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楊小濤將袁老師送上火車,隨行的還有王光美。


    電話裏說不清,他要回一趟滬上,跟研究所的同誌好好聊聊。


    同時讓楊小濤放心,他肯定會回來的。


    楊小濤讓兩人路上小心,然後看著火車離去。


    同一天,鐵人也回了大慶,陳勇貴則是準備回大寨。


    臨走前,陳勇貴還給楊小濤打了電話。


    電話裏說,他去了楊家村參觀了,那裏的農民不僅是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富裕。


    還說,讓楊小濤有機會去一趟大寨,他會用最熱情的方式歡迎他。


    最後走的是朱子清。


    他比幾人晚了三天。


    這三天來基本上住在化工廠了。


    徐遠山更是半步不理的陪著,就連化工廠的工作都扔給副手了。


    而這三天來,他還真拿出來了一些成果。


    最後將一份資料交給了化工廠。


    據徐遠山說,這份資料是化學式的一個結構式,下麵是合成此結構式的各個化學反應。


    當時楊小濤去化工廠看了下,單單能夠看懂的化學式就有三個,還有十來個根本看不懂。


    而每一個化學式,都代表著反應物資與催化劑,甚至還需要特別的反應條件。


    這裏麵,強酸強堿不在少數。


    好在化工廠本身就有這方麵的生產,原材料倒是不太缺,但反應條件可不好滿足。


    趁著朱子清離開的這段時間,徐遠山正好帶著手下人,準備重新改造車間。


    幾人都離開後,隻有於北留在四九城。


    原以為他會離開隊伍,轉業到地方公安部門。


    卻不想被上級留下,就在四九城東的軍營裏,而且據說還升了一級,可見上級對他的重視。


    不過,這倒是讓楊小濤的想法多了一絲可能。


    隨後的時間,四九城裏掀起了陣陣學習熱潮。


    在機械廠的推動下,或者說在四九城各個工廠的推動下,整個四九城的上空,聽到的都是三學精神,都是學習創新。


    甚至在楊家莊的學校裏也都出現了這種聲音。


    更不用說廣播、報紙了。


    而且,這段時間來到機械廠參觀學習的人越來越多。


    好處自然是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尤其是那些學生,原本都是跟著上街喊口號的主力。


    結果這三學精神一出來,大慶大寨他們去不了,但紅星機械廠就在四九城啊,於是一個個的來參觀學習。


    楊小濤讓宣傳主部門一忽悠,咳咳,一宣傳,然後鼓動大家當一名優秀的工人。


    這下立馬得到了響應。


    很多學生想要進入機械廠,楊小濤考慮到製藥廠和化工廠的情況,特意挑選了一批女學生進入了製藥廠,也趁機將周芸安排進去。


    剩下的挑選相關專業的,隻要是與化學有關的,都送到了化工廠。


    其他專業的則是留在機械廠,這也算是為將來做人才儲備。


    於是,這段時間機械廠接收的學生竟然出奇的多。


    甚至比上次靠‘抓’來的還要多。


    這讓楊小濤感到欣慰,這群學生,還是很熱血的嘛。


    隻要將他們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就能引導這股洪流一往無前啊。


    隨後的這段時間,楊小濤幾乎每天都在機械廠裏。


    不過大都在辦公室裏坐著,偶爾才會去趟車間。


    而在辦公室裏的時候,要麽看書,要麽設計新型機床,生活再次變得規律。


    直到十月快要過去,天風呼嘯的時候,平靜才被打破。


    辦公室裏有點冷,楊小濤看書的時候都會靠近窗戶,曬著太陽,感受著陽光帶來的溫度。


    至於小薇,這會兒早就飛到外麵曬太陽去了。


    “楊總,這是今天的文件,要盡快批閱。”


    楊小濤放下書,剛對這雷達有點感覺,然後就被婁曉娥的聲音搞沒了。


    “放那先。”


    楊小濤看了眼麵前站立的婁曉娥,沒有穿機械廠的工裝,而是套了個灰色毛衣,胸前鼓鼓囊囊的,站在那裏很是礙眼。


    “還放啊。”


    婁曉娥抱怨一句,這桌子上已經放了兩摞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處理完。


    “怕什麽,現在又沒有特別著急的事,幹這麽快幹嘛?”


    “現在我們要的是穩,讓下麵的工人知道,穩步前進,不能浮躁懂不懂。”


    楊小濤從仰視的角度低下頭,繼續將注意力放在書上。


    書中自有顏如玉啊!


    婁曉娥聽了卻是翻個白眼,心裏吐槽!


    你倒是清閑了,可其他人卻要累的半死。


    別說是她了,就是劉麗雪因為宣傳的事,沒個休息時間。


    以至於兩人在一起看電影的時間都沒了。


    “楊總,你這桌上已經擺放兩天的文件了,再不處理,明天就把這邊沾滿了。”


    婁曉娥在一旁提醒著。


    楊小濤看了眼桌上厚厚的一摞,突然笑道,“沒事,這點工作,用不了多久的。”


    婁曉娥無語,她看出來了,楊小濤不是不想幹,他是真的懶。


    就在婁曉娥要繼續‘規勸’的時候,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楊小濤放下書,立馬拿起電話來。


    “我是楊小濤。”


    “楊總,我是王光美啊。”


    聽到是王光美的聲音,楊小濤立馬來了興趣。


    這可是他一直心裏牽掛的啊。


    “王老師,你那邊一切順利嗎?”


    楊小濤也顧不得寒暄,直接詢問情況。


    王光美也沒意外,畢竟這件事雙方都很關注,哪有心思打哈哈啊。


    “順利,十分順利啊。”


    “楊總,這我們出奇一致的同意了。”


    “三個研究所經過商議後,決定抽調骨幹組成工作團隊,具體人數有五十三人,其中有”


    隨著王光美將事情說出來,楊小濤坐在那裏嘴角越咧越大,臉上的笑容再也抑製不住。


    婁曉娥在一旁看著這幅模樣立馬明白,這電話裏打來的絕對是好事。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王光美回到滬上後就開始積極展開聯係,他第一個目標就是自己所在的研究所。


    作為研究所的副所長,這也是他最有把握的。


    原以為會費一番口舌說服研究所的同事,卻不想在將這意願說出來後,所長以及相關的研究員立馬同意。


    而且這絕不是敷衍的意思。


    這讓他大感奇怪。


    不過也沒細想,畢竟這項研究不甘心的人還是很多的。


    現在有了這麽個機會,誰不想試試?


    再加上對方可是紅星機械廠啊,不是他們以前找的小作坊。


    所以他覺得,大家應該是有了信心,這才同意的。


    解決了自己研究所,王光美又馬不停蹄的聯係剩下的兩個研究所。


    結果更是出乎他們的預料。


    兩家在了解情況後,隻是等了半天就陸續給了回信。


    那時候他都感覺耳朵是不是壞了。


    兩家研究所不僅同意了,還比以往幾次更加熱忱。


    派出的不僅有骨幹,還都派出來副所長級別的人帶隊,這力度也就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出現過,後麵兩次因為某些原因,兩方都不太重視,隻是派出骨幹人員做做樣子。


    可這次倒好,竟然這般重視,還這般迅速,著實出乎他的預料。


    後來在晚上跟所長喝酒的時候才知道個中緣由。


    第一個是紅星機械廠本身的實力,這讓三家研究所看到了希望。


    說起紅星機械廠的實力,王光美也隻是參觀的時候了解一些,並不太全麵。


    最起碼比起這些所長級別的老油條知道的少。


    那天從所長的嘴裏他知道了機械廠的情況。


    用所長的話來說,眼下的紅星機械廠,說是第九機部也不為過。


    因為它的體量哪怕比不上前幾個機部,但也不比後麵的機部差。


    隻要上麵點頭給他們個硬性差事,這九機部就搞起來了。


    即便如此,憑借現有的條件,他們紅星機械廠也是龐然大物了。


    再者,眼下其他幾個機部要麽是有心無力,要麽是被其他事情纏住,也隻有紅星機械廠有這方麵的能力。


    王光美聽後心裏清楚,這次能夠跟紅星機械廠合作,是多麽慶幸的事。


    第二個是因為最近興起的‘三學精神’,這裏麵紅星機械廠代表的創新精神,跟他們這些科研工作者很是契合。


    當所長說出這話的時候,王光美明顯感覺所長臉上的皺紋少了很多。


    隨後,所長說的話更是讓他心裏一顫。


    他這才明白,為什麽那麽多人願意加入了。


    因為這段時間發生的事說了下,讓他們這些知識分子麵臨嚴峻的情況。


    而加入到機械廠,就說明他們是一名‘工人’,這是解決麵前困境的最好辦法。


    別人再也不能拿‘臭老九’來攻訐他們了。


    相反,加入機械廠,不僅自己能避免麻煩,甚至家人還能跟著沾光。


    要知道,如今的紅星創新精神可是響徹大江南北啊。


    如果他們跟在後麵踐行著創新精神,那是全家人都漲臉的存在。


    再加上機械廠的福利可是出了名的,就是滬上汽車廠,因為有合作關係,那些參與工作的人,逢年過節,待遇從沒缺過。


    這在滬上也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存在。


    不得不說,機械廠的出現,不僅給他們的牛胰島素研究項目打開了一扇門,還給他們的人生,打開了一條出路。


    最後,也是所長最終下定決心的,是來自上麵的一個電話。


    至於是誰的,所長沒有說。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三個所長都收到了電話。


    王光美沒有深究,他隻需要知道是上麵發話同意了就行。


    正因如此,才讓他心裏有了底。


    也讓這次行程順利完成。


    也讓楊小濤在辦公室裏手指頭來回敲著桌子,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以至於旁邊的婁曉娥都在想,這是多大的喜事啊。


    “王老師,你們什麽時候啟程過來?”


    楊小濤急切問著,心裏卻是琢磨著如何將這些人利用好。


    眼下製藥廠的車間還在準備建造中,這麽多人來了,肯定得安排好啊。


    他可不愁人多,相反他還愁人少呢。


    要是有足夠的人才,那工作無疑會更快。


    “楊總,我們後天會啟程,大約有二十來個人。”


    “剩下的人後陸續前往”


    “好!”


    楊小濤掛斷電話,立馬在屋子裏踱步。


    二十來人啊,可不是小數目,得安排好了。


    還要沿途保護好了。


    想到這裏,楊小濤拿起桌上的電話,給徐遠山打過去。


    “啥?後天出發啊,行,我這邊立馬安排。”


    徐遠山比起楊小濤還著急,三兩句話沒說完,立馬掛斷電話。


    楊小濤無語,隨即又拿起電話撥打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