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和戚九聽張貴說完之後,心下都升起了一陣寒意,暗想蠻子雖然凶悍,不過畢竟是張貴請來幫忙對付倭寇的。想不到張貴心思如此狠毒,眼下咱們尚未將倭寇擊敗,他便已打算將蠻子陷入死地。這等心術,著實陰險到了極處。
王小魚聽張貴如此一說,倒是頗為受用,暗想這些蠻子驍勇無敵,若是造起反來,官兵壓根彈壓不住。張貴身為遼東總兵,雖然手下有一些兵馬可供調用,隻是官兵腐敗不堪,大半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之輩,欺壓百姓時是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一旦遇到韃子、倭寇和蠻子,隻會望風而逃。張貴將蠻子召來對付倭寇,乃是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利用蠻子與倭寇對抗,還能趁機削弱蠻子。如此一來,張貴便可以坐山觀虎鬥,坐穩了遼東總兵的寶座,再也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
張貴說完之後,轉頭對候在身邊的李成梁說道:“你帶著兄弟們向後退出百丈,將倭寇燃起的火堆盡數撲滅,免得倭寇借著火光,能夠看清楚咱們退向何處!”
李成梁答應了一聲,立即撥轉馬頭,帶著官兵向後退去。原來張貴率領官兵窮追倭寇主將,一直闖入東遼縣城,在南門遇到了百餘名倭寇阻攔,被張貴手下的官兵瞬間殺散。張貴等人衝過南城外的石橋,一路狂奔到碼頭,眼看著倭寇主將等人折向右首,便也緊緊跟了上去。隻是追出兩裏地之後,海麵上突然響起了轟隆轟隆的巨響。張貴是久經沙場的將軍,立時聽出這些巨響是大炮發出的轟鳴聲。他心下大驚,知道停滯在海上的倭寇戰船上裝有大炮,不曉得倭寇主將用了什麽手段發出信號,戰船上的倭寇突然開炮襲擊。念及此處,張貴正要提醒手下官兵趕緊躲避,無數鐵丸已然從天而降。刹那之間,便有五六十名官兵被鐵丸擊中,慘叫著從馬上墜落到了地上。
張貴倏然遭遇偷襲,不過他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將軍,雖驚不亂,約束手下官兵調轉馬頭離開海岸,以此避開倭寇戰船發射的彈丸。隻是張貴帶著官兵剛剛向北退出數十丈,突然之間喊殺聲四起,四周亮起了無數火把,又點起了數十堆大火,無數倭寇軍士從四周殺了出來,將張貴等人圍在了中間。
張貴見倭寇伏兵四起,這才知道自己帶領官兵窮追倭寇主將,自以為倭寇主將已陷入絕境,沒想到倭寇主將狡詐之極,雖然陷於窘境,卻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讓停留在海上戰船上的倭寇知道了他被官兵追趕的消息。戰船上的倭寇一邊在海岸上設了伏兵,一邊將船上的大炮備好,待到張貴帶著官兵殺到之時,倭寇先用大炮襲擊官兵,殺傷了許多官兵,而且逼迫僥幸未死的官兵向北退走,陷入倭寇的伏擊之中。
念及此處,張貴心下後悔不迭,暗想自己費盡心思籌劃計謀,打算讓東遼縣的官兵、百姓與倭寇苦戰,自己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為此不惜得罪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守使許鷹揚。原本事情極為順利,老翁山下一戰擊破倭寇大軍,迫使倭寇主將大敗而逃。可是大勝之下,自己太過托大,以為倭寇主將已然陷入死地,帶著李成梁等二百餘名官兵不管不顧地窮追不舍,才會落到如此窘境。一旦自己被倭寇或擒或殺,便是大明自土木堡大戰之後首次有總兵折在敵軍手中。依照大明律例,父母妻兒必定受到自己牽連,即便不被抄家滅族,發配流放是少不了的。這些年自己在官場之中樹敵頗多,一旦自己身敗名裂,政敵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家人。他們踏上流放之路,便是走向了地獄。
張貴越想越是惱火,拚命想要殺出重圍。可是他隻帶了二百餘名官兵追殺倭寇主將,雖說這些官兵都是他手下的精銳軍士,個個以一當士,可是畢竟人數太少,方才又被倭寇戰船上的大炮打死了五六十人,此時隻剩下一百四五十人,要與四五千名倭寇相抗,又談何容易眼看著李成梁帶著眾官兵殺死一群倭寇,立時又有一群倭寇圍了上來,張貴心急如焚,苦思脫身之計,卻又想不出來什麽好法子。他心下又想,方才自己隻想著親手將倭寇主將斬殺或是生擒,不想讓答裏安統率的蠻子爭功,是以衝進王家莊之時,派了一百多名官兵守在石牆缺口,阻止蠻子跟得太近。想不到自己弄巧成拙,若是讓蠻子馬軍跟在自己身邊,此刻也不至於陷入如此窘境。眼下隻能盼著答裏安率領蠻子馬軍隨後追趕上來,將自己救出生天。
張貴一邊率領官兵與倭寇苦戰,一邊盼著蠻子馬軍趕來救援。後來援軍終於到了,並不是答裏統領的蠻子馬軍,而是厲秋風和戚九等人。張貴見援軍雖然隻有二百餘人,不過戚九和厲秋風等人突然襲擊倭寇背後,使得倭寇腹背受敵,不得不倉皇後退,心下總算鬆了一口氣。他是百戰名將,知道眼下危局未解,倭寇雖然敗退,但是自己一旦調度不當,被倭寇發覺援兵隻有二百餘人,立時便會卷土重來。到了那時,自己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是以他連聲下令,要李成梁率領官兵向後退走,隻留著蠻子馬軍去追殺倭寇。
厲秋風和戚九沒有法子,隻得跟隨張貴等人向後退去。約摸退出百餘丈遠,一名官兵趕到張貴馬前,躬身說道:“張大人,咱們身後是一條河,寬六丈有餘。依小人看來,這條河便是流經東遼縣南城城外的那大條河。隻是城外有石橋可供通行,這裏沒有石橋,更加沒有渡船。下一步應當如何行事,還請大人示下。”
張貴思忖了片刻,口中說道:“讓弟兄們退到河邊,隨後下馬歇息。”
那名官兵答應了一聲,立即掉轉馬頭向北奔去。戚九心下暗想,原本以為離開海邊,便可以擺脫倭寇的追殺,沒想到又有大河攔路,這可如何是好聽張貴方才說話的意思,是想背靠大河,學著韓信破趙之時用過的背水之戰反擊倭寇。可是倭寇人多勢眾,要想像韓信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又談何容易不如趁著倭寇被蠻子逼退之機,沿著來路退回東遼縣城,方為上策。
王小魚聽張貴如此一說,倒是頗為受用,暗想這些蠻子驍勇無敵,若是造起反來,官兵壓根彈壓不住。張貴身為遼東總兵,雖然手下有一些兵馬可供調用,隻是官兵腐敗不堪,大半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之輩,欺壓百姓時是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一旦遇到韃子、倭寇和蠻子,隻會望風而逃。張貴將蠻子召來對付倭寇,乃是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利用蠻子與倭寇對抗,還能趁機削弱蠻子。如此一來,張貴便可以坐山觀虎鬥,坐穩了遼東總兵的寶座,再也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
張貴說完之後,轉頭對候在身邊的李成梁說道:“你帶著兄弟們向後退出百丈,將倭寇燃起的火堆盡數撲滅,免得倭寇借著火光,能夠看清楚咱們退向何處!”
李成梁答應了一聲,立即撥轉馬頭,帶著官兵向後退去。原來張貴率領官兵窮追倭寇主將,一直闖入東遼縣城,在南門遇到了百餘名倭寇阻攔,被張貴手下的官兵瞬間殺散。張貴等人衝過南城外的石橋,一路狂奔到碼頭,眼看著倭寇主將等人折向右首,便也緊緊跟了上去。隻是追出兩裏地之後,海麵上突然響起了轟隆轟隆的巨響。張貴是久經沙場的將軍,立時聽出這些巨響是大炮發出的轟鳴聲。他心下大驚,知道停滯在海上的倭寇戰船上裝有大炮,不曉得倭寇主將用了什麽手段發出信號,戰船上的倭寇突然開炮襲擊。念及此處,張貴正要提醒手下官兵趕緊躲避,無數鐵丸已然從天而降。刹那之間,便有五六十名官兵被鐵丸擊中,慘叫著從馬上墜落到了地上。
張貴倏然遭遇偷襲,不過他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將軍,雖驚不亂,約束手下官兵調轉馬頭離開海岸,以此避開倭寇戰船發射的彈丸。隻是張貴帶著官兵剛剛向北退出數十丈,突然之間喊殺聲四起,四周亮起了無數火把,又點起了數十堆大火,無數倭寇軍士從四周殺了出來,將張貴等人圍在了中間。
張貴見倭寇伏兵四起,這才知道自己帶領官兵窮追倭寇主將,自以為倭寇主將已陷入絕境,沒想到倭寇主將狡詐之極,雖然陷於窘境,卻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讓停留在海上戰船上的倭寇知道了他被官兵追趕的消息。戰船上的倭寇一邊在海岸上設了伏兵,一邊將船上的大炮備好,待到張貴帶著官兵殺到之時,倭寇先用大炮襲擊官兵,殺傷了許多官兵,而且逼迫僥幸未死的官兵向北退走,陷入倭寇的伏擊之中。
念及此處,張貴心下後悔不迭,暗想自己費盡心思籌劃計謀,打算讓東遼縣的官兵、百姓與倭寇苦戰,自己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為此不惜得罪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守使許鷹揚。原本事情極為順利,老翁山下一戰擊破倭寇大軍,迫使倭寇主將大敗而逃。可是大勝之下,自己太過托大,以為倭寇主將已然陷入死地,帶著李成梁等二百餘名官兵不管不顧地窮追不舍,才會落到如此窘境。一旦自己被倭寇或擒或殺,便是大明自土木堡大戰之後首次有總兵折在敵軍手中。依照大明律例,父母妻兒必定受到自己牽連,即便不被抄家滅族,發配流放是少不了的。這些年自己在官場之中樹敵頗多,一旦自己身敗名裂,政敵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家人。他們踏上流放之路,便是走向了地獄。
張貴越想越是惱火,拚命想要殺出重圍。可是他隻帶了二百餘名官兵追殺倭寇主將,雖說這些官兵都是他手下的精銳軍士,個個以一當士,可是畢竟人數太少,方才又被倭寇戰船上的大炮打死了五六十人,此時隻剩下一百四五十人,要與四五千名倭寇相抗,又談何容易眼看著李成梁帶著眾官兵殺死一群倭寇,立時又有一群倭寇圍了上來,張貴心急如焚,苦思脫身之計,卻又想不出來什麽好法子。他心下又想,方才自己隻想著親手將倭寇主將斬殺或是生擒,不想讓答裏安統率的蠻子爭功,是以衝進王家莊之時,派了一百多名官兵守在石牆缺口,阻止蠻子跟得太近。想不到自己弄巧成拙,若是讓蠻子馬軍跟在自己身邊,此刻也不至於陷入如此窘境。眼下隻能盼著答裏安率領蠻子馬軍隨後追趕上來,將自己救出生天。
張貴一邊率領官兵與倭寇苦戰,一邊盼著蠻子馬軍趕來救援。後來援軍終於到了,並不是答裏統領的蠻子馬軍,而是厲秋風和戚九等人。張貴見援軍雖然隻有二百餘人,不過戚九和厲秋風等人突然襲擊倭寇背後,使得倭寇腹背受敵,不得不倉皇後退,心下總算鬆了一口氣。他是百戰名將,知道眼下危局未解,倭寇雖然敗退,但是自己一旦調度不當,被倭寇發覺援兵隻有二百餘人,立時便會卷土重來。到了那時,自己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是以他連聲下令,要李成梁率領官兵向後退走,隻留著蠻子馬軍去追殺倭寇。
厲秋風和戚九沒有法子,隻得跟隨張貴等人向後退去。約摸退出百餘丈遠,一名官兵趕到張貴馬前,躬身說道:“張大人,咱們身後是一條河,寬六丈有餘。依小人看來,這條河便是流經東遼縣南城城外的那大條河。隻是城外有石橋可供通行,這裏沒有石橋,更加沒有渡船。下一步應當如何行事,還請大人示下。”
張貴思忖了片刻,口中說道:“讓弟兄們退到河邊,隨後下馬歇息。”
那名官兵答應了一聲,立即掉轉馬頭向北奔去。戚九心下暗想,原本以為離開海邊,便可以擺脫倭寇的追殺,沒想到又有大河攔路,這可如何是好聽張貴方才說話的意思,是想背靠大河,學著韓信破趙之時用過的背水之戰反擊倭寇。可是倭寇人多勢眾,要想像韓信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又談何容易不如趁著倭寇被蠻子逼退之機,沿著來路退回東遼縣城,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