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紅星機修廠。


    楊小濤一早就開車前來,然後就在門口碰到正上班的江寧寧。


    “楊哥。”


    楊小濤將車子停在門口,江寧寧跑過來,臉上帶著笑容,脖子上還圍著於北送的圍巾。


    不得不說,這戀愛中的男女,跟平常就是不一樣。


    眼下的江寧寧就比平常開朗許多。


    “寧寧,來的挺早啊。”


    楊小濤看看時間,七點不到,這也是他今早被冉秋葉叫起來的,否則不到八點不會出現在工廠門口。


    “這裏離家近一些,吃過飯就來了。”


    “您是來看炮瞄係統的吧。”


    楊小濤點點頭,“上次就接到電話了,今天有空過來看看。”


    兩人說著就往機修廠走去。


    “你倆的婚事訂下來了?”


    “嗯,於北說,等過了年,找個暖和天舉辦。”


    “你家裏人呢?”


    說到這個,江寧寧啾啾嘴,“我爸媽對於北沒啥意見,也願意我們在一起。”


    “隻是,我爸他那邊工作忙,明年還不知道啥時候有時間。”


    “我們時間沒定下來,也跟他有關。”


    說這話的時候,明顯帶著些許埋怨。


    楊小濤低頭往前走,不知道該咋說。


    這小棉襖有了心上人,就開始漏風了。


    想到自己還有三個小棉襖,希望到時候別留下仨窟窿。


    “結婚後住在哪裏?”


    楊小濤岔開話題問道,江寧寧搖頭。


    “於北現在住在軍營裏,結婚後再住那就不合適了。”


    “他這段時間正在寫申請報告,如果順利的話,組織上會同意結婚然後分配房子。”


    “不過,我爺爺想讓我們去他們軍屬院,我們還沒想好。”


    說到這裏,江寧寧又是一陣糾結。


    如果住到一起,總感覺生活不那麽自由,就像現在似的,在家裏沒少被奶奶嘮叨。


    兩人說著話就來到了辦公樓所在。


    丁祥軍聽說楊小濤來了,立馬從辦公室裏出來。


    “楊總,我這剛來,爐子上的水還沒燒開呢。”


    “那不正好嘛,這麽大的風,這麽冷的天,圍在爐子旁說說話,很有氛圍啊。”


    楊小濤開著玩笑,丁祥軍搖著頭,“您這不愧是讀書人啊,說的話就是中聽。”


    兩人說著走進辦公室來到爐子旁坐下。


    江寧寧則是去了辦公區做準備。


    丁祥軍拿起火鉤子掏了下爐子,讓火燒的旺一些。


    “我看了下機修廠今年遞上去的報表,你們想擴大汽修站的規模?”


    楊小濤接過丁祥軍遞過來的空杯子,爐子上的水壺已經冒氣。


    丁祥軍點頭,“對,我們這段時間做了不少調查,下麵的維修站報上來很多問題。”


    “大都反應地方上機械故障率增加不少,汽修站的人員緊缺,工作量也跟著多了不少!”


    楊小濤輕輕點頭。


    機械是有使用年限的,這點不論是誰都知道。


    隻是,這才多久啊。


    “楊總,地方上反應,大部分都是當地生產的機械,咱們機械廠生產的拖拉機隻有一點點。”


    丁祥軍連忙在一旁補充著,楊小濤聽了這才鬆了口氣。


    機械廠對於質量的把控可是很嚴格的,要是這麽快就出問題了,那就得考慮考慮提高驗收標準了。


    至於地方工廠,他也管不到人家,這事沒法說。


    “再就是,彭城的事情已經說明,這種事情完全可行,而且不少當地部門也希望我們入住。”


    說起彭城汽修站,不,現在應該叫彭城汽修廠了。


    去年楊小濤跟當地的黎書記進行友好交流後,回來後跟機修廠這邊說了聲,於是汽修站就變成了汽修廠。


    機械廠生產的拖拉機三輪車,通過鐵路直接運送到彭城,然後由汽修廠統一接收,並覆蓋周圍縣城。


    同時,汽修廠也負責周圍機械的維修工作。


    當然,為了盡快打開局麵,都是以紅星機械廠的產品為先。


    雙方在彭城進行合作,這一個季度下來,出手的拖拉機和三輪車產量增加了三成,這還隻是開始,今後地方對機械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彭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地方政策鼓勵,這是優勢!”


    “其他地方要借鑒,卻不能照搬!”


    楊小濤提前打個預防針,別看著彭城取得了成績,嘩啦啦的都跟著學。


    盲目跟從是會害死人的。


    丁祥軍聽了點頭。


    “對了,那邊廠長是誰?”


    “牛軍!”


    “嗯,這樣也好,他在那裏時間不短,又熟悉當地情況,是個合適人選!”


    楊小濤上次在彭城見到的就是牛軍,這人能力還是有的。


    “不過,該有的監督還要有,不能全部指望機械廠內審,你們機修廠也早有自己的監管部門。”


    楊小濤再次提醒。


    天高皇帝遠,並不是隻有以前封建社會才會有。


    如今通訊不發達,一些事情該預防了還是得預防。


    丁祥軍慎重點頭。


    這點倒是忽略了,不過也看的出,楊小濤對地方上的事情比較了解,不是那種隻會坐在辦公室的領導。


    “年後我就組建!”


    丁祥軍認真說道。


    “還有老徐,他們那裏也說一句,加油站的事也不小!”


    聽楊小濤這樣說,丁祥軍心裏咯噔一下。


    莫非,下麵真有貓膩?


    心裏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梳理一番,不能給自己招惹禍事。


    他卻不知道,楊小濤純粹是以後來人的視角提出的建議,因為後世別說是偷油了,就是監守自盜的也不在少數。


    兩人聊著機修廠的事情,沒一會兒門口傳來腳步聲,就聽到兩聲敲門,隨即劉向東推開門走進來。


    眼前的劉向東比起從盛京來的時候,臉色明顯紅潤了些。


    而且神情也多了些自然。


    “楊總,丁廠長!”


    劉向東打個招呼走進來坐到另一旁,隨後看著楊小濤,“楊總,這次讓您來是匯報下炮瞄係統的情況。”


    劉向東剛坐下就開口說話,楊小濤卻是將一杯熱水遞過去。


    “不用急,咱們有時間說。”


    劉向東接過杯子喝了口熱水,潤潤嗓子又說道,“主要是馬上進去實驗階段了,得抓緊下!”


    楊小濤點點頭,“這倒也是,早一天做出來,早一天形成戰鬥力啊!”


    “那,咱們去看看?”


    楊小濤看向丁祥軍,後者將火鉤子放在一旁,隨口說道,“那就去看看。”


    說著三人起身,在劉向東的帶領下前往機修廠車間。


    “我們這次做出來的係統主要用的還是脈衝法…”


    一路上劉向東跟楊小濤講解著炮瞄係統的組成部分,雖然聽的似是而非,但隻要知道咋用就行。


    三人一路快走,來到車間。


    剛進來,車間裏就有暖洋洋的,看樣子機修廠在供暖這方麵沒有省事了。


    三人走進來,不遠處一群人立馬看到,然後原本的議論聲停止,一個個的看過來。


    楊小濤走到近前,就看到江寧寧身邊放著一台電視機大小的儀器。


    剛才進來的時候,還看到江寧寧在那裏擺弄,估計應該是輔助瞄準的炮瞄係統。


    “這就是你們做出來的?”


    楊小濤好奇問著,劉向東點頭說道,“楊總,這是我們做出來的樣機,我們叫它安穩一號!”


    “安穩一號?好名字!”


    “哈哈,我們的江組長起的!”


    江寧寧聽了抿嘴笑笑。


    楊小濤說了一句,就上前仔細打量。


    看起來,跟錄像機有點像,隻是更長一些。


    “這是脈衝發射器,所以看起來有些古怪。”


    江寧寧見楊小濤打量著機器,便在一旁講解著。


    作為學習脈衝的專業人士,在場的也隻有她適合來講解了。


    “通過主動探測確定目標後,再聯動控製樞紐…”


    隨著江寧寧講解,楊小濤也算是摸清楚係統的工作原理。


    “有沒有試過?”


    劉向東點頭,“已經試過幾次了!”


    說完對著旁邊的人招招手,兩名保衛抬著一根鐵管來到跟前,開始安裝起來。


    “這是模擬跑管的控製!”


    劉向東在一旁解釋著,然後就看到有人接通電源,原本安靜的機器顯示屏突然亮起來,然後嗡嗡的聲音想起。


    確定一切沒有問題後,劉向東指著前方一個插好的紅旗喊道,“目標前方旗幟!”


    劉向東看著上手的秒表,“開始!”


    話音落下,兩名保衛立馬轉動“炮口”開始瞄準。


    同時楊小濤也在心裏計時。


    楊小濤在一旁看著,起初炮口轉動很快,可每次在路過目標的時候,明顯速度放緩一節。


    而隨著第二次路過目標,幾乎停止,這時候一人簡單操作對準後,立馬舉起手來。


    “報告,瞄準完畢!”


    劉向東點頭,隨後兩人離開。


    而此時,楊小濤心裏剛剛數到十三。


    這速度他不知道是快還是慢,但他記得當初劉向東說起坦克瞄準現狀的時候,熟練炮手也需要三次調整,而且時間不短。


    大部分炮手都得調整四次以上。


    當然,這都是在身體狀態全勝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來的,一旦陷入苦戰,身體機能跟不上的話,可能五六次能夠瞄準就不錯了。


    如今有了機械輔助,兩個不是炮手的守衛都能達到熟練炮手的精度,已經說明這台機器的價值了。


    何況,人不是機器,是會疲勞的,更何況坦克空間狹小,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想要射手一直保持一個水準,很難。


    可機器不一樣,機器隻要不出故障就可以一直用,可以增強持久戰鬥力。


    這在戰鬥中,非常重要。


    “我來試試!”


    楊小濤心下好奇,直接脫了棉衣走到操作台前。


    劉向東趕緊來到一旁進行講解。


    片刻後,楊小濤開始操作。


    起初還需要第四次才能將準心定住。


    可越往後越快,用時越少。


    而操作過程中楊小濤明顯感覺到靠近目標準心的時候,在儀器的控製下,速度開始放緩。


    正如劉向東說的那樣,越到最後需要的是慢速度。


    尤其是大角度調整的時候,這種變化尤為突出。


    又試了兩次,楊小濤這才離開,臉上的笑容周圍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