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煉氣,煉得就是天地靈氣。
天地靈氣是對由各種屬性、各種類型的“氣”混雜在一起的物質集合的籠統稱謂,而包括於其中的陰陽五行這些靈氣,又是由各自所對應的元素集聚在一起構成。如天地靈氣中的火屬性靈氣,就是由火元素構成。
一般情況下,除了像天一宗所在的玉台山脈這種靈氣匯聚的靈脈之地,天地靈氣在普通之地的空氣中含量並不高,隻堪堪能讓人修煉而已,而且往往都是很多種屬性的靈氣混雜在一起,修煉時還需進一步的提煉。
隻是相對的,在某種元素多一些的地方,某一種屬性的靈氣就占比多一些而已,如在水係密集的地方,水屬性靈氣占比就高一些;森林草原之地,則木屬性靈氣最多;高溫地帶,火屬性靈氣則較多。當然,一般說來,陸地之上,世間最普遍的且較多的還是土屬性靈氣,因為土地幾乎到處都是。而大海之中,則幾乎就是水屬性靈氣的天下。
不過,這世間也存在著極少的一些天地異境,在那種異常的環境裏,則可能出現隻有兩三種屬性靈氣共存,甚至單一的屬性靈氣獨立匯聚之象。譬如,這些異境中相對多見的火山口就是土火兩種屬性靈氣共存,偶爾會夾雜金屬性靈氣在內。還有傳聞中,陰曹地府之內就隻有陰屬性之氣存在。
一般來說,在進行煉氣期的初次修煉時,幾乎任何一部功法都將“靈氣感應”定為第一步。
靈氣感應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修煉者所處的環境中感受分散在空氣裏的天地靈氣。第二部分,則是在駁雜的天地靈氣中感應出與自身所要修習的功法屬性相對應的靈氣。
隻有先感應到與功法對應的靈氣,方才能夠以屬性同樣對應的靈根接引,從而進行下一步的吸納靈氣,若成功將之引入丹田,則稱之為“氣貫丹田”。
然後,將吸納來的靈氣在丹田內淬煉提純,之後催動提煉後的靈氣沿特定的經脈路徑運行,與自身相合,再回歸丹田貯藏。靈氣在這一過程中與自身精氣相融,方才能為己所用。
一般情況下,不同功法的靈氣運行路線其實大同小異,功法的差異主要是在別處體現,如靈氣淬煉提純之法,以及靈氣的使用之法,也就是功法附帶的秘術,一般都是由這幾個方麵的不同導致了功法品階上的差異。
有關靈氣的運行路徑,在修真界以靈氣修煉為主的各類功法中,最常見也最經典的一種運行路線是使靈氣在任、督二脈內循環運轉。也就是催動靈氣從下丹田開始流轉,經會陰,過穀道,沿脊椎逆督脈而上,經曆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到達頭頂泥丸宮,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交會於舌尖,其後與任脈相接,沿胸腹正中向下運行,最後回到丹田,作周流運轉。
大多數功法都是沿這一條路徑運行,就算與之不同,也基本上都是幾個穴位的細微差異而已,但也有極少一部分另辟蹊徑的功法會運行完全不同的路線。但無論何種功法,凡在煉氣期內的,靈氣運轉所涉及的經脈和穴位都不會太多,範圍都比較小,都是在人體內的一小部分經脈中,隻要構成循環即可。比之神魂境那等高深境界時,靈氣深入到遍布周身的全部經絡與穴位的大周天運轉,還差之千裏,故循環一周,則稱之為一個小周天。
在一個小周天的運轉過程中,靈氣所經之處,存在於經脈中的自身精氣會自動融入一部分進去,相當於為其打上私人印記,將原本歸屬於天地間的無主之氣收歸於個人體內。因此,從納氣入丹田進行淬煉提純,再到靈氣運行小周天這一過程也被稱作煉氣入體。
修真界之所以將修煉時的第一重境界定義為煉氣期,就是因為這一階段的修行,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不斷地重複淬煉靈氣——小周天循環這一個煉化靈氣的過程。待煉化到足夠的量之後,靈氣就會因量變而引發質變,在丹田內進一步壓縮轉化為靈液,隻要這一現象出現,則就代表著修為踏入了下一個大境界,也就是築基,之後就能開始這一階段的修行。
而按照不同功法的需求,煉氣期的前中後三層小境界所對應的靈氣煉化數量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功法品階越高,煉化靈氣的效率也就越高,煉化的靈氣質量也更好,所以每一層小境界所需要煉化的靈氣也就越少,進階築基境界的速度也因此更快。
何淩風此刻所要做的,也就是先前提到的“靈氣感應”這一步。
不過,因他之前已經依照天一真人所給的打坐吐納之法培養好了氣感,所以對於從空氣中感受天地靈氣已非常熟稔,他現在可以直接進行第二部分的感應,即在駁雜的天地靈氣中感應出與自身所要修習的功法屬性相對應的靈氣。
何淩風早已打算好先從土屬性靈氣開始感應和修煉,本來像他這般的五行靈根,在分隔了丹田氣海後,無論先修煉哪一種屬性的功法都可以,但他先前在那本《天華道經解注》上看到過一段話,頗以為然,所以才決定先以土屬性靈氣為開端。
《天華道經解注》上在論述陰陽五行之理時,曾引述了諸多上古之人的理論說法與經驗之談,其是這樣講的:“……論及五行之象,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五行之土,地位猶殊,但凡土之所在,甚少獨一而存焉,其內或其上者無不生發、納載金、木、水、火之元素,故而曰,土載四行……又言萬物從土而生,從土而滅,土因之為萬物之母……凡五行俱用,莫不以土居中調和之……”
正是這些突出土屬性在五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話,讓何淩風做出了決定,而且,土屬性靈氣本來也是五行中最普遍存在和相對較多的屬性之氣,感應和修煉起來也相對其他屬性要容易、輕鬆一些,所以就更加堅定了他的選擇。
此刻,他腦中回憶著此前空閑時所看的功法內容,也就是他從天一真人處拿到的那本玄階六品土屬性功法《地元真訣》中的內容。
據其上所說,五行之土具有生化、長養、承載、受納的特性。土屬性靈氣則具有和大地相同的一些特征,如厚重,沉穩等,故而,土屬性靈氣一般會下沉於地。
感受大地,即可幫助人更好地感受土屬性靈氣,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雙手觸地,觀想自身與土地融為一體,從而體悟到大地的特征。再以此感應土屬性靈氣,此時,需得將心神不斷下沉,與地相接。。
何淩風回想到此,於是起身離開先前打坐的大石,來到樹林一旁的土地上盤坐而下,按照其法,也將雙掌抵在了身前的土地之上。
其實,石頭也是屬於土屬性元素的一種變化,但他乃是初次感受土屬性,還不能直接從石頭這種高級形態感受起,需得從其基礎形態,也就是普通的土壤來感受。
天地靈氣是對由各種屬性、各種類型的“氣”混雜在一起的物質集合的籠統稱謂,而包括於其中的陰陽五行這些靈氣,又是由各自所對應的元素集聚在一起構成。如天地靈氣中的火屬性靈氣,就是由火元素構成。
一般情況下,除了像天一宗所在的玉台山脈這種靈氣匯聚的靈脈之地,天地靈氣在普通之地的空氣中含量並不高,隻堪堪能讓人修煉而已,而且往往都是很多種屬性的靈氣混雜在一起,修煉時還需進一步的提煉。
隻是相對的,在某種元素多一些的地方,某一種屬性的靈氣就占比多一些而已,如在水係密集的地方,水屬性靈氣占比就高一些;森林草原之地,則木屬性靈氣最多;高溫地帶,火屬性靈氣則較多。當然,一般說來,陸地之上,世間最普遍的且較多的還是土屬性靈氣,因為土地幾乎到處都是。而大海之中,則幾乎就是水屬性靈氣的天下。
不過,這世間也存在著極少的一些天地異境,在那種異常的環境裏,則可能出現隻有兩三種屬性靈氣共存,甚至單一的屬性靈氣獨立匯聚之象。譬如,這些異境中相對多見的火山口就是土火兩種屬性靈氣共存,偶爾會夾雜金屬性靈氣在內。還有傳聞中,陰曹地府之內就隻有陰屬性之氣存在。
一般來說,在進行煉氣期的初次修煉時,幾乎任何一部功法都將“靈氣感應”定為第一步。
靈氣感應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修煉者所處的環境中感受分散在空氣裏的天地靈氣。第二部分,則是在駁雜的天地靈氣中感應出與自身所要修習的功法屬性相對應的靈氣。
隻有先感應到與功法對應的靈氣,方才能夠以屬性同樣對應的靈根接引,從而進行下一步的吸納靈氣,若成功將之引入丹田,則稱之為“氣貫丹田”。
然後,將吸納來的靈氣在丹田內淬煉提純,之後催動提煉後的靈氣沿特定的經脈路徑運行,與自身相合,再回歸丹田貯藏。靈氣在這一過程中與自身精氣相融,方才能為己所用。
一般情況下,不同功法的靈氣運行路線其實大同小異,功法的差異主要是在別處體現,如靈氣淬煉提純之法,以及靈氣的使用之法,也就是功法附帶的秘術,一般都是由這幾個方麵的不同導致了功法品階上的差異。
有關靈氣的運行路徑,在修真界以靈氣修煉為主的各類功法中,最常見也最經典的一種運行路線是使靈氣在任、督二脈內循環運轉。也就是催動靈氣從下丹田開始流轉,經會陰,過穀道,沿脊椎逆督脈而上,經曆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到達頭頂泥丸宮,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交會於舌尖,其後與任脈相接,沿胸腹正中向下運行,最後回到丹田,作周流運轉。
大多數功法都是沿這一條路徑運行,就算與之不同,也基本上都是幾個穴位的細微差異而已,但也有極少一部分另辟蹊徑的功法會運行完全不同的路線。但無論何種功法,凡在煉氣期內的,靈氣運轉所涉及的經脈和穴位都不會太多,範圍都比較小,都是在人體內的一小部分經脈中,隻要構成循環即可。比之神魂境那等高深境界時,靈氣深入到遍布周身的全部經絡與穴位的大周天運轉,還差之千裏,故循環一周,則稱之為一個小周天。
在一個小周天的運轉過程中,靈氣所經之處,存在於經脈中的自身精氣會自動融入一部分進去,相當於為其打上私人印記,將原本歸屬於天地間的無主之氣收歸於個人體內。因此,從納氣入丹田進行淬煉提純,再到靈氣運行小周天這一過程也被稱作煉氣入體。
修真界之所以將修煉時的第一重境界定義為煉氣期,就是因為這一階段的修行,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不斷地重複淬煉靈氣——小周天循環這一個煉化靈氣的過程。待煉化到足夠的量之後,靈氣就會因量變而引發質變,在丹田內進一步壓縮轉化為靈液,隻要這一現象出現,則就代表著修為踏入了下一個大境界,也就是築基,之後就能開始這一階段的修行。
而按照不同功法的需求,煉氣期的前中後三層小境界所對應的靈氣煉化數量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功法品階越高,煉化靈氣的效率也就越高,煉化的靈氣質量也更好,所以每一層小境界所需要煉化的靈氣也就越少,進階築基境界的速度也因此更快。
何淩風此刻所要做的,也就是先前提到的“靈氣感應”這一步。
不過,因他之前已經依照天一真人所給的打坐吐納之法培養好了氣感,所以對於從空氣中感受天地靈氣已非常熟稔,他現在可以直接進行第二部分的感應,即在駁雜的天地靈氣中感應出與自身所要修習的功法屬性相對應的靈氣。
何淩風早已打算好先從土屬性靈氣開始感應和修煉,本來像他這般的五行靈根,在分隔了丹田氣海後,無論先修煉哪一種屬性的功法都可以,但他先前在那本《天華道經解注》上看到過一段話,頗以為然,所以才決定先以土屬性靈氣為開端。
《天華道經解注》上在論述陰陽五行之理時,曾引述了諸多上古之人的理論說法與經驗之談,其是這樣講的:“……論及五行之象,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五行之土,地位猶殊,但凡土之所在,甚少獨一而存焉,其內或其上者無不生發、納載金、木、水、火之元素,故而曰,土載四行……又言萬物從土而生,從土而滅,土因之為萬物之母……凡五行俱用,莫不以土居中調和之……”
正是這些突出土屬性在五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話,讓何淩風做出了決定,而且,土屬性靈氣本來也是五行中最普遍存在和相對較多的屬性之氣,感應和修煉起來也相對其他屬性要容易、輕鬆一些,所以就更加堅定了他的選擇。
此刻,他腦中回憶著此前空閑時所看的功法內容,也就是他從天一真人處拿到的那本玄階六品土屬性功法《地元真訣》中的內容。
據其上所說,五行之土具有生化、長養、承載、受納的特性。土屬性靈氣則具有和大地相同的一些特征,如厚重,沉穩等,故而,土屬性靈氣一般會下沉於地。
感受大地,即可幫助人更好地感受土屬性靈氣,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雙手觸地,觀想自身與土地融為一體,從而體悟到大地的特征。再以此感應土屬性靈氣,此時,需得將心神不斷下沉,與地相接。。
何淩風回想到此,於是起身離開先前打坐的大石,來到樹林一旁的土地上盤坐而下,按照其法,也將雙掌抵在了身前的土地之上。
其實,石頭也是屬於土屬性元素的一種變化,但他乃是初次感受土屬性,還不能直接從石頭這種高級形態感受起,需得從其基礎形態,也就是普通的土壤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