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怒吼聲傳出,當即將董旻嚇得一哆嗦,直接就跪伏在何進麵前,哆嗦著身子,連忙說道:
“大將軍明鑒,大將軍明鑒啊!我家兄長冤枉,實在是冤枉!”
“這枚傳國玉璽,非是我家兄長藏私,而是當日廣宗封城之時,我家兄長察覺栗嵩不對勁,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從其手中偷來的!”23sk.
“隻是,宦官勢大,在偷得此物之後,卻是不敢停留,生怕被那群宦官得去,不得不帶著此物回到西涼,等到風聲小點之後,便立刻讓小人將此物給大將軍送來!”
“還請大將軍明鑒,念在我家兄長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饒了我等性命吧!”
一邊說著,董旻一邊磕頭,可算是將膽小如鼠這四個字演繹到了極致。
為何要磕頭?
說白了,就是怕死。
怕這位大將軍不聽解釋,一刀把自己這群人給哢嚓了。
聽到這話,何進雙眼微眯,倒也沒去思量這家夥兒所說話語的真假,臉上的怒氣散去大半,聲音稍微柔和一些,說道:“如此說來,倒是本將軍誤會你了。”
“起來吧!能夠將此聖物奪下,送回京都,你們不但無罪,而且還是大漢的功臣!”
“改日,本將軍定將爾等的功績上報,讓陛下賞賜爾等。”
改日?
那就是沒日子……
這功勞,被你這個大將軍一口吞下了!
董旻在心中想到,緊貼地麵的眼眸深處閃過一道寒芒。
當其抬頭之時,卻是又恢複了那副懦弱,貪生怕死的模樣。
“辦了這麽大的一件事情,你說本將軍該怎麽獎賞你們才行?”何進看向董旻,問了一句。
“兄長說過,傳國玉璽乃是我朝聖物,庇佑玉璽,不落入閹黨之手,乃是我輩朝堂之臣應做之事,不敢乞功。”
“若是……若是大人當真要賞的話,小人鬥膽,想為自己在京都之中謀個職位。”
“京都繁華,遠勝西涼苦寒之地,小人願在京都留守,為將軍鞍前馬後。”董旻抬頭,嘴角擠出一抹笑容,看向何進,就等著這位大將軍應許了。
何進一愣,有些錯愕地看向董旻,倒是不曾想到能夠從這家夥兒口中聽到這樣一番話。
不過,這樣也好,有欲望的人才好控製。
董旻是吧!
若是能夠利用得好,倒是能夠成為本將軍手中的一枚質子,有此人在,倒也不怕董卓那廝不與本將軍聯盟。
而且,這家夥兒話裏話外都對那群閹人沒什麽好感,想來也是願意同本將軍結盟清君側的才對!
本將軍的力量,若是再能加上西涼董卓之力,倒是未曾沒有機會做成那件事……
念頭閃過,何進的目光卻是落在了手中的傳國玉璽之上。
“既是如此,本將軍這裏倒是恰好有個官職適合你,隻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何進似想到了什麽一般,微微挑眉,心中卻是已經有著些許念頭閃過。
“願意!小人願意!隻要能夠留在京都,不管做什麽,小人都願意!”董旻連忙應道,生怕自己答複慢了,會被何進驅逐出去一般。
“既然如此,你便去皇宮做個奉車都尉吧,負責天子出行儀仗。隻是,這些日子以來,天子病重,你的出行任務也不會太重,應當是個閑職。”
“不過,這個職位雖然是閑職,但涉及的事情卻是關乎天子威嚴,其中的事情分外重要,不知你能否勝任?”
何進自顧自地說道,說完之後,還不由得望了董旻一眼。
董旻也是個聰明人,隻是聽到何進這般說,頓時也就明白這位何大人的言外之意,當即出聲,言道:“將軍放心,小人在皇宮中,一定會替將軍盯好那些宦官,照看好陛下,讓將軍時時刻刻都能知曉陛下的情況。”
聞言,何進臉上的笑容這才變得濃鬱了一些。
奉車都尉,這可是個肥差。
畢竟,這是一個專門給天子駕車的職位,就相當於是後世的老板司機。
能夠給領導開車,也就有近距離接近領導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如今天子病重,常年居住在深宮之中,他雖是外戚,但也不能每時每刻都盯著宮內,容易落人以話柄。
不過,奉車都尉這個職位卻是能夠彌補他的短板。
這份差事,他原本是想要留給自己的人,不過這一次董旻既然來了,而且還送來了這樣一份大禮。
於情於理,他也應該給董卓回一份禮,代表他願意和董卓結盟。
也就將奉車都尉這塊肥肉送給董旻,倒也無妨。
隻要在這京都內,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家夥兒就翻不起什麽風浪!
頂多,也就隻是成為自己的工具人,幫自己辦事情罷了。
好在這家夥兒也算上道,能夠領會到自己話裏的深意,倒也不用著將所有的話都攤開了說。
“既是如此,你便先在府中住下吧。這幾日,我會讓人替你安排入宮的。”
“不過,有一點本將軍得提醒你,宮內不比宮外,哪裏是十常侍的底牌,你這張嘴,須得管好了。若是說錯了話,丟了性命,即便是本將軍,也救不了你!”
“是是,小人曉得,謝將軍提點。”董旻連忙說道,臉上的喜悅之色自是湧上眉梢。
隨後與何進寒暄了幾句,也就退下,被帶到偏房歇息。
第二日,宮中關於他擔任奉車都尉的文書和官印也就傳到了他手中,當日便在京城內采購一番之後,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入皇城去了。
你問帶那麽多東西做什麽?
自然是送禮了!
初來乍到,什麽都不懂,人情世故自然是不能少的。
更別說,深宮內乃是張讓的天下。
對不同人用不同的麵孔,這是董旻在入京時,董卓便告誡過他的。
所以,他自不會在宮中說宦官不適,而是極力討好,倒是一時間將奉車都尉這個位置給坐穩了。
這般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張讓耳中。
不過,這位張大人卻是沒在意,此刻他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益州之上。
時隔多日,這益州無量教的事情,在那位益州牧劉焉多次壓下之後,總歸還是傳入京城,傳到他張讓的耳中!
“大將軍明鑒,大將軍明鑒啊!我家兄長冤枉,實在是冤枉!”
“這枚傳國玉璽,非是我家兄長藏私,而是當日廣宗封城之時,我家兄長察覺栗嵩不對勁,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從其手中偷來的!”23sk.
“隻是,宦官勢大,在偷得此物之後,卻是不敢停留,生怕被那群宦官得去,不得不帶著此物回到西涼,等到風聲小點之後,便立刻讓小人將此物給大將軍送來!”
“還請大將軍明鑒,念在我家兄長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饒了我等性命吧!”
一邊說著,董旻一邊磕頭,可算是將膽小如鼠這四個字演繹到了極致。
為何要磕頭?
說白了,就是怕死。
怕這位大將軍不聽解釋,一刀把自己這群人給哢嚓了。
聽到這話,何進雙眼微眯,倒也沒去思量這家夥兒所說話語的真假,臉上的怒氣散去大半,聲音稍微柔和一些,說道:“如此說來,倒是本將軍誤會你了。”
“起來吧!能夠將此聖物奪下,送回京都,你們不但無罪,而且還是大漢的功臣!”
“改日,本將軍定將爾等的功績上報,讓陛下賞賜爾等。”
改日?
那就是沒日子……
這功勞,被你這個大將軍一口吞下了!
董旻在心中想到,緊貼地麵的眼眸深處閃過一道寒芒。
當其抬頭之時,卻是又恢複了那副懦弱,貪生怕死的模樣。
“辦了這麽大的一件事情,你說本將軍該怎麽獎賞你們才行?”何進看向董旻,問了一句。
“兄長說過,傳國玉璽乃是我朝聖物,庇佑玉璽,不落入閹黨之手,乃是我輩朝堂之臣應做之事,不敢乞功。”
“若是……若是大人當真要賞的話,小人鬥膽,想為自己在京都之中謀個職位。”
“京都繁華,遠勝西涼苦寒之地,小人願在京都留守,為將軍鞍前馬後。”董旻抬頭,嘴角擠出一抹笑容,看向何進,就等著這位大將軍應許了。
何進一愣,有些錯愕地看向董旻,倒是不曾想到能夠從這家夥兒口中聽到這樣一番話。
不過,這樣也好,有欲望的人才好控製。
董旻是吧!
若是能夠利用得好,倒是能夠成為本將軍手中的一枚質子,有此人在,倒也不怕董卓那廝不與本將軍聯盟。
而且,這家夥兒話裏話外都對那群閹人沒什麽好感,想來也是願意同本將軍結盟清君側的才對!
本將軍的力量,若是再能加上西涼董卓之力,倒是未曾沒有機會做成那件事……
念頭閃過,何進的目光卻是落在了手中的傳國玉璽之上。
“既是如此,本將軍這裏倒是恰好有個官職適合你,隻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何進似想到了什麽一般,微微挑眉,心中卻是已經有著些許念頭閃過。
“願意!小人願意!隻要能夠留在京都,不管做什麽,小人都願意!”董旻連忙應道,生怕自己答複慢了,會被何進驅逐出去一般。
“既然如此,你便去皇宮做個奉車都尉吧,負責天子出行儀仗。隻是,這些日子以來,天子病重,你的出行任務也不會太重,應當是個閑職。”
“不過,這個職位雖然是閑職,但涉及的事情卻是關乎天子威嚴,其中的事情分外重要,不知你能否勝任?”
何進自顧自地說道,說完之後,還不由得望了董旻一眼。
董旻也是個聰明人,隻是聽到何進這般說,頓時也就明白這位何大人的言外之意,當即出聲,言道:“將軍放心,小人在皇宮中,一定會替將軍盯好那些宦官,照看好陛下,讓將軍時時刻刻都能知曉陛下的情況。”
聞言,何進臉上的笑容這才變得濃鬱了一些。
奉車都尉,這可是個肥差。
畢竟,這是一個專門給天子駕車的職位,就相當於是後世的老板司機。
能夠給領導開車,也就有近距離接近領導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如今天子病重,常年居住在深宮之中,他雖是外戚,但也不能每時每刻都盯著宮內,容易落人以話柄。
不過,奉車都尉這個職位卻是能夠彌補他的短板。
這份差事,他原本是想要留給自己的人,不過這一次董旻既然來了,而且還送來了這樣一份大禮。
於情於理,他也應該給董卓回一份禮,代表他願意和董卓結盟。
也就將奉車都尉這塊肥肉送給董旻,倒也無妨。
隻要在這京都內,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家夥兒就翻不起什麽風浪!
頂多,也就隻是成為自己的工具人,幫自己辦事情罷了。
好在這家夥兒也算上道,能夠領會到自己話裏的深意,倒也不用著將所有的話都攤開了說。
“既是如此,你便先在府中住下吧。這幾日,我會讓人替你安排入宮的。”
“不過,有一點本將軍得提醒你,宮內不比宮外,哪裏是十常侍的底牌,你這張嘴,須得管好了。若是說錯了話,丟了性命,即便是本將軍,也救不了你!”
“是是,小人曉得,謝將軍提點。”董旻連忙說道,臉上的喜悅之色自是湧上眉梢。
隨後與何進寒暄了幾句,也就退下,被帶到偏房歇息。
第二日,宮中關於他擔任奉車都尉的文書和官印也就傳到了他手中,當日便在京城內采購一番之後,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入皇城去了。
你問帶那麽多東西做什麽?
自然是送禮了!
初來乍到,什麽都不懂,人情世故自然是不能少的。
更別說,深宮內乃是張讓的天下。
對不同人用不同的麵孔,這是董旻在入京時,董卓便告誡過他的。
所以,他自不會在宮中說宦官不適,而是極力討好,倒是一時間將奉車都尉這個位置給坐穩了。
這般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張讓耳中。
不過,這位張大人卻是沒在意,此刻他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益州之上。
時隔多日,這益州無量教的事情,在那位益州牧劉焉多次壓下之後,總歸還是傳入京城,傳到他張讓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