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渭話音未落,隻聽戚九說道:“蠻夷之中,雖然有一二傑出人物,不過畢竟沒有受過聖人教化,大多如同禽獸無異。在下曾聽一位道學先生引述孔夫子的話,叫做‘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自始皇帝一統天下,匈奴、吐蕃、契丹、女真、韃子等蠻夷都曾攻入中原,可是最後怎麽樣還不是被打得落荒而逃,幾乎亡族滅種。在下聽馮老先生對耶律倍如此推崇,幾乎將他與聖賢比肩,隻怕是長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這才出言相勸,並非有意與老先生爭辯。若有得罪之處,還請老先生不要見怪。”
馮渭搖了搖頭,口中說道:“你以理論理,我為何要怪你隻不過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契丹人是咱們中原漢人的世仇大敵,萬萬不能小看他們。耶律倍雖然後來沒能登基做皇帝,不過他的成就,卻也不在遼國諸帝之下。咱們眼下陷入如此險境,都要拜此人所賜。”
馮渭話音方落,厲秋風、慕容丹硯、戚九和王小魚心下都是悚然一驚,心下均想,馮渭兜兜轉轉講了一兩個時辰,咱們還以為他要說的是趙匡胤、趙光義、楊家將、潘美、曹彬、李存勖、耶律阿保機等皇帝和名臣大將的故事,想不到最後提到的竟然是這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耶律倍。聽馮渭的口氣,咱們落到這個境地,與這個遼國皇太子有極大的幹係。難不成耶律倍放著皇太子不做,跑到東遼縣來與咱們為難不成
眾人思忖之際,隻聽馮渭接著說道:“方才我隻說耶律倍仰慕中華風采,獨尊儒術,各位或許以為此人隻是一介書生,難成大事。卻不知耶律倍文武雙全,不隻極富謀略,而且弓馬嫻熟,武藝高強。趙良嗣大人對我說過,耶律阿保機被李存勖和李嗣源擋在幽雲十六州以北,無法南下攻入中原。無奈之下,他隻得調集兵馬,向遼東、塞北、西域各處夷狄大舉征伐。耶律倍以皇太子的身份獨領一軍,往往為遼軍前鋒,立下了許多戰功。
“如耶律阿保機向北征討烏古部之時,身為先鋒都統的耶律倍帶兵開路,殺入烏古部的領地。依照耶律阿保機的籌劃,耶律倍統率前鋒兵馬隻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並不是由他率軍與烏古部決戰。一旦烏古部大軍雲集,耶律倍便要率軍與遼軍中軍匯合,再與烏古部對戰。沒想到耶律倍與烏古部大軍遭遇之後,他並未後退,而是對敵軍發起突襲。其時耶律倍手下隻有八千兵馬,而敵軍足有四五萬人。隻不過耶律倍突然發起攻擊,烏古部猝不及防,統兵大將被耶律倍射殺,手下將士群龍無首,立時大亂。耶律倍率領八千虎狼之兵以寡擊眾,猛砍猛殺,大破烏古部兵馬,將其精壯將士屠戮殆盡,還搶奪牲口一萬四千二百頭,車乘、廬帳、器物二十餘萬件,逼迫烏古部全部投降。待到耶律阿保機率領遼軍主力到達之時,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牲口、堆放如山的軍械糧草,還有黑壓壓跪成一大片的烏古部族人。見此情形,遼國上至皇帝,下至士卒,無不驚駭之極。耶律阿保機又驚又喜,當場將自己的坐騎和寶雕弓賞賜給耶律倍,誇讚他是大遼國第一勇士,耶律家的千裏駒。
“經此一戰之後,耶律倍名震遼國,大草原上無人不知道他的大名。耶律阿保機增加了耶律倍統率的兵馬,要他率領五萬大軍經略燕地。其時耶律阿保機已與朱溫結盟,答應助他對付晉王李克用父子。此次下令耶律倍南下,便是要突襲正在攻打梁國的李克用,以解朱溫之困境。
“耶律倍奉詔之後,率領本部兵馬攻入幽雲十六州,李克用留守的兵將不是他的對手,紛紛敗退。耶律倍兵鋒甚勁,不以攻戰城池為要務,而是追著晉兵猛衝狠打,一直打到了距離莫州數十裏外,幾乎將幽雲十六州一分為二。
“其時李克用正率領大軍與朱溫激戰,接到遼軍南下,已將幽雲十六州守軍守軍大半消滅的軍報之後,驚得目瞪口呆。李克用善能用兵,自然知道若是遼軍占據幽雲十六州,從雁門關至黃河北岸無險可守,契丹人必定如泰山壓頂一般,全軍攻入中原。到了那時,自己不隻無法消滅朱溫,還會受到遼軍和梁國大軍的南北夾攻,隻能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是以李克用下令李存勖棄朱溫而不顧,率領兩萬兵馬立時北進,逆擊遼軍,將其趕出幽雲十六州,以解晉軍的困境。
“其時耶律倍是遼國皇太子,李克用雖然並未稱帝,不過朱溫已然將李唐王室子弟殺了一個幹幹淨淨,自立為梁國皇帝。李克用以李唐後人自居,世人都知道他早晚要稱帝。而李存勖是李克用最喜歡的兒子,被封為晉王世子,與皇太子的身份無異。是以耶律倍與李存勖相遇後這一戰,被人稱為‘二龍之戰’。
“耶律倍雖然武藝高強,又極富謀略,不過與逆了天的李存勖相比,卻是頗有不如。兩軍相遇之時,耶律倍還不知道李存勖的厲害,竟然揚言要與李存勖單挑。李存勖沒想到耶律倍如此有種,立時答允。兩人在陣前鬥了五六十個回合,耶律倍這才知道李存勖的厲害,再打下去他必死無疑,是以趁著李存勖不備,撥馬便即退走。李存勖揮軍掩殺,不過耶律倍治軍甚是嚴整,雖然主將退走,他手下的將士卻是絲毫不亂。眼看著李存勖的兵馬衝殺過來,遼軍陣腳堅如磐石,亂箭齊發,竟然將李存勖的兵馬射退。
“經此一戰之後,耶律倍知道李存勖武藝超群,自己萬萬不是他的敵手。這次雖然打了敗仗,對耶律倍而言卻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從他與李存勖這一戰之後,再也不肯輕易犯險,與敵軍大將單打獨鬥,而是講究以謀略取勝。後來耶律倍統率遼軍東征西討,幾乎未有敗績,便是因為他不再好勇鬥狠,而是以兵法勝敵。而李存勖雖然打敗了敵軍主將,卻沒能將遼軍一舉擊潰,卻也知道遼軍與朱溫的兵馬不同,軍紀森嚴,頗有泰山崩於麵前而色不變的威勢。是以李存勖後來與遼軍對戰之時,變得十分謹慎,這才能夠屢次擊敗遼軍,將其擋在幽雲十六州以北,使得契丹人無法南下,禍害中原百姓。”
馮渭搖了搖頭,口中說道:“你以理論理,我為何要怪你隻不過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契丹人是咱們中原漢人的世仇大敵,萬萬不能小看他們。耶律倍雖然後來沒能登基做皇帝,不過他的成就,卻也不在遼國諸帝之下。咱們眼下陷入如此險境,都要拜此人所賜。”
馮渭話音方落,厲秋風、慕容丹硯、戚九和王小魚心下都是悚然一驚,心下均想,馮渭兜兜轉轉講了一兩個時辰,咱們還以為他要說的是趙匡胤、趙光義、楊家將、潘美、曹彬、李存勖、耶律阿保機等皇帝和名臣大將的故事,想不到最後提到的竟然是這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耶律倍。聽馮渭的口氣,咱們落到這個境地,與這個遼國皇太子有極大的幹係。難不成耶律倍放著皇太子不做,跑到東遼縣來與咱們為難不成
眾人思忖之際,隻聽馮渭接著說道:“方才我隻說耶律倍仰慕中華風采,獨尊儒術,各位或許以為此人隻是一介書生,難成大事。卻不知耶律倍文武雙全,不隻極富謀略,而且弓馬嫻熟,武藝高強。趙良嗣大人對我說過,耶律阿保機被李存勖和李嗣源擋在幽雲十六州以北,無法南下攻入中原。無奈之下,他隻得調集兵馬,向遼東、塞北、西域各處夷狄大舉征伐。耶律倍以皇太子的身份獨領一軍,往往為遼軍前鋒,立下了許多戰功。
“如耶律阿保機向北征討烏古部之時,身為先鋒都統的耶律倍帶兵開路,殺入烏古部的領地。依照耶律阿保機的籌劃,耶律倍統率前鋒兵馬隻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並不是由他率軍與烏古部決戰。一旦烏古部大軍雲集,耶律倍便要率軍與遼軍中軍匯合,再與烏古部對戰。沒想到耶律倍與烏古部大軍遭遇之後,他並未後退,而是對敵軍發起突襲。其時耶律倍手下隻有八千兵馬,而敵軍足有四五萬人。隻不過耶律倍突然發起攻擊,烏古部猝不及防,統兵大將被耶律倍射殺,手下將士群龍無首,立時大亂。耶律倍率領八千虎狼之兵以寡擊眾,猛砍猛殺,大破烏古部兵馬,將其精壯將士屠戮殆盡,還搶奪牲口一萬四千二百頭,車乘、廬帳、器物二十餘萬件,逼迫烏古部全部投降。待到耶律阿保機率領遼軍主力到達之時,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牲口、堆放如山的軍械糧草,還有黑壓壓跪成一大片的烏古部族人。見此情形,遼國上至皇帝,下至士卒,無不驚駭之極。耶律阿保機又驚又喜,當場將自己的坐騎和寶雕弓賞賜給耶律倍,誇讚他是大遼國第一勇士,耶律家的千裏駒。
“經此一戰之後,耶律倍名震遼國,大草原上無人不知道他的大名。耶律阿保機增加了耶律倍統率的兵馬,要他率領五萬大軍經略燕地。其時耶律阿保機已與朱溫結盟,答應助他對付晉王李克用父子。此次下令耶律倍南下,便是要突襲正在攻打梁國的李克用,以解朱溫之困境。
“耶律倍奉詔之後,率領本部兵馬攻入幽雲十六州,李克用留守的兵將不是他的對手,紛紛敗退。耶律倍兵鋒甚勁,不以攻戰城池為要務,而是追著晉兵猛衝狠打,一直打到了距離莫州數十裏外,幾乎將幽雲十六州一分為二。
“其時李克用正率領大軍與朱溫激戰,接到遼軍南下,已將幽雲十六州守軍守軍大半消滅的軍報之後,驚得目瞪口呆。李克用善能用兵,自然知道若是遼軍占據幽雲十六州,從雁門關至黃河北岸無險可守,契丹人必定如泰山壓頂一般,全軍攻入中原。到了那時,自己不隻無法消滅朱溫,還會受到遼軍和梁國大軍的南北夾攻,隻能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是以李克用下令李存勖棄朱溫而不顧,率領兩萬兵馬立時北進,逆擊遼軍,將其趕出幽雲十六州,以解晉軍的困境。
“其時耶律倍是遼國皇太子,李克用雖然並未稱帝,不過朱溫已然將李唐王室子弟殺了一個幹幹淨淨,自立為梁國皇帝。李克用以李唐後人自居,世人都知道他早晚要稱帝。而李存勖是李克用最喜歡的兒子,被封為晉王世子,與皇太子的身份無異。是以耶律倍與李存勖相遇後這一戰,被人稱為‘二龍之戰’。
“耶律倍雖然武藝高強,又極富謀略,不過與逆了天的李存勖相比,卻是頗有不如。兩軍相遇之時,耶律倍還不知道李存勖的厲害,竟然揚言要與李存勖單挑。李存勖沒想到耶律倍如此有種,立時答允。兩人在陣前鬥了五六十個回合,耶律倍這才知道李存勖的厲害,再打下去他必死無疑,是以趁著李存勖不備,撥馬便即退走。李存勖揮軍掩殺,不過耶律倍治軍甚是嚴整,雖然主將退走,他手下的將士卻是絲毫不亂。眼看著李存勖的兵馬衝殺過來,遼軍陣腳堅如磐石,亂箭齊發,竟然將李存勖的兵馬射退。
“經此一戰之後,耶律倍知道李存勖武藝超群,自己萬萬不是他的敵手。這次雖然打了敗仗,對耶律倍而言卻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從他與李存勖這一戰之後,再也不肯輕易犯險,與敵軍大將單打獨鬥,而是講究以謀略取勝。後來耶律倍統率遼軍東征西討,幾乎未有敗績,便是因為他不再好勇鬥狠,而是以兵法勝敵。而李存勖雖然打敗了敵軍主將,卻沒能將遼軍一舉擊潰,卻也知道遼軍與朱溫的兵馬不同,軍紀森嚴,頗有泰山崩於麵前而色不變的威勢。是以李存勖後來與遼軍對戰之時,變得十分謹慎,這才能夠屢次擊敗遼軍,將其擋在幽雲十六州以北,使得契丹人無法南下,禍害中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