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裏。


    楊小濤正一張張設計圖解釋著,雖然看上去很多圖紙,但大部分隻是結構圖,真正要楊小濤講解的概念圖並不多。


    “薑廠長,這種設計你們覺得可以就試試,不行也沒關係,隻是我的一種想法。”


    楊小濤說完,薑大勇回過神來,然後拿起設計圖認真的看著。


    “好,好,太好了。”


    “這種形狀看著就是漂亮,您不知道,我們汽車廠一直都在搞外形設計,可無論怎麽設計都走不出前人的窠臼。”


    “您給出的設計,讓我們耳目一新啊。”


    薑大勇誠懇的說著,楊小濤隻是笑笑。


    不管對方是真心地誇獎還是奉承,這也算是有了交代,自己心裏過得去了。


    “楊總,我需要跟同誌們一起研究下。”


    “沒問題,這設計圖本來就是給你們的。”


    薑大勇聽了立馬將圖紙收好,楊小濤便離開辦公室。


    薑大勇則是迫不及待的找人過來。


    楊小濤找到正在會議室裏討論飛機設計的吳喆王旭山等人。


    這段時間他們也有了初步的設計苗頭,隻是有些地方,拿不定主意。


    楊小濤也來聽過幾次,對於眾人的問題,也考慮過。


    不過以他現在的水平,很難給出準確的答案。


    隻有等設計的時候通過係統的‘排錯’功能來篩選了。


    另一邊,薑大勇將汽車廠的主要人員召集起來。


    眾人還不知道怎麽回事,這好好的咋就開會了?


    可當薑大勇將楊小濤的設計圖擺出來後,眾人知道是楊小濤的設計圖,立馬圍上前看著。


    乍一看,就覺得好看。


    然後再仔細看,就覺得更加好看。


    “廠長,這設計圖,感覺跟德意誌的那種甲殼蟲汽車有點像。”


    一旁的技術主任看了一會兒,覺得這種形狀有點眼熟。


    經過技術主任的提醒,眾人也都點頭。


    德意誌的那款甲殼蟲很像。


    “不過,這設計看起來更加好看,車子拉長了,而且空間也變大了。”


    “對,這種駕駛位的設計也不錯。”


    “還有這前擋風,這麽大的一塊玻璃,嘖嘖,看事情都好看。”


    “別說了,看著後視鏡,咱們現在可都是圓形的啊,看起來就覺得沒這個帶感覺”


    一眾人在這裏七嘴八舌的說著,雖然有點亂,但薑大勇還是聽出眾人的共同點,那就是很好,很不錯。


    “行了,說都會說,人家都做出來了,你們早幹什麽去了!”


    薑大勇將眾人往後揮揮手,然後將設計圖護好,可不能讓這些家夥給弄壞了。


    眾人回到座位上,然後薑大勇說道,“既然都覺得不錯,那咋樣,要不要試試?”


    “試,必須試啊。”


    車間主任立馬喊著,難得有這樣的好事,他們可不想錯過。


    幾個副廠長也都點著頭。


    “行,那就試試。你們車間盡快安排班組進行生產。”


    “先把架子做出來,用料上大膽的用。”


    “一定要在楊總他們離開前,給我拿出成品。”


    薑大勇說完,眾人立馬點頭。


    有現成的設計圖,他們汽車廠又不缺資源,用不了幾天就能做出來。


    期待了一個周,楊小濤終於等到了消息,可以進行交流了。


    一大早,眾人就乘坐汽車廠派出的車子前往約定的地點,然後再由郝平川帶隊去了郊外的一處家屬樓。


    等楊小濤到達後才知道,住在這裏的都是他們家屬,外人隨便靠近都會被發現。


    在這裏,安全有可靠保障,而且不存在暴露的危險。


    等楊小濤再次見到丁衛家的時候,已經可以坐在椅子上,雖然臉色還有些蒼白,卻是可以抬手客氣著。


    此刻的丁衛家見到楊小濤一行人後,也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你們到底想要從我這裏得到什麽?”


    先前能夠說的,自己知道的,甚至大員的內部消息都告訴了鄭朝陽。


    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可挖掘的秘密了,卻不想今天竟然來了十來個人。


    “丁衛家同誌,你好。”


    麵對丁衛家的詢問,楊小濤表現的很是隨和,“正式介紹一下,我叫楊小濤,是飛機設計研究所的組長。”


    “這些都是我的組員。”


    “飛機研究所?”


    丁衛家皺皺眉頭,“那你們找錯人了,我隻是個開飛機的,對飛機的設計一竅不通。”


    楊小濤卻是笑著,“那不一定,我覺得一個飛行員要是不了解飛機的性能,不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


    “而你能夠駕駛這款優秀的飛機,肯定有過人之處。”


    聽楊小濤這樣說,丁衛家愣了片刻隨後笑起來。


    “原來如此啊。”


    “你們是覺得我駕駛的飛機,所以才會來找我,對吧。”


    “其實,大可不必。”


    丁衛家說話有點快,感覺胸口有點疼,趕緊放緩語速,調息片刻後才說道,“其實,這兩架飛機,在交給我們手裏時,對方的教官就說過,這是一款‘失敗’的產物。”


    “失敗的產物?”


    聽到丁衛家這樣說,屋子裏吳喆等人都是大吃一驚,然後不可思議的看向丁衛家。


    就是楊小濤都下意識的握緊鋼筆,沉著問道,“怎麽說?”


    丁衛家輕輕解釋道,“教官說,這款飛機的定位是高空高速轟炸機。”


    “可每一架飛機的成本都在七億美刀左右,你們知道這個數字,有多恐怖吧。”


    嘶嘶~~~


    別說吳喆等人了,就是楊小濤這個穿越者聽到這個數字也是倒吸一口冷氣。


    “真的,這麽貴?”


    王旭山不可置信的問道,一旁的秦明等人更是掐著手指頭,他們去合眾國留學的時候,可沒見過這麽貴的飛機。


    “對,我們的教官就是這樣說的。”


    丁衛家肯定的說著,“他們沒有必要騙我們,因為這兩架飛機,隻是實驗性的。”


    “而且,它的定性就存在問題。”


    “這麽貴的飛機,隻有三馬赫的速度,高度隻有兩萬多米,如今的導彈發展速度與日俱新,就拿這次擊中我們的銀色殺手,我估計一枚下來不到五十萬成本吧,可隻需要一枚,七個億就會打水漂,你覺得有多少錢填這個窟窿?”


    眾人聽完後,都是默不作聲。


    什麽五十萬,滿打滿算也就是十萬,換算成美刀也就五萬塊不到。


    這妥妥的以小搏大,一本萬利啊。


    這一刻,眾人的目光都看向楊小濤。


    要不是他搞出來的發動機,導彈能追上?


    可下一秒就移開目光,自己搞出來的總好過其他人搞出來。


    而且打的又不是自己的飛機。


    “知道為什麽這款飛機叫xb-70嗎?而且其他飛機,要麽是f,要麽是b,唯獨這個前麵加了一個x,那是因為這就是款實驗機。”


    丁衛家說完,眾人麵色沉重,一個個不知道該說啥。


    甚至吳喆等人都開始懷疑一開始的目標是不是錯了。


    甚至想要重新選定目標。


    可眾人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能夠做主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楊小濤。


    眾人目光都集中在楊小濤身上,就是丁衛家也都看向楊小濤。


    此刻,楊小濤腦海中也在快速考慮著。


    他想到的是自己的蝴蝶翅膀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會改變什麽。


    可想來想去,最後還是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既然前世的米格-25可以闖出那麽大的名聲,沒理由換個時空就拉稀吧。


    何況,這是自己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


    以米格-25為模版做出華夏的25,再加上比原版更好的發動機,沒理由會差吧。


    “丁衛家同誌,感謝你提供的意見,不過我們已經考慮過這些。”


    “況且這對我們來說,隻是參考。”


    “而且了解這飛機的缺點,我們也能更好的規避。”


    楊小濤依舊謙和平靜的說著,沒有絲毫動搖。


    身旁眾人見楊小濤如此神情,也都明白,這事沒有別的選擇。


    “好吧,你們想要知道什麽,盡管詢問吧。”


    “我知道的,一定會回答啊。”


    “謝謝,謝謝配合。”


    楊小濤說完,便將位置讓出來。


    王旭山走到跟前介紹一番,隨後問起飛機機體的情況。


    “我不知道具體的角度,但在駕駛前,教官說過,這款飛機的機翼前緣是向下傾斜的.”


    “對,操縱飛機的時候,發動機就在機翼下方,能夠感覺一股力量往上推”


    隨著王旭山的詢問,丁衛家想到什麽都會說什麽,基本上都是按照操縱經驗來說的。


    考慮到對方的身體,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小時的詢問時間。


    等下午結束,眾人回到汽車廠的會議室。


    楊小濤將眾人召集起來,開始統一思想。


    “我知道大家聽到對方的說辭心理產生過動搖,我也是,也在懷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不是錯了。”


    會議室中吳喆等人都沒有隱瞞,都在點頭。


    “可我想了又想,我覺得咱們的選擇,是不一樣的。”


    “我想,他們的目標是轟炸機,是一種很大的飛機,可我們的呢,戰鬥機,個頭上要小很多。”


    “他們塊頭大,所以麵對三馬赫的驚雷根本躲閃不及。”


    “可要是f104有了三馬赫的速度,加上它的靈活性,你們覺得驚雷還能取得這種成績?”


    一語驚醒夢中人。


    眾人隻是在心裏思考片刻就有了答案。


    如果同樣是三馬赫的速度,導彈很難追上飛機。


    因為雙方本身就存在距離差。


    “所以,我們的研究方向沒有錯。”


    “錯的,是他們。”


    說完,楊小濤笑了,眾人也都笑了。


    此後,眾人再次統一思想,堅定了高速戰機的研究方向。


    此後的半個多月,楊小濤他們每天都會出現在家屬院裏,每天上下午交流一次,然後回到汽車廠開始匯總,每個人都會將自己了解到的整理出來交給楊小濤,然後也將自己發現的問題整理出來,方便第二天聞訊。


    而隨著丁衛家身體的不斷好轉,交流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如今上下午都能堅持兩個小時。


    而且隨著交流的深入,雙方也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旭山他們的問題越來越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楊小濤收集的資料確實越來越多。


    而在這半個多月來,要說收獲最大進步最大的當屬楊小濤了。


    原本對飛機的各部分還有些陌生,可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迅速將這部分內容填充,如今更是對整體飛機的設計有了認知。


    甚至楊小濤覺得,他已經具備了整個各個飛機機體的能力。


    也就是說,飛機的設計,很快就要完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