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一個小道士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對著兩人行了一禮,便道:
“師父,師叔,青陽觀觀主來訪。”
“青陽觀觀主風信子,他來幹什麽?”青雲子皺眉低語。
旋即問小道士道:“他現在在哪裏?”
“在觀門口。”
“嗯,你下去吧。”
“是,師父。”
待小道士下去後,青雲子奇怪地對司馬承禎道:
“這青陽觀觀主平日少與我來往,不知今日清晨急來,卻是所謂何事?莫不是聽聞師兄名聲,來拜訪師兄?
他也算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修行,師兄不如同我去迎他一迎。”
司馬承禎點了點頭,道:“走吧。”
隨後,兩人一路往觀門口而來。
上清觀本就不大,房無幾閣,殿無幾重。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了觀門口。
隻見一個老年道士在那裏捋著胡子,負著手,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
瞥到青雲子和司馬承禎走來,老道風信子急忙迎了上來。
“見過道兄。”青雲子與司馬承禎連忙作了一揖。
“青雲子道友,你可算來了。”
老道顯得頗為急切,看到一旁的司馬承禎,問道:
“這位莫非便是你師兄?鼎鼎大名的玉霄峰隱士,白雲子司馬承禎?”
青雲子點了點頭:“正是我師兄白雲子。”
司馬承禎微微擺了擺手:
“什麽鼎鼎大名?不過是些塵世俗名罷了,當不得真。倒是道兄童顏鶴發,一看便是養生得體之士。”
風信子矜持地笑了笑,繼而嚴肅地道:“今日前來卻是有因的,嗯……貧道昨晚做了個夢。”
司馬承禎與青雲子聞言,對視了一眼。
青雲子提議道:“道兄,師兄,不如進觀詳談。”
老道風信子點了點頭:“也好。”
青雲子以手示意觀內:“道兄,請。”
隨後,三人便往著觀內而去。
不多時,到了一間廂房中,於三個蒲團上坐定。
司馬承禎便試探著問道:“不知……道兄之夢為何?”
他已經隱隱有了些猜測。
恐怕做了那個夢的不止他一人。
雲中君既讓他領神都道門迎尊者,自然不會隻托夢於他一人。
老道風信子猶豫了片刻,看了看司馬承禎,這才開口道:“昨晚貧道夢到了雲中君。”
聽到此言,青雲子與司馬承禎對視了一眼。
司馬承禎皺了皺眉,開口問道:“是不是在一座妖魔橫行、人煙盡絕的斷垣殘壁之中?”
風信子吃了一驚,道:“正是。”
“天空是不是有一橫跨天際的天之痕?”
“正是。”
“雲中君是不是吩咐你在南門迎候自南而來的尊者?”
“正是如此。雲中君吩咐貧道在上清觀司馬承禎的帶領下,於南門靜候尊者。
求請尊者傳下萬般妙法,以救蒼生。這也是貧道今日來上清觀的原因。”
老道風信子說完,又看了看司馬承禎,頗有些羨慕地開口道:
“白雲子道友得雲中君所重,委以重任,倒是好福緣。”
司馬承禎謙虛地擺了擺手:“哪裏,哪裏。”
不過,其臉上的笑容卻是怎麽也掩蓋不住。
正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道聲音:
“師父,師叔。玄都觀觀主來訪。”
三人聞言,對視一眼。
……………………分割線…………………
日中。
突然有上千道士聚於神都南門。
於護城河外,深秋瑟瑟寒風之中,齊齊盤坐於地,靜靜地候著什麽。
旁人問,那些小道士便說是在等候尊者。
若問他們尊者是誰,這些小道士又會回答不知道。
不多時,道士南門候尊者之事便在神都城中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認為,可能是老子將效西行函穀之事,再度臨凡,振興道教。
有人認為,這不過是那些道士在故弄玄虛,虛張聲勢。當然,持這種觀點的幾乎都是佛教信徒與和尚。
也有人認為,這件事必然與最近荊楚之地流傳甚廣的仙人有關,說不定這個尊者指的就是那位仙人。
什麽樣的觀點都有,坊間市裏都在爭相議論著。
也有很多人跑到上千道士的身後湊著熱鬧。不過這些人的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很快就經受不住寒風的吹刮,紛紛離去。
南門的守軍見一幫道士成規模地聚在城門外,不敢怠慢,急忙上報神都官府衙門。
神都的官府得到南門守軍的報告後,對於這次上千道士聚於南門之事,可謂高度重視。
一邊派人進宮向武則天匯報此事,一邊派人前來問詢。
河南府長史帶著數人騎馬急來,到了司馬承禎幾人麵前,匆匆下馬。
看著幾人無奈地問道:“諸位道長聚眾於此,卻是為何?”
“天之痕將臨,我等得雲中君入夢指點,於此等候尊者,以救危世。”司馬承禎如是回答。
河南府長史聞言,看著幾人又是搖頭,又是歎氣。
司馬承禎笑了笑,道:“貧道知使君之憂。十日之內,若尊者不來,貧道自然離去。聖人那裏,貧道自有說法。”
長史又歎了口氣:“道長你既然決意如此,本官也不再勸,不過諸位千人聚於此,恐怕……”
司馬承禎聞言,笑了笑:“貧道明白,防備一些是應該的。”
當然要防備一些。
自漢末張角三兄弟以太平道攪亂大漢帝國以來,哪個朝代對道教不防範?
長史點了點頭,不再多言,再度跨上馬,往城內奔去。
派人問得司馬承禎等人聚集的原因後,神都各司也不敢有絲毫鬆懈,生怕重演張角亂漢舊事。
這一日,南門守兵增了數倍。
城牆上的守將更是警惕地盯著城外靜坐的千餘道士,隻要發現一點不對,就會馬上鎮壓。
不過司馬承禎等人倒是不動如山。
任行人、看熱鬧者、守軍眼神如何注視,皆是坐於地,目視南方,靜靜候著尊者。
尊者何時而來?
尊者如何模樣?
他們都不清楚。
隻知道,等就完事了。
隻要等到兩位不似人的一男一女,那便是尊者駕臨了。
至於這個不似人是如何個不似法?他們也不知道。
北來寒風緊,草木枯,大雁南歸。
上千道士整齊地盤坐於護城河之外,頗為壯觀。
對著兩人行了一禮,便道:
“師父,師叔,青陽觀觀主來訪。”
“青陽觀觀主風信子,他來幹什麽?”青雲子皺眉低語。
旋即問小道士道:“他現在在哪裏?”
“在觀門口。”
“嗯,你下去吧。”
“是,師父。”
待小道士下去後,青雲子奇怪地對司馬承禎道:
“這青陽觀觀主平日少與我來往,不知今日清晨急來,卻是所謂何事?莫不是聽聞師兄名聲,來拜訪師兄?
他也算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修行,師兄不如同我去迎他一迎。”
司馬承禎點了點頭,道:“走吧。”
隨後,兩人一路往觀門口而來。
上清觀本就不大,房無幾閣,殿無幾重。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了觀門口。
隻見一個老年道士在那裏捋著胡子,負著手,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
瞥到青雲子和司馬承禎走來,老道風信子急忙迎了上來。
“見過道兄。”青雲子與司馬承禎連忙作了一揖。
“青雲子道友,你可算來了。”
老道顯得頗為急切,看到一旁的司馬承禎,問道:
“這位莫非便是你師兄?鼎鼎大名的玉霄峰隱士,白雲子司馬承禎?”
青雲子點了點頭:“正是我師兄白雲子。”
司馬承禎微微擺了擺手:
“什麽鼎鼎大名?不過是些塵世俗名罷了,當不得真。倒是道兄童顏鶴發,一看便是養生得體之士。”
風信子矜持地笑了笑,繼而嚴肅地道:“今日前來卻是有因的,嗯……貧道昨晚做了個夢。”
司馬承禎與青雲子聞言,對視了一眼。
青雲子提議道:“道兄,師兄,不如進觀詳談。”
老道風信子點了點頭:“也好。”
青雲子以手示意觀內:“道兄,請。”
隨後,三人便往著觀內而去。
不多時,到了一間廂房中,於三個蒲團上坐定。
司馬承禎便試探著問道:“不知……道兄之夢為何?”
他已經隱隱有了些猜測。
恐怕做了那個夢的不止他一人。
雲中君既讓他領神都道門迎尊者,自然不會隻托夢於他一人。
老道風信子猶豫了片刻,看了看司馬承禎,這才開口道:“昨晚貧道夢到了雲中君。”
聽到此言,青雲子與司馬承禎對視了一眼。
司馬承禎皺了皺眉,開口問道:“是不是在一座妖魔橫行、人煙盡絕的斷垣殘壁之中?”
風信子吃了一驚,道:“正是。”
“天空是不是有一橫跨天際的天之痕?”
“正是。”
“雲中君是不是吩咐你在南門迎候自南而來的尊者?”
“正是如此。雲中君吩咐貧道在上清觀司馬承禎的帶領下,於南門靜候尊者。
求請尊者傳下萬般妙法,以救蒼生。這也是貧道今日來上清觀的原因。”
老道風信子說完,又看了看司馬承禎,頗有些羨慕地開口道:
“白雲子道友得雲中君所重,委以重任,倒是好福緣。”
司馬承禎謙虛地擺了擺手:“哪裏,哪裏。”
不過,其臉上的笑容卻是怎麽也掩蓋不住。
正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道聲音:
“師父,師叔。玄都觀觀主來訪。”
三人聞言,對視一眼。
……………………分割線…………………
日中。
突然有上千道士聚於神都南門。
於護城河外,深秋瑟瑟寒風之中,齊齊盤坐於地,靜靜地候著什麽。
旁人問,那些小道士便說是在等候尊者。
若問他們尊者是誰,這些小道士又會回答不知道。
不多時,道士南門候尊者之事便在神都城中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認為,可能是老子將效西行函穀之事,再度臨凡,振興道教。
有人認為,這不過是那些道士在故弄玄虛,虛張聲勢。當然,持這種觀點的幾乎都是佛教信徒與和尚。
也有人認為,這件事必然與最近荊楚之地流傳甚廣的仙人有關,說不定這個尊者指的就是那位仙人。
什麽樣的觀點都有,坊間市裏都在爭相議論著。
也有很多人跑到上千道士的身後湊著熱鬧。不過這些人的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很快就經受不住寒風的吹刮,紛紛離去。
南門的守軍見一幫道士成規模地聚在城門外,不敢怠慢,急忙上報神都官府衙門。
神都的官府得到南門守軍的報告後,對於這次上千道士聚於南門之事,可謂高度重視。
一邊派人進宮向武則天匯報此事,一邊派人前來問詢。
河南府長史帶著數人騎馬急來,到了司馬承禎幾人麵前,匆匆下馬。
看著幾人無奈地問道:“諸位道長聚眾於此,卻是為何?”
“天之痕將臨,我等得雲中君入夢指點,於此等候尊者,以救危世。”司馬承禎如是回答。
河南府長史聞言,看著幾人又是搖頭,又是歎氣。
司馬承禎笑了笑,道:“貧道知使君之憂。十日之內,若尊者不來,貧道自然離去。聖人那裏,貧道自有說法。”
長史又歎了口氣:“道長你既然決意如此,本官也不再勸,不過諸位千人聚於此,恐怕……”
司馬承禎聞言,笑了笑:“貧道明白,防備一些是應該的。”
當然要防備一些。
自漢末張角三兄弟以太平道攪亂大漢帝國以來,哪個朝代對道教不防範?
長史點了點頭,不再多言,再度跨上馬,往城內奔去。
派人問得司馬承禎等人聚集的原因後,神都各司也不敢有絲毫鬆懈,生怕重演張角亂漢舊事。
這一日,南門守兵增了數倍。
城牆上的守將更是警惕地盯著城外靜坐的千餘道士,隻要發現一點不對,就會馬上鎮壓。
不過司馬承禎等人倒是不動如山。
任行人、看熱鬧者、守軍眼神如何注視,皆是坐於地,目視南方,靜靜候著尊者。
尊者何時而來?
尊者如何模樣?
他們都不清楚。
隻知道,等就完事了。
隻要等到兩位不似人的一男一女,那便是尊者駕臨了。
至於這個不似人是如何個不似法?他們也不知道。
北來寒風緊,草木枯,大雁南歸。
上千道士整齊地盤坐於護城河之外,頗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