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還沒進臘月的時候,四九城就下了幾場雪,這進了臘月更不用說了。


    淅淅瀝瀝的雪花,隔三差五就光顧一次。


    以至於牆根上的積雪越堆越高,根本沒有融化的意思。


    隻是今天,下來的不再是淅瀝瀝的雪花,而是一片片的鵝毛大雪。


    這些精靈從高空墜落,沿途散發出來的寒氣讓整個空間變的清冷,讓生活在這片天空下的人恨不得套上兩件棉襖。


    就是出來行走的人,也是快步奔跑,不然腳下的路會告訴你地麵有多冷。


    當然,路過光滑的地方還是得小心點。


    於是,許多戶外活動都被迫停止。


    於是,萬物隻能龜縮在遮擋物下。


    於是,將外麵的空間交給大自然,接受來自寒冬的問候。


    簌簌簌


    雪花落地淹沒一切的聲音,就問候的聲音。


    一車間。


    轟隆的機器聲不斷,裏麵的人聚在一起,暖氣爐全力工作著,將溫度逐漸拉高,以此對抗著入侵的嚴寒。


    車間楊小濤手裏拿著設計圖,目光在前方機床上來回看著。


    身邊還站著一堆人。


    左邊是劉大明、沈榮幾人。


    右邊是黃得功王法幾個。


    不遠處,更有吳喆王旭山等人。


    裏裏外外一群人將這裏團團圍住。


    “楊總,這燃燒室比先前飛機的要大很多啊,咱們的機床有點不適合,加工起來很吃力。”


    “加工這樣的大家夥,最好還是用專門的機床。”


    黃得功看著操作機床的周洪不斷來回奔波,五十多歲的老人了,看著就心裏擔憂,生怕一不小心累倒在機床上。


    一旁的常明傑也是趁機開口,“現在咱們使用的機床已經算是最好的了。”


    “要是其他機床,別說加工好部件了,就是能做就不錯了。”


    兩人說著,周圍人也是齊齊點頭。


    以前做小部件的時候,哪怕是飛機發動機也沒覺得啥。


    一個工人累點也能一口氣做完!


    可這燃氣輪機的塊頭太大了,大的一個燃燒室都比飛機輪廓大,這加工起來,一個人根本掌控不了,得幾個人一起合作才行。


    可偏偏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隻有少數幾個高級工才能配合好,製造起來卻是挺難的。


    楊小濤聽了身邊的抱怨沒有說話,隻是看看圖紙,又不時看向前方。


    “楊總,現在咱們的機床製造一般的發動機還好,這要是生產飛機發動機,就靠幾個人,不頂用啊。”


    黃得功在一旁說著。


    楊小濤已經跟他說了,今後一車間將要承擔飛機發動機的生產工作。


    他現在已經開始劃分任務,哪個小組負責哪一部分,哪個人做哪一塊。


    最後組裝起來,誰也不能出錯。


    可分攤下去的任務也不是誰都能完成的,這裏麵精度要求很高。


    哪怕車間裏都換上了光輝啟明星,晨星也增加到了十台,他也不敢打包票能夠完成任務。


    主要是,工人的技術是一塊短板。


    所以,他就想著,用更好的機床來增加實力。


    這點,楊小濤自然清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個問題楊小濤自然考慮過,今後想要跟柴油發動機那樣大批量的生產飛機發動機,就得從工藝上尋找辦法。


    否則,隻靠幾個八級工,一年下來也做不出多少。


    “我知道,機床的設計一直在進行中,但.”


    楊小濤淡淡開口,幾人立馬閉上了嘴。


    尤其是常明傑,這家夥一段時間裏可是一心投在機床的改進中。


    可到現在,連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來。


    就像楊小濤說的那樣,一直在進行中。


    “對了,上次咱們的機床被二機部接去了,啥時候給咱啊。”


    常明傑突然開口問道。


    楊小濤放下圖紙,“你不說這事,我還真忘了啊。”


    上次阿爾法特從法蘭西搞來一台機床,結果被陳老分給了二機部,至於幹啥,楊小濤估摸著跟二代蘑菇彈有關。


    不過這麽多天了,也該用完了吧。


    “回頭打電話問問情況。”


    楊小濤說了一句,常明傑幾人都是點頭,然後繼續看著前方。


    人群後方。


    “老王,我終於知道,為啥機械廠能夠生產出這麽好的發動機了。”


    吳喆站在一個凳子上,老遠的看著。


    身旁王旭山同樣踩著凳子,一個勁的抻脖子。


    這段時間,他們雙方在這機械廠裏對hxj-1型發動機進行了全麵的檢測,方方麵麵進行檢查,甚至還讓技術組的人幫忙拆卸下來,方便他們了解裏麵的性能。


    越是了解深入,越是被這設計和製造技術所震撼。


    他們也終於明白,為什麽機械廠的這款發動機性能會這麽好。


    看看人家的要求。


    設計圖上怎麽寫的,就得怎麽做。


    做不到,那是技術不到位。


    那就想辦法做到。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這裏得到了完美詮釋。


    “為啥?”


    王旭山目光盯著遠處的大家夥,頭也不回的詢問。


    自從成為機械廠的一員,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工作環境。


    他們來了機械廠,原先的機電廠就被工廠接收,機械廠派人去清理一番,不過並沒有派人進駐,而是安排了一隊保衛科駐守。


    未來如何不清楚,但眼下那裏就是機械廠的地。


    來到機械廠後,也讓他們大開眼界。


    吃的用的,都是以前不曾想過的。


    就拿現在來說吧,這外麵天寒地凍能凍死個人。


    以前時候這種天氣,他們機電廠除了放假沒別的辦法。


    燒爐子,那得多少煤啊。


    可機械廠呢,暖氣爐一開,棉大衣都穿不住。


    這支持力度,擱這四九城也是少數的。


    甚至他都在想,要不要晚上在這裏打個地鋪,總比回家睡土炕好受吧!


    說到家裏,這點王旭山更是欣慰。


    周圍人聽說他們成了機械廠的工人,對他們更加友善。


    在人們印象裏,機械廠就是了不起的單位。


    是為革命建設做貢獻的單位。


    所以裏麵的工人,都是了不起的。


    至於人們口中羨慕的那些福利待遇,更不用說了。


    這生活變好了,一家人日子有了起色。


    就是家裏的孩子找工作也容易了。


    老大直接被楊小濤安排到了一分廠當保衛。


    據說,工廠會給員工安排住宿,到時候老大一家搬出去。


    這樣,老二也能要孩子了!


    至於其他變化,還有很多很多。


    而這些變化,讓他們老兄弟堅定信心,一定要做出點東西,一定要回報機械廠,更要對得起楊總的看重。


    “為什麽?”


    王旭山見吳喆沒有說話,又問了一句,目光仍舊在前方機床上。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圖他也看過。


    得益於先前研究過發動機,王旭山還是能夠看設計圖的。


    可越是看懂,越是佩服楊小濤的本事。


    這麽複雜的設計圖,一個人做出來的,這不是天才,這是妖孽啊。


    “因為這些機床,因為這些大師傅啊。”


    吳喆卻是激動的說著,然後不等王旭山詢問就開口道,“你知道嗎?”


    “現在全國,最好的機床就在這機械廠裏。”


    “最好最多的機床,就是在這機械廠裏。”


    “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夠生產出這種機床啊。”


    “其他工廠做不出來的部件,他們能做出來。”


    “其他工廠達不到的工藝,他們能夠做到。”


    “你說,有這種支持,什麽設計圖做不出來?”


    聽到吳喆的話,王旭山心頭也變得火熱。


    他沒想到,這機械廠竟然匯集了全國最好的機床,擁有最好的加工手藝啊。


    “你是說?”


    王旭山回頭看著吳喆。


    吳喆笑著點頭,“我想,咱們的難度可以加大一點,步子邁的大點。”


    王旭山聽了有些心動,隻是還有些不確定,“這樣,會不會,好高騖遠?”


    吳喆看看前方人群中間的青年,突然笑道,“放心,咱們隻管設計,至於咋做自然有人來管。”


    說完,然後又小聲嘀咕著,“我跟你說,咱們這位楊工,可是八級大師傅”


    就在兩人交流著如何將設計難度提高點的時候,前麵機床的聲音突然停下來,兩人連忙抬頭看去,就看到兩名技術工人走到一旁。


    應該是做完了。


    兩人想著,然後跳下來往前走。


    楊小濤看著周洪喘著粗氣,知道這體力活不輕鬆。


    來到跟前,將水壺遞過去,裏麵加了糖。


    周洪接過也不客氣,擰開口對著嘴咕咚咕咚喝了一陣,隨後放下用手背擦了擦嘴,這才說道,“楊總,這大家夥,一口氣做下來,吃不消了!”


    楊小濤點點頭,然後看向旁邊剛剛加工出來的部件。


    這是燃燒室的主體。


    按照上次的生產經驗,按理說加工起來應該不難。


    卻不想,這大塊頭竟然成了問題。


    “是得想想辦法!”


    楊小濤站在一旁輕聲說著,其他人也在旁邊看著。


    一台兩台還好說,怕的就是跟柴油機一樣,將來可是要大量生產的!


    “楊總,要不還是設計機床吧!”


    休息一會兒,周洪開口道。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已經成型,不可能為了這點事就做出更改,那不是楊小濤的作風。


    所以,隻能改變加工工具了!


    “這個我們剛才跟楊總討論過,短期內,我們的機床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很難。”


    劉大明在一旁解釋著。


    周洪聽了不再言語。


    “可不可以找個吊車,在上麵吊起來!”


    黃得功在一旁提出建議,隻是剛說出來就被一旁的常明傑打斷。


    “不行!”


    “這樣會損壞加工部件,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楊小濤聽了點頭,這事他也想過,隻是發現問題後就沒說。


    眾人再次沉默。


    一時間,都沒有好的辦法。


    這時候,一旁負責檢查的沈榮走過來,“楊總,部件監測完了,符合設計要求,沒有問題!”


    聽到這,坐在一旁休息的周洪長舒一口氣。


    身邊的其他人也都是露出笑容。


    一番辛苦努力,總算是沒白費。


    “張主任!”


    楊小濤對著一旁收拾圖紙的張冠宇喊道。


    “楊總!”


    “這燃燒室的改進工作還得想想辦法,這個你跟進下!”


    “好的!”


    隨後楊小濤又看向劉大明幾人。


    “一艘船不可能隻有一台燃氣輪機。你們的工作,還要繼續,爭取盡快完成任務!”


    “還有,飛機發動機這邊,老黃你要抓緊了,我估摸著,很快就能用到!”


    “讓同誌們練練手,不要怕浪費。”


    “經驗是練出來的!”


    黃得功點頭,眾人也明白楊小濤的意思。


    楊小濤說完,便拿起一旁的大衣往外走去。


    二機部,也該用完了吧!


    身後吳喆跟王旭山相視一笑。


    果然,隻要他們設計出來,機械廠就能做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