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紙箱看似不大,就兩個鞋盒那麽大,但裏麵的東西實在過於貴重,沈小四心花怒放之後緊皺起了眉頭。
原本,他要三哥家這邊地下室鑰匙就是為了好藏東西,免得被媽找著回頭又說教,但這回兒不匯報都不行了。
這裏麵的東西不是往常三哥三嫂給他準備的衣物鞋子,除複習書和磁帶,就有差點沒整明白的進口電子鬧鍾。
這也就罷了,這稀罕物沒準就是舅姥爺給親孫女的三嫂,三嫂想他往後安排好時間好好學習又轉贈給他這個弟。
關鍵是還有一個隻有他兩個巴掌大不了多少,用來聽磁帶學外語的稀罕物,不用尋思這玩應兒就值老鼻子錢。
西屋的炕也靠在前窗,推開玻璃窗就是屋簷下的廊道。寬闊的廊道堆放的就是還沒來得及整理歸納的一部分賀禮。
這部分幹貨的賀禮瞅著就是三哥三嫂打算讓爸媽帶回縣城的家,那帶回來縣城是便宜了誰,毫無疑問就是他!
既然連三嫂都拿他當親-弟的,那他還為了避開媽說教還瞞下來好像就更不應該了,沒得讓媽還不知三嫂有多好。
大姐去年回家就說過的,甭說他沒影子的媳婦了,就媽的脾氣,往後就是靠三嫂照顧的,要對三嫂好一點。
的確!
三嫂這人不會像大嫂叨叨念,更不會像二嫂眼皮子淺的剛給了一毛就想要回一塊,三嫂就比三哥還爺們!
爸在私底下就老嘀咕三嫂不是拿他當小叔子而已,是三哥說的愛屋及烏,三嫂就拿他當成了自個親弟弟。
三嫂這人就是徐老舅當頂門戶的長子養大,有責任感,又護犢子,他聽三嫂的好好學習肯定不會有錯!
不過,應該也是因為當頂門戶長子養大的緣故,三嫂就不像大嫂二嫂會說好聽話哄婆婆開心,這可不行!
沈小四立即雙手一撐的下炕,將炕上擺放著的東西一一小心翼翼地放回紙箱,再將紙箱塞進櫃子就出門。
出門前經過堂屋他也沒想跑進對麵東屋去打擾三哥三嫂。三哥三嫂明兒還要回門,這會兒他們肯定忙著呢。
何佩英看著跑進家門就賴在她身邊寸步不離的老兒子,奇怪的,隻是這會兒大嫂二嫂在場,不好逼問孩子想幹嘛。
“……妥了,咱們家親家都好說好。甭問你二嫂咋樣,她就瞎講究。你尋思哪回走她娘家的禮,她不啞巴了啊。”
徐春喜被大嫂牛月娥這麽一說,她不由樂得哈哈直笑,但心裏哪能沒點子遺憾,往常還能幫娘家客氣兩句。
可如今嫂子和弟妹又不是不知別說她侄女,就是她弟也不是同一個爹所出,好在孩子他舅姥爺(程老)是個厚道人。
昨兒個娘家送親就讓孫女大爺二大爺出麵,就連昨兒個坐席,孩子他舅姥爺也讓著孩子他姥爺先坐下,再入座的。
對,她的娘好人,也是可憐人,可要是讓她娘跟孩子他舅姥爺走了,不接著和她爹過日子肯定是不行的。
誰說都不行。
徐春喜下午特意陪同大嫂在弟妹家裏一直等呀等的,這會兒連回禮都提到了,結果還是沒等來孩子舅姥爺在哪兒。
昨兒孩子他舅姥爺離開的時候就隻說送她爹回白子溝,接著會去哪兒就沒提,也沒人問的,連孩子爹都不知。
想到這兒,徐春喜遲疑了一下,想想都是知根知底的嫂子弟妹,沒啥不好問出口,她索性等妯娌倆人說完再開口直問。
“孩子舅姥爺這會兒在哪兒”牛月娥聽二弟妹提到程老,她立即看向何佩英,“應該還在白子溝吧”
程老這兩天的行蹤,何佩英倒是一清二楚。當然,不是婆婆,或者孩子舅姥爺親口所說,是石叔就有提到。
何佩英沒賣關子的先搖了搖頭,再麵朝徐春喜回道:“這會兒應該不在白子溝,倒是明早十點之前肯定會到。”
至於接下來,聽石叔的意思,回門以後,接下來最遲後天早上連徐老弟兩口子都會和程叔一起離開白子溝。
到時候就連石叔都會一起在家屬院那邊過個年,等正月來這邊給婆婆拜年以後,徐老弟就要調到省城工作。
到時候連她家老沈在內的三個外甥會上省城給程叔拜年,可能到時候連公公婆婆都會去徐老弟這個侄子家待幾天。
反正等孩子回門以後,程叔是跟兒子過,不可能再去白子溝,但這些話,何佩英就藏在心裏沒法說出口了。
甭管二嫂下午一直心不在蔫的在瞎尋思個啥,徐嬸見著程叔還能跟程叔跑了來個她一家大團圓不成。
絕無可能的事情,誰都丟不起這個臉。別說徐嬸想不想破鏡重圓,就程叔為兒子前途都幹不出此事。
“這樣啊……”徐春喜緩緩點頭,“明早十點之前倒是正好趕趟。孩子舅姥爺就一直沒找個伴啊”
得!
還真如她所料一般。
——二嫂還擔心起徐嬸跑了。
不過仔細一想有此擔憂也不奇怪,畢竟程叔至今還是一個人,有此顧慮的就肯定不止二嫂一個人。
“你啊,咱娘還能蒙咱們不成。”牛月娥伸手去拍了拍二弟妹的背,“今晚你們兩口子打算在哪邊吃”
這話,她問的是何佩英。
何佩英剛瞟了眼還算有分寸,離得有些距離的老兒子,聽到這話她立刻回道:“就在這兒吃算了。
你和二嫂也別走了,剛好遲點讓孩子去請他爺奶和他大伯二伯一起過來,今晚咱姐妹仨也喝一杯。”
徐春喜擺手,牛月娥失笑搖頭,“等下回,今晚不行。家裏老多菜吃都吃不完,等吃完了一準來喝一杯。”
何佩英知大嫂子說的老多菜吃都吃不完指的是何意,她家三兒昨兒席麵是消耗不少,但還是有剩餘的食材。
像剩菜和剩餘的食材都分了人,但除了讓人拉一部分來這邊招待他姥家,還是有準備一部分給他大伯二伯家。
她家這小子雖混了些,但在人情世故方麵絕無問題,不怪乎一有人得知這孩子辦喜事,多的是人樂意跑去幫忙。
因而送走告辭離開的牛月娥和徐春喜,何佩英再聽老兒子說的悄悄話,說實話她倒不奇怪兒媳婦又來次大手筆。
70
原本,他要三哥家這邊地下室鑰匙就是為了好藏東西,免得被媽找著回頭又說教,但這回兒不匯報都不行了。
這裏麵的東西不是往常三哥三嫂給他準備的衣物鞋子,除複習書和磁帶,就有差點沒整明白的進口電子鬧鍾。
這也就罷了,這稀罕物沒準就是舅姥爺給親孫女的三嫂,三嫂想他往後安排好時間好好學習又轉贈給他這個弟。
關鍵是還有一個隻有他兩個巴掌大不了多少,用來聽磁帶學外語的稀罕物,不用尋思這玩應兒就值老鼻子錢。
西屋的炕也靠在前窗,推開玻璃窗就是屋簷下的廊道。寬闊的廊道堆放的就是還沒來得及整理歸納的一部分賀禮。
這部分幹貨的賀禮瞅著就是三哥三嫂打算讓爸媽帶回縣城的家,那帶回來縣城是便宜了誰,毫無疑問就是他!
既然連三嫂都拿他當親-弟的,那他還為了避開媽說教還瞞下來好像就更不應該了,沒得讓媽還不知三嫂有多好。
大姐去年回家就說過的,甭說他沒影子的媳婦了,就媽的脾氣,往後就是靠三嫂照顧的,要對三嫂好一點。
的確!
三嫂這人不會像大嫂叨叨念,更不會像二嫂眼皮子淺的剛給了一毛就想要回一塊,三嫂就比三哥還爺們!
爸在私底下就老嘀咕三嫂不是拿他當小叔子而已,是三哥說的愛屋及烏,三嫂就拿他當成了自個親弟弟。
三嫂這人就是徐老舅當頂門戶的長子養大,有責任感,又護犢子,他聽三嫂的好好學習肯定不會有錯!
不過,應該也是因為當頂門戶長子養大的緣故,三嫂就不像大嫂二嫂會說好聽話哄婆婆開心,這可不行!
沈小四立即雙手一撐的下炕,將炕上擺放著的東西一一小心翼翼地放回紙箱,再將紙箱塞進櫃子就出門。
出門前經過堂屋他也沒想跑進對麵東屋去打擾三哥三嫂。三哥三嫂明兒還要回門,這會兒他們肯定忙著呢。
何佩英看著跑進家門就賴在她身邊寸步不離的老兒子,奇怪的,隻是這會兒大嫂二嫂在場,不好逼問孩子想幹嘛。
“……妥了,咱們家親家都好說好。甭問你二嫂咋樣,她就瞎講究。你尋思哪回走她娘家的禮,她不啞巴了啊。”
徐春喜被大嫂牛月娥這麽一說,她不由樂得哈哈直笑,但心裏哪能沒點子遺憾,往常還能幫娘家客氣兩句。
可如今嫂子和弟妹又不是不知別說她侄女,就是她弟也不是同一個爹所出,好在孩子他舅姥爺(程老)是個厚道人。
昨兒個娘家送親就讓孫女大爺二大爺出麵,就連昨兒個坐席,孩子他舅姥爺也讓著孩子他姥爺先坐下,再入座的。
對,她的娘好人,也是可憐人,可要是讓她娘跟孩子他舅姥爺走了,不接著和她爹過日子肯定是不行的。
誰說都不行。
徐春喜下午特意陪同大嫂在弟妹家裏一直等呀等的,這會兒連回禮都提到了,結果還是沒等來孩子舅姥爺在哪兒。
昨兒孩子他舅姥爺離開的時候就隻說送她爹回白子溝,接著會去哪兒就沒提,也沒人問的,連孩子爹都不知。
想到這兒,徐春喜遲疑了一下,想想都是知根知底的嫂子弟妹,沒啥不好問出口,她索性等妯娌倆人說完再開口直問。
“孩子舅姥爺這會兒在哪兒”牛月娥聽二弟妹提到程老,她立即看向何佩英,“應該還在白子溝吧”
程老這兩天的行蹤,何佩英倒是一清二楚。當然,不是婆婆,或者孩子舅姥爺親口所說,是石叔就有提到。
何佩英沒賣關子的先搖了搖頭,再麵朝徐春喜回道:“這會兒應該不在白子溝,倒是明早十點之前肯定會到。”
至於接下來,聽石叔的意思,回門以後,接下來最遲後天早上連徐老弟兩口子都會和程叔一起離開白子溝。
到時候就連石叔都會一起在家屬院那邊過個年,等正月來這邊給婆婆拜年以後,徐老弟就要調到省城工作。
到時候連她家老沈在內的三個外甥會上省城給程叔拜年,可能到時候連公公婆婆都會去徐老弟這個侄子家待幾天。
反正等孩子回門以後,程叔是跟兒子過,不可能再去白子溝,但這些話,何佩英就藏在心裏沒法說出口了。
甭管二嫂下午一直心不在蔫的在瞎尋思個啥,徐嬸見著程叔還能跟程叔跑了來個她一家大團圓不成。
絕無可能的事情,誰都丟不起這個臉。別說徐嬸想不想破鏡重圓,就程叔為兒子前途都幹不出此事。
“這樣啊……”徐春喜緩緩點頭,“明早十點之前倒是正好趕趟。孩子舅姥爺就一直沒找個伴啊”
得!
還真如她所料一般。
——二嫂還擔心起徐嬸跑了。
不過仔細一想有此擔憂也不奇怪,畢竟程叔至今還是一個人,有此顧慮的就肯定不止二嫂一個人。
“你啊,咱娘還能蒙咱們不成。”牛月娥伸手去拍了拍二弟妹的背,“今晚你們兩口子打算在哪邊吃”
這話,她問的是何佩英。
何佩英剛瞟了眼還算有分寸,離得有些距離的老兒子,聽到這話她立刻回道:“就在這兒吃算了。
你和二嫂也別走了,剛好遲點讓孩子去請他爺奶和他大伯二伯一起過來,今晚咱姐妹仨也喝一杯。”
徐春喜擺手,牛月娥失笑搖頭,“等下回,今晚不行。家裏老多菜吃都吃不完,等吃完了一準來喝一杯。”
何佩英知大嫂子說的老多菜吃都吃不完指的是何意,她家三兒昨兒席麵是消耗不少,但還是有剩餘的食材。
像剩菜和剩餘的食材都分了人,但除了讓人拉一部分來這邊招待他姥家,還是有準備一部分給他大伯二伯家。
她家這小子雖混了些,但在人情世故方麵絕無問題,不怪乎一有人得知這孩子辦喜事,多的是人樂意跑去幫忙。
因而送走告辭離開的牛月娥和徐春喜,何佩英再聽老兒子說的悄悄話,說實話她倒不奇怪兒媳婦又來次大手筆。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