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還沒進臘月的時候,四九城就下了幾場雪,這進了臘月更不用說了。
淅淅瀝瀝的雪花,隔三差五就光顧一次。
以至於牆根上的積雪越堆越高,根本沒有融化的意思。
隻是今天,下來的不再是淅瀝瀝的雪花,而是一片片的鵝毛大雪。
這些精靈從高空墜落,沿途散發出來的寒氣讓整個空間變的清冷,讓生活在這片天空下的人恨不得套上兩件棉襖。
就是出來行走的人,也是快步奔跑,不然腳下的路會告訴你地麵有多冷。
當然,路過光滑的地方還是得小心點。
於是,許多戶外活動都被迫停止。
於是,萬物隻能龜縮在遮擋物下。
於是,將外麵的空間交給大自然,接受來自寒冬的問候。
簌簌簌
雪花落地淹沒一切的聲音,就問候的聲音。
一車間。
轟隆的機器聲不斷,裏麵的人聚在一起,暖氣爐全力工作著,將溫度逐漸拉高,以此對抗著入侵的嚴寒。
車間楊小濤手裏拿著設計圖,目光在前方機床上來回看著。
身邊還站著一堆人。
左邊是劉大明、沈榮幾人。
右邊是黃得功王法幾個。
不遠處,更有吳喆王旭山等人。
裏裏外外一群人將這裏團團圍住。
“楊總,這燃燒室比先前飛機的要大很多啊,咱們的機床有點不適合,加工起來很吃力。”
“加工這樣的大家夥,最好還是用專門的機床。”
黃得功看著操作機床的周洪不斷來回奔波,五十多歲的老人了,看著就心裏擔憂,生怕一不小心累倒在機床上。
一旁的常明傑也是趁機開口,“現在咱們使用的機床已經算是最好的了。”
“要是其他機床,別說加工好部件了,就是能做就不錯了。”
兩人說著,周圍人也是齊齊點頭。
以前做小部件的時候,哪怕是飛機發動機也沒覺得啥。
一個工人累點也能一口氣做完!
可這燃氣輪機的塊頭太大了,大的一個燃燒室都比飛機輪廓大,這加工起來,一個人根本掌控不了,得幾個人一起合作才行。
可偏偏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隻有少數幾個高級工才能配合好,製造起來卻是挺難的。
楊小濤聽了身邊的抱怨沒有說話,隻是看看圖紙,又不時看向前方。
“楊總,現在咱們的機床製造一般的發動機還好,這要是生產飛機發動機,就靠幾個人,不頂用啊。”
黃得功在一旁說著。
楊小濤已經跟他說了,今後一車間將要承擔飛機發動機的生產工作。
他現在已經開始劃分任務,哪個小組負責哪一部分,哪個人做哪一塊。
最後組裝起來,誰也不能出錯。
可分攤下去的任務也不是誰都能完成的,這裏麵精度要求很高。
哪怕車間裏都換上了光輝啟明星,晨星也增加到了十台,他也不敢打包票能夠完成任務。
主要是,工人的技術是一塊短板。
所以,他就想著,用更好的機床來增加實力。
這點,楊小濤自然清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個問題楊小濤自然考慮過,今後想要跟柴油發動機那樣大批量的生產飛機發動機,就得從工藝上尋找辦法。
否則,隻靠幾個八級工,一年下來也做不出多少。
“我知道,機床的設計一直在進行中,但.”
楊小濤淡淡開口,幾人立馬閉上了嘴。
尤其是常明傑,這家夥一段時間裏可是一心投在機床的改進中。
可到現在,連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來。
就像楊小濤說的那樣,一直在進行中。
“對了,上次咱們的機床被二機部接去了,啥時候給咱啊。”
常明傑突然開口問道。
楊小濤放下圖紙,“你不說這事,我還真忘了啊。”
上次阿爾法特從法蘭西搞來一台機床,結果被陳老分給了二機部,至於幹啥,楊小濤估摸著跟二代蘑菇彈有關。
不過這麽多天了,也該用完了吧。
“回頭打電話問問情況。”
楊小濤說了一句,常明傑幾人都是點頭,然後繼續看著前方。
人群後方。
“老王,我終於知道,為啥機械廠能夠生產出這麽好的發動機了。”
吳喆站在一個凳子上,老遠的看著。
身旁王旭山同樣踩著凳子,一個勁的抻脖子。
這段時間,他們雙方在這機械廠裏對hxj-1型發動機進行了全麵的檢測,方方麵麵進行檢查,甚至還讓技術組的人幫忙拆卸下來,方便他們了解裏麵的性能。
越是了解深入,越是被這設計和製造技術所震撼。
他們也終於明白,為什麽機械廠的這款發動機性能會這麽好。
看看人家的要求。
設計圖上怎麽寫的,就得怎麽做。
做不到,那是技術不到位。
那就想辦法做到。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這裏得到了完美詮釋。
“為啥?”
王旭山目光盯著遠處的大家夥,頭也不回的詢問。
自從成為機械廠的一員,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工作環境。
他們來了機械廠,原先的機電廠就被工廠接收,機械廠派人去清理一番,不過並沒有派人進駐,而是安排了一隊保衛科駐守。
未來如何不清楚,但眼下那裏就是機械廠的地。
來到機械廠後,也讓他們大開眼界。
吃的用的,都是以前不曾想過的。
就拿現在來說吧,這外麵天寒地凍能凍死個人。
以前時候這種天氣,他們機電廠除了放假沒別的辦法。
燒爐子,那得多少煤啊。
可機械廠呢,暖氣爐一開,棉大衣都穿不住。
這支持力度,擱這四九城也是少數的。
甚至他都在想,要不要晚上在這裏打個地鋪,總比回家睡土炕好受吧!
說到家裏,這點王旭山更是欣慰。
周圍人聽說他們成了機械廠的工人,對他們更加友善。
在人們印象裏,機械廠就是了不起的單位。
是為革命建設做貢獻的單位。
所以裏麵的工人,都是了不起的。
至於人們口中羨慕的那些福利待遇,更不用說了。
這生活變好了,一家人日子有了起色。
就是家裏的孩子找工作也容易了。
老大直接被楊小濤安排到了一分廠當保衛。
據說,工廠會給員工安排住宿,到時候老大一家搬出去。
這樣,老二也能要孩子了!
至於其他變化,還有很多很多。
而這些變化,讓他們老兄弟堅定信心,一定要做出點東西,一定要回報機械廠,更要對得起楊總的看重。
“為什麽?”
王旭山見吳喆沒有說話,又問了一句,目光仍舊在前方機床上。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圖他也看過。
得益於先前研究過發動機,王旭山還是能夠看設計圖的。
可越是看懂,越是佩服楊小濤的本事。
這麽複雜的設計圖,一個人做出來的,這不是天才,這是妖孽啊。
“因為這些機床,因為這些大師傅啊。”
吳喆卻是激動的說著,然後不等王旭山詢問就開口道,“你知道嗎?”
“現在全國,最好的機床就在這機械廠裏。”
“最好最多的機床,就是在這機械廠裏。”
“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夠生產出這種機床啊。”
“其他工廠做不出來的部件,他們能做出來。”
“其他工廠達不到的工藝,他們能夠做到。”
“你說,有這種支持,什麽設計圖做不出來?”
聽到吳喆的話,王旭山心頭也變得火熱。
他沒想到,這機械廠竟然匯集了全國最好的機床,擁有最好的加工手藝啊。
“你是說?”
王旭山回頭看著吳喆。
吳喆笑著點頭,“我想,咱們的難度可以加大一點,步子邁的大點。”
王旭山聽了有些心動,隻是還有些不確定,“這樣,會不會,好高騖遠?”
吳喆看看前方人群中間的青年,突然笑道,“放心,咱們隻管設計,至於咋做自然有人來管。”
說完,然後又小聲嘀咕著,“我跟你說,咱們這位楊工,可是八級大師傅”
就在兩人交流著如何將設計難度提高點的時候,前麵機床的聲音突然停下來,兩人連忙抬頭看去,就看到兩名技術工人走到一旁。
應該是做完了。
兩人想著,然後跳下來往前走。
楊小濤看著周洪喘著粗氣,知道這體力活不輕鬆。
來到跟前,將水壺遞過去,裏麵加了糖。
周洪接過也不客氣,擰開口對著嘴咕咚咕咚喝了一陣,隨後放下用手背擦了擦嘴,這才說道,“楊總,這大家夥,一口氣做下來,吃不消了!”
楊小濤點點頭,然後看向旁邊剛剛加工出來的部件。
這是燃燒室的主體。
按照上次的生產經驗,按理說加工起來應該不難。
卻不想,這大塊頭竟然成了問題。
“是得想想辦法!”
楊小濤站在一旁輕聲說著,其他人也在旁邊看著。
一台兩台還好說,怕的就是跟柴油機一樣,將來可是要大量生產的!
“楊總,要不還是設計機床吧!”
休息一會兒,周洪開口道。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已經成型,不可能為了這點事就做出更改,那不是楊小濤的作風。
所以,隻能改變加工工具了!
“這個我們剛才跟楊總討論過,短期內,我們的機床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很難。”
劉大明在一旁解釋著。
周洪聽了不再言語。
“可不可以找個吊車,在上麵吊起來!”
黃得功在一旁提出建議,隻是剛說出來就被一旁的常明傑打斷。
“不行!”
“這樣會損壞加工部件,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楊小濤聽了點頭,這事他也想過,隻是發現問題後就沒說。
眾人再次沉默。
一時間,都沒有好的辦法。
這時候,一旁負責檢查的沈榮走過來,“楊總,部件監測完了,符合設計要求,沒有問題!”
聽到這,坐在一旁休息的周洪長舒一口氣。
身邊的其他人也都是露出笑容。
一番辛苦努力,總算是沒白費。
“張主任!”
楊小濤對著一旁收拾圖紙的張冠宇喊道。
“楊總!”
“這燃燒室的改進工作還得想想辦法,這個你跟進下!”
“好的!”
隨後楊小濤又看向劉大明幾人。
“一艘船不可能隻有一台燃氣輪機。你們的工作,還要繼續,爭取盡快完成任務!”
“還有,飛機發動機這邊,老黃你要抓緊了,我估摸著,很快就能用到!”
“讓同誌們練練手,不要怕浪費。”
“經驗是練出來的!”
黃得功點頭,眾人也明白楊小濤的意思。
楊小濤說完,便拿起一旁的大衣往外走去。
二機部,也該用完了吧!
身後吳喆跟王旭山相視一笑。
果然,隻要他們設計出來,機械廠就能做出來。
還沒進臘月的時候,四九城就下了幾場雪,這進了臘月更不用說了。
淅淅瀝瀝的雪花,隔三差五就光顧一次。
以至於牆根上的積雪越堆越高,根本沒有融化的意思。
隻是今天,下來的不再是淅瀝瀝的雪花,而是一片片的鵝毛大雪。
這些精靈從高空墜落,沿途散發出來的寒氣讓整個空間變的清冷,讓生活在這片天空下的人恨不得套上兩件棉襖。
就是出來行走的人,也是快步奔跑,不然腳下的路會告訴你地麵有多冷。
當然,路過光滑的地方還是得小心點。
於是,許多戶外活動都被迫停止。
於是,萬物隻能龜縮在遮擋物下。
於是,將外麵的空間交給大自然,接受來自寒冬的問候。
簌簌簌
雪花落地淹沒一切的聲音,就問候的聲音。
一車間。
轟隆的機器聲不斷,裏麵的人聚在一起,暖氣爐全力工作著,將溫度逐漸拉高,以此對抗著入侵的嚴寒。
車間楊小濤手裏拿著設計圖,目光在前方機床上來回看著。
身邊還站著一堆人。
左邊是劉大明、沈榮幾人。
右邊是黃得功王法幾個。
不遠處,更有吳喆王旭山等人。
裏裏外外一群人將這裏團團圍住。
“楊總,這燃燒室比先前飛機的要大很多啊,咱們的機床有點不適合,加工起來很吃力。”
“加工這樣的大家夥,最好還是用專門的機床。”
黃得功看著操作機床的周洪不斷來回奔波,五十多歲的老人了,看著就心裏擔憂,生怕一不小心累倒在機床上。
一旁的常明傑也是趁機開口,“現在咱們使用的機床已經算是最好的了。”
“要是其他機床,別說加工好部件了,就是能做就不錯了。”
兩人說著,周圍人也是齊齊點頭。
以前做小部件的時候,哪怕是飛機發動機也沒覺得啥。
一個工人累點也能一口氣做完!
可這燃氣輪機的塊頭太大了,大的一個燃燒室都比飛機輪廓大,這加工起來,一個人根本掌控不了,得幾個人一起合作才行。
可偏偏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隻有少數幾個高級工才能配合好,製造起來卻是挺難的。
楊小濤聽了身邊的抱怨沒有說話,隻是看看圖紙,又不時看向前方。
“楊總,現在咱們的機床製造一般的發動機還好,這要是生產飛機發動機,就靠幾個人,不頂用啊。”
黃得功在一旁說著。
楊小濤已經跟他說了,今後一車間將要承擔飛機發動機的生產工作。
他現在已經開始劃分任務,哪個小組負責哪一部分,哪個人做哪一塊。
最後組裝起來,誰也不能出錯。
可分攤下去的任務也不是誰都能完成的,這裏麵精度要求很高。
哪怕車間裏都換上了光輝啟明星,晨星也增加到了十台,他也不敢打包票能夠完成任務。
主要是,工人的技術是一塊短板。
所以,他就想著,用更好的機床來增加實力。
這點,楊小濤自然清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個問題楊小濤自然考慮過,今後想要跟柴油發動機那樣大批量的生產飛機發動機,就得從工藝上尋找辦法。
否則,隻靠幾個八級工,一年下來也做不出多少。
“我知道,機床的設計一直在進行中,但.”
楊小濤淡淡開口,幾人立馬閉上了嘴。
尤其是常明傑,這家夥一段時間裏可是一心投在機床的改進中。
可到現在,連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來。
就像楊小濤說的那樣,一直在進行中。
“對了,上次咱們的機床被二機部接去了,啥時候給咱啊。”
常明傑突然開口問道。
楊小濤放下圖紙,“你不說這事,我還真忘了啊。”
上次阿爾法特從法蘭西搞來一台機床,結果被陳老分給了二機部,至於幹啥,楊小濤估摸著跟二代蘑菇彈有關。
不過這麽多天了,也該用完了吧。
“回頭打電話問問情況。”
楊小濤說了一句,常明傑幾人都是點頭,然後繼續看著前方。
人群後方。
“老王,我終於知道,為啥機械廠能夠生產出這麽好的發動機了。”
吳喆站在一個凳子上,老遠的看著。
身旁王旭山同樣踩著凳子,一個勁的抻脖子。
這段時間,他們雙方在這機械廠裏對hxj-1型發動機進行了全麵的檢測,方方麵麵進行檢查,甚至還讓技術組的人幫忙拆卸下來,方便他們了解裏麵的性能。
越是了解深入,越是被這設計和製造技術所震撼。
他們也終於明白,為什麽機械廠的這款發動機性能會這麽好。
看看人家的要求。
設計圖上怎麽寫的,就得怎麽做。
做不到,那是技術不到位。
那就想辦法做到。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這裏得到了完美詮釋。
“為啥?”
王旭山目光盯著遠處的大家夥,頭也不回的詢問。
自從成為機械廠的一員,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工作環境。
他們來了機械廠,原先的機電廠就被工廠接收,機械廠派人去清理一番,不過並沒有派人進駐,而是安排了一隊保衛科駐守。
未來如何不清楚,但眼下那裏就是機械廠的地。
來到機械廠後,也讓他們大開眼界。
吃的用的,都是以前不曾想過的。
就拿現在來說吧,這外麵天寒地凍能凍死個人。
以前時候這種天氣,他們機電廠除了放假沒別的辦法。
燒爐子,那得多少煤啊。
可機械廠呢,暖氣爐一開,棉大衣都穿不住。
這支持力度,擱這四九城也是少數的。
甚至他都在想,要不要晚上在這裏打個地鋪,總比回家睡土炕好受吧!
說到家裏,這點王旭山更是欣慰。
周圍人聽說他們成了機械廠的工人,對他們更加友善。
在人們印象裏,機械廠就是了不起的單位。
是為革命建設做貢獻的單位。
所以裏麵的工人,都是了不起的。
至於人們口中羨慕的那些福利待遇,更不用說了。
這生活變好了,一家人日子有了起色。
就是家裏的孩子找工作也容易了。
老大直接被楊小濤安排到了一分廠當保衛。
據說,工廠會給員工安排住宿,到時候老大一家搬出去。
這樣,老二也能要孩子了!
至於其他變化,還有很多很多。
而這些變化,讓他們老兄弟堅定信心,一定要做出點東西,一定要回報機械廠,更要對得起楊總的看重。
“為什麽?”
王旭山見吳喆沒有說話,又問了一句,目光仍舊在前方機床上。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圖他也看過。
得益於先前研究過發動機,王旭山還是能夠看設計圖的。
可越是看懂,越是佩服楊小濤的本事。
這麽複雜的設計圖,一個人做出來的,這不是天才,這是妖孽啊。
“因為這些機床,因為這些大師傅啊。”
吳喆卻是激動的說著,然後不等王旭山詢問就開口道,“你知道嗎?”
“現在全國,最好的機床就在這機械廠裏。”
“最好最多的機床,就是在這機械廠裏。”
“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夠生產出這種機床啊。”
“其他工廠做不出來的部件,他們能做出來。”
“其他工廠達不到的工藝,他們能夠做到。”
“你說,有這種支持,什麽設計圖做不出來?”
聽到吳喆的話,王旭山心頭也變得火熱。
他沒想到,這機械廠竟然匯集了全國最好的機床,擁有最好的加工手藝啊。
“你是說?”
王旭山回頭看著吳喆。
吳喆笑著點頭,“我想,咱們的難度可以加大一點,步子邁的大點。”
王旭山聽了有些心動,隻是還有些不確定,“這樣,會不會,好高騖遠?”
吳喆看看前方人群中間的青年,突然笑道,“放心,咱們隻管設計,至於咋做自然有人來管。”
說完,然後又小聲嘀咕著,“我跟你說,咱們這位楊工,可是八級大師傅”
就在兩人交流著如何將設計難度提高點的時候,前麵機床的聲音突然停下來,兩人連忙抬頭看去,就看到兩名技術工人走到一旁。
應該是做完了。
兩人想著,然後跳下來往前走。
楊小濤看著周洪喘著粗氣,知道這體力活不輕鬆。
來到跟前,將水壺遞過去,裏麵加了糖。
周洪接過也不客氣,擰開口對著嘴咕咚咕咚喝了一陣,隨後放下用手背擦了擦嘴,這才說道,“楊總,這大家夥,一口氣做下來,吃不消了!”
楊小濤點點頭,然後看向旁邊剛剛加工出來的部件。
這是燃燒室的主體。
按照上次的生產經驗,按理說加工起來應該不難。
卻不想,這大塊頭竟然成了問題。
“是得想想辦法!”
楊小濤站在一旁輕聲說著,其他人也在旁邊看著。
一台兩台還好說,怕的就是跟柴油機一樣,將來可是要大量生產的!
“楊總,要不還是設計機床吧!”
休息一會兒,周洪開口道。
這燃氣輪機的設計已經成型,不可能為了這點事就做出更改,那不是楊小濤的作風。
所以,隻能改變加工工具了!
“這個我們剛才跟楊總討論過,短期內,我們的機床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很難。”
劉大明在一旁解釋著。
周洪聽了不再言語。
“可不可以找個吊車,在上麵吊起來!”
黃得功在一旁提出建議,隻是剛說出來就被一旁的常明傑打斷。
“不行!”
“這樣會損壞加工部件,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楊小濤聽了點頭,這事他也想過,隻是發現問題後就沒說。
眾人再次沉默。
一時間,都沒有好的辦法。
這時候,一旁負責檢查的沈榮走過來,“楊總,部件監測完了,符合設計要求,沒有問題!”
聽到這,坐在一旁休息的周洪長舒一口氣。
身邊的其他人也都是露出笑容。
一番辛苦努力,總算是沒白費。
“張主任!”
楊小濤對著一旁收拾圖紙的張冠宇喊道。
“楊總!”
“這燃燒室的改進工作還得想想辦法,這個你跟進下!”
“好的!”
隨後楊小濤又看向劉大明幾人。
“一艘船不可能隻有一台燃氣輪機。你們的工作,還要繼續,爭取盡快完成任務!”
“還有,飛機發動機這邊,老黃你要抓緊了,我估摸著,很快就能用到!”
“讓同誌們練練手,不要怕浪費。”
“經驗是練出來的!”
黃得功點頭,眾人也明白楊小濤的意思。
楊小濤說完,便拿起一旁的大衣往外走去。
二機部,也該用完了吧!
身後吳喆跟王旭山相視一笑。
果然,隻要他們設計出來,機械廠就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