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雖說這趟出門並無多難,還諸事順遂,但畢竟出門已經有些時日。
不管是沈衛民也好,徐長青也罷,倆人開始想回家了。在計劃下周一二就啟程之前,又是好一通忙活。
先是通過李援朝找人拆掉小四合院裏麵搭起的亂七八糟建築恢複原貌,將水電等線路重新整理隱藏。
這些活兒,倒是他們倆人無須親自動手,連所需的下水管,李援朝也幫忙找齊了,剩下就是工期而已。
為此,從大四合院拉回來的幾件家具,短期內在這邊還沒竣工之前就隻能先擺在如今入住的四合院裏麵。
而花了一天時間從信托商店拉回的家具又拉到了大四合院,補上拉走的空缺家具,剩下的也隻好先塞進地下室。
之所以這麽麻煩,概因時下又開始流行起了一批新式家具,像是電鍍腿的折疊椅、折疊桌、帶鏡子的大衣櫃。
反而是信托商店裏麵的二手家具,像老式大衣櫃、櫥櫃、沙發什麽的。大件在底下,小件往上摞,都快頂到屋頂。
再加上價格並不高,他們倆人又不像年輕人愛趕時興,索性就花了筆錢拉回來塞滿地下室之餘給收進了長青園。
忙完了這幾起事情,也快到了該要啟程回去的時候,再在明麵上購買些帶回去的手禮之花了兩天時間走親訪友。
到了這天下午到了火車站快要進站時,哪怕徐長青和沈衛民有意在走親訪友時最後才去錢老和王老那兒。
為此,他們倆人礙於今天上午走不開,還特意挑了昨晚的時間又避開了啟程時間這個話題,結果還是被錢老他們給逮著了。
許是這兩位老爺子已經和海市李老他們通過消息,這次這兩家倒是沒有再準備電風扇什麽的,但奶粉還就有不少。
徐長青就暗幸她和沈衛民去登門拜訪這兩家時幸好備足了禮物,要不然她總不好又臨時讓何家的誰幫忙轉交野山參。
結果,沒料到的是,她還是嚴重低估了兩位老爺子的能耐,不知怎麽的明明不是一個係統,還被他們得知啟程時間。
原以為少了何曉彤夫妻倆同行,這次行李物品應該會少很多,幸好有何立平果然幫忙拒絕他老子安排火車票之舉。
要是聽何大舅的坐硬座
就這麽多的紙箱和麻袋裏麵的奶粉麥乳精和特供煙酒,在到省城之前的途中她和沈兄就肯定要寸步不離。
隨便丟了哪一件,要是給她的禮還好,問題是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就有何大舅媽給何家二姥爺以及兄弟姐妹的禮。
再有,更多的則是沈衛民那一幫子發小送的,他們是連事先先打個招呼都沒打就和錢老他們一樣直接拉到車站。
列車啟動,揮手告別送行送到站台的眾人之後,列車是緩緩開動再到加速,但到此時她還是不知裏麵都裝了何物。
就跟來一趟專門為了打秋風似的,徐長青就忍不住好笑的先輕聲問沈衛民,他可知他這一幫發小都送了他什麽禮物。
這趟硬臥車廂裏麵並不止他們兩個人,徐長青這麽一問,沈衛民自認他就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他也隻能先笑笑了之。
其實,別看他們一幫人準備的東西老多老多,其實裏麵更多的應該就是他們各自老子給他爸這位老戰友準備的禮。
再一個也是表示他們當叔伯的這回見著了侄子帶侄媳婦上門拜訪,一時統一不了紅包數額,就給侄媳婦準備了見麵禮。
反正吧,也就這一趟。這一趟這些叔叔伯伯們給的禮物是多了些,但往後他就是再帶媳婦兒上門也隻能靠搶了。
相比起之前從省城到海市的距離,從京城到省城就不覺得遠了。哪怕是歸心似箭,還是隻覺得睡一覺就很快到了。
無意外的。
這次和上次出發時一樣,也是來了一大票人。有何老舅和何三姨帶領著眾人,徐長青就是想搭把手都無用武之地。
呼啦啦的一幫人幫東西,再呼啦啦的一幫人拎著扛著的行李物品出站到一輛卡車上,又轟轟響地開往機械廠家屬院。
家屬院這裏,徐長青也不知沈衛民他大嫂許小敏是何時準備好的飯菜,難怪她今天沒出現在接站的隊伍裏。
就跟誰家擺席麵似的,整整準備了三大桌席麵。看菜色就知一早就開始準備上,居然還謙虛地說著沒什麽菜。
這位大嫂啊……她總是能令人心生感概。所以說,她不是真心瞧不起楊曉琳,這回給楊曉琳禮物就最少。
實在是這兩位嫂子的做派,差點太大。她徐長青就實在沒法子一視同仁,哪怕明麵上給出的手禮是一樣的。
席散,各回各家,許小敏就見徐長青從房間裏拎著大半個麻袋,她還以為之前還有什麽東西沒分好落下。
不料想根本就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樣,比如說這位弟妹想讓小叔子趁這會兒天黑了私下再送禮物給老舅誰的。
“給我”許小敏詫異,一根手指指了指自己。
徐長青好笑道:“不是給你,是給壯壯他們兄妹倆。”
“不是給了嘛。”
“誰規定給了就不能再給我忘了還不行啊。”徐長青說笑著放下麻袋就撤,“我先出去打個電話。”
這孩子……許小敏失笑搖頭,喊了一聲小心點啊,再聽到外麵小叔子高聲回話。既然兩個人出門,倒是可以放心。
“媽媽”
許小敏聽到兒子這一聲,她哪還不知小家夥是聽到他嬸說是給他兄妹倆的禮物,正眼巴巴地等著她開麻袋。
“傻兒子,你嬸兒是故意這麽說的呢,她怕你媽我不收下懂不懂嗨,我和你說這些幹嘛,要保密知道吧”
小壯壯一臉乖巧的忙不迭點頭,“我不是傻兒子,我知道這是我嬸兒給咱們家的,別人沒有,就咱家有。”
“嗨,聰明了。”許小敏好笑地摸了摸兒子腦袋,“看住你妹妹,先讓媽媽檢查裏頭都是啥東西,回頭還要……”
“檢查了回頭還要回禮。”
“你又知道了”
70
不管是沈衛民也好,徐長青也罷,倆人開始想回家了。在計劃下周一二就啟程之前,又是好一通忙活。
先是通過李援朝找人拆掉小四合院裏麵搭起的亂七八糟建築恢複原貌,將水電等線路重新整理隱藏。
這些活兒,倒是他們倆人無須親自動手,連所需的下水管,李援朝也幫忙找齊了,剩下就是工期而已。
為此,從大四合院拉回來的幾件家具,短期內在這邊還沒竣工之前就隻能先擺在如今入住的四合院裏麵。
而花了一天時間從信托商店拉回的家具又拉到了大四合院,補上拉走的空缺家具,剩下的也隻好先塞進地下室。
之所以這麽麻煩,概因時下又開始流行起了一批新式家具,像是電鍍腿的折疊椅、折疊桌、帶鏡子的大衣櫃。
反而是信托商店裏麵的二手家具,像老式大衣櫃、櫥櫃、沙發什麽的。大件在底下,小件往上摞,都快頂到屋頂。
再加上價格並不高,他們倆人又不像年輕人愛趕時興,索性就花了筆錢拉回來塞滿地下室之餘給收進了長青園。
忙完了這幾起事情,也快到了該要啟程回去的時候,再在明麵上購買些帶回去的手禮之花了兩天時間走親訪友。
到了這天下午到了火車站快要進站時,哪怕徐長青和沈衛民有意在走親訪友時最後才去錢老和王老那兒。
為此,他們倆人礙於今天上午走不開,還特意挑了昨晚的時間又避開了啟程時間這個話題,結果還是被錢老他們給逮著了。
許是這兩位老爺子已經和海市李老他們通過消息,這次這兩家倒是沒有再準備電風扇什麽的,但奶粉還就有不少。
徐長青就暗幸她和沈衛民去登門拜訪這兩家時幸好備足了禮物,要不然她總不好又臨時讓何家的誰幫忙轉交野山參。
結果,沒料到的是,她還是嚴重低估了兩位老爺子的能耐,不知怎麽的明明不是一個係統,還被他們得知啟程時間。
原以為少了何曉彤夫妻倆同行,這次行李物品應該會少很多,幸好有何立平果然幫忙拒絕他老子安排火車票之舉。
要是聽何大舅的坐硬座
就這麽多的紙箱和麻袋裏麵的奶粉麥乳精和特供煙酒,在到省城之前的途中她和沈兄就肯定要寸步不離。
隨便丟了哪一件,要是給她的禮還好,問題是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就有何大舅媽給何家二姥爺以及兄弟姐妹的禮。
再有,更多的則是沈衛民那一幫子發小送的,他們是連事先先打個招呼都沒打就和錢老他們一樣直接拉到車站。
列車啟動,揮手告別送行送到站台的眾人之後,列車是緩緩開動再到加速,但到此時她還是不知裏麵都裝了何物。
就跟來一趟專門為了打秋風似的,徐長青就忍不住好笑的先輕聲問沈衛民,他可知他這一幫發小都送了他什麽禮物。
這趟硬臥車廂裏麵並不止他們兩個人,徐長青這麽一問,沈衛民自認他就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他也隻能先笑笑了之。
其實,別看他們一幫人準備的東西老多老多,其實裏麵更多的應該就是他們各自老子給他爸這位老戰友準備的禮。
再一個也是表示他們當叔伯的這回見著了侄子帶侄媳婦上門拜訪,一時統一不了紅包數額,就給侄媳婦準備了見麵禮。
反正吧,也就這一趟。這一趟這些叔叔伯伯們給的禮物是多了些,但往後他就是再帶媳婦兒上門也隻能靠搶了。
相比起之前從省城到海市的距離,從京城到省城就不覺得遠了。哪怕是歸心似箭,還是隻覺得睡一覺就很快到了。
無意外的。
這次和上次出發時一樣,也是來了一大票人。有何老舅和何三姨帶領著眾人,徐長青就是想搭把手都無用武之地。
呼啦啦的一幫人幫東西,再呼啦啦的一幫人拎著扛著的行李物品出站到一輛卡車上,又轟轟響地開往機械廠家屬院。
家屬院這裏,徐長青也不知沈衛民他大嫂許小敏是何時準備好的飯菜,難怪她今天沒出現在接站的隊伍裏。
就跟誰家擺席麵似的,整整準備了三大桌席麵。看菜色就知一早就開始準備上,居然還謙虛地說著沒什麽菜。
這位大嫂啊……她總是能令人心生感概。所以說,她不是真心瞧不起楊曉琳,這回給楊曉琳禮物就最少。
實在是這兩位嫂子的做派,差點太大。她徐長青就實在沒法子一視同仁,哪怕明麵上給出的手禮是一樣的。
席散,各回各家,許小敏就見徐長青從房間裏拎著大半個麻袋,她還以為之前還有什麽東西沒分好落下。
不料想根本就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樣,比如說這位弟妹想讓小叔子趁這會兒天黑了私下再送禮物給老舅誰的。
“給我”許小敏詫異,一根手指指了指自己。
徐長青好笑道:“不是給你,是給壯壯他們兄妹倆。”
“不是給了嘛。”
“誰規定給了就不能再給我忘了還不行啊。”徐長青說笑著放下麻袋就撤,“我先出去打個電話。”
這孩子……許小敏失笑搖頭,喊了一聲小心點啊,再聽到外麵小叔子高聲回話。既然兩個人出門,倒是可以放心。
“媽媽”
許小敏聽到兒子這一聲,她哪還不知小家夥是聽到他嬸說是給他兄妹倆的禮物,正眼巴巴地等著她開麻袋。
“傻兒子,你嬸兒是故意這麽說的呢,她怕你媽我不收下懂不懂嗨,我和你說這些幹嘛,要保密知道吧”
小壯壯一臉乖巧的忙不迭點頭,“我不是傻兒子,我知道這是我嬸兒給咱們家的,別人沒有,就咱家有。”
“嗨,聰明了。”許小敏好笑地摸了摸兒子腦袋,“看住你妹妹,先讓媽媽檢查裏頭都是啥東西,回頭還要……”
“檢查了回頭還要回禮。”
“你又知道了”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