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裏。


    楊小濤剛進來就看到了幾個熟人。


    尤其是迎麵走來的,不是老袁大哥是誰。


    “楊老師!”


    袁老師立馬上前,神情有些激動。


    這種正式場合,讓他稱呼也變得嚴謹許多。


    楊小濤放下盤子卻是沒有太多顧慮,認識就是認識。


    何況,這隻是一場便飯。


    “老袁大哥,啥時候來的四九城?”


    袁老師聽楊小濤這樣叫,便也放鬆起來,“我昨天晚上來的,同誌們安排的住宿,沒有去找你。”


    “沒事,多住兩天,我陪你逛逛!”


    “那不行,我還得趕緊回去,所裏還一堆事呢。”


    “呃,就你自己來的啊!”


    “對,我背個包,一個人來的,輕快方便呢!”


    楊小濤無語,您好歹也是關鍵人物了,出行怎麽沒個保護的?


    不過眼角撇過一旁的童小龍,心裏明白,暗中肯定有保護。


    不然派去的保衛人員能不吭聲?


    “好了,兩位同誌,咱們先入席。”


    兩人還要說話,一旁的老人卻是來到兩人跟前笑著說道。


    對於這兩位能夠在農科院裏留下雕像的人,老人左看右看,心裏都是喜歡。


    農業是國家的命脈,想要發展工業,想要將龐大的人力資源轉換成工業助力,就需要農業上做出支持。


    而這兩位給國家農業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是無法比擬的。


    將來,這兩位的事跡也將會流傳出去。


    楊小濤聽到老人的說話,這才看向桌子上的其他幾人。


    當先最近的一個中年人,麵色黝黑,身上雖然穿著整潔的中山裝,卻有種化工廠的氣味。


    楊小濤看過來的時候,中年人笑起來露出灰白色的牙齒,臉上帶著真摯的笑容。


    鐵人!


    這是楊小濤來之前唐明月說出名字中印象最深的一個。


    而在旁邊,是一名年紀頗大的中年人。


    這人的穿著辨識度比較高,頭上戴著一根白毛巾,哪怕是在這裏,仍舊戴著。


    臉色是一種被曬的黃,皮膚粗糙,看著楊小濤同樣帶著善意的笑容。


    在旁邊一人是個中年人,看樣子有點像是老師,因為跟三大爺閻阜貴有點相似,戴著一副眼鏡,坐在那裏神色淡然。


    中年人旁邊是一名做的筆直的青年,隻是這個青年隻有一隻胳膊,但身上散發著一股昂揚向上的戰意。


    而且,楊小濤從這人身上感受到一股,殺氣。


    比起梁作新來,隻多不少。


    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殺氣,這人不簡單。


    青年同樣看著楊小濤,臉上也露出慎重的表情。


    目光交匯時,兩人都點了點頭。


    青年身邊是一個中年人。


    這人,楊小濤有些眼熟。


    印象裏應該在哪裏見過,可一時半會兒竟然想不出名字。


    再往這就是袁老師的位置,隨後這邊空出來三個位子。


    然後在這留出來的三個位子,一個是老人的,另一個估計不是自己的就是最後一人的。


    如此看來,這次邀請的人一共有八人。


    “來來,坐坐!”


    在楊小濤打量老人再次說著,隨即袁老坐下,老人讓楊小濤去挨著袁老,然後轉身。


    這時候,楊小濤才看到身後又來了一人。


    一個有些瘦小的白發老婦人。


    這人出現的時候,整個桌上的人都站了起來。


    袁老更是離開桌子跟在老人上前問候,楊小濤跟在身後。


    “林女士,歡迎您啊。”


    “首長,您客氣了。”


    兩人見麵說話,老人伸手將老婦人迎接到座位處,並且親自為老人拉開椅子,讓其坐下。


    等眾人再次坐下後,老人才笑著開口,“今天在這裏啊,沒有首長,我是以一名革命同誌的身份,請大家吃飯。”


    “一來呢,是感謝大家在各個領域,做出來的貢獻,付出的努力。”


    “我這看著啊,心裏就是高興啊。”


    說著老人還將手往上抬了抬,仿佛想要胸口處的喜悅興奮之情抬出來,分享給眾人似的。


    “這二來嘛,大家做的越好,我這工作啊就越輕鬆啊,所以我呢,今晚上請大家吃頓飯。感謝大家。”


    老人說完,坐在一旁的頭巾老人立馬開口,“首長,我們能來參加,也是光榮的很呢。”


    “是啊,首長,我都沒想過會來這裏,還能跟您坐在一起.我.”


    青年也是激動的說著,神情充滿著激動。


    “首長,建設革命人人有責,這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


    戴眼鏡的中年人也開口說著。


    老人聽了忙擺手製止其他人,見眾人這番模樣笑著搖頭,“好好,剛才還說沒有首長,是我又忘了,這毛病改不了。”


    “不管如何,這吃頓飯,我請你們吃大餐。”


    說到這裏,老人笑起來,“當然,說起這頓大餐啊,我們要感謝這位楊小濤同誌啊。”


    突然間話題就轉移到楊小濤身上,眾人的目光也都挪過來。


    原本楊小濤跟在老人身後進來,手上還端著菜,幾人都以為是做飯的同誌。


    可後來跟著一起來的老袁竟然起身迎接,一看就是很熟悉的人,這才讓幾人正視起來。


    畢竟幾人經過這大半天的相處,彼此算是有個大體的了解。


    袁老更是研究出雜交水稻成為被人熟知的人。


    這樣的人,交往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何苦,對方能夠坐在這位置上,就不是一般人。


    老人剛說完楊小濤的名字,還是最先說話的頭巾老人,立馬睜大眼睛,“楊小濤同誌?玉米,楊村一號的楊小濤同誌?”


    老人聽了要不介意被打斷說話,而是笑著說道,“對,就是那位楊村一號的發明者,楊小濤同誌。”


    “哎呀,終於看到恩人了啊。”


    突然間,老人就要站起來過來找楊小濤,老人卻是連忙製止,可老人還是站在那裏,楊小濤見此連忙站起來。


    老人也跟著起來介紹道,“這位是大寨的陳勇貴同誌,他是大寨的書記”


    楊小濤陡然起敬,“首長,我知道陳書記的大名。”


    這可是口號中的大寨啊,如果沒有楊家莊的異軍突起,全國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這了。


    “嘿,什麽大名啊,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大家夥不認識的,叫我名字,熟人都叫我半個驢呢。”


    周圍人聽了都跟著笑起來,楊小濤也是咧嘴笑著。


    “我啊,感謝你,今天真的感謝你啊。”


    “要不然我回去了,村裏人得罵我。”


    說著就要伸手,楊小濤忙伸出手,兩人就這樣隔著整張桌子握在一起。


    這手掌粗糙,握起來卻有種質樸的溫度。


    “陳老哥,咱這樣隔著桌子不太好,咱們坐下說。”


    “對對,楊老弟,咱們坐下說。”


    陳勇貴也覺得不妥,於是坐下,但臉色仍舊激動,然後才看著楊小濤說道,“那是,前年,天幹,好久沒下雨了。地裏沒水,那種下的糧食,收成根本不夠吃的。”


    “每年到了困難時候,就連山上的樹都給吃禿嚕皮了,後來聽說政府有一批新的玉米種子,說是種出來產量很高。”


    “當時周圍村裏都不信,更不敢嚐試,為啥,就怕來年村裏沒有吃的啊。”


    “我們村是沒辦法,就硬著頭皮種了一半的田。”


    “結果,結果啊。”


    陳勇貴努力壓製著自己的激動,隨即看著楊小濤認真說道,“結果這一半的田地,竟然是去年全村收成的兩倍啊。”


    “兩倍啊,你們不知道,我們整個村啊,都跟過年似的,拿出來家裏的腰鼓,扭起了秧歌.”


    “楊,楊老弟,我們後來才知道這種子是你做出來的,後來更是知道,周圍那些村子啊,多少人因為種了這種玉米,活了多少人啊。”


    “楊兄弟,你這可是活人的大恩德啊。”


    陳勇貴越說越激動,說到最後更是露出感激的神態。


    周圍人聽了看向楊小濤的目光也多了一份敬重。


    為國為民,尤其是為人民做到這地步,楊小濤坐在這裏,當之無愧。


    袁老更是私下伸手拍打著楊小濤的腿,一副激動的樣子。


    楊小濤就是他的榜樣。


    楊小濤做的事,已經走在了他的前方,成為他的引路人。


    在隔壁,冉秋葉胸口起伏,她知道自家男人很優秀,甚至是優秀的讓她迷戀,卻從未想到,在遙遠的西北,在那裏還有一群不認識的人,感激著他。


    這一刻,冉秋葉的心在加速跳動,手上的相機不由的抬起來,對準客廳。


    唐明月晃著熟睡的醒醒,眼中閃爍著光芒。


    “陳老哥!”


    楊小濤聽到對方說完,並沒有太過激動。


    看著陳勇貴的那張滿是歲月痕跡的臉,皺紋在其上,就如同田間的老樹皮,見證了春秋的風霜。


    “其實,你要感謝的不是我,而是你們自己。”


    陳勇貴一怔,而後看著楊小濤,卻聽楊小濤繼續說,“求人不如求己。”


    “楊村一號,隻能是一條道路,卻不是唯一的道路。”


    “隻要你們保持一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心,什麽困難都難不住你們。”


    “能打倒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


    “隻要我們不放棄,所有的苦難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陳勇貴聽了神情更加激動,這,就是他一直以來想要找的東西啊。


    這是他心裏一直想的東西啊。


    說著還要站起來,楊小濤連忙伸手阻止。


    “小濤同誌,你說的都是俺們大寨的心裏話啊,有時間,一定要去我們大寨,跟大夥說一說,讓大家夥都聽聽,這好話。”


    “好,我會去的。”


    啪啪啪


    老人突然拍手,眾人也跟著鼓起掌來。


    “好,好一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好一句苦難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好!”


    老人說著,看向楊小濤的目光越發和善。


    身邊的老婦人也是點頭。


    這小子,觀念正,挺不錯的。


    掌聲響起,楊小濤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總覺得有些喧賓奪主,連忙對著陳勇貴點點頭,後者也是點頭應下。


    “好了,咱們別說了,這飯菜都涼了。”


    “咱們啊,嚐嚐楊小濤同誌的手藝啊,說實話啊,我這也沒吃過呢。”


    說著老人率先拿起筷子,然後將一片魚肉叨起來,蘸了下魚湯,放進嘴裏。


    “嗯,有味道,有滋味。大家快趁熱吃。”


    說著招呼眾人動筷子。


    其他人見此也是動起碗筷。


    吃了一會兒,老人拿起小酒盅,“我這還沒介紹完,咱們先喝完這杯再說。”


    “好!”


    說完又看向楊小濤,“小杯子還行?”


    楊小濤一囧,“首長,這個挺好的。”


    眾人不明所以,老人卻是笑得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