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9日。


    距離任務時間還剩下80天。


    紅星機械廠,一車間。


    機器的轟隆聲伴隨著幹燥熾熱的空氣讓在這的人不自主的抹著汗水。


    而在車間中間處,擺放著一座由鈦合金組成的飛機骨架。


    這就是最近這段時間來,機械廠做出來的成果。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完成任務應該不在話下。


    但實事並非如此,因為越往後,事情會越多,問題自隨之而來。


    而現在,考驗工人的時候到了。


    楊小濤來到車間後,就在查看飛機油箱的製造。


    因為飛機的油箱設計是整體的,也就是跟飛機骨架是個整體,所以在製造時要將油箱完整契合進去。


    而且考慮到油箱要承受的高溫,這次使用的材料分成兩層。


    外層自然是不鏽鋼了,內層楊小濤選擇使用鈦錸合金,然後再將做好的鈦錸合金內層放進去。


    整個製造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規定,最後放進去後,能夠做到嚴絲合縫。


    至於鈦錸合金,雖然產量不多,但這時候不用啥時候用?


    “楊總,這油箱外層加工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可要將內層放進去,還要做到嚴絲合縫的放進去,有些難。”


    張冠宇將楊小濤請來,自然是有問題解決,便在一旁解釋著。


    “難在哪裏?”


    楊小濤開口問道,張冠宇指著正在加工的油箱,“楊總,這連接處是個問題。”


    “按照您說的,這次飛機連接使用的都是熱鉚接,咱們的同誌用了不少辦法,但.”


    “您來看。”


    張冠宇感覺說起來有點難,於是就帶著楊小濤來到一旁加工好的油箱前,“您看,這還是鉚接的地方。”


    說著張冠宇伸手摸了下,楊小濤也伸手試試。


    裏麵有個突起。


    “楊總,這種突起有不少,如果按照我們的設計,內層進去的時候,這些突起會起到阻礙作用。”


    楊小濤站起身來,然後看看左右,“老王呢?叫過來問問,有什麽好辦法。”


    沒一會兒,王旭山跟秦明幾個過來,隨後了解情況。


    “楊總,沒別的辦法,就隻有一個,磨。”


    “磨?”


    “對,磨平了就行。”


    王旭山給出自己的意見,可張冠宇聽了搖頭,“這要是磨平了,怎麽能固定住?”


    秦明在一旁說道,“所以這鏈接的時候,就得多點力,最好打進去一塊。”


    “這不是辦法!”


    張冠宇立馬否定,“這樣會影響牢固性,而且搞不好就會造成燃油泄漏。”


    楊小濤想了會兒,然後對著外麵執勤的人喊道,“去個人,將木材廠的周升紅周廠長找來。”


    外麵的警衛立馬跑出去。


    “老周這人對這方麵了解的多,聽聽他的意見。”


    幾人點頭。


    沒多久,周升紅就從四車間跑過來。


    如今機械廠忙的事情太多,裝甲車的訂單一直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南邊的戰鬥有關。


    加上西邊的幾個加盟國嚐到了夔牛裝甲車的甜頭,所以生產任務一直都有。


    周升紅直接將木材廠的人分成兩批,一批人在機械廠幫忙,一批人負責木材廠的運轉。


    一個月一輪換,安排的妥妥當當。


    至於他這個廠長,也是隔三差五的過來。


    今天正好在機械廠,就被楊小濤叫了過來。


    “楊總,您找我?”


    周升紅一來就湊到楊小濤跟前。


    這段時間,看著機械廠各個分廠都派人來幫忙,參與飛機的生產製造,他這個木材廠的廠長也想著出一份力,立點功勞。


    可這大半個月過去了,一直都沒他們木材廠的事,讓他心裏焦急的同時,又有些無奈。


    誰讓他們是一群木工呢。


    跟鋼鐵材料打交道,真不是他們的特長。


    “老周,找你來有件事要你解決。”


    “楊總,您直說。”


    楊小濤領著來到油箱前,指著裏麵說道,“你試試裏麵的鉚釘,這點是突出的,我們需要一個平滑的麵。”


    “你想想辦法,有沒有其他的連接方式,能夠避免這種情況。”


    周升紅在一旁思索了會兒,這才笑笑,“楊總,這事一時半會兒我也想不到,要不我去找找人,大家一起想想?”


    “行,不過要快,咱們沒那麽多時間。”


    “你放心,明天下班前,給你答複。”


    說著周升紅轉身就往外跑,那速度看起來跟個青年似的,更能感覺身上的那股興奮勁。


    “這個暫時交給老周,其他的進度怎麽樣?”


    楊小濤再次詢問張冠宇進展情況。


    “楊總,基本上能夠按照計劃進度進行,估計再有二十多天,就能將骨架全部做出來。”


    “對了,您沒去二車間吧。”


    “沒有,那邊的機床做出來了?”


    張冠宇點頭,“昨晚上我走的時候過去看了眼,他們正在那邊組裝呢。”


    “估計這兩天的事情了。”


    “要是有這台機床加入進來,咱們的進度還能再提前些。”


    楊小濤深吸一口氣,“好,這邊你把握好進度,還有要注意工人們的身體狀況。我聽說老劉他們帶病上崗?”


    “對,老劉、老侯他們應該是累的,身體虛,結果晚上一吹涼風就倒下去。”


    “讓同誌們注意身體,不要急於一時。”


    “好。”


    回到指揮部,楊小濤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半。


    隨後看向四周牆壁,上麵不少地方已經貼滿了信息帖。


    “曉娥,有金陵和江陵的最新消息沒?”


    楊小濤看了眼牆上的信息,跟昨天一樣。


    此時,為了工作方便,婁曉娥已經將頭發剪成短發,看上去很是幹練。


    “沒有,還是昨天的消息。”


    “盡快確定下。”


    “好。”


    這邊說著,鵬總從外麵走進來,看到楊小濤後說道,“聯盟那邊要搞個50年閱兵,我這邊要過去一段時間。”


    楊小濤一聽立馬急了,這關鍵時候可是要鵬總坐鎮的。


    要是他離開了,難保有人會動心思,搞不好還會開小差。


    看到楊小濤臉上的神態,鵬總也是無奈。


    “放心,很快就會回來。”


    “再說了,還有老陳在,有啥問題,你跟他說。”


    鵬總寬慰道。


    見此,楊小濤也沒別的辦法,“您什麽時候離開?”


    “明後天吧。”


    “這邊的事情,你要勤催促著,不能放下。”


    “我知道。您去了那邊也要注意身體。”


    鵬總擺擺手。


    等鵬總離開後,楊小濤坐在指揮部裏,看著不斷更新的信息,拿起水杯不停的喝著水。


    眼下的情況,他,除了督促地方加快速度,確保質量,其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一個人發呆,出神。


    中午吃過飯,楊小濤繼續在指揮部裏收集信息,等著金陵14所和江陵那邊的消息。


    “小濤!”


    正等著就看到劉懷民跑進來,臉上帶著笑容。


    “老劉,怎麽了?”


    “好消息,好消息。”


    “三機部那邊說機翼的蒙皮已經做出來了,正準備往這邊運送。”


    “什麽?確定?”


    楊小濤聽到這消息,立馬從座位上站起來。


    “真的,三機部的老鄭親自說的。”


    “他們已經安排好火車,用不了多久就能送過來。”


    劉懷民說著,不遠處的楊佑寧也跑過來,“老遠就聽到你們說好消息了,我這也有個好消息。”


    “什麽好消息,快說?”


    楊佑寧見兩人都看著自己,然後走到牆壁前,略一查看就在一旁的電力前停下。


    “滬上機電廠的好消息,任務已經完成,東西明天就裝車,送過來。”


    說完,一巴掌拍在牆上。


    “機電廠?”


    “漂亮!”


    楊小濤跟劉懷民互相拍掌。


    “小劉,小劉!”


    楊佑寧對著外麵喊道,沒一會兒劉麗雪就跑了進來,“廠長,您喊我?”


    楊佑寧點頭,“去廣播室唱首歌,給工人們鼓鼓勁。”


    劉麗雪不明所以,劉懷民解釋道,“咱們的任務取得了巨大進步,正好鼓舞一下,高興一下。”


    “是,我這就去。”


    看著劉麗雪跑開,劉懷民回頭看著楊小濤,“你啊,不要壓力太大了。”


    “整天這嚴肅樣子,搞得我們倆都緊張了。”


    楊佑寧也是上前,“老劉說的沒錯,這不是有好消息了嗎?”


    楊小濤笑笑,“您二位說的對,咱們也該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劉懷民跟楊佑寧聽了也都笑起來。


    “走走,今中午喝點,必須喝點慶祝。”


    說著楊佑寧就拉著兩人往外走。


    隨後的兩天,果然如楊小濤說的那般,好消息不斷傳來。


    不斷有完成任務的,將材料送到機械廠。


    也有許多完成技術突破的,距離完成任務也不遠了。


    好消息不斷傳來,也讓機械廠的工人大受鼓舞,幹起活來也更加賣命。


    這讓楊小濤自己都懷疑,先前是不是自己想的太悲觀了。


    要是按照現在這個進度,搞不好還能提前做出來呢。


    一車間。


    楊小濤被張冠宇叫來後,就看到飛機的油箱裏鑽了兩個人。


    “這是怎麽了?”


    楊小濤走上前,裏麵的人正忙著,一旁周升紅連忙過來。


    “楊總,我們在解決油箱的問題。”


    “解決油箱的問題?你們想到辦法了?”


    楊小濤想起上次說起的嚴密問題。


    周升紅立馬在一旁介紹道,“楊總,上次您說過後,我們回去立馬組織人手進行討論,最後還是參考了老祖宗的木楔子的辦法,不過這次用的是合金材料”


    周升紅將情況介紹完,楊小濤也隻是聽了個大概。


    不過隻要管用就行。


    “那現在是什麽情況?”


    “楊總,我們實驗了下,這種方式可以達到要求。”


    張冠宇連忙解釋,然後指著裏麵的工人說道,“他們正在裏麵進行加固。”


    說話間,裏麵有人挪出來,一邊擦著額頭汗水,一邊將腳上的鞋脫下來。


    楊小濤看的清楚,那鞋底上有個明顯的大洞。


    顯然,這是在裏麵活動不開,磨破的。


    “楊總,這裏麵空間狹窄,我們的人隻能在裏麵挪著。”


    周升紅在一旁解釋著,張冠宇補充說道,“同誌們聽說機翼和蒙皮都在路上了,就想著趕緊做完。”


    “如今有三組人輪換。”


    “這,已經是磨破的第三雙鞋了。”


    楊小濤靜靜的聽著,然後看著剛才換下鞋子的人又鑽進去。


    突然有股莫名的感觸湧上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