫抖,甚至都難以保持心中平靜。
“將軍,此地是豫州,是我王某人的地盤!”王允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壓低聲音,盯著肖文,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肖文默默說了一句,然後……
身上爆發出的氣息變得更為猛烈,宛若潮水洶湧,拍擊在礁石之上,讓王允臉色慘白,瞬息間難看到了極點。
“還有,我是驃騎將軍,你不過是一州刺史,在官銜上沒我大,總能找個合適的理由殺你,不是嗎?”
“不過,你王允,是沈闕的好友。而沈闕,是我老哥哥,算起來,咱們也算是半個兄弟,我是不會對兄弟出手的。好生想想,然後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隻有這樣,你的腦袋才能安穩的放在你頭上。否則,等待你的就隻有死亡!”
“真的,我沒開玩笑。”
肖文憨厚的臉龐忽然變得嚴肅不少,一本正經地說道。
在最後的時候,更是認真的強調一遍。
當那番話從肖文嘴裏說出來,落在王允耳中的時候,王允蒼白的臉上嘴角顫抖。
他算是明白了,就不能和這種憨貨講道理。
因為,他們真的可能會因為一時腦袋發熱,直接一槍捅殺了你!
他們的出手,可能是因為憤怒而衝動,在衝動過後,在發泄完後,冷靜下來,會為自己之前的舉動而後悔。
可那時候的後悔有用嗎?
他是在自我懺悔,心靈審判了。
可你的命卻是沒了!
所以……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別和憨貨講理,這是絕大多數儒者中聰明人的準則!
王某不才,恰好能在聰明人之中占個座!
“好,我給你一個解釋。”雙目微微閉合,王允這家夥兒似乎是在醞釀情緒,約莫十數秒之後方才將眼睛睜開,再看向肖文的時候,臉上卻是寫滿了悲傷。
“其實,整個事情,是我對不住那丫頭。”
“豫州黃巾叛亂,長社之戰雖然被皇甫將軍與將軍平定,不過就在兩位將軍打完長社之戰,北上廣宗之後,那些分散在豫州各地的黃巾士兵卻又集結起來,禍亂四方。”
“這些黃巾士兵看似分散,但在集結之後卻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那時,本官受天子詔令,平定此中亂局。”
“這,本是本官作為豫州刺史義不容辭之事,可奈何豫州士兵絕大多數都被沈大人帶去廣宗,留守豫州的士兵甚少。”
“在士兵數量遠少於對方,士氣低迷之時,本官與黃巾作戰處處受限,不僅沒有剿滅黃巾,反倒是自身有不小的損失。”
“這是本官之責,帶兵不力。可在數量的絕對差異之下,如何破局,才是本官急需考慮的事情。”
“此時,有一人找到本官,向本官進言,提議,邀四方義士相助,可定黃巾!”
雖然,類似的事情,王某也經常做,經常被利用。
但王某好歹知道自己是刀子,可麵前這位驃騎將軍呢?
恐怕還遠不知自己處境如何呢!
若是平日裏,這位驃騎將軍來討人,自己也就直接把人送給他了。
可現在……
他做不到!
“王大人這是什麽意思?好友的信,也不看看?還是說,王大人壓根兒就不打算將人交出來?”
見王允遲遲沒有動作,肖文冷冷地說了一句。
在這句話說完之後,身後的趙雲倒是極為配合的將龍膽亮銀槍召出,“叮”的一聲杵在地上,直接插入石縫中,雙目凝視王允。
死亡凝視!
凶悍的氣息宛若潮水一般洶湧而來,隻是瞬息間,便要將王允淹沒。
這是來自55級武將的氣勢壓迫!
不過,趙雲的氣勢壓迫雖然強大,但王允也並非是吃素的。
周身之上,浩然正氣閃爍,化作屏障,在身前撐起,化作一個屏障,將其自身籠罩在其中。
王允雙眼微眯,卻沒有發作,隻是饒有深意地看了趙雲一眼,隨即將目光收回,眼中的忌憚之色越發濃鬱。
不愧是驃騎將軍麾下的戰將,好強!
正麵交手,即便是王某,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戰而勝之。
若是再加上一個肖文,他必敗無疑!
王允心中閃過這般念頭,隻是一瞬間便在心中衡量得失,知道肖文自己目前得罪不起,僵硬的臉色瞬間柔和,擠出一抹笑容,耐心地解釋道:“將軍,並非是本官不讓你帶走貂蟬,隻是現在貂蟬對本官尚有用,你不能帶她走。”
“有用?何用?”肖文臉色一沉,心中隱隱有著一些不好的預感。
“黃巾之戰開啟之前,本官曾以貂蟬為諸將打趣,若此戰勝,必讓貂蟬於高台之上為眾將士舞上一曲。如今,豫州黃巾已滅,這個賭約,也該兌現了。”王允沉吟了片刻,終究還是出聲言道。
美人歌舞?
倒是不錯的鼓舞士氣的方法?
隻是,作為堂堂豫州刺史,居然都不能統帥一州之兵,無法激發其士氣,還非得將鼓舞士氣之事,加之在一介女流身上,如此做法……
可悲!
肖文冷笑數聲,盯著王允的目光逐漸變得冰冷。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可一個年方二八的小姑娘,卻需要背負一方戰場之上的戰局,不覺得有些可笑嗎?
而且,王允的許諾,僅僅隻是高台歌舞嗎?
本大爺總覺得這家夥兒還有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沒說一樣。
畢竟,不論是在古史上,史書記載,王司徒為顧大局,獻美人貂蟬,亦或是遊戲中,上蔡縣外,自己親眼所見郭勝身邊的那兩口的箱子,都讓自己對這位王大人提不起絲毫好感。
為顧全大局,就能犧牲他人嗎?
就能夠未經他人同意,以大義裹挾,讓她去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嗎?
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從下麵收集財寶,轉送給權臣,從而換得自己的安寧嗎?
或許,在王允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能屈能伸大丈夫,忍常人不能忍為好漢!
在王允心中,或許有大義,有熱血。
但,這些熱血,與肖文無關,肖文也不會因為這些,改變對其看法。
至少,現在不會。
雙眼微眯,眼眸中精光迸發,盯著王允,全身上下氣息洶湧,煞氣凝聚,環繞於周身之上:“當真隻是舞一曲?還是說,王大人準備了其他的節目?”
麵對肖文和趙雲的氣勢壓迫,饒是王允修為境界不低,但此刻也不由得臉色發白,身子輕微顫抖,甚至都難以保持心中平靜。
“將軍,此地是豫州,是我王某人的地盤!”王允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壓低聲音,盯著肖文,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肖文默默說了一句,然後……
身上爆發出的氣息變得更為猛烈,宛若潮水洶湧,拍擊在礁石之上,讓王允臉色慘白,瞬息間難看到了極點。
“還有,我是驃騎將軍,你不過是一州刺史,在官銜上沒我大,總能找個合適的理由殺你,不是嗎?”
“不過,你王允,是沈闕的好友。而沈闕,是我老哥哥,算起來,咱們也算是半個兄弟,我是不會對兄弟出手的。好生想想,然後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隻有這樣,你的腦袋才能安穩的放在你頭上。否則,等待你的就隻有死亡!”
“真的,我沒開玩笑。”
肖文憨厚的臉龐忽然變得嚴肅不少,一本正經地說道。
在最後的時候,更是認真的強調一遍。
當那番話從肖文嘴裏說出來,落在王允耳中的時候,王允蒼白的臉上嘴角顫抖。
他算是明白了,就不能和這種憨貨講道理。
因為,他們真的可能會因為一時腦袋發熱,直接一槍捅殺了你!
他們的出手,可能是因為憤怒而衝動,在衝動過後,在發泄完後,冷靜下來,會為自己之前的舉動而後悔。
可那時候的後悔有用嗎?
他是在自我懺悔,心靈審判了。
可你的命卻是沒了!
所以……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別和憨貨講理,這是絕大多數儒者中聰明人的準則!
王某不才,恰好能在聰明人之中占個座!
“好,我給你一個解釋。”雙目微微閉合,王允這家夥兒似乎是在醞釀情緒,約莫十數秒之後方才將眼睛睜開,再看向肖文的時候,臉上卻是寫滿了悲傷。
“其實,整個事情,是我對不住那丫頭。”
“豫州黃巾叛亂,長社之戰雖然被皇甫將軍與將軍平定,不過就在兩位將軍打完長社之戰,北上廣宗之後,那些分散在豫州各地的黃巾士兵卻又集結起來,禍亂四方。”
“這些黃巾士兵看似分散,但在集結之後卻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那時,本官受天子詔令,平定此中亂局。”
“這,本是本官作為豫州刺史義不容辭之事,可奈何豫州士兵絕大多數都被沈大人帶去廣宗,留守豫州的士兵甚少。”
“在士兵數量遠少於對方,士氣低迷之時,本官與黃巾作戰處處受限,不僅沒有剿滅黃巾,反倒是自身有不小的損失。”
“這是本官之責,帶兵不力。可在數量的絕對差異之下,如何破局,才是本官急需考慮的事情。”
“此時,有一人找到本官,向本官進言,提議,邀四方義士相助,可定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