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機部,計算機研究基地。


    楊小濤在聯係上韓三鳳後,便被人帶進來。


    一路上楊小濤看著左右情況,跟上次來這裏看到的場景進行比較。


    看得出,比之前多了許多機器,還多了不少人。


    而且這裏的人,好多都是稚嫩麵孔。


    應該是新招收來的大學生吧。


    楊小濤心裏也在琢磨著,要不要跟陳老提一下,給機械廠多些大學生名額,實在不行,高中生也行啊。


    跟著工作人員來到地下,還是上次的地方,楊小濤看到了韓三鳳。


    “韓叔,好久不見啊。”


    麵前的韓三鳳有些胡子拉碴的,看樣子就像是好長時間沒有打理個人衛生似的。


    不止是他,就是在這裏工作的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女工作者還好一些,知道打理下頭發,男的嘛,估計洗把臉就算是洗漱了。


    當然,在這種環境下,讓楊小濤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前世的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工作。


    程序猿!


    嗯,說起來,這些人也算是第一代程序猿了吧。


    “好久不見,你這次是來?”


    韓三鳳看到楊小濤頭,心頭隱隱有些不安。


    沒辦法,當初機械廠給七機部送來的東西,一部分被王老給截胡了,幹啥了他也知道,但沒辦法說。


    剩下的一部分被他補貼到了計算機研究中,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總不能製造差距,出現對立吧。


    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隻是現在看到人家的‘雇主’了,心裏難免有些發虛。


    “韓叔,我這不是去了趟金陵嘛,回來了正好過來看看計算器的研究進展咋樣了。”


    楊小濤說出目的,韓三鳳點頭。


    “王坤他們倆就在下麵,我讓人給你找來。”


    “好,那麻煩了啊!”


    韓三鳳搖頭,讓門口的工作人員去找人。


    楊小濤便在一旁跟韓三鳳閑聊起來。


    當然,兩人聊得最多的還是計算機。


    韓三鳳他們已經開始著手於集成電路的研究,隻是這種技術需要多方麵的投入支持,說到這裏,不由得看了眼楊小濤。


    如果讓機械廠全力支持的話,他有信心在三年內取得突破。


    可惜,這隻是想想罷了。


    “對了,韓叔,國外計算機發展到什麽地步了?”


    楊小濤突然好奇起來。


    貌似國外的發展非常迅速啊。


    好像小蘋果還沒有出現吧。


    合眾國那裏也才進入集成電路的研究,等超大規模的使用,估計得等個十來年吧。


    楊小濤想著事情,韓三鳳卻是從一旁的文件堆裏找出一份文件,然後遞給楊小濤。


    “這東西,在國外是絕密,我們了解的不多。”


    “這些資料還是從報紙上獲得的。”


    楊小濤看了眼,果然都是裁剪下來的報紙,而且還都是英文版的。


    好在楊小濤的英文得到了係統的加強,倒是能夠看明白。


    “看來他們發展的挺快啊。”


    “集成電路都公布出來了,估計實際研究比報道的還要快吧。”


    韓三鳳點頭,以國人的思維來考慮,肯定是將好東西藏起來,這公布的都是過時的。


    所以韓三鳳才有種莫名的迫切感。


    “還有這份。”


    韓三鳳又將一份資料拿出來,楊小濤接過後卻發現這份資料比上一份的要厚許多。


    打開後,卻發現這裏麵不是英文,而是,聯盟文。


    “這是聯盟那邊的研究情況。”


    說著,楊小濤打開。


    隻見這裏麵的資料比較全,而且還介紹了一款叫做“箭”的計算機。


    整個計算機由六千多根真空管和六萬多根半導體二極管組成,能夠達到每秒能運算三千次。


    看著眼前的數據,楊小濤抬頭詫異問道,“每秒三千次,咱們能做到嗎?”


    韓三鳳搖頭。


    “咱們最早的隻有每秒三十次,現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堪堪達到了每秒八千次的水準。”


    “不過,這款計算機是聯盟十年前的產物了。”


    “十年前,就是百倍的差距,現在,還不知道差了多少呢。”


    韓三鳳有些頹廢的說著,楊小濤卻是笑了起來。


    “這難說,萬一人家懶惰了呢?”


    “就像是小花貓釣魚那樣,釣一會兒玩一會兒,不正好給咱們超過的機會嘛。”


    韓三鳳聽了哈哈笑起來,“那就借你吉言了。”


    楊小濤笑著,“我說的一般都很準的。”


    “隻要咱們將集成電路搞起來,搞成功了,咱們搞不好會實現彎道超車呢。”


    韓三鳳點頭,“這也是我想要做的。”


    兩人聊了一會兒,門外傳來敲門聲,接著就看到王坤跟劉永強走進來。


    “主任。”


    “楊總!”


    兩人打過招呼,隨後上前見過。


    “行了,你們自己聊,我先去忙了。”


    韓三鳳起身將辦公室留給三人。


    楊小濤等韓三鳳離開後,便跟兩人聊了起來。


    “中秋月餅收到沒?”


    靠在桌子上,楊小濤讓兩人坐下,隨後拿出煙來放在桌上。


    雖然這裏不讓吸煙,但不妨礙兩人攜帶。


    何況,在這種環境下,壓力不小。


    回到住處,跟同事抽抽煙,也能緩解下緊張神經,還能拉近雙方的關係。


    “收到了,五仁的跟冰糖的,一個都半斤呢。”


    “真大,這裏的同誌都羨慕呢。”


    王坤開口笑著,一旁的劉永強點頭,“我們都拿出來跟同誌們分了。”


    “分了就分了,吃獨食容易挨揍的。”


    楊小濤笑著,兩人也跟著笑起來。


    雖然分出去大半,但換來的卻是被人羨慕的神情。


    甚至還有人問,這什麽計算器的研究所還要不要人,他們也想搞一份‘兼職’呢。


    兩人自然不敢答應,畢竟他們隻是給人打工的。


    將事情一說,楊小濤考慮下還是搖頭拒絕,畢竟這是在人家地盤上,要是挖牆腳可不好。


    “對了,楊總,我們這段時間做了不少調查”


    王坤開始匯報自己的研究工作,楊小濤打起精神來聽著。


    “滬上計算機研究所那邊有我的同學,我聽他們說,他們那的顯示屏已經做出來了,隻不過用在計算機上,我覺得可以聯係下”


    王坤將情況說了下,楊小濤這才知道,這樣的計算機研究中心,國內不止一處。


    也不止是七機部有,像一些大學、研究學院也都有開設。


    想到後世的第一部計算器好像就是從滬上那裏做出來的。


    “這件事你寫個報告,回頭我讓機械廠的人去聯係。”


    “好。”


    王坤神情激動,如果顯示屏解決了,以他們的研究能力,電路設置不是問題。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就能拿出樣機進行檢驗了。


    這樣,他們也算是沒有辜負機械廠的大量投入,也對得起楊總的看重。


    隨後兩人又說了一些關於計算器的設想,還將一些運算原理給楊小濤講解著。


    對此,楊小濤隻能捂著腦門生硬的記錄下來。


    天知道這些數學問題有多難啊。


    他寧願去做一個八級部件,也不想費這麽多腦細胞。


    “我這次來還有一件事。”


    就在劉永強想要拿出紙筆給楊小濤演示一遍的時候,楊小濤連忙打斷開口說道。


    同事,從背包裏拿出一張紙。


    兩人一看,登時明白自己要幹嘛了。


    隨後便是一陣激動。


    因為這事對他們兩人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不就是測算金屬的組成可能嘛。


    小菜一碟。


    而且回報可是不少呢。


    上次因為幫了忙,聽說做出來了合金材料,就給他們好多獎勵。


    如果這次能夠做出來,以他們對楊小濤的了解,獎勵肯定不少。


    “這是我去金陵出差的時候,從航空學院得到的一份數據。”


    “應該跟上次的鈦合金差不多,不過卻是多了一種材料,叫錸,應該是一種主要材料。”


    你們幫忙看看,能不能幫忙算出來。


    “沒問題。”


    王坤立馬保證道,“錸這種金屬我了解過,當時大學學習的時候,我的老師就是研究金屬的,其中錸的研究是主要課題。”


    楊小濤聽後立馬來了興趣,“是嗎,說一說。”


    一旁的劉永強卻是拿著紙張走到隔壁開始演算起來。


    王坤隨後想了下,便說道,“咱們都知道,純粹的金屬做成的部件,存在諸多問題,就像生鏽、韌性不足容易脆、強度不足容易斷,諸如此類的問題,才會出現合金這種材料。”


    “而錸就是一種非常好用的金屬‘添加劑’,我的老師說過,這種金屬具有則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加工成各種結構材料,而且還保持高硬度、高強度和耐高溫等特性。”


    “是嗎?”


    楊小濤有些激動,如果真如此的話,那這合金材料還真得做出來呢。


    又想到這玩意是從燒毀的直升飛機上搞下來的,而且還是合眾國那裏的,可以肯定,這錸合金絕對是好東西。


    王坤聽到楊小濤的詢問隻是撓撓頭,“這個,我老師是這樣說的。”


    “你那位老師呢?”


    楊小濤趕緊詢問,這樣的人才,最適合他們機械廠了。


    可王坤聽到這話後,神情有些萎靡,“老師,因為,因為一些問題,心裏承受不住壓力,選擇了.”


    楊小濤聽後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這種事情,何其多也


    “可惜了!”


    王坤點點頭,隨後回到先前的話題,“我老師還說了,這種金屬錸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就是,就是價格有點貴,他在研究的時候,整個學校裏也就二十克左右。”


    “那時候,是用一點就少一點啊。”


    “錸這種東西很少嗎?”


    楊小濤突然意識到一個難題。


    華夏雖說是地大物博,卻也有稀缺的東西。


    “少,很少。”


    王坤認真說著,“我老師說了,現在這些金屬錸,大部分都被聯盟跟合眾國壟斷。”


    “咱們想要獲得這些,就得進口。”


    “學院裏的二十克錸,還是老師他們出去留學時候,學校的教授導師送的,至於回國後,老師多方打聽,也沒有聽說咱們國內有錸礦的。”


    “至於通過金屬冶煉”


    王坤沒有多說,楊小濤也明白國內冶煉的情況,別說冶煉錸了,就是將金屬鎢搞出來,也是不小的挑戰。


    “看來,這錸,還真得想想辦法啊。”


    楊小濤並沒有放棄錸合金的研究。


    既然有用,就說明存在的必要。


    總不能什麽事都等以後吧。


    至於原材料嘛,楊小濤突然想起《資本論》裏的一句話,‘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在金錢的開道下,哪怕是管控物資,總會有人,鋌而走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