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的女眷都得了首飾,一個個喜笑顏開,全都站起來給百裏輝道謝。
百裏輝樂嗬嗬的擺手,忽然覺得感覺特別的好,賺了銀子就給家中的女眷添置一點首飾,算起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大夥兒都很高興,人也更有幹勁了。
戴著金耳墜的李婆說了,“這次大家都得了首飾福兒功勞最大。”
眾人點頭讚同,李婆接著說:“從福兒接觸到乾元觀開始已經為家裏賺了不少銀子,二房的人寬厚老實,福兒也主動提出這些銀子家裏人一同花用。”
“家裏正是用錢的時候,這錢我和你們爹也就收了,我們老兩口也商量了,給福兒十兩銀子作為私房錢,這個錢誰也不能動她的。”
小李氏趕忙表態,“說起來我們都沾了福兒的光,該是要給福兒一些零嘴錢的。”
張氏也笑著點頭,一家子更是沒什麽意見,就這樣,百福兒又得了十兩銀子的私房,轉手就給了她娘,讓她娘幫她存著。
有李婆發話在前,文氏就不敢收,“你奶奶說了你拿著,你就自己收著吧,以後有什麽花用自己拿出來就是了。”
百福兒已經藏錢了十五兩,對一個還沒六歲的娃子來說就挺多了,“娘替我收著吧,回頭給我哥說親。”
一家人都笑了起來,說百福兒有成算。
文氏收下了,“那娘就給你存著。”
李婆又接著說:“現在家裏又寬裕了,菖蒲和柴胡也都到了年歲,你們當娘的也都抓緊時間開始相看。”
“上次讓人打家具的時候把幾間屋子的家具都打了,過不了多久就能送來。”
百菖蒲和百柴胡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紅了耳根子,眼中也帶著喜色。
村裏和他們同齡的都有娃子了,他們也有點著急。
一家商量了許久才各自去忙,追了半日地瓜都沒追到的百裏昌得知他大哥居然給全家女眷都買了耳墜子,轉身就找到了方婆子,“要是還寬裕,也給你和兩個媳婦買一對。”
方婆子覺得,她和李婆是妯娌,不能一個有一個沒有,當即決定,“買,家裏還有點存項。”
“咱們來這些日子,大哥大嫂對我們都不錯,這次朵兒都得了耳墜,就給花兒三姐妹一人買一對銀鈴鐺,花不了多少錢,還好看。”
就這樣,第二日一早方婆子就帶著媳婦去了城裏,回來的時候家裏的女眷也都有了首飾,百裏昌得意的站在百裏輝身旁,“怎麽樣,沒給大哥丟人吧。”
百裏輝扭頭打量他一眼,“日子過的不錯啊。”
“那是,搗鼓草藥嘛,咱們祖傳的手藝。”
百家上下徹底忙碌了起來,甘蔗種到了,到了這個時候村裏人才曉得百家要在河灘上種甘蔗,一時間說什麽的都有,也有許多人來看挺熱鬧。
甘蔗種是吳強幫著送來的,隨行來的還有一個有大量種甘蔗經驗的人,叫老孫頭,老孫頭到河邊走了一圈,看了看河邊的那片沙地,黑亮油潤,“是好地,這沙地種甘蔗,甘蔗更加脆甜。”
“這沙地,肥力足的很啊。”
百常富樂嗬嗬的點頭,“這地別說種甘蔗,種菜種蘿卜都好得很。”m.23sk.
老孫頭教百常富父子幾人種甘蔗,幾人學的很認真,百裏輝見家裏的人都上了還是不夠,又請了十來個漢子幫忙,爭取早點種下去,這可是他們家的指望。
就在百家人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文昌村的女人們都瘋了!
百裏輝給百家的女眷都買了一對耳墜的事情很快就在小李氏等人炫耀下傳了出去。
作為男人,給自己媳婦買首飾天經地義!
但百裏輝還給家裏三個媳婦買了,三個孫女買了,連侄孫女和未進門的孫媳婦都買了,出嫁的閨女和外孫女都有,這種男人怎麽她們沒有遇到,她們家沒有?
不僅是百裏輝啊,才回來多久的百裏昌也給家裏的老婆子和媳婦買了,這對村裏的女人刺激簡直太大了。
一連兩日,文昌村好些人家都是雞飛狗跳,村裏這些當公爹當爺爺老頭子作為一家之主,家中的頂梁柱,家中最為威嚴的存在,現在是威嚴全無,荷包縮水,欲哭無淚啊。
家裏的老妻有事沒事摔摔打打,兒媳婦叫一聲‘爹’他們心裏就哆嗦一下,看到孫女都想繞道走,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一群老頭子坐在大樹下唉聲歎氣:
“他百裏輝就是有錢燒得慌,給李婆子買就算了,還給家裏都買了,臭顯擺!”
“你說他買就買了吧,還把火燒到了我們身上,哎喲,我的那點家底子喲~”
“希望他消停一點吧,別在動不動就買啥了,哎呀,我心口痛。”
“百裏輝有錢就算了,百裏昌不是逃難回來的嗎,又是蓋新房子又是給家裏女人買首飾,看來還是有幾個的。”
誰都有,就他們沒有!
老頭子們壓力巨大,村裏的女人一個個說到百家眼睛都是紅的,見著青青娘就拉著她拉家常,“青青娘,你家青青可算是掉到福窩裏麵去了。”
青青娘的得意和歡喜怎麽也忍不住,她是萬萬沒想到她的青青也能得到一對耳墜子,那耳墜子她看了,好看,但也算不得多值錢,但就這份心意那就不是錢來說明白的,這是對她青青的重視。
她的青青啊,的確是落到福窩裏麵去了,為了這事晚上她還偷摸哭了一場,高興的。
心裏高興,還是很謙虛的開口,“也是人家百家人厚道,看中我家青青,我都替我家青青感到高興。”
“是應該高興的。”
她們家的姑娘怎麽就沒被百家看上?
不對!
在場的幾人瞬間反應過來,百家還有兩個已經過了年歲的小子啊,這回說什麽都要先下手為強。
出門幹活的文氏和小李氏很快就被人給拉住了,得知家裏已經準備為百菖蒲和百柴胡相看親事,村裏的姑娘們都提起來了一口氣,出門割草都穿上了平日裏舍不得穿的衣裳。
媒婆也都出動了,就想著能把百家的兩個適婚小子拿下。
百裏輝樂嗬嗬的擺手,忽然覺得感覺特別的好,賺了銀子就給家中的女眷添置一點首飾,算起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大夥兒都很高興,人也更有幹勁了。
戴著金耳墜的李婆說了,“這次大家都得了首飾福兒功勞最大。”
眾人點頭讚同,李婆接著說:“從福兒接觸到乾元觀開始已經為家裏賺了不少銀子,二房的人寬厚老實,福兒也主動提出這些銀子家裏人一同花用。”
“家裏正是用錢的時候,這錢我和你們爹也就收了,我們老兩口也商量了,給福兒十兩銀子作為私房錢,這個錢誰也不能動她的。”
小李氏趕忙表態,“說起來我們都沾了福兒的光,該是要給福兒一些零嘴錢的。”
張氏也笑著點頭,一家子更是沒什麽意見,就這樣,百福兒又得了十兩銀子的私房,轉手就給了她娘,讓她娘幫她存著。
有李婆發話在前,文氏就不敢收,“你奶奶說了你拿著,你就自己收著吧,以後有什麽花用自己拿出來就是了。”
百福兒已經藏錢了十五兩,對一個還沒六歲的娃子來說就挺多了,“娘替我收著吧,回頭給我哥說親。”
一家人都笑了起來,說百福兒有成算。
文氏收下了,“那娘就給你存著。”
李婆又接著說:“現在家裏又寬裕了,菖蒲和柴胡也都到了年歲,你們當娘的也都抓緊時間開始相看。”
“上次讓人打家具的時候把幾間屋子的家具都打了,過不了多久就能送來。”
百菖蒲和百柴胡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紅了耳根子,眼中也帶著喜色。
村裏和他們同齡的都有娃子了,他們也有點著急。
一家商量了許久才各自去忙,追了半日地瓜都沒追到的百裏昌得知他大哥居然給全家女眷都買了耳墜子,轉身就找到了方婆子,“要是還寬裕,也給你和兩個媳婦買一對。”
方婆子覺得,她和李婆是妯娌,不能一個有一個沒有,當即決定,“買,家裏還有點存項。”
“咱們來這些日子,大哥大嫂對我們都不錯,這次朵兒都得了耳墜,就給花兒三姐妹一人買一對銀鈴鐺,花不了多少錢,還好看。”
就這樣,第二日一早方婆子就帶著媳婦去了城裏,回來的時候家裏的女眷也都有了首飾,百裏昌得意的站在百裏輝身旁,“怎麽樣,沒給大哥丟人吧。”
百裏輝扭頭打量他一眼,“日子過的不錯啊。”
“那是,搗鼓草藥嘛,咱們祖傳的手藝。”
百家上下徹底忙碌了起來,甘蔗種到了,到了這個時候村裏人才曉得百家要在河灘上種甘蔗,一時間說什麽的都有,也有許多人來看挺熱鬧。
甘蔗種是吳強幫著送來的,隨行來的還有一個有大量種甘蔗經驗的人,叫老孫頭,老孫頭到河邊走了一圈,看了看河邊的那片沙地,黑亮油潤,“是好地,這沙地種甘蔗,甘蔗更加脆甜。”
“這沙地,肥力足的很啊。”
百常富樂嗬嗬的點頭,“這地別說種甘蔗,種菜種蘿卜都好得很。”m.23sk.
老孫頭教百常富父子幾人種甘蔗,幾人學的很認真,百裏輝見家裏的人都上了還是不夠,又請了十來個漢子幫忙,爭取早點種下去,這可是他們家的指望。
就在百家人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文昌村的女人們都瘋了!
百裏輝給百家的女眷都買了一對耳墜的事情很快就在小李氏等人炫耀下傳了出去。
作為男人,給自己媳婦買首飾天經地義!
但百裏輝還給家裏三個媳婦買了,三個孫女買了,連侄孫女和未進門的孫媳婦都買了,出嫁的閨女和外孫女都有,這種男人怎麽她們沒有遇到,她們家沒有?
不僅是百裏輝啊,才回來多久的百裏昌也給家裏的老婆子和媳婦買了,這對村裏的女人刺激簡直太大了。
一連兩日,文昌村好些人家都是雞飛狗跳,村裏這些當公爹當爺爺老頭子作為一家之主,家中的頂梁柱,家中最為威嚴的存在,現在是威嚴全無,荷包縮水,欲哭無淚啊。
家裏的老妻有事沒事摔摔打打,兒媳婦叫一聲‘爹’他們心裏就哆嗦一下,看到孫女都想繞道走,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一群老頭子坐在大樹下唉聲歎氣:
“他百裏輝就是有錢燒得慌,給李婆子買就算了,還給家裏都買了,臭顯擺!”
“你說他買就買了吧,還把火燒到了我們身上,哎喲,我的那點家底子喲~”
“希望他消停一點吧,別在動不動就買啥了,哎呀,我心口痛。”
“百裏輝有錢就算了,百裏昌不是逃難回來的嗎,又是蓋新房子又是給家裏女人買首飾,看來還是有幾個的。”
誰都有,就他們沒有!
老頭子們壓力巨大,村裏的女人一個個說到百家眼睛都是紅的,見著青青娘就拉著她拉家常,“青青娘,你家青青可算是掉到福窩裏麵去了。”
青青娘的得意和歡喜怎麽也忍不住,她是萬萬沒想到她的青青也能得到一對耳墜子,那耳墜子她看了,好看,但也算不得多值錢,但就這份心意那就不是錢來說明白的,這是對她青青的重視。
她的青青啊,的確是落到福窩裏麵去了,為了這事晚上她還偷摸哭了一場,高興的。
心裏高興,還是很謙虛的開口,“也是人家百家人厚道,看中我家青青,我都替我家青青感到高興。”
“是應該高興的。”
她們家的姑娘怎麽就沒被百家看上?
不對!
在場的幾人瞬間反應過來,百家還有兩個已經過了年歲的小子啊,這回說什麽都要先下手為強。
出門幹活的文氏和小李氏很快就被人給拉住了,得知家裏已經準備為百菖蒲和百柴胡相看親事,村裏的姑娘們都提起來了一口氣,出門割草都穿上了平日裏舍不得穿的衣裳。
媒婆也都出動了,就想著能把百家的兩個適婚小子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